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情滿大荒山最新章節列表 > 第130章 春節前的走訪(七)磨刀石的紅土地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30章 春節前的走訪(七)磨刀石的紅土地

路上,劉安合對我們說:“所以說,貧困是有原因的,楊幫輝這人,做自己家的事不積極,就好湊熱鬧,哪裡人多往哪裡鑽,幹別人的事倒是非常上心。”

五組的江正與等貧困戶,主要是土地少、天災等原因造成的暫時貧困,2017年也有希望脫貧。

我們穿過馬槽箐,爬上一個大山包,來到一塊開闊的坡地,坡地上下分佈著一片一片的紅壤土地,這裡就是茅草坪村四組,地名叫磨刀石。全組有150多戶村民,其中貧困戶有15戶。盧明秀擔任村文書後,工作很忙,這久主要精力放在了公路建設上。組長方成偉帶我們逐戶走訪。

我們又來到貧困戶馬連忠家。每次來到馬連忠家,我的心情都非常復雜。像馬連忠家這種情況,除政策兜底外,產業脫貧是很難的。馬連忠的風溼性關節炎病,在董醫生那裡拿了藥吃,病情有所減輕。他弟馬連強是智障人,生活都不能自理,更不用說參加勞動了。馬連忠的母親能做一些事,可是都70歲了。

組長方成偉對馬連忠說:“大哥,我看你這種情況,外面的重農活是做不起了,但可以多餵養些牛和山羊,喂點豬、喂點雞。特別是可以多喂幾頭母豬。現在仔豬價格比較好,喂上三四頭母豬,每年就有1萬多的收入。你現在病慢慢在好轉,要打起精神來,男子漢一個,要把家撐起來,不要什麼事都指望著你媽。”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我對馬連忠說:“不要灰心,人要有志氣,你要多向大坪子的王宗保學習,他一個殘疾人,都能把家撐起來,你有手有腳,只要有志氣,一定能把家庭搞好的。”

馬連忠的母親也對馬連忠說:“背時兒子,幹部們說得對,他們幫扶我們一把,你自己爭點氣,我幫你喂點豬、養點雞,慢慢地就好起來了嘛。”

馬連忠低著頭,慢慢地說:“好,要得,我今年多喂點豬。”

老楊說:“背時兒子,不是光說說,要做哦。”

馬連忠訓:“是的,下來就做。”

從馬連忠出來,我們走進劉學金家。劉學金家7口人,他倆口子,倆孩子,外加三個老人:他爹他媽,還有他奶奶。貧困的主要原因就是家庭負擔重。劉學金見我們進來,感激地說:“李書記,你們村上好呀,重新評定後,我家全部納入低保,組長方成偉跟我說,我家每個月有1260元,真的是謝謝你們哦。”

劉學金父母見到我們進來,也趕緊從堂屋裡出來,給我們作揖感謝。我、老丁、老楊趕緊上前扶住劉學金父母。我大聲對劉學金說:“劉學金,你這是搞啥明堂。這是黨的政策,要感謝就感謝黨。趕緊把你父母扶回堂屋裡去。”

劉學金把他父母扶回堂屋裡去,我們也從他家出來了。方成偉跟我說:“劉學金的奶奶癱瘓在床,大小便失禁,神志不清醒,看著非常可憐,但關鍵是護理的問題,並不需要花錢吃藥,不會加重他家的經濟負擔。”

黃朝明家也很困難,黃朝明媳婦2015年外出打工,至今沒有回家,去年還能聯絡上,今年手機就打不通了。黃朝明一個帶著兩個孩子。大的11歲,讀5年級,小的6歲,讀一年級。上次我媳婦她們市一中的老師,到他家慰問過他的兒子黃元榮,為黃元榮捐了1000元。

老丁問黃朝明:“你媳婦外出打工,每年能帶多少錢回來。”

黃朝明說:“去了兩年多了,至今一分錢沒帶回家來。”

老楊問:“是在哪裡打工你知道嗎?”

黃朝明說:“不知道。”

我問黃朝明:“你想我們從哪些方面幫助你呢?”

黃朝明說:“我就想媳婦早點回來,一家人在一起,好好辦生產。”

方成偉說:“你這種情況很惱火,不能依靠父母幫帶孩子,不能外出打工。牛羊喂多了也不行,沒專人去放。還是先把你的土地種好再說。”

出了黃朝明家門,方成偉悄悄跟我們說:“大家都說,黃朝明媳婦不是出去打工,而是嫌家裡窮,長期受虐待,跟人跑啦。”

老丁說:“黃朝明脾氣很好,不像是虐待媳婦的樣子嘛。”

老楊說:“黃朝明家的情況我清楚一些,黃朝明母親脾氣惡得很,經常跟兒媳婦吵架。家裡的所有收入都歸黃朝明母親管,她兒媳要買件衛生巾她都不肯給錢。”

方成偉說:“就是老楊說的這個情況,一點不假。黃朝明性格軟弱。久而久之,媳婦也死心了,就出走了,娃兒也不管了。”

我說:“我來了幾次,怎麼沒看到黃朝明的母親呢?”

方成偉說:“今年8月間忽然得病去世了。”

老丁說:“那現在正好把她媳婦找回來呀。有兩個孩子在這兒。做做工作,他媳婦很有可能就回來了。”

方成偉說:“這事我下來問問,跟她的後家親戚打聽一下,看看能不能聯絡得上她。”

四組的孫春存、文有華、秦明早、冷光平等貧困戶,總體情況正在好轉,家家都殺了年豬,不存在過年沒肉吃的情況。

走訪完四組的貧困戶,方成偉指著村落上下的大片土地對我說:“李書記,聽說村裡要發展旅遊,你看,我們磨刀石的紅土地是非常有特色的,一點都不比雲南東川紅土地差。”

順著方成偉指的方向,我看到村落上面和下面的山坡上,分佈著眾多的梯地,面積有幾百畝的樣子,全部是天然的紅壤土。現在有地荒著,有的地裡種了小麥,但長勢不好,稀稀疏疏的。

老丁說:“這片地規模、體量倒是很大,但顏色卻不太紅嘛。”

方成偉說:“紅壤土比較貧瘠,冬天種小麥產量很低,所以有的地荒著,沒有翻耕。5月間你們來看,小麥收了,土地全部翻耕過後,在五月陽光的照耀下,幾百畝土地紅得耀眼,非常震懾人心的。”

我看了一會兒說:“東川紅土地的美,不單單是因為紅壤土的紅色,而是隨意耕作的各色莊稼,織就的赤橙黃綠青藍紫五彩繽紛的水彩畫。你們這裡,今後可以按紅色的土地、紫色的苦蕎、綠色的小麥、藍色的洋芋、黃色的油菜來規劃和打造。非常不錯。”

接連幾天的走訪,讓我們駐村幹部又徹底深入了一次群眾,透過實地瞭解,貧困戶的底數更清晰了,我們的思路也更加是確了,施策也更加有針對性了。有一部分,即將脫貧,我們放心了。有一部分,還得再幫扶一把。我們把每戶的情況都記錄在案,錄入電子管理檔案,以便適時瞭解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