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上帝指使自傳最新章節列表 > 二千二百五十二章 不得志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二千二百五十二章 不得志

鬼谷子返回魏國時,他已經是一個成年人了,年紀不小了。當年他的先祖太子晉十五歲加冠成人禮,現在,即使按正常的二十歲加冠,他也該步入成人行列,何況他還有著比同齡人深厚得多的造詣。可是,當時的魏國正好陷入王位繼承人的權力紛爭,對於一個初出茅廬的鬼谷子,如果沒有人人引見的話。對於一個剛剛出師的鬼谷子,是沒有人會注意到他的,如果沒有一個可以讓他嶄露頭角的舞臺的話,那是不可能輕易登上歷史的舞臺的。

從此,鬼谷子走上了不得志的生涯。

急於一試身手的他顯得很無奈,他在魏國的大部份的時候,都被人無視掉了,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只得選擇遠走他鄉,到楚國去謀事。自春秋至戰國,楚國一直都是一個歷久不衰的強國,這裡江河縱橫,沃野千里,物阜民豐,先秦“九藪”之一的雲夢澤在其境內綿延九百裡。只是可惜的是,在這樣一個魚米之鄉,鬼谷子的運氣並不好,在這裡還是沒有遇到可以改變他人生的貴人。

還是不得志。

鬼谷子只是缺一個機會,而這樣的機會卻沒有人可以給他,楚王一點也不賞識他,他只得放棄了攀上高枝的念頭。平時只能靠占卜維持生計,順便考察世風人情,加上瞭解一下各國的情報。傳說他曾在雲夢澤一帶,或者說在洞庭湖邊一度隱身,這可以看作是他人生的第一次靜心思考人生。他只是想要靜靜,可是人生卻沒有給他想靜靜的機會。

之所以有鬼谷子是楚國人的說法,大概跟這段經歷不無關系,因為他在這裡悟道,得到了不少的啟發,大家便是以為他是從此走上了歷史的舞臺,也就有了他是夢國人一說。其實,他不是夢國人,也不是我們嘛村人,他是什麼人其實並不重要,他自己不想說,我便沒有問了。不知過了多長時間,鬼谷子發現楚國也不是他想要留下的地方,從此他結束了隱居生活,自楚涉韓。

還是不得志。

不過這一次鬼谷子在韓國得到了很好的接待,韓是一個小國,對於外來人都會以禮相待,這就是韓國人待人接物的原則。鬼谷子沒有想到韓國會如此的看重他,原本是灰心喪氣的他,總算是看到一點點人生的曙光了。他在外交上的特長也有了發揮的舞臺,這位幾經波折的飽學之士終於開始了他一生中僅有的一段風光歲月。他常常作為韓國的外交使節出使諸侯各國,屢屢為韓國爭得利益,開始了他的縱橫之術。

他善於把每次活動的過程記錄下來,尤其善於總結智謀策略的運用,就這樣日積月累,鬼谷子的弱國合縱、強國連橫的縱橫學思想初步形成。但鬼谷子的前半生似乎註定是顛沛流離的,與韓國一段好景不長的蜜月過去之後,由於太有才華了,遭人嫉妒,受到排擠,他被迫出逃,投奔宋國。

繼續他不得志的生涯。

宋國也是個小國,在七雄並舉的時代,它頂多只能算個陪襯而已。因此,儘管受到了禮遇,鬼谷子還是覺得池塘太小。這一次,是他主動選擇離開,他不辭而別,到了東邊的齊國。

來到了小國後,覺得大材小用了,更覺得不得志了。

齊國是一個人才薈萃的國家,這裡的爭鳴論辯之風十分盛行。按說,鬼谷子正可如魚得水,可是,後來的史實證明,他在這裡也並沒有幹出什麼令人稱道的事情來,否則,史書肯定會記他一筆。有人說人材太多了,鬼谷子就不這麼顯眼了,這裡不乏有才華,有才能的人。鬼谷子這樣孤芳自賞的男人,更是不能被人瞧在眼裡,因為他的才能沒有表現出來,大家更是覺得他是虛有其表而已。

反正,就是不得志。

似乎歷史上那些入世很深的人,大多都不能著書立說,就是因為這個社會與這些有才能的人是格格不入的。想要融入到這個社會裡,這是一門很深的學問,不是誰有才華,就可以在這個社會裡有所作為的。很多有才華的人,常常是被埋沒掉的,反而是沒有才華的人,卻能很好的融入這個社會。因為,這個世界大家都希望別人跟自己在一個水平上,也就是說小學生們都希望作者的水平自己在一個水平面上。

你有見過哪個小學生,喜歡教授寫的東西的,這就是不在一個水平面上,註定是不能融合到一起。而那些入世了、後來又抽身隱退的人,卻往往能夠留下傳世之作。一個人一旦是看開了,放開了那些可有可無的虛名,不再為世俗的功名所累,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修身養性、陶冶情操、品位人生、參禪悟道、感悟世情,認知社會上,人是可以有一番作為的。

鬼谷子自是不得志,可當他放下了,彷彿一切都豁然開朗起來,他感覺自己的精神得到了澡雪昇華,自己的人格也得到了提升,他享受這種退隱後不問世事的生活,感覺這才是人生的最高精神境界。古人對明理、明見、養道、養德、養性、養氣、見益、篤學、律己等修身都有著很高的追求,這是我們現在的人想像不出來的,也就是我們永遠沒法達到的精神境界狀態。

相對的人,古人能達到很高的層次,與他們很高的精神追求是分不開的,其所探討的大智大慧的思想,非得修身勵志才可達也,入世的人是很難達到如此的高度的,歷史上的英雄人物一旦入世後,是很難達到很高的高度的。因此,砥礪修持,理想執著,非得益於超凡脫俗的境界中,只要在世外不爭之地,放下心中的那份貪念與痴念,才可以得天地造化,悟別人所不及也。

因為不得志,鬼谷子更加的專注自己的道,他的術,這也是他可以集百家之所長的原因。人莫起欣厭取捨,一日靈光乍現,悟道即在剎那之間,就像我與他下棋的時候,我們都在悟自己的道。也就在雷光影閃之間,我們兩個人的道也就在此成,兩個不得志的人,這並不是妨礙我們走向巔峰的原因,相反只有不斷的激發自己的潛能,不斷的提升自己能力,只有不斷的進步,我們才能得到我們想要的成功。

因此,從這層意義上講,儘管鬼谷子有志不能展,有才不能用,但這正好促使他以另一種形式來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經過在齊國的一段慘淡經歷,鬼谷子決定順乎天意,徹底退出世俗紛爭,隱遁山林。鬼谷山下授名徒,他的的隱逸之地叫鬼谷,並因此而得名鬼谷子,對於這一點,沒有人有異議。鬼谷子是從齊國的政壇上隱退的,他並沒有走多遠,就走到泰山腳下一個叫“鬼兒峪”的山谷裡隱居。

傳說這裡頗多墳地,乃鬼魂所居,久而久之,“鬼兒峪”被人們叫成了“鬼谷”,另一個是位於山西運城雲夢山的鬼谷。出世這段時間來,兩個人知道就不能再貪念世俗的一切,很多人不明白,既然人已經出世,為什麼還會在意正下格局的變化。

這就是鬼谷子的道,縱橫天下的道,如果天下不在自己的掌握之中,如何走出自己的道來。

鬼谷子問道:開始了嗎?

上帝指使答:已經結束了。

“這麼快!”

“快?”

“怎麼這麼快?”

“就是這麼快,你覺得快,其實很多人卻是覺得慢了。”

“你也不想想,荊珂何許人也,其輕靈矯健的身姿,還有那神乎其技的刺殺本事,加上他英俊不凡的外表,天下沒有一個刺客可以出其右。”

“這點我相信,因為他是天下聞名於兒的遊俠,他這樣的人有一天成為一名刺客,自然也會聞名於天下。”

“明白就好,如果你知道這點,你就不會覺得快了,其實本應該就是這麼快!”

“沒有想到這樣就結束了!”

“我也沒有想到會拖了這麼久!”

“估計,頓了一下,你應該看到結果了?”

“哈哈,結果我們大家都心知肚明,你並不是沒有看到,只是你還想要確認一下。”

“沒有經過確認,我是不會相信的。”

上帝指使笑了“你很快就會知道結果的”

果然過不了多久,飛來了一隻信鴿,信鴿的腳上綁了一個小的竹筒,一個十七八歲的男孩走了上去。少年有些瘦弱,手中拿著一本書。發現有信鴿回來,這才是趕了過來,只是來得急了,忘記了放下手裡的書。他穿著一身乾淨的白色文士長衫,看起來約莫十六七歲的樣子,個字不高,皮膚有些黑。看樣子他負責打點上帝指使的生活,雖然他只是一個小夥計,可是他卻熱愛學習,希望可以透過學習來改變自己的命運。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