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上帝指使自傳最新章節列表 > 詐唐 二千三百三十六章 通天的秘密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詐唐 二千三百三十六章 通天的秘密

不做虧心事,自然不怕鬼叫門,只要一身正氣,又何懼天威赫赫,神明懲罰。聽了此話後,大家明白,這異人明顯是話裡有話,自己要是再繼續反對,對方一定會說自己質疑聖太后的政啟盛世治宏貞觀,芳流劍閣光被利州,乃天下第一明君。現在就算是再知此事不妥,可是卻不能冒著詆譭聖太后之嫌,而開罪於女帝。

現在這事只能順水推舟,靜觀事態的發展,大臣們知道現在聖太后對朝政的控制力正處於如日中天的時候,現在自然是沒有人敢忤逆他。加上她的身邊不乏有推波助瀾的人,而這些人無不想要討好她,對於這種歌功頌德的事,大家更是一擁而上。也就是說,大家只敢有異議,卻不也明著反對,這就是現實。

異人何許人,說好聽點是知天命,通古今,上能觀星鑑月,下能尋龍探穴,感應天地造化之人。可是大家卻是忽略了一點,就是異人最強的,還是相術,所謂的相術,相術又稱相人術。古代中國術數之一種,以人的面貌、五官、骨骼、氣色、體態、手紋等推測吉兇禍福、貴賤夭壽的相面之術。相術種類根據部們可分為 面相、 骨相、 手相、 乳相等等。

當然,古人不懂科學,也不知道這些都是迷信之術,可是在那個時候在沒有科學,被異人那些玄學異術蠱惑後更是深信不疑。命運是不可預知且時刻存在變數,人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只有努力上進,正確判斷人生的選擇才可把握命運,相面只是一種投機取巧的手段。而這些並不科學,假使真有上天,其也只是自然(道)的實體代表,依自然(道)根據不同人的人生予以不同的考驗,正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其只可用於趨利避兇,故而切勿迷信相術。

不過異人卻並不是簡單的人物,所謂伴君如伴虎,他們想要在女帝的身邊生存下來,要是沒有過人的本事,估計他們也不能活到今天。他們與大臣不一樣,大臣有自己的勢力,有自己的立場。可是他們沒有自己的勢力,遇到了事沒有人會幫他們;他們也不是說就沒有立場,只是他們不可能也不願意與大臣們結黨營私。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確實,在這裡的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生存的法則,只要是不忤逆女帝大家就能相安無事。異人道:天與地的距離其實並不遠,而外星人離我們也並不遠,只要我們想要登天,那我們就去登天,那又有何難。

而女帝以前只聽說過祭天,祭天的由來,傳說是納西族的始祖崇任利恩和襯紅寶百命成婚後,久不生育,在天神父母指點下祭天之後,生了三個兒子,但長大後又不會說話,便再次行大祭天,三個兒子才說出三種不同的語言,變成了納西、藏族、白族等三個民族,故納西人認為祭天可以保佑子孫的繁衍和健康成長,就世代相承下來。

我們中華先民心中祭天就是一種文化的傳承,子嗣的繁衍,還有另一層的含義那便是祈福。大唐時候最高的主宰神是“天”,其次是地,天大,地大,而人就應該是順應天地。即所謂“皇天后土”,說的就是那時候大家對天地的敬畏之心。“皇天眷命,奄有四海,為天下君”,皇天是至高無上的君主,主宰著人間萬民萬物,君權是皇天授給的,而人是不能與天抗衡的。

也許對天地大家有的是一種敬畏,而並不是害怕與擔心,而所謂的所謂的通天塔,並不是說人能有通天之能,而是說人無限的接近於天,可以更好的與天神溝通。“易姓而王,致太平”,必封泰山禪梁父,上報天,下報地,以“報群神之功”,而這就是古代皇帝與神溝通的方法。那是因為泰山是五嶽之首,它是無限接近於天的地方,而通天塔就想要做到與泰山比肩的存在。雖然沒法真正的達到泰山之效,可是這卻是一種大膽的設想,更是一種無上的榮耀。

整個中華文化從周文化開始開始重視仁、義、禮、智、信,可是這個世界卻是少不了紛爭,少不了爭鬥,自從禮崩樂壞後整個中華文化陷於混亂之中。整個文化保持最完好的就是齊魯地區,泰山作為齊魯的名山也就成為延續周文化最正統的地方,那裡自古傳說有神仙居住,可以通神。皇帝都自命真龍天子,都是華夏的子孫,最終還是要回到自己傳承之地,加上天下再也沒有一座山可以與泰山娉美。

泰山是中華民族的象徵,是東方文化的縮影,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寄託之地,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家園。而道教、佛教更是視泰山為“仙山佛國”,眾神之地,並在泰山建造了大量宮觀寺廟。我們是炎黃子孫,泰山是我們精神寄託,也是我們的永遠根除不掉的一種情懷,都需要到那裡祭天以表示受天命,為國家祈福,為百姓祈福。

但是,一般帝王還沒有資格封禪,一定要受命於天,奄有四海,致天下太平者才有資格。這麼隆重的封禪祭儀,在五嶽之中,人們不選擇最高的北嶽恆山和居中心尊位的嵩山,而選擇東邊中等高度的泰山,除了泰山坐落的位置海拔.asxs.低而相對高度較高,由華北平原望去突兀雄偉之外,最主要的是儒家思想成為國家正統思想後,世間的儒生們極力鼓吹泰山的神聖。

長期居住在泰山一帶的人們,以為泰山最高,上可通天。因此,登上泰山之頂,築壇祭天,與皇天通話,報天之功,在泰山下小山上除地祭地,報地之功。可是去泰山卻需要時日,要是我們能建一座跟泰山有著同等意義的通天塔,那我們是否可以得到與神靈溝通的同等的效果。古人有云:“登高而呼,天下可達。”異人道:未來離我們並不遙遠,也不像我們想像中的那般遙不可及,想我泱泱大國

,只要我們大家齊心盡出勞力,窮大唐之珍貴草木一定能建造起一座通天之塔!”

毫無疑問,異人的想法太過大膽了,也太荒謬了,有些大臣並不支援異人的想法,但迫於聖太后的威儀,他們不得不同意。

馮小寶道:可是有一點大家卻不能否認,聖太后文治武功蓋世,盛世文明垂範天下,文化、禮儀、律典、文物制度皆被四夷爭相效仿採納,以沐中土華風為榮。大唐得聖太后的勵精圖治,更是將開創出盛世之兆。

異人道:對,我們可以在長安之畔建造一座高不可測,直通天空通天塔,看我大唐的大好河山,一望無際的平原,有此高塔後,我們不僅有了掌控天下權利,更能讓世人產生敬畏之意。而天下並不可能永遠的太平的,通天塔就像是插在長安城上空的眼睛,我們需要有這股強大的力量來制衡天下的惡勢力。

通天塔之高,高聳入雲,極目望去塔尖直上雲霄,看不到塔尖,誰也不知道通天塔到底有多高。為了這項浩大的工程聖太后耗費巨資,幾乎動用了舉國之力,天下間可用的財富來建造通天塔。此工程正式開始了,聖太后親自督造,又令馮小寶當監官,為了使塔體牢固,聖太后命人深挖地基,渭河裡的精怪受到驚動紛紛東逃大海。

許由從各地運來的木料不會閒置一天,便會被很快地投入進通天塔的建造之中。因為通天塔太高,需要的木材也巨大的,在馮小寶所率部眾的不斷砍伐下,長安的綠色開始從山腳慢慢褪去。大唐的文明比此也就開始衰落了,只要這個老妖婆執政一天,天下就不會再有安寧了,天下間突然被黑暗籠罩起來。但是更讓人可怕的是這座塔一旦是建成後,他便像一隻眼睛插在長安城的上空,從此這個世界再也沒有安全,百姓將在這雙眼睛的監視下生活。

這不僅是權利的象徵,更是女帝的光芒的延伸,一旦此塔建成後。人們驚奇地看到,在長安城裡,一座雄偉的寶塔正不停地以驚人的速度直直升入雲霄。但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樂於看到如此的景象,塔再雄偉、華麗,可是卻是隱藏不了通天塔背後的血腥。在當時沒有機械的幫助,通天塔的一切都得在人手下完成,在如此高強度的勞動之下,每天都有人因勞累或意外而死亡,於是馮小寶只好不停地從百姓中挑選新的勞力前去築塔。 當時的大地還很空曠,大唐是這片大地上唯一的文明,世界安靜地只有一種聲音,而這個聲音只能是聖太后說出來。當然,百姓的聲音官員是聽不到的,這個世界只需要歌功頌德的聲音就行,百姓埋怨之聲對於王族來說是微小而且沒有意義的。看著通天塔一天天的崛起,從遠處看,這群人類是如此地渺小而寂寞,他們就像是螞蟻,不斷的搭建著自己的巢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