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上帝指使自傳最新章節列表 > 詐唐 二千四百三十五章 養小鬼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詐唐 二千四百三十五章 養小鬼

結果,許多優秀的人,不是被別人設計陷害,就是被別人給誣陷。在這個善妒的國家裡,真正的能人志士漸漸地就灰了心,他們對這個國家很是失望。本以為可以有一番作為,卻沒有想到卻落得家破人亡的命運,就如那些優秀的陰陽師們,要是能用自己的能力來發展國家,我們早就成強國了,也不用做發展中的國家了。

想來君王是絕對不允許陰陽師的能力是凌駕在自己之上的,自古功高蓋主的人只有一個下場,那就是死得很慘。只要有任何一點威脅到自己,他們就會毫不留情的將它除掉,這就是皇族的人。陰陽師們本應該在大唐社會裡有所建樹的,可惜他們卻不懂得討好君主,結果落得被趕盡殺絕的下場。想來真是可憐,陰陽師本是我們大地朝最優秀的修真者,結果卻也是毀在我們手裡。

陰陽師在這個國家沒有了出路,只能東渡去了島村,推古天皇十年百濟僧侶觀勒來此、曆本、天文地理書、遁甲方術書也一併帶來。這也標誌著陰陽師在大地朝的衰落,也預示著島村將進入到世界的舞臺,島村得到了這強大的力量後,終有一天他們會向世界證明這力量有多強大。最終讓大地朝人後悔,他們把強大的力量給了別人,註定有一當這個力量反噬到自己的身上時,他們就會知道這力量有多強,反噬到身上有多疼了。

對於一個不被當局承認的職業,是沒有存在的價值的,也是沒有任何發展的可能的。這些人走就走了,也沒有什麼可留戀的,這樣的大唐,這樣的社會,這樣的民風真是不能多留,再留下去上億人的陰陽師怕是連一百個也沒有。聖德太子懂得汲取這些外來學說的養分,並且運用在政治層面開啟了陰陽道的歷史,並開始了島村的振興計劃。

因為陰陽道不僅可以觀天象,知曆法,還可以進行占卜,上至國運昌隆、天皇適任與否?下至庶民之事,都可以運用陰陽的知識來解釋,陰陽學的發展幫助島村的科學取得巨大的進步。

話說回來,道長為什麼會吐血,自然是中了那陰毒的五鬼咒殺術,那咒術本以為在大秦就已失傳絕跡了的,想不到到了今天還得以留存。大家都知道道士有養鬼的習慣,養小鬼有很多說法,最早流傳於大地朝茅山術中,像養五鬼,柳靈童子之類,都屬於養小鬼;在泰國、印尼、馬來西亞、高棉、緬甸、新加坡等地,叫做養古曼童;在苗疆巫術裡面也有,叫做請天童。其實這些除了少數高深的法師、降頭師是用符籙、柳木養靈外,最尋常的方法是開啟剛死孩童的墓地,用蠟燭燒烤童屍的下巴,用小棺材接屍油,用屍油直接煉製小鬼。

小鬼有很多用處,聚財、消災、警兆、

迷幻、護宅……當然,還有害人。許多人把古曼童和養小鬼混為一談,其實兩者有著很大的區別。古曼童是因為墮胎、意外夭折還沒來得及出生的孩子的靈體,經過佛法的洗禮,高僧的誦經加持後皈依佛門的佛童子,必須由極強法力和修為的師傅才能製作古曼童。

最早的養小鬼也是來緣於傳統巫術,都是修煉出來的人胎屍體,屬死於非命的孕婦而胎兒還未死的情況下,從孕婦腹中取出胎兒最為靈驗。此類方法最為惡毒,所以小鬼無需任何佛法加持,只靠怨氣就能發揮出力量,可惜這種方法太原始了。因為沒有佛法約束,性情捉摸不透,供養者只需盡心討好其歡心就行,自然也就不被道家的人看中。

而古曼童則與養小鬼相反,古曼童比養小鬼的要求高多了,古曼童是由一些夭折的或死於腹中的小孩陰魂願意接受高僧的淨化,並在“恭請人”積德行善的幫助下完成超度。因此它們在投胎之前會樂意幫助“恭請人”,養古曼童就好比收養孤兒,是做一件雙方受益的善事。這又更進一步了,感覺更厲害了些,可是這還是不夠。

道家的人自然是不會用這樣的方法來養小鬼,道家的人講究的是緣分,費這麼大的勁去養鬼,這累不累,也不知道外國的陰陽師是不是傻。劉半仙可沒有這麼傻,他本是半路出家,哪有時間去恭請小鬼,更沒有高僧會幫忙淨化小鬼。想來最方便快捷的就是在路上的撿個小鬼來使喚,這世間不是誰都能駕馭得了小鬼的,有很多優秀的小鬼,厲害的小鬼,還有邪門的小鬼。平時很難遇見,從在廟裡自然也是很難看見,只有在四處的遠遊中才有可能得見。

所以養小鬼絕非正道,是有損陰德的事情,因為養小鬼必須拘提一個冤死的童魂才能驅使,一經拘提,肯定不能正常輪迴。據說小鬼只能是沒滿2歲就夭折的小孩,或是胎死腹中不見天日的胎兒,死的越慘,怨氣越重,能力就越強,透過“養鬼巫術”提煉成小鬼。可是撿小鬼就不一樣了,這也就是陰陽師這麼強大的原因,就是因為陰陽師不會做那種傷天害理的事,你說同樣是養小鬼,像陰陽師養得如此雅緻的,除了陰陽師,還有誰啊。這就是緣分吧,是緣分讓道長與小鬼相遇,是緣分讓道長與小鬼在一起,都是緣分啊。

所以,說一切都講究緣分,修行如此,養小鬼也是如此,那都得靠緣分,明明緣分可以搞定的事,為什麼要搞得這樣複雜呢?其目的主要是助長養鬼人的運勢或幫養鬼人達成願望,別人的主要以人血為食,養鬼人長期供血難免身體虛弱,不管什麼季節都是手腳冰涼。所以,養鬼人的壽命會大大減短,甚至因供血不夠而被小鬼反噬。

而且,養小鬼的人一旦被小鬼反噬,就很難化解,所以養小鬼最終只會是害人害己。

劉半仙自然不會這麼傻的,自古有大俠懲惡揚善的說法,這可是道家理念,道家認為懲惡即是揚善。懲罰惡勢力,獎勵、宣揚善良的意志。古代也不少懲惡揚善的故事,更有不少大俠見義勇為的事,而對於那些暴躁的村痞們要是不給他們一點顏色看看的話。至於放出五鬼來,也不是因為道長捨不得自己的血來餵養小鬼。而是這些村痞非得送上門來,非要迎上來幫著餵養小鬼,你讓半仙怎麼辦?怎麼辦?

只是沒有想到這些人,平時表現得凶神惡煞的,可是卻是如此的不濟,被小鬼纏了才幾天,沒有想到突然就暴斃了。好在這人是要收保護費的時候,突然是急火攻心,突然死掉的,要是莫名的死掉了,別人還不把這罪過是扣在自己的頭上來。問題又來了,那道長為什麼會吐血啊,還不是因為道長是施了咒,這咒的厲害之處就是不死不休。一旦咒是下了,對方必死無疑,如此陰毒的咒道長也不想下,這也就是為什麼他下了咒後立馬就後悔了。

咒殺之術雖然很強也很好用,卻也是有副作用的,也就是當咒殺成功的時候,會對下咒之人有一股強大的反噬。這殺人的力量很強,這股反噬的力量也不差,一不小心就會要了下咒人的命。所幸這裡沒有法力高深的人物,要是下的殺咒被人破了,下咒的人也會受到強大的反噬。不管是哪種反噬都有可能讓下咒的人死於非命,這也是道士後悔下了此咒的原因。要是沒有辦法輕鬆利落的把對方給殺了,其間產生了強大的反噬之力,這都會給下咒之人帶來隱患。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道士受到了巨大的反噬後,他才知道這鍋兒是鐵鑄的,想到自己還要承受五次這樣的反噬,他就害怕得厲害,自然也有後悔了。雖然他是解恨了,可是自己也受傷不輕,真是虧大了,這便是別人說的殺人一萬,自損八千吧。只是這反噬之力太強了,也不知道是一次比一次弱,還是一次比一次強。要是一次比一次弱,那就好了;就怕是一次比一次強,那便是不好了。好在道長有藥啊,吃了一顆藥後,明顯是好很多了。

中咒之人,被小鬼不斷的吸去所有的精力,就連魂魄也會受到重創,嚴重者魂魄離體而肉身立於世,渾渾噩噩猶若行屍走肉一般。這些人一定不可能動怒,也不能有恨,小鬼最喜歡的就是怨恨這樣的東西。中咒者要是將自己怨恨露出來,小鬼立馬就會如受到感應一般發作起來,如此一來很難察覺下咒之人。只知道那苦厄荊棘叢有一個怨恨他的人,五鬼咒殺之術太過兇泣,《道得經》上有注如果不是天大的仇恨,不得用此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