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情滿大荒山最新章節列表 > 第24章 喝酒睡覺的劉正明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4章 喝酒睡覺的劉正明

回到村委會,老劉老師已經做了飯,正等著我回來。走訪了一天,我也有些累了,也有些餓了,匆匆洗了把臉,走到老劉老師門前,早早聞到了一股特別的香味。老劉老師說,小賣部張嫂家今天請人種苞谷,煮了老四季豆湯和臘肉,給我們端了一碗臘肉、半盆豆湯過來。我一看,桌上的臘肉肥瘦相間,非常誘人。

我問老劉老師:“還有酒嗎?”

老劉老師說:“還有半瓶。”隨即將半瓶酒拿出來,倒在兩個碗裡。

我們一邊喝酒,一邊聊天。老劉老師說:“四組的貧困戶還是比較多的,像馬連忠、劉學金、何開六、白大山這幾家,都很困難。”

我說:“是的,特別是馬連忠家,非常困難。”

老劉老師說:“比起一組二組來,四組的土地比較肥沃,水源也好,但仍然有人連吃飯的問題都解決不了。”

我說:“貧窮也是一種社會現象吧。再富裕的地方,也有需要照顧的弱勢群體。像美國英國那些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同樣有窮人。”

老劉老師說:“大荒山綿延起伏,俗話說靠山吃山,村民們依戀大山,固執地守著自己的房子、土地,守著桃、梨、李、杏等果樹,守著豬雞牛羊,墨守成規,窮不思變,盲目的樂觀自滿。你別看大荒山很窮,但村民們精神生活非常充實、富貴,餓著肚子也要唱歌跳舞。你看,現在許多農村都基本上空了,年輕人都外出打工掙錢,只有老人和小孩留守在村裡。但大荒山人很少外出打工。再窮都不外出。”

我說:“這也是值得思考的一種社會現象,坐井觀天,封閉自守,不接收外面的思想,沒有深層次的追求,只滿足填飽肚子,與世隔絕,是貧困的重要原因之一。”

連續走訪了幾天,身體有點累了,所見所聞也有相似之處,視覺也乎也疲勞了,但這是工作,我必須要抓緊時間把全村的貧困戶走訪完,以便準確分析研究判斷,有針對性地開展好下一階段的脫貧攻堅工作。

一覺醒來,天已大亮,今天的工作任務是走訪五組的貧困戶。我提著公文包和水杯,沿小路向下走去。穿過長滿枯草的平緩山坡,一個老者,走著十幾只山羊迎著我走過來,微風吹來一絲熱氣,路邊的樹葉沙沙作響。翻過一片亂石崗,幾個衣著破爛的上學的孩子中路山路蹦蹦跳跳的向學校跑去。一條小溪邊,一個揹著小孩的婦女正在菜地裡摘菜。

五組在大荒山腳左邊,小地名叫馬槽箐,水源好,水田較多,但光照不足。全組有160多戶村民,其中貧困戶有17戶。五組組長劉安合和民兵連長馬連江在村口跟我匯合,在他們的帶領下,我們開展一戶一戶走訪。

到五組貧困戶劉正明家時,破爛的大門從裡面栓著,劉安合叫了十多聲都沒人答應。

我說:“會不會沒有人在家?”

民兵連長馬連江說:“肯定在家睡覺。”

我說:“是病了還是怎麼的?”

馬連江說:“劉正明今年才35歲,身強力壯,卻好吃懶做,他貧困的主要原因就是懶,獨人一個,加之年紀大了,找不到媳婦,對生活越來越沒信心,成天喝酒睡覺。”

我從門縫往裡看了一下,劉正明家中也是一貧如洗,屋裡又髒又亂,沒看到豬、雞和其他牲畜的影子。

我說:“身強力壯就好,只要他肯吃苦,不行出門去打打工,幾年就脫貧了。”

劉安合說:“怕是難哦。什麼病都好治,就是懶病沒法治。”

劉安合不停地拍門,過了好一會兒,才見一個幹精瘦猴的男人,橫披著衣服,窮著髒兮兮的毛拖鞋,從堂屋裡出來,極不情願地打大門開啟。我們進入屋裡。環顧四周,斷垣殘壁。

馬連江說:“劉正明,昨天晚上又喝了幾杯酒?睡到太陽照屁股了還不起床!”

劉正明慢吞吞地說:“不多,喝了四五杯。”

我問:“劉正明,你的地種完沒得?”

劉正明輕蔑地說:“雨都不下,天干得冒火,種啥子地哦。”

馬連江說:“這幾天大家忙得屁股上都要起火。你一天睡了吃,吃了睡。春耕最佳時節錯過了,看你今年吃什麼?”

劉安合說:“劉正明,趁天氣好,趕緊把苞谷種了。幹了這麼久,馬上就要下雨了。”

劉正明慢吞吞地說:“懶得種,等下雨了再種。”

我說:“劉正明,其他貧困戶家都養殖些豬、雞,你怎麼啥子都不養呢?”

劉正明說:“人吃的糧食都不夠,拿什麼養豬、雞哦。”

我說:“劉正明,你不想種莊稼嘛可以出去打工呀。”

劉正明說:“我才不去打工哦,不自由。”

從劉正明家出來,我看到兩頭黑豬正在一塊地裡啃食白菜。

劉安合揀了一個石塊扔過去,受驚嚇的兩條豬一前一後躥回屋去了。

一個戴著草帽的男子牽著一頭牛過來,劉安合同他打招呼說:“老表,地犁完了嗎?”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男人說:“今天犁最後一塊,土質不得行,小石塊多,種了點花生。劉組長,你說這天什麼時候下雨呢?再不下雨,種下去的苞谷種子就不報廢了。”

劉安合說:“天大由天,只有等了。”

說話間,我們來到兩間沒有圍牆的矮土房子前。兩個七十多歲的老年人從屋子裡出來,他們拉著劉安合的手說:“侄兒子,沒米吃了哦。”

劉安合說:“沒米吃找你姑娘要呀,找我幹嘛?”

老人說:“姑娘她顧自己的家,為管我們了。”

民兵連長馬連江說:“誰讓你兩個老人家心胸狹窄,容不得人,年紀輕時逞強,這下好過了。”

他們這麼說,我一頭霧水。馬連江說:“李書記你不知道,這個大爹叫鄭在洪,家有兩女兒,沒有兒子。為了老有所依,大女兒招了上門女婿,女婿老實本分,吃得苦,但他老兩個嫌棄人家,說人家腔不開屁不放,像個悶葫蘆,老是看人不順眼,天天指桑罵槐、含沙射影欺負人,老實女婿實在受不了,帶著媳婦回老家去單獨過日子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