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上帝指使自傳最新章節列表 > 一千零八十七章 跨越31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一千零八十七章 跨越31

客觀地反映事實真相,忠實地反映社情民意是媒體的基本職責,新聞就應該是報道真實,不能有選擇性也應該有客觀性。但是,單純地把新聞媒體比作“鏡子”是不夠的,我們不能把新聞單純地當作鏡子,以為鏡子反映的就是真實的一切。不要把鏡子的作用擴大化,有社會責任感的媒體,除了準確及時地反映客觀事實,還要有引導,有引領。現代社會的人們已經越來越離不開媒體,越來越依賴媒體。對新聞媒體來說,秉持和堅守高度的社會責任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重要。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在一個類似“大雜院”結構的病區內,老王看到院子裡綠草茵茵、樹木成蔭,穿著病號服的精神病患者在裡面平靜地走動,醫生護士正和他們開心地交流,輕聲愜意地談著人生,談著理想。你看,那窗臺上那朵菊花,開得好好啊!我們嘛村最近的天氣很熱,在夏季與秋季交替的這段日子裡,房間裡開始變得異常地悶熱,清晨的風爽朗。但是病房裡還是相當的燥熱的。還好這是最好的醫院,這裡的醫療條件在全國也算得上是數一數二的,因為這裡有中央空調,在有外人來的時候,空調都是開著的,所以病人們都知道的一個道理就是。

大眾傳媒必須承擔社會責任,是全世界傳媒行業的基本準則。客觀報道和傳播新聞事實,是媒體的重要責任之一,但是,出於公序良俗的考量,選擇什麼、怎樣報道,應該成為級別更為優先的標準。即使是在標榜“新聞高度自由”的西方社會,暴力、煽情等內容,也是受到嚴格限制的。從媒體商業利益出發,炒作甚至製造媒體事件,同樣為這個行業所唾棄。有人說,報道什麼、不報道什麼,應該一切從受眾的需求出發。這種認識是片面的,不負責任的。如果,記者來著的時候這裡是開空調的,記者就報道說這裡的病人都能享受空調的暢快的感覺的話,那是非常不負責任的。因為,在我們的農村,我們都不能達到這樣的條件,那是擁有空調。

我們農村基本就沒有幾戶能擁有空調的,也不是說大部分的農村人都能享受電風扇的,不是用不起是農村人節約不會享受而已。所以,連電風扇都用不上的人,用什麼空調啊?自然,我們的村民來到這個有中央空調的地方,那是非常的享受來著,覺得這跟住賓館是一樣樣樣的,所以你說在這樣的安逸的環境下,誰還想要回去。那必需是不想要走來著,想要賴在這裡不走了,這才是我們村民的想法吧!

一旦開上了空調了,那就證明是有重要的人物來了,在這個時候環境那是相當的舒適,病人在這樣的環境裡再好不過了。特別適合有病的人在這樣的環境下恢復,讓自己感到清澈,起來洗衣,做起衛生,聊起人生來,那就跟是洪荒之力上來了,喚起沉睡的身體,為自己加油。那是相當的開心,只是這樣的舒服的空調環境不是常有的,至少最悶的時候在晚上這個就真的沒有了。沒有一個醫院會開放家屬晚上來看病的,沒有人來的話,那自然空調是不能有的。記者報道的時候,應該負責的寫,不能把一時的感受說成是一天的感受,這樣的話就有炒作的嫌疑了。也誇大了醫院的條件,這是不負責任的,這讓晚上熱得想死的病人要情何以堪啊!

首先,傳統媒體的介入,加大對網絡媒體的監管力度,對網路資訊進行了大量的求證、追蹤、深度挖掘工作,才能最終推動了事件的發展和問題的解決;其次,不能濫用網路的傳播功能,不要將網絡媒體的功能擴大化,傳統媒體的獨家首發報道,因被網路廣泛轉載而影響力“放大”,同樣形成強大的輿論壓力,促使制度變革或具體問題的解決。在網絡時代,網絡媒體與傳統媒體形成良性互動,其力量不可小視。另外,就是加大網絡媒體的約束性,不要讓網絡媒體成為無法抑制的毒瘤,這些都是我們所要面對的問題。

乙:清晨的風吹進我的心裡,吹在我們的身體上,帶走了燥熱的空氣,迎來了清晨的第一縷的微風,這是非常舒適的感覺。慢慢的這一絲清爽消融了一片燥熱,生活的勇氣還是有的,我依然要向前,只是我找不到走出來的路了。到此刻又突然明白了,真的沒有誰能代替自己,我們必須演好自己的同時,我們要為自己而活著。

醫生:一定要讓自己在生活的這片領域裡面獨立,想要成為這個領域的第一人,相應的你付出的就得比任何人都要多。任何時候我們都要學會不畏懼,不依賴別人,不照本宣科,曾在很多時候也想過依賴別人,在經歷了那麼多的曲折之後,終於又一次體會到只有自己獨立,才能真正的得到屬於我們自己的東西。這個世界我們靠誰都不行靠山山會倒,靠人人會跑,只有自己最可靠!! 所以 不管做什麼事情都要靠我們自己 自己才會成長 只靠別人 你就一輩子活在別人的庇護下 ,永遠也不會長大。病人需要安全感,而所有的安全感都來自自身,換位思考一下,如果自己是病人的話。自己曾經多麼的渴望有一個人能一心一意的治療自己,關心自己,照顧自己,但是誰都自己沒有人能像愛自己一樣的愛我的,這就是我們的這個世界的現實吧!

窗臺上開著兩朵菊花,黃橙橙的很鮮豔,似乎是為這個季節而綻放的,今年的夏季特別流行這種燦爛的顏色。刺目的菊花用自己的綻放告訴病人,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獨特之處,都會有自己最美麗的時候,我們不要忘記自己的初衷。我們只要相信著我們只要積極的配合治療,我們總有綻放的一天的話,那我們的病會好得更快的。當然,菊花並不是為了譁眾取寵,在這裡是故作姿態來著。更多的時候似乎是為了吸引目光,也是為了展現自己的年輕和生命,似乎那樣的張揚才能證明自己活著。

而出了社會之後,才發現,原來我們是盾,生活是矛,早已經讓我們將所有的稜角磨平還要隨時防備被刺上一刀。其實我們並沒有攻擊的能力,我們來到這個社會,我們的學習只是讓我產學會了如何防守,並沒有讓我們學會如何主動出擊。這就是我們的教育的缺失,西方世界培養孩子的是參與這個社會的能力,所以西方的人都希望自己能改變世界。這和他們的教育是息息相關的,這就是西方人的風格,他們需要英雄,需要超能力,需要救星。

而我上帝指使也就是受西方的文化影響得太深了,所以我無法與我們大地朝的文化接軌,因為我是唯一一個想要憑一已之力改變我們舊的制度的人。想要憑自己的能力讓更多的人瞭解我們的現狀,瞭解我們的不足,宣傳更多更好更優秀的理念給你們,這就是我想要做的。我想要當救世主,但是我們的傳統不承認有這樣的東西,所以我不行;我想要當超人,但是我們的傳統以為我有病,將我關進了精神病院;我想要改變我的制度,但是卻得到是封印,就是怕我讓我們更多的年輕人覺醒起來。只是我不適合當領袖,我這樣的人在古時候應該是當軍師的。

可以,我生活在現在,我只能是當一個宅男而已,這就是我需要面對的現實,現實總是如此的殘酷,讓我們痛苦不已。註定,我和這裡的人是不一樣的,我們的風格是不一樣的,我走的路也是最難走的,這就是上帝指使的宿命吧!而我們大地朝的教育讓我們學到的是生存下去的能力,順應這個時代的發展,不希望出現像我這樣的想要改變大環境的人出現,也不希望我這樣的不順應現有模式的人在這裡的。自然,沒有人歡迎我,我是知道的,所以我也不準備迎合別人,我只是想要做好我自己,演好我自己就行了。

在社會上真正經歷過痛苦與折磨之後才會有很深的體會,我們的生命是那樣的脆弱,我們的青春是如此的珍貴,我們的時間是如此的寶貴。而自己自以為的堅強,竟是那麼的不堪,我們學會了順從,我們確丟失了我們自己;我們學會了適應,我們確沒有了我們的風格;我們得到了共性,但是我們確失掉了個性。不堪生活重負的我們只有不斷向前,自己替我們自己加油而已。這不知道這個是夏菊,還是秋菊,只是覺得這樣的菊花是如此的豔麗的開在窗臺上,這就是生命的奇蹟吧,就算是在精神病院裡,花也是可以開得很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