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上帝指使自傳最新章節列表 > 詐唐 二千三百九十五章 懸壺濟世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詐唐 二千三百九十五章 懸壺濟世

劉雯繼續說道:“這幾年,我們家錢是花了不少,可是卻沒有一個人能幫我把這毛病給治好了。這些人都是騙子,都是可惡的騙子,真是太可惡了。最近這痠疼感更甚了,其痛遇寒加重,得熱則減。疼痛之時身上感覺形寒肢冷,並且晝輕夜重。若是碰到寒冷的夜晚,多加被子也於事無補。”

半仙這才是明白,剛剛我跟要錢的時候,他為什麼會用如此厭惡的眼神看著我,要是她不說的話,我真不知道她是被人騙多了,才會生出這憤恨來。既然是能理解,就不會特別的討厭了,而是向他投來了憐憫的眼光,半仙知道她對自己這一行有偏見,這是可以理解的。自己也不會為那些人的辯解,有的人卻是為了坑蒙拐騙而入了這行,他只要了她兩文錢,自然她會小看我。估計這女孩被人騙多了,以為天下的道士都是騙子,都不是好人,卻不知道很多人並不為錢而來,只為了一個燒餅,一個可以落腳的地方,如此而已...

劉雯對這個半吊子也沒有多大的興趣,也許只是想想聊聊,看是不是天下的道士都是騙子,所以這才是找上了他。但是,他能一眼就看出了自己的症狀,這點讓她很是吃驚,而且對方像是能看到那東西,更是讓她是驚奇得厲害。

道士說:畢竟厲鬼,鬼煞,那樣專門害人的兇靈還是極少數。大多數逗留人間的鬼,在行動的時候,基本都是盡力避免和人碰面。人怕鬼,只不過是因為害怕未知,而鬼怕人,則是實實在在的害怕人身上的陽氣。能夠白日見鬼的,基本上都是那種大病的人,或是因為什麼原因,導致自身陽氣減弱的人。

“那你剛才見到的是不是那個東西?”她並不敢直呼其名,就算是提到這東西也是有許多的顧及的,不管怎麼說,她也只是一個小女孩而已。

“放心吧,世界上沒有什麼鬼怪的!別自己嚇自己了!我可不怕它!”道士一本正經的說道,還恨了恨那東西一眼,表示自己可不害怕它。

看到道士的表情,這女孩也是醉了,要是恨它一眼,這鬼東西都會離開的話,自己也不用花這麼多錢來擺脫它了。可是看著道士一本正經的樣子,彷彿他能用眼睛殺了它似的,看著道士的樣子,她差點就笑了出來。

劉雯笑著,他本就是一個活潑可愛的女孩,雖然世道險惡,可是父親對她的愛,卻也沒有磨滅她內心僅有的純真。她還是一副天真可人的樣子,還是那個可以捏碎男人雞蛋的神態,還是那個可愛的農家小姑娘,她反是調侃起道士來:“就你這麼說,你抓的不是我的手,你抓的它的手,那你也不能一直抓著它的手吧,不放開我的手吧。”

看著她微笑的樣子,他的心彷彿像是被融化了,他從來沒有想到一個飽受惡鬼騷擾的女孩,還能如此的堅

強。她笑得跟花兒一般的燦爛,如果不是因為道長一早就看出她身上的磨難,他真的不敢相信她是如此的美好。道長說:沒事,我不介意的。

他卻是略有不滿說:“你確是不介意,我介意啊,你這麼總抓著我的手也不是辦法,你還得想想別的辦法,你說是不是?”

“是啊,是得想想別的辦法,可是我一下卻也想不出來,這可怎麼辦啊。”

“我的情況你大概也知道了,我也跑不了?這鬼纏著我,自然它也跑不了,你還是放了我的手,你看怎麼樣。”

“要不,我給你把把脈,你看怎麼樣?”

“你還會把脈嗎?”劉雯不敢相信道士還會這個,就像他看相不行,這把脈估計也不行吧。誰敢把自己的性命是交到這樣的人手裡,劉雯可不傻,她可不敢把自己的小命是交到這個業務不熟的新手旦子,可是她轉念一想,別人想要演吧,就讓他演一下吧。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略懂、略懂,懸壺濟世,什麼都懂一點,什麼都會一點,可惜我什麼也不精。”

“是誰給了你這天大的膽子,沒有兩把刷子,也不敢攬這瓷器活,你這半吊子的醫術,你也敢給人看病,你也不怕人沒看好,卻把人給害死人了。”

什麼,你早就看出我是個半吊子,你還來找我看相,你是不是想要戲耍我一番,我看姑娘你很可疑啊。

“我很可疑嗎?可疑的人是你才對,你來找我這樣的半吊子算命,你不應該才是最可疑的人嗎?”

“可能吧,也可能不是,說不清楚,她確不能肯定。”

“真不明白你這樣的人怎麼會找上我的。”

“有什麼不明白的,不管今天坐在這裡的人是誰,我都會來試一試的,如果便宜的話,我就賺到了,我反正是抱著僥倖的心態來試試看的。反之,如果你真是騙子,想要從我的身上弄到錢的話,那你就先錯人了。我可不會在你這樣的人身上亂花錢,不管你說得再天花亂墜的,我都不會輕易的上當然的。”

“我可以想像的,要是我喊價貴的話,你說不定會糾集村民,再找機會把我再打一頓,我看你們村裡的人挺不信任道士的,估計就是因為你完全不信任我這樣的人。”

“我還不是怕被你給醫死了,我自然要保險一點,不能讓你是害了我。”

“不能,我這醫術也是有傳承的,我最多醫不好你,但是一定醫不死你,這點你大可放心。”

...

“你當我傻啊,對於那種快死的人,我怎麼可能給他治病,我一定讓他去請郎中,讓郎中給他們治病。”

“那你切脈這又是為了啥,你又不會看病,你切脈玩啊!”

“不瞞姑娘,我切脈並不是為了玩,

而是給你看病。”

“我找你看手相,沒讓你給我看病,你是不是有毛病。”

“誰說看相就不能切脈了,我切脈是為了更好的看手相,你懂不懂,不懂別裝懂,行嗎?”他的無意之舉,卻也改變了我們大地朝的看相史,後來卻是發展出一門醫道來,這派傳承的人以懸壺濟世,行醫看病為已任。許多人也許不明白為什麼一些中藥店門前要掛一個葫蘆,但是,提到“葫蘆裡不知賣的什麼藥”這句俗語,你就會知道這葫蘆肯定與藥有關。

葫蘆,古代稱作“壺”,俗稱葫蘆瓜,古代道家的象徵之一,以前道家的人都喜歡背一把葫蘆。有的人說裡面裝的是酒,有的人說裡面裝的是藥,你需要的時候,裡面的東西可以變成是萬千形態。當你是想要放縱的時候,你可以對酒當歌,人生幾何?這個時候裡面裝的就是酒。可要是遇到了瘟疫發生,道士們也能知百姓之疾苦,急百姓之所急,道士又會發揮救死扶傷的精神,這裡面裝的是藥。

可是驅魔除邪的時候,只見道士又拿出了這個葫蘆,對著妖怪大喊一聲“收”,這東西又變成了降妖伏魔的寶貝。當然,水平若是差一點的道士,也會喝一口葫蘆裡面的東西,然後對著妖怪噴一下,就像是醫院裡灑消毒藥水一般,也能有奇效的。所以,誰也不知道道士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就連道士也說不清楚,他這葫蘆裡應該裝些什麼。

《詩·豳風·七月》中“八月斷壺”,特指的就是盛藥的葫蘆,即“藥葫蘆”。古今許多神話故事,幾乎涉及藥就有葫蘆。傳說中的“八仙”之一鐵拐李,就常背一個裝有“靈丹妙藥”的葫蘆,周遊江湖,治病救人。神話小說《西遊記》第五回中說:“大聖直至丹房裡面,尋訪(老君)不遇,但見丹灶之旁,爐中有火。爐左右安放著五個葫蘆,葫蘆裡都是煉就的金丹,他就把那葫蘆都傾出來,就都吃了,如吃炒豆相似。”

小說中也說到這種葫蘆的作用是盛放丹藥,可是這東西是從什麼時候是開始有記載的,卻是誰也不知道。別人不知道,可是上帝指使知道,那就是這個劉半仙第一個用上了這個東西,以前的人也用葫蘆,可是葫蘆裡不裝藥,只裝了聖水或者酒。可是,後來我們醫學不斷的發展,湯藥開始流行起來,只是以前大家只有生病了才會想到湯藥。

可是,劉半仙自從是拿到了《道得經》後,他便不這樣想了,因為上面寫了湯藥不僅是生病的時候需要,沒有生病的時候也可以用湯藥進行調理。書上寫了“藥食同源”的理念,意思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普通蔬菜瓜果均具有 四氣五味,既可食用,又可治病。比如:認為粥能“暢胃氣,生津暢液”。為什麼說葫蘆裡可以是酒,因為飲酒能“和血行氣,壯神禦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