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上帝指使自傳最新章節列表 > 一千零八十章 跨越24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一千零八十章 跨越24

在我國,祖國醫學早有“飲食起居、環境調理、修身養性等在治療疾病中的積極作用”的論點。但不得不說我們的地朝現代精神病學僅有百年歷史。當然也是有很多的優秀的醫生,只是並沒有得到重視而已,我想不會是要等到我們的精神病的醫生是得了獎以後,你們才會關注嗎?我也不知道我們一天都在關心什麼,為什麼只關心一些沒有意義的事,有意義的事都不關心,就看誰長得帥,誰又給自己的帥氣充錢了,真的是我們大地朝的一種悲哀啊!

近年來,隨著社會競爭的不斷加大,人們承受著各種巨大的心理壓力,各種精神心理障礙不斷突顯,精神殘疾者日益增多。經過上帝指使的研究發現,精神病的發病情況越來越呈年輕化發展了,而且我們的學生常常是高發人群。而90%精神病都是因為讀書、考試等情況造成的,由於該疾病複發率、致殘率高,許多患者因病喪失勞動能力。沒發病那還是幸運的,要是一旦發病常常是家破人亡,一樣人都陷入悲傷中,再加上我們的大地朝又是獨生子女,這樣的痛苦將會加N倍吧。所以,常常是發生了我們才會害怕,沒有發生的時候大家都不以為然的,這僅僅就是因為我們大地朝的人都沒有錢來支付這方面的費用嗎?

我想我們不能把這個責任推給任何人,也不能將這種現象是忽略掉,我們應該逐漸重視起來。因為,一旦發病後果真的不可設想,而將心理治療希望能在我們的生活中長期的進行下去。還需承擔高額的醫療費用,成為家庭及社會的沉重負擔,許多家庭甚至放棄了治療,這又進一步提高了精神分裂症的致殘率。因此,精神病人理應得到更多的關愛和扶助。而如何降低精神疾病致殘率,促使患者恢復社會功能,減輕家庭及社會負擔,有效延長患者的健康生活年,需要精神心理科專家從理念到治療手段都有所更新。

不得不說我們現在的“宅男”就是一種心理疾病,而我這樣的死宅就是病得特別嚴重的人,所以我一直希望我的‘宅’病能得到治療。“宅男不是病,宅起來真要命啊!”宅這樣的病我們應該是理性的看待,不要不把宅不當一回事,我們應該正視這樣的心理疾病。我們想一想,別人說你們宅的時候,那就是告訴你你的心裡有病,你說這是什麼樣的概念,我們是一笑置之還是應該正視自己的疾病。我想我不說的時候,你們無法理解,我一說了你們就應該認真的理解這樣的事了。

作為一個理性的人,我們不要拿自己病不當病,我們要正視別人的勸告,我們有病我們就要治啊!聽完們的醫生的話,常常讓我是茅塞頓開,以前我不覺得這個有什麼,但是現在想想還是得坐下來好好的想想了。要防患於未然只有這樣才是對我們的生活負責,才是對我們的家人負責,才是對我們自己負責。不要等到出了事,我們才正視這樣的問題,想想一旦出事了那真的是親者痛不親的人也會可憐我們的,對於精神疾病的治療大多止於患者情緒基本穩定、沒有明顯的攻擊性等,以為這樣就能出院了。

是的,明明知道精神病的人得不到治療,得不到好的診治的話,那是無法融入到我們的社會的。一個人生活無法治理的話,那樣的人活著是痛快的,我們有的時候我們應該為精神病人考慮一下。希望他們能真正的迴歸到我們的社會,能不要揹著精神病人的沉重的包袱活著,這樣的人生太痛苦了。當然,沒有人想要有一個有精神病的家人,精神病從來就很難被人理解的,如果我們大地朝不是一個很講血緣關係的地方的話。我們真的很難接受一個精神病人,我們照顧他們這是我們的道德觀,如果僅僅是靠道德觀的話,這樣的路我不知道能走多長。

條件好的一點人,送到精神病院,那條件不好的就讓他們是自生自滅嗎?想想這是多麼可怕的事,因此很多患者或因疾病本身或因藥物所致,治療後常會呈現一種“呆呆傻傻”的狀態,既不能夠獨立生活,也無法與他人正常交往,更不用說正常就業、自食其力,久而久之造成家庭負擔沉重,並逐漸被社會拋棄。健康生活年是近些年出現的新提法,顧名思義就是能夠維持健康狀態生活的年限,與其相對應的就是生命還在,但生活質量極其低下的狀態,不是身體好我們可以活著能過得衣食無憂就是好的。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身心全面的發展,身心健康那才是衡量一個人身體健康標準,那麼能否透過有效的手段,讓精神病患者在治療之後仍享有更長的健康生活,並不再發病?這才是我們追求的健康,就是不斷的改善人的身心健康的發展。讓人們不要被疾病所困擾,遠離亞健康的狀態,我們有的時候羨慕大城市的收入的時候。我們也應該承認別人付出的努力,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別人的收入也是和努力成正比的,這是別人努力的結果。薪水越高我們的壓力就越大,相對的別人痛苦也越多,壓力也是精神病的誘因之一。

當一旦出現很大的改變與刺激的時候,看我們有沒有緩衝自己的壓力的辦法,有的話那我們能接受,怕是如果我們無法接受的話。那結果,一定會是相當的痛苦的,一旦刺激足夠大的話,結果常常會變得不受我們的控制,變成我們無法預料的局面。很多患者在患病過程中不僅會出現精神症狀,而且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社交能力在長期患病過程中都已嚴重缺失,簡單針對精神症狀進行治療,治療結束後患者仍很難融入社會。因此需要透過多種生活技能訓練、系統家庭治療、職業技能康復等為患者進行治療,當然更需要得到我們的關注與身邊的人關心。

提及康復治療,大多數人都認為它是治療的一部分,是一種治療的完善,其實不然,有的人認為這種事不值得我們去重視。因為康復治病是治療的一種延伸,有的人以為只要是病情穩定,不發病精神病就算是好了。其實並不然,在精神疾病領域無論在任何時候都有再發病的可能的,康復尤其是康復理念應該是貫穿治療始終的。而且,這需要長期的觀察與治療,不是一次治療一輩子就無憂了,我們要不斷的複查,不斷的瞭解自己的精神的狀態。

這個時候心理醫生的作用就體現出來了,如果說精神病醫生是精神病人的唯一的去處,而心理醫生就是我們平常的治療的手段。例如,對於有些年輕患者,考慮到未來的康復效果,就應儘量選擇找心理醫生這樣的平常的手段來治療。而不是去精神病住院這樣的物理的手段,我們應該以精神觀察為主,物理干預為輔才對。當然,心理醫生的治療更容易被我們大地朝的人接受,總比去精神病院強多了,所以我們還是希望精神病被重視起來相關的服務產業也發展起來,這樣我們就有更多的選擇,我們的病情就有更多的辦法了。

再比如,患者需要何種治療,都需要在診斷之初就進行整體規劃,對自己的疾病進行評估。我們在哪裡進行治療對我們才是最好,我們做何種治療才是我們最好手段,要做什麼樣的選擇才能收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醫生概括地說,精神疾病經過急性期治療之後的康復包括四個方面:一是心理康復。個體的不同、環境的不同、心理的不同化程度造成的個體化差異,需要的是透過個性化的心理治療與專業醫師的康復計劃,幫助患者調適心態,保持健康情緒,糾正個性缺陷。二是適應性康復。主要透過獨立生活能力、藥物自我處置能力、人際交往技能訓練和模擬社群生活情景等適應性康復手段,使康復患者儘早適應家庭、社會生活,學會與人溝通並構建和諧的人際關係。三是社會功能康復。透過角色扮演、模擬人際交往情景及工作生活環境等手段,開展患者社交技能訓練。四是職業技能康復。透過專門為精神病人設立職業技能康復培訓環節,使康復病員有一技之長,達到自食其力、公開就業的康復目標。

精神疾病向來提倡早期發現、早期干預、及早治療才是最好的。精神疾病的康復過程會影響患者、患者家庭和社會,只有向社會提供科普宣傳,對專家進行康復專業知識的培訓,對家庭進行康復指導,對患者實施康復訓練,才能使患者在病情控制的同時,獲得社會功能的康復。但是,可以看見的我們對此的投入是遠遠不夠的,許多孩子的閉塞,諸多環境的問題造成的病情的延誤。不要讓悲劇一次次的上演,我們應該正視自己的疾病,這裡面沒有羞恥的因素。為了自己與家人, 我們應該大膽地走出來,及早的治療,勇敢地面對自己人生才是我們的當務之急。因此,精神康復理念貫穿治療始終,對患者、患者家庭和社會均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