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上帝指使自傳最新章節列表 > 詐唐 二千四百九十五章 一陰一陽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詐唐 二千四百九十五章 一陰一陽

結果劍芒雖盛,可是黑氣也不弱,兩者不斷的碰撞,看似勢均力敵,可是半仙卻看得出他們現在只有招架之力而已。就在這個時候,張寒猛的將自己的飛劍放了出來,半仙完全是看傻眼了,他在做什麼?他居然可以操控飛劍,對方的火符已經很厲害了,沒有想到還能御劍,這也太超過了。半仙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本事,沒有想到今天在這裡得見到這等本事,真是開了眼了,飛劍飛出去不久,竟然在一片白光閃過後,原封不動的往回彈射了回來。

還以為一定可以得手的,沒有想到,卻沒有多大用處,想來是他的御劍術還不成氣候,還沒法斬出斬殺人的效果來。不過相信他再修煉個幾十年,一定能做到斬妖出魔的效果的。見自己的御劍術沒有用,讓他好一陣地手忙腳亂,才驚怒的接下對方的犀利攻擊。

半仙心想早知如此自己就不該出來的,現在可好了,走也不是,站在這裡也不是,完全的如坐針氈的感覺。如果他們二人早點認真的放,自己也有機會可以逃走,現在他們雖是認真了,可是陰影王卻不會給自己這樣的機會了。半仙也算是雜學,可是他學了許多的掌法,卻還是看不出陰影王用的是什麼掌法,只是覺得這個掌法不僅僅是普通的掌法,也不像是普通的套路,這裡面更是有一點幻術在其內。

掌法加上幻術,這也太了不起了,完全看不清魔王是如何出手的,在黑暗裡猛的是打出一掌。你要是不夠注意,不夠專注,就會被掌擊中,這真是讓半仙長見識了。要不是有兩個年輕的天才師兄們擋在前面,他現在是事不關已高高掛起的心態,心裡並不如何擔心。他們既然是天才,一定有他們過人之處,想來這魔王再怎麼厲害,畢竟他並非全盛時期,想要殺他們二個人也怕是不太容易。

半仙雖然也精劍術,只是他以前見到的都是普通的劍法,學不出什麼名堂來,也看不出什麼內涵來。可是就算是他學的只是三流的劍術,他也能看出二人劍法的玄妙之處,就只是在邊上觀戰,他感覺自己也能有所得。他本就喜歡劍術,覺得這是一種很優雅的武學,像他這般帥氣的人,劍法就很配他的路數。可惜他一直未得名家的指點這無疑是他這輩子最大的遺憾,今天能看到如此精妙的劍法,他覺得自己這輩子也算是值得了。

雖說二人現處下鋒,只守不攻,可是二人配合之默契、劍法之精湛、手眼之高明,始終找不到一處能見縫插針的空隙,越看真覺得出去。半仙突然生出一種想法,難道二人不是一般的劍法,而是傳說中的劍陣、他聽說大的宗門都有自己不傳的劍陣。如北斗七星陣,全名為天罡北斗七星劍陣,七人依上三顆“玉衝”星,下三顆“璇璣

”星次序,佔據七個方位,分別為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對敵形成包圍。隨著陣式變化,七人既可聯手往復,流轉不息。

後來不打架了,大家開始養生了,道家也就把此劍陣改成了廣場舞了,按照道教的養生修煉此劍陣。面對滿天星斗,可以得道也,不同方位,按七星圖上不同時節、朝著不同的星斗練功,從中接受大自然中對人類有益的生命物質,有利於養生和健身。魔王並不識得此劍陣,認為憑藉自己的魔功,破個小陣,那還不是輕而易舉地事情。但沒有想到想到的是不管自己如何出掌,任憑掌法再怎麼巧妙,可是都被二人輕鬆的化解了。也正是因引他們陷入到了僵持的狀態,這對於一個身經百戰的大魔王,這是它萬萬沒有想到的。

半仙與大魔王不識得此劍法,也自然不知道此劍法的玄妙之處,這可是那號稱“陰陽雙劍”的強大陣法。由一男一女共同施展出來,男為陽,女為陰,男的持陽劍,女的持陰劍,兩把劍代表著陰陽的觀念。古人很早就開始陰陽學,道家更有陰陽師這個職業,最初陰陽是指日光照射的向背,向日為陽,背日為陰。

《易經》中則把陰陽作為整個世界中的兩種基本勢力或事物之中對立的兩個方面,最著名的古代陰陽論的論斷見於《道得經》、《陰陽訣》,《上帝指使》的書中,可是把陰陽學用於劍陣中,這可是一個大膽的想法。天下間能有如此大膽想法的人,一定只有一個人,那個人一定是上帝指使,只有他這樣的人,才會這般大膽還富有想像力。

“一陰一陽之謂道”,指陰陽的對立分別與交互作用,是宇宙存在變化的普遍法則。把這個對立而又互補的學問,運用到劍法中,這一定得對劍法有極深的見解,只有充分的瞭解了劍法,才能把別的東西融入到劍法中。並在劍法的基礎上,創出劍陣,這也太匪夷所思了吧,半仙連連驚歎大地朝的天才們,怎麼會如此的有才。而像上帝指使這樣的人才,更是人中龍鳳,人中翹楚,難怪他是宇宙間唯一做到帥氣大圓滿的男人。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如何把陰陽的觀念和劍法的觀念結合起來,估計這樣的事沒有人會想過,除了上帝指使,還有誰能有這樣的想法?“陰陽者,氣之大者也”,把陰作為陰氣,陽作為陽氣,如何把兩種氣體化成是劍氣,這估計是最難的。上帝指使充分的發揮了自己的想像力,不僅提出氣分陰陽,劍氣也分陰陽,也同時強調二氣相感,也能相互生成。上帝指使認為:“天地合而萬物生,陰陽接而變化起。”認為陰陽的對立互補是世界存在與變化的根源,也是劍氣存在的根本。

在陰陽學裡,有這樣一種說法“天地之氣,合而

為一;分為陰陽,判為四時,列為五行。”在此思想當中,陰陽之力、陰陽之氣、五行之力、四時變化,都是天地之氣的不同分化形式形態,同時陰陽與道術、五行、四時、五方、五色、五味等有高度的關聯性,由此發展出一套關聯宇宙圖式的建構,上帝指使更是將它衍生出劍法來。除了陰陽之間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補充外,五行之間也被理解為相生相剋,即相互促進又相互制約。

半仙看得出這劍法裡,有守有攻,可攻可守,更是圓合四方,形成了一道密不透風的防護牆。上帝指使主張:“分陰分陽,兩儀立焉,陽變陰合,而生金木水火土。”想要用陰陽之力來加深對五行學說的理解“二氣五行,化生萬物;五殊二實,二本則一。”後人在上帝指使的基礎上不斷發展陰陽的世界觀。

又有“動之始,則陽生焉,動之極,則陰生焉。一陰一陽交,而天之用見之矣。”哲學上是指陰陽的相互作用,這種作用不是衝突對立,而是感合、相互吸引和配合。還有“一陰一陽,流行不已,夫是之謂道。”把“道”理解為陰陽二氣流行不已的過程。這些無不是對上帝指使對陰陽之力,陰陽之氣,陰陽結合、陰陽互補的認可。所以,陰陽的相互聯結、相互作用、相互滲透、相互轉化,由此構成的動態的整體變化,是古人宇宙觀的普遍意識,影響到大地朝文明的各個方面。

上帝指使在談到對立面關係時指出“有象斯有對,對必反其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對立、衝突甚至鬥爭的結果,最終必定是相反相成、協調配合,走向和解,對立中求統一,化衝突為和諧,使整個世界不斷煥發蓬勃的生機。當然,這樣的防守只是一時的,一旦時間長了,難免被對方找出破綻來。對方一旦找到了其中的破綻來,陣法就會被他攻破以,就在二人心裡極度不安,大感不妙之際。

一股強大的靈氣。突然從對方的黑暗深處不斷的襲來,讓他們三人不禁心裡一凜,急忙將手中劍握得緊緊的。那只巨大的手掌上地陰氣也驀然出現在手掌上,整個手掌剎那間被陰氣包裹在了其內,而它的力量更是倍增起來。

看到對方的實力爆漲,這兩個人也不示弱,接著從他二人身體內迸發出兩股同樣不弱的靈壓。這是要硬剛嗎?半仙是驚恐不已,他之前以為這就是二人的實力,已經很恐怖了,沒有想到二人有所保留,看來不到關鍵的時候是不會施展出他們真正的實力的。強大的壓迫感從下方爆發出來,隨後在一陣“嗡嗡”地聲響中,就連站在他們後面的半仙也被嚇得不輕。他現在總算是知道了二人呆在這裡的原因,要不是看到了二人恐怖的實力,他一直以為二人是被祖師給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