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上帝指使自傳最新章節列表 > 地朝眾神 二千六百三十章 我叫上帝霽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地朝眾神 二千六百三十章 我叫上帝霽

道士看到了僧人的血性,也看到了阿四這個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反映在長期的歷史進程和積澱中形成的民族意識、民族文化、民族習俗、民族性格、民族信仰、民族宗教,民族價值觀念和價值追求等共同特質。是指民族傳統文化中維繫、協調、指導、推動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粹思想,是一個民族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體現,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發展的核心和靈魂。

而道士看到的並不是簡單的一個人有沒有能力?他有多強?他是不是地表最強的男人?這並不是道士追求的,他想要看到的是大地朝人的民族精神。當他是看到了阿四的民族精神,道士突然並不想繼續壓著他了,他突然間並沒有那般憎恨這個男人了。道士嘆了一口氣說道,你個阿四,雖說是一個外國人,可是你知道得還挺多,你連我都認出來,確實不易。

我們家族的人很少過問江湖之事,要不是看到你在這裡撒野,我也不會輕易出手的。看得出,你們佛門的人真是想要入主中原,想要統一大唐的教派。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那是自然的,我們佛門本就應該做大地朝眾神之主,而我們統一三教也是大勢所趨,誰也無法改變這個時代發展的趨勢。”

“哎,看得出你是打從心底就認定了佛教一統的趨勢,那我也多說無益了,你要是覺得你們有這個本事的話,那你就試試看吧,看大地朝的各個宗門是否會以你們佛教馬首是瞻。”

聽得出道士是大大的不服,佛道本就勢不兩立,他不服也在阿四的預料之中,現在說什麼都沒有用,未來他們將有實力證明佛子的能力。不管他確實很看得起這個壓著自己的男人,不管怎麼說這個道士讓他是刮目相看了,他以為以他佛家的實力,一統中原也就是分分鐘的事。沒有想到中原也並非無人,還明狠主在的,不知閣下可否報上名來你是何人,我可不想就這樣糊里糊塗的就這樣死掉。

長得帥的男人露出了一個迷死人的微笑,笑道:“我是哪一位,並不重要,你只要知道就算道家沒人了,可是還有我們上帝一族在,我們就不會讓你們在大唐如此的放肆。退一萬步來說,就算不是我們上帝一族不插手中原之事,道家的人難道就會以你們馬首是瞻,你不要太天真了。有野心是好的,前提是你有沒有這個能力完成你的野心。”

“道家好不好惹我並不知道,我們也不在意,我只是想要問一下,你是何人?你敢報上你的大名嗎?”

“我們上帝家族的人哪一位會怕了你不成,有何不敢,本人行不更名 坐不改姓,我叫上帝霽。”

“上帝霽?沒聽說過啊!”每次聽到上帝家族的人,都會給阿三帶來很大

的震撼,世人都知道上帝指使,他一個人的名氣卻是蓋住了整個上帝一族的名氣。所以,雖說大家都知道上帝一族,可是卻不知道上帝一族族人都有誰,即使如此大家卻也知道上帝一族每一個人都不是好惹的,都是神一樣的存在。所以,只要提到上帝一族的人,大家的臉色都會變得特別的難看,因為他們是自己不能惹的存在。

做為兩個世界的神,就像上帝霽不知道自己一樣,阿四也不知道上帝霽。這是一個新人倍出的年代,上帝家族也有年輕的人,也有還未成名之輩;佛門也有新人出,也有初出茅廬的年輕人,這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今天能見到上帝家族還沒有成名之輩,阿四不知道這是自己的榮幸,還是自己的黴運啊。

兩個人怎麼就碰上了,還鬥在了一起,這讓阿四百思不得其解。

每一個人對上帝一族的認識是不同的,大唐人只要是聽到上帝家族的名號,不管是誰都有一種難以言語的感覺,對於強者來說他們就是敵人對於普通人來說他們就是神。真正強者只會在意真正的強者,而不是怎麼強的人,都會被忽略掉。不得不說這個世界上能稱為強者的人少之又少,而能被天下人認可的更是少之又少。島國的人為什麼後來會變得強大,正是有大波的陰陽師因為被李家和佛教徒追殺,迫使他們遠渡重洋離開了大唐,最終去到了島國,而島國因此強勢的崛起了。

有趣的是我們都說島國的人都是秦朝的後代,當年始皇派遣徐福東渡求長生不老之藥,徐福,即徐巿,字君房,齊地琅琊人,秦著名方士。他博學多才,通曉醫學、天文、航海等知識,且同情百姓,樂於助人,故在沿海一帶民眾中名望頗高。徐福是 鬼谷子先生的關門弟子。學辟穀、氣功、修仙,兼通武術。他出山的時候,是秦始皇登基前後, 李斯的時代。後來被秦始皇派遣,出海採仙藥,一去不返。鄉親們為紀念這位好心的名醫,把他出生的村莊改為“ 徐福村”,並在村北建了一座“ 徐福廟”。後來,有徐福在日本的平原、廣澤為王之說。

最早出現於司馬遷的《史記》。據《史記· 秦始皇本紀》記載: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齊人徐福等上書,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萊、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請得齋戒,與童男女求之,於是遣徐福發童男女數千人,入海求仙人。”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徐福再次求見秦始皇。因為九年前第一次入海求仙藥,花費了鉅額錢財未果,這時徐福謊稱由於大魚阻攔所以未能成功,於是請求配備強弩射手再次出海。秦始皇便相信了徐福的謊言,第二次派徐福出海。徐福於是率“童男童女三千人”和“ 百工”

,攜帶“ 五穀子種”,乘船泛海東渡,成為迄今有史記載的東渡第一人。對於徐福東渡,《史記·淮南衡山列傳》也有記載:“(秦始皇)遣振男女三千人,資之五穀種種百工而行。徐福得平原廣澤,止王不來。”

對於一個小國來說,人口就是制約社會發展的最大的阻礙,而徐福東渡帶了這麼多人過,無疑是給島國帶去了巨大的財富。為何要二次東渡,想來這一定是島國的人陰謀,讓徐福回來騙點東西過去,他帶走的無疑是最有用的東西。“童男童女三千人”用來繁衍後代,島國人是跟我們南方人一樣,都是矮小、瘦弱的民族。而這三千人的到來無疑可以改變島國人的基因,讓他們的民族變得更加的強大,事實也是如此。

秦國過後,島國人的民風逐漸變得彪悍起來,有一點點東北人的影子,不管你們信不信,反正事實就是這樣的。這三千人確實是壯大了這個民族,讓這個民族逐漸地走上了歷史的舞臺,最終成為亞洲的一個強國。這“ 百工”就厲害了,島國之前估計沒有任何的經濟,有了百工之後,他們有了自己的經濟後,他們開始發展自己的國力了。攜帶“ 五穀子種”,這更是把我們大地朝農業也帶了去,農業乃國之根本,如果只是為了求仙問道,根本就無需要用到這些東西。

而徐福卻把經濟、農業、人口全部帶過了,要是他不是為了發展國家,你說我們能相信嗎?一定是徐福在那邊得到了禮遇,而在秦國他不過是個坑蒙拐騙的道士,兩個國家天與地的差別,最後這個人會選擇自己的國家嗎?絕對不可能的,如果給我們足夠好的生活和待遇,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有可能叛國的,並不是說我們太勢力了,而是因為人都需要尊嚴。

一個人活著沒有一點尊嚴,活著有什麼意思,大秦雖然統一了六國,可是他的殘暴卻無疑讓大家看不到希望。徐福作為秦始皇的道士,要是他不能讓秦始皇長生不老,他的下場也是可想而知的。與其留下來過著生不如死的生活,不如去到一個世外的桃園過著幸福安康的生活,這是必然的選擇。徐福他是聰明人,他怎會不知道其中的道理,人嘛,都希望得到別人的尊重,都希望能有一番作為,都希望活得有尊嚴。

他一下帶去了這麼多人,無疑是島國有計劃有組織有陰謀的安排,這種形為相當於叛國。想來徐福到了島國後,一定不希望別人知道自己的身份,他一定會改了名,至於改成什麼我們就知道了。不過一定是後來突然崛起的一個家族。我們不想去深究這段歷史,因為徐福叛了國,他這樣的人不值得我們去在意他的存在。不管他在島國取得多大的成就,他有沒有進入島國的歷史,這都不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