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情滿大荒山最新章節列表 > 第210章 因戶施策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10章 因戶施策

王澤良、趙天銀向我們講述農業的艱辛。激發了我們推進大荒山致富奔小康的決心。

一切房屋,最初的功能和目的,都是人類為適應自然環境,賴以生存並得以繁衍生息而創造出來的產物。王澤良說褲襠田的土掌房是貧窮的見證和象徵,這也是不可否認的事實。但我更認為,襠田的土掌房,體現了老祖先的智慧,它與其繁衍生息的河流山川、土地森林、日月星辰、雲霧氣象渾然天成,構成了一道地域特色濃郁的人文自然景觀。

褲襠田的土掌房,凝聚著先人們豐富的智慧和創造力,是大荒山一定歷史時期社會形態、生產力水平、經濟技術、文化觀念、審美情趣、生活習俗的反映。

褲襠田的土掌房空間布局相對統一,功能模式一致,構建施工嚴謹。牆體以泥土為料,修建時用夾板固定,填土夯實逐層加高後而成,直角牆廓、光滑牆面。

正房三間兩耳,石板天井有院落,正房中規中矩,大進深、木柱木板壁、一堂兩廂兩層樓,古樸厚重,各美其美,美美與共,善善相生。

土掌房所使用的一切材料都是天然的,以石為基腳,用土坯砌牆或用土築牆。再把樓楞架在牆上,樓楞上鋪木板、木條或竹子,然後再鋪一層土,灑水抿捶,形成平臺房頂。

土掌房的房頂一物多用,主要功能除了防水外,還可作為曬場及大人聊天交流、小孩玩耍甚至請客擺飯的場所。土掌房“土”得渾然天成,“土”得質樸無華,“土”得親近沒有距離,“土”得人情不變鄉愁濃郁。

我、老丁、肖朝敏、程宇飛我們堅定地認為,褲襠田的土掌房一定能成為寶貴的旅遊資源,促進大荒山轉型發展、跨越奔康。

王澤良留我們在他家吃飯。我們吃了飯,慢慢走回村委會。

在回村委會的路上,我打電話給劉美,我說:“你們大荒山農特產品開發有限責任公司,依託大荒山優勢資源發展壯大了,能不能為茅草坪村的脫貧貢獻一份力量?”

劉美說:“我們公司就是為脫貧攻堅服務的呀。你們貧困戶的農特產品,我們優先收購。像貧困戶馬連光、王宗保他們,我們解決了他們的就業問題。象黃才發那樣的特殊貧困戶,我們也盡力幫助他擺脫貧困。”

我說:“三組褲襠田脫貧戶王澤福家,共有5口人。王澤福雖然才四十多歲,但有哮喘病,幹不了重的農活。王澤福媳婦有智力障礙,生活勉強能自理。王澤福的父親母親都70多歲了。兒子王吉偉上小學四年級。家裡比較困難。”

劉美說:“直說吧,你希望我們怎麼樣幫助他家?”

我說:“他沒有肥料,我們村委給他解決5包尿素。他家的情況,適合發展家庭養殖。我們想讓他養豬、養雞,但他沒錢買,你們公司能不能幫他一把?”

劉美說:“是這樣,那太簡單了。我們現在正在搞訂單養殖。他需要的豬仔、雞苗由我們提供給他,他按規範來養殖,豬和雞長大了,賣給我們公司,豬仔、雞苗錢從最後從銷售款裡扣除。”

我說:“哎呀,你們能這樣做,是對茅草坪村脫貧攻堅的最大支援呀,謝謝。”

落實了王澤福家幫扶的事,我們幾個人的心情都輕鬆下來。我們四人走在路上,蜻蜓在前面飛來飛去引路,蜜蜂在小路兩旁的花間採蜜。蝴蝶在天空中翩翩起舞。幾個放學回來的小孩,揹著書包嘻嘻哈哈從我們面前走過去。兩個扛著鋤頭的村民,收工回來。

路兩邊茂密的楊柳、農田裡的莊稼、荒地上那綠油油的小草,遠處的村落。還有那正在樹上做窩的喜鵲、池塘裡戲水的鴨鵝、啃食嫩草的牛羊、笑臉向著太陽的葵花。真像是一幅水墨丹青畫。

我們忘卻了城市的喧鬧,回到了那沒有汙染似桃花源般的生活,用心感受到融入大自然的美妙。

我回到村委,剛洗去身上的風塵,趙天銀就打電話告訴我,說已經跟楊有方的弟弟楊有祿兩口子說好了,也徵求了楊有方母親的意見。楊有方母親同意在楊有方媳婦生二胎後,過來和楊有方家坐一年,幫楊有方照顧孩子、收拾家屋。

晚上,張玉鳳過來跟我說尿素的事。她說5包尿素,王澤福牽了兩頭騾子來馱去了。

我說:“種莊稼沒肥料怎麼能行呢。”

張玉鳳說:“今年春耕時,村裡組織的農技培訓,效果非常明顯,我家肥料的銷量增加了不少。以前,茅草坪村種地不用化肥,喜歡用農家肥。”

我說:“化肥要用錢買,而農家肥可以自行堆漚。”

張玉鳳說:“你說對了。以前,村民每家每戶的院壩心裡,是一個大糞池,用來漚農家肥。春耕時再把這些農家肥擔運到田地裡,作為莊稼生長的肥料。冬天,還要專門割草積肥。”

我問張玉鳳:“割草積肥的事你這個年齡的人做過沒有?”

張玉鳳說:“怎麼沒做過?我上小學和中學時,經常割草。夏天割地埂上的青草來喂牛,同時又要割田埂上的草。田埂上的草如果不及時割除,老鼠就會在草叢的掩護下在田埂上打洞築巢,生養後代,對稻穀的危害非常大。冬天則去豹子林等山上割茅草。割好茅草要捆在背架子上,背回家來。因為太小,沒經驗,總是不能很好地把茅草捆在背架子上,因為風大,背到半路就散了,又得重新捆紮,反覆幾次,才把茅草背得回家。我是什麼苦都吃過的,不比你們哦。”

我問:“現在茅草坪村村民院壩心裡,還有這種大糞池嗎?他們的農家肥是如何生產出來的呢?”

張玉鳳說:“茅草坪村1000多戶村民,都實現了人畜分居。院子裡的糞池都填平了。”

我說:“對了,我想起來了,去年唐有慶家院壩心裡,就有一個大糞池。後來危房改造時,填平了。”

張玉鳳說:“現在用在田裡和地裡的農家肥,是在牛圈、羊圈、豬圈、雞圈裡堆漚形成的。”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我說:“農家肥是有機肥料,對農業生產非常有益處。化肥施用多了,土壤容易板結。農民使用農家肥,是好事。只是要引導村民搞好環境衛生,注重人居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