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幽藍之焰最新章節列表 > 第156章 四方斬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56章 四方斬

戰鬥開始,兩人很有默契地沒有急著進攻,而是錯著方向圍著六邊形的場地慢慢轉圈,逐漸接近。

兩人此前從未在競技場或是其他地方交過手,本著謹慎的原則,貿然進攻不可取。

真正的劍術大師從來都是在遠處放波,不要說什麼近戰連擊劍技,過於沉迷招式反而容易出現破綻。

放波,波中了就放更強的波方為上策。

很快,兩人的距離就到了十米,這個距離就是巴隆波動劍最適用的攻擊距離,速度快威力也正好。

僅僅只是試探的話,這個距離只要一個輕輕的單手上挑,就可以放出一道速度威力都看得過去的波動劍。

利用各種屬性魔力的不同振動,將波動傳導至空氣中,將空氣中的魔力進行分層凝結。

就像一陣向內收斂的風一般。

這陣風帶著無形的波動吹向移動中的桐谷和人,速度稱不上快,隨著距離變遠速度還會進一步減慢,躲避或者反擊起來很簡單,用於試探再合適不過。

桐人似乎不會遠端攻擊,選擇了躲避的手段,卻是以斜向前的方式直接快速衝刺,避開波動劍的同時拉進了兩人的距離,同時,他拔出了背上那把白色的劍。

近戰專精打遠端,自然是要直接騎臉。

巴隆一直緊盯著桐人,隨著後者斜向前衝刺,他向著幾乎垂直的方向施放三段斬離去,繼續保持距離,同時也拿出自己第二把劍,反手再次甩出一道波動劍,整個人順勢轉向,正對桐人。

要把敵人緊緊地盯在眼裡才是最安全的。

哪怕是在三米地距離之內,這道波動劍依然沒有擊中桐人,他的反應速度和移動速度都很快,幾乎是在看到巴隆揮劍的同時,就已經做出了判斷並執行。

阿拉德的農民,恐怖路斯。

幾乎擦著波動劍的邊緣,桐人左手劍橫在身前格擋,右手劍斜著往右後方斬過,腳下重重一點,再次斜向前衝向巴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拉開的距離瞬間再次被拉近,桐人猶如一條附骨之蛆般,緊咬著巴隆不放。

巴隆再次施放三段斬跑開,反擊的波動劍再次被躲過,桐人繼續用不知名的突進技斜著追上。

接近的同時不給巴隆任何正面反擊的機會。

很快,巴隆就被逼向了擂臺的一角。

雖然是六邊形的擂臺,看似沒有四邊形擂臺那般被限制死的角落。

可實際上,在這種想拉開距離的情況下,

向後,就是結界壁,是死路;

側著跑路,以桐人的反應速度,不正對著他就是把破綻送給他,也是死路。

向前,就是主動放棄自己的攻擊距離優勢。

剩下的,只有波動爆發。

不到三米的距離內,巴隆無處可跑,在他轉向的瞬間一定會被截擊。

所幸,在光繭內與自己的冒牌貨戰鬥時,波動爆發是他使用得最多的技能,因為速度比不上,只能靠這招來反制,雖然幾乎沒有成功過,每次都被那冒牌貨格擋擋住。

左手單手握劍上挑,釋放一次波動劍後,順勢將手翻轉,拳心握劍向前,似向著天上打了一拳一般,一道劇烈的氣浪爆發開來,不只是波動爆發,還有劍上凝聚的魔力,一併以波動爆發的方式爆發而出,加大了消耗的同時也增強了威力。

桐人躲避波動劍的步伐,在巴隆變招抬手時就已經改變。

格擋在身前的左手劍向外揮出,左腳點地借力,彎曲右手肘,將原本揮向後方的右手劍勢迅速化為向右前方的加速度,快速向著擂臺的其中一條邊撞去。

在即將撞到那擂臺邊時,整個人再次借力借勢向著擂臺角落衝去。

一連四次轉向,在空中以一個四邊等長、相交垂直的正規四方形借力借勢的斬擊,避開了波動爆發的強力攻擊範圍,並回到了原點,甚至還沿途留下了一黑一白兩層刀光。

拖著黑白兩色小尾巴,桐人全身魔力爆發開來阻擋波動爆發的餘波的同時,再次以左手格擋,右手拳心向下,劍勢內斂的姿勢衝向了巴隆。

不斷借力借勢之下,他的速度已經提升得非常快,而巴隆由於靜止施放波動爆發,距離過近之下,想要再甩開速度已經提升起來的桐人,絕無可能。

左手下壓,施放裂波斬,將空氣中的魔力凝聚而來,右手劍格擋在身前,巴隆整個人微微前傾腳下發力,發動破軍升龍擊,左手劍順勢轉為反握,同樣以內斂的劍勢,蓄勢待發。

裂波斬凝聚而來的魔力,幾乎沒有什麼攻擊性,但卻是構成破軍防護罩的重要組成。

倉促之下,只能利用尚不成熟的波動爆發與裂波斬,將自身的魔力與空氣中的魔力盡全力利用起來,施放同樣不成熟的破軍升龍擊。

兩人相對而來,瞬間就碰撞到了一起。

破軍與桐人的防護罩首先接觸,帶起一陣冷冽的風,巴隆自始至終一直使用的都是冰屬性攻擊,而桐人使用的似乎是沒有屬性特化的魔力,不過不影響他格擋巴隆的攻擊。

倉促發動的破軍顯然威力不夠,幾乎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被桐人的防護罩擊潰。

而劍,緊隨其後。

桐人右手劍直刺巴隆腰間,巴隆左手反握著劍,向下壓制,右手本是格擋的劍卻是帶著被擊散的破軍的防護罩魔力,斜著向後下斬。

桐人右手由刺擊變為向左的橫掃,右手劍向外挑撥巴隆的斬擊。

這種方向的攻擊,很輕易地就能撥開。

向內的橫掃被巴隆弓著身子躲開,桐人右手劍將掃再次變為格擋,擋在身前,而左手劍撥開巴隆的下斬之後,順勢向後,整個人微微轉向,帶著防護罩,用肩膀撞向了巴隆。

巴隆弓著身體,整個人右腿腳跟用力,將自己的身體調整為向後的姿勢,瞬間就與桐人的肩膀撞到一起。

由於身體的勢向後,下斬被撥開的右手劍也得以借勢揮出。

巴隆被撞得倒飛而去,桐人卻沒能繼續追擊。

他被巴隆最後借勢的一劍給擊中了。

不止是巴隆自己造的勢,還有桐人已經提高起來的速度,撞擊之下所產生的力道,把巴隆撞飛的同時,將他自身的勢傳導給了巴隆這借勢的一劍。

冰刃?波動劍。

一直用裂波斬將冰屬性魔力凝結,不讓其散開,反而藉由兩人的戰鬥使其純度持續上升,終於將這從敵人身上借勢的一劍達到了最強。

向內收斂的冰屬性魔力在幾乎0距離之下,幾乎全部擊中了桐人。

冰屬性魔力如覆水一般湧向桐人,部分魔力湧向地面,又被反彈向上,向前行進中,帶起一道又一道凌厲尖銳的冰刺。

因撞擊速度急劇減緩的桐人,吃到了這一劍所有的攻擊,不斷湧來的冰霧以及地上不斷凸起的冰刺,讓他迅速停下然後被推著向後。

地上的冰刺撞到防護罩化為冰霧,又被空中湧來的冰霧裹帶著再次湧向桐人。

這一劍以一個詭異的角度,將所有魔力的勢發揮到了極致。

防護罩很快消失,格擋的劍也防不住冰屬性魔力凝結的特性。

由於正處在攻擊之後的僵直以及魔力勢竭階段,在不斷被推著後退的同時,他被冰凍住了。

巴隆雖然被撞飛了,不過在有意防範下沒有被撞向擂臺邊緣的夾角,而是撞到了側邊。

雖然還是給撞得不輕,可腳下借力肩膀撞到結界的情況下,問題不大,只是直接從結界上滑了過去。

看來為了防止選手藉助結界移動,這結界設計得很光滑,倒是無意中幫到了巴隆。

而桐人的情況就顯然比被撞飛要嚴重得多。

從一開始,巴隆就把桐人堅決地當成老闆娘來安排他的人,所以裝作一副在遠端放波的樣子。包括最後明顯是走投無路的下斬,都是為了表達一句話。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