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上帝指使自傳最新章節列表 > 詐唐 二千三百一十七章 長孫家選女婿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詐唐 二千三百一十七章 長孫家選女婿

但當時他們都活動在中原一帶,而嶺南這個由五嶺阻隔的百越之地,因山高嶺峻的阻隔,“山高皇帝遠”,中原王朝在這裡的管控力較弱,恰逢隋末社會動盪,朝廷對此地更是鞭長莫及。此時便有人新生割據的念頭,此人便是長孫無忌和李世民,可惜二人都空有想法,卻沒有真正的實權在撐。

高士廉卻沒有想到自己的侄子卻有這番心思,長孫無忌與長孫氏都是北魏拓跋氏後人,父親死後長孫無憲將無忌兄妹及其母趕出家門。貞觀元年為左 監門將軍,後造反,因皇后求情而判流放。因為他們出來卻是帶走了長孫家的一股勢力“諜者”,北魏設立諜式天眼組織,代天子監查四海,震懾南梁。次年南梁設立南梁秘府,力圖與諜式天眼相抗衡。

有江湖俠女手持風雲令,攜手十二人傑,建立江湖諜者勢力寒山盟,力圖以戈止戈,遏制梁魏二國對百姓的蠶食,從此天下諜者成三足鼎力之勢。而諜式天眼卻是一直是存在的,並一直被北魏拓跋氏後人所用,長孫晟一世英雄,更是天下少有的將軍。隋煬帝派長孫晟來監視李家的人也不是沒有道理的,不僅是一種威懾,更是一種強硬的震壓。

長孫晟死後他的後人卻沒有人能繼承他的志願,也不能把自己的天眼組織隨便交與別人,雖然他的兒子裡有不乏將軍的,但是他還是覺得兒子們不堪重任。反是自己女兒長孫氏,他卻是看入了眼裡,女人接手一個巨大的組織,卻也是為難了自己的女兒。加上這個女兒從小就太過善良,讓她接手一個暗殺組織卻是大膽之舉,想要她真正的接手這個組織還得是逼一逼才行。

長孫晟就連自己死後事也安排好了,他死了後自己的女兒也不能再依仗自己的兄弟,他的幾個兄弟都是無能之輩,能做好本職的事情卻也不易,無瑕再來照看這個妹妹。再有就是妹妹終要出嫁的,他嫁給了誰也不一定,雖然算命的說女兒是富貴命,有鳳儀之相。這終究是只是一種預測之術,不一定能成為現實,未來有太多的變數,一旦天機有變一切都可能變成惘然。

長孫皇后是長孫晟的幼女,對於這個小女兒的婚事,長孫家族非常上心。伯父長孫熾十分欣賞當時唐國公李淵睿智大氣的妻子竇氏。竇氏年幼時曾勸說舅父周武帝宇文邕為了北周大局優待突厥皇后。長孫熾認為竇氏這樣一個優秀的女子必然會教出出色的子女,因此勸說長孫晟為年幼的長孫氏與唐國公家結下姻親。

說起來就奇怪了,長孫晟本是替隋煬帝來監視李淵的,可是卻沒有想到的是被長孫熾的一番話卻是改變了他對李家人的看法。長孫晟心裡明白自己死後,突厥必然為患,可是現在這個天下還能

為了百姓而挺身而出的人卻沒有幾個了。李家卻是一個,他們為了隋朝殫思極慮的忠臣卻是少有了,可是隋煬帝卻覺得李淵不忠,怕他造反。

經過長孫晟的長期的觀察,卻沒有發現李家有謀反之舉,反是讓他是看清了李淵的為人。他自是盡了臣子的本分,只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李家卻也是不易。長孫晟也不是不明事理的人,他也不能冤枉無辜,害了好人,如此缺德的事卻是不能做了。隋朝要是把忠良都害了,大隋估計也沒有幾年了,做如此不義之事,這不是臣人應有的所為。

你身為大隋的重臣,護國的大將軍,便具有監控群臣的職責,如果自己沒做到,那便是失職,便是有負所託,更是做臣子的無能。若是明知不可為,自己還為之的話,如此行事豈不是跟那些饞臣一般無異了。長孫晟是少有的梗直的大臣,這也是為什麼他身居將軍之位,卻沒有驕縱跋扈,反是恪盡職守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並被天下人所敬仰。

隋朝卻是有很多的忠臣,可惜的是楊廣幾近幾年,也不知道是抽了什麼風,還是因為他最近幾年是嘗到了甜頭。他年年出巡,曾三遊揚州,兩巡塞北,一遊河右,三至涿郡,還在長安、洛陽間頻繁往還。仁壽四年(604年)十一月,他為了開掘長塹拱衛洛陽,調發今山西、河南幾十萬農民;次年營建東都洛陽,每月役使丁男多達兩百萬人;

自大業元年(604年)至大業六年(610年),開發各段運河,先後調發河南、淮北、淮南、河北、江南諸郡的農民和士兵三百多萬人;大業三年和四年在榆林(今內蒙古托克托西南)以東修長城,兩次調發丁男一百二十萬,役死者過半。總計十餘年間被徵發擾動的農民不下一千萬人次,平均每戶就役者一人以上,造成“天下死於役”的慘象。

楊廣為滿足其驕奢淫在逸在的生活,一路上收下女人無數,可是卻不給這些女人名分,只是供他取樂而已。在各地大修宮殿苑囿、離宮別館。其中著名的有顯仁宮、江都宮、臨江宮、晉陽宮、西苑等。西苑在洛陽之西,周圍二百餘裡,苑內有人工湖,周圍十餘里,湖內有山,堂殿樓觀,佈置奇巧,窮極華麗。隋煬帝常在月夜帶宮女數千人騎馬遊西苑,令宮女在馬上演奏《清夜遊》曲,絃歌達旦。煬帝遊江都時,率領諸王、百官、后妃、宮女等一、二十萬人,船隊長達二百餘裡,所經州縣,五百裡內都要貢獻食物,揮霍浪費的情況十分嚴重。

大業七年(611年),王薄率領民眾在長白山(今山東章丘東北)起義,隋末民變終於爆發。劉霸道、孫祖安、張金稱、竇建德等紛紛率領農民百姓起義,農民起義軍

力量迅速發展而日益壯大起來。

大業九年(613年),農民起義不僅遍及山東、河北等地,而且發展到全國範圍。在大業九年上半年,平原、靈武、濟北、濟陰、北海等地均爆發農民起義,迅速高漲起來的農民起義給隋朝統治階級以沉重打擊。長孫晟眼著著大隋大勢已去,百姓起,群王起,戰鼓擂,天子惡,眾人怒,世人憤蒼天已死,反王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

承天子之位,繼太平要術,登龍鳳銅臺,振臂高呼,應者不止百多萬,卻有千萬。天下震驚,稱其為百姓之師。率虎狼之師,統百萬天兵,誓要還我大好河山。同年六月,楊玄感於黎陽起兵反抗楊廣,隋朝大軍從遼東撤回,向楊玄感展開攻擊,楊玄感的起兵很快失敗了,楊玄感自殺。隋朝殘酷鎮壓農民起義,擊敗盧明月、張金稱、高士達、劉元進,坑殺農民起義軍。而翟讓瓦崗寨、竇建德、杜伏威、林仕弘等農民起義軍則屢次擊敗隋朝大軍,發展壯大。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楊廣想用血腥屠殺的恐怖政策恐嚇人民,反而使更多的人民參加到農民起義軍中去,“所在蜂起”,“官軍不能討,以至隋亡”。農民起義發展為全國規模。楊廣妄圖遏止起義力量發展,下令各地郡縣、驛亭、村塢築城堡,將民眾遷往城堡中居住,於近處種田,以圖控制。他不願正視農民起義蓬勃發展的現實,身邊的佞臣也不以實情相告,謊稱造反的農民“漸少”。

長孫晟越是布了眼線,他對天下的局勢越發看得清醒,他就越是知道大隋基業正在一點點崩塌。可是他是武將,他只能做到保家為國,卻不能做到絞殺饞臣,他也是懊惱不已。不能殺饞臣也就罷了,要是自己連好人也殺的話,這事越想越是做不出來,漸漸地接觸下來後,也就答應了與李家的聯姻。

然而,在婚約定下後不久,長孫晟於大業五年(609年)去世了,也就是說沒有想好女兒應該嫁與誰,他就去世了,隨後長孫兄妹與母親被同父異母兄斥還舅家。幸運的是,長孫氏的舅父高士廉對待妹妹及其一雙兒女非常優厚。高士廉就發愁了,他受長孫晟託付,一定得給自己的侄女是選一個好的歸宿。長孫晟愁完後,高士廉也跟著發愁了,自己的侄女可不能隨便嫁給別人。

如果算命的所說是真的,自己的女兒要嫁的人就是未來的皇帝,長孫晟觀李淵的幾個孩子,無法端詳出他們幾個兒子誰有天子之貌。長孫晟看不出來,這高士廉就更看不出來了,這就像是賭博一般,要是選錯了,那便是血本無歸;選對了,自然是賺得是缽滿盆盈。可是要是自己的女兒賭錯了,也就罷了,可是他是自己侄女,卻是不能輕易的把他許與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