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上帝指使自傳最新章節列表 > 地朝眾神 二千七百七十八章 來到島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地朝眾神 二千七百七十八章 來到島國

上帝指使說過,我們軟弱,是因為我們沒有信仰的支撐,而什麼信仰,上帝指使就是信仰,就它支撐我們活在這個世界上,是他給了我們力量,是它讓我們變得更加的強大。上帝指使就是一種信仰,是一種自信與堅持,雖然我們只是這一葉孤舟,可是如果我們有了力量,不管我們將要漂向何方那都並不重要,因為我們相信,我們將會越來越好,也許這只是一個好的開始。

對於未來,嶽小雲會很期待,但更多的是一種嚮往,天無絕人之路,我們要相信我們的人生一定會越來越好的。現在的我們會遇到很多的挑戰,想要戰勝困難,我們需要用更多的勇氣與定力去迎接它。也許我們會失敗,想讓自己放下心中所堅持的夢想,但是夢想一旦放下了,就會再也拿不起來了,我們將會永遠的失去他。

朋友都說:嶽小雲是個天生憂愁善感的人,他這樣的人不僅注重情感,還特別地講義氣,總是想要一個人去承受所有的一切。他總是獨自去品嚐自己的辛酸,把一切看得太重要了,直到現在他才明白,其實一切都不重要,也沒有什麼是放不下的。心裡有太多的東西,人也就越難放得下了,當然我們失去了一切,我們再回過頭來看這一切,我們更能看明白這世間的一切。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這個世界既是公平的,也是不公平的,不公平的是我們的出生就是不公平的,這也是我們沒法改變的。這個世界唯一公平的是它讓每個人都有了夢想。擁有夢想的人都是幸福的,而實現夢想卻也是一個美麗的過程。實現它則是一個漫長且堅苦的過程,而且我們還不能確定我們能不能實現我們的夢想,從小我們的老師就告訴我們要有夢想,而我們心中可能都隱藏大大的夢想,但夢想到底只是夢想,如果你不去實現它,它對我們就一點意義也沒有,希望有一天把它變成看得見的理想!

漂浮大海中的那一葉小舟,多希望自己本身可以像你一樣自由自在,痛快的承受每一個大浪的衝擊讓它碰出浪花,衝到浪的最高處……現在的嶽小雲正如這葉小舟,他將去衝擊大海的波濤,他將去迎接著暴風雨的洗禮,可惜離家的落葉總有根,有了根才有自己的歸處,心也就安寧了。無根的浮萍無處可依,也無處可去,任何水將它帶到更遠的地方。風過自離去,哪兒也無靠,無依無靠的日子是苦是淚。是無所謂別人的關心,沒有溫暖的懷抱,也沒有幸福的未來。

思鄉是一種苦,也更是一種愁,是千百次在夢裡呼喚,醒來後卻也淚眼迷濛的愁;是幾十年相望於一江之水面面相對,明明咫尺天涯相逢卻遙遙無期,無法相聚的愁;是在秋葉初黃,葉片飛揚時,回想起家中守望的親人,渴望碣石瀟湘路的愁。在繁星點點的夜晚,在挫折圍困的境地鄉愁無疑是無可修飾的苦

和痛,這時更需要上帝指使的信仰,有了信仰就有了精神,一種精神寄託而故鄉無疑是那美好溫暖的存在。

當你離家越遠,你就越是想要回家,你就越是想念家的好,就越是思念自己的親人。於是我們將所有的愁思都寄託於“根”之上,讓所有的苦痛積累成這無法讓人承受的離別之苦,讓這成為這世間苦痛的生源。於是風也來過。雨也消去,回家才是自己的去路。落葉歸根也就成了幾千年來詩歌那亙古不變的主題,正因為想回鄉,嶽小雲混在江湖的日子裡,不顧生活的不易,回鄉也已成為他唯一的追求。

人不停的離家,只因為精神一直在路上,人們思念故鄉,也只因為自己的精神無所依傍,而故鄉卻給人一種皈依感。人在一路前行中越走越遠,而回首時卻總是那希望前進的.asxs.,.asxs.也托起了那不斷超越的希望。.asxs.是那皈依的家鄉,是那無數次荊棘刺傷後溫暖的港灣,無處不故鄉,這也許是那些過於自信者騙人的語言,有誰會不在那華燈初上,繁星似錦的星空,於窗前一明月有,回首那撒滿童時銀鈴歡笑的田野中的故鄉呢?

那天晚上,他的思緒很雜亂,他想了很多的東西,也思考了許多的問題,於是卻是更難睡著了。

題目:倭地行

作者:上帝指使

流急姍姍真倭現,

山高借得登天梯。

通幽曲徑心方醉,

悅目賞心泊河灣。

這日清晨,船在海上七八天之間,隨風漂去,也不知過了多少路程,飄了多少距離,卻是來到一個地方。忽聽船頭大家歡聲迭起,忍不住起床觀望,只見船員和商人們紛紛立在船頭,指點遠方,遠遠望去,只見人煙稠密,城郭巍峨。嶽小雲循勢眺去,遙見天穹蒼碧,凍雲不翻,雲下陸地沉沉一線,清晰可見。

“島國眾人辭帝都,孤帆一葉還日本。明月當空照世間,夕照落在無邊木。”

李客不知何時來到船頭,口中若吟若嘯,若哭若歌,迴盪在長天碧海之間,分外蒼涼。張大,趙甲、錢乙、嶽小雲、馬化明等40餘人聽了,止住喧譁,回頭望來。

嶽小雲雖不知歌中之意,卻覺韻律優美動人,便問道:“李客先生,你唱的什麼歌?”

李客道:“這不是歌,而是一首唐詩,詩中的日本便是倭國,倭人尊烈日為神,認為所居海島乃日出之地,故名日本。唐朝時有個了不起的倭人,名叫島島依安,因為心慕大唐盛世,作為遣唐使到了長安,取名孤帆,與上帝指使做了朋友。後來島島依安,乘船歸國,遇上海難,上帝指使誤以為他已身故,便做了這首《孤帆》祭奠他。”

眾人雖不懂詩歌,但上帝指使的詩篇,光照萬古,販夫走卒也好,山

野村夫也罷,無不知其大名。嶽小雲聞言讚道:“能和上帝指使做朋友,這個倭人真是沒有白活,就他能與上帝指使交上朋友,他就可以跟自己的朋友說一輩子了,這個倭人真是太了不起。”

說罷瞧了李客一眼,嘆道,“李先生,你那麼聰明,又知道這麼多學問,也很了不起的。”

李客冷哼一聲,道:“我若當真了不起,也不會流落到這荒島小國了。”

是啊,要是咱們真是了不起的話,也不會冒著生命的危險來此跑船了。

水手把船撐入藏風避浪的小港內,下了鐵錨,繫好了纜繩。

船中人紛紛上船頭來看,原來是來過的所在,名叫“島國”的地方。

島國有多美,大家不禁是放遠望去,遠處卻是一片青山綠水,一派西山千古秀,正可謂是風景如畫的地方。而人走在其間,仿若是立在春風的沐浴下的山頂,就讓眼睛去攀登更仰之彌高的雲峰,把心靈放開,向著眼前這個絕俗的世界,你彷彿來到了仙境一般。只想要飲山泉水之清澈,餐高山空氣之清新,而只是這樣,就讓人心曠神怡。

這裡除了高山,還有著盈盈青谷,還有如詩如畫,還有煙靄淡淡,峰巒隱隱,丘壑山水,藍天白雲,組成一片不必描繪也難以描繪的“山水圖”,讓人目不暇接,這就是島國,一個無數人都嚮往的地方。

“來了?”

“是的,我們來了!”

“終於到了。”

“真是到了!”

眾人站在船上,才明白世間之大,遠遠地超出了我們的想像,雖然大唐很強大,可是外面的世界也很精彩。就像此地,山不在高,卻有著一份平淡一份真實足以讓人終生追尋。走出大唐,走進到島國,如此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裡,嶽小雲突然間有一種想法,就是自己走出物慾的誘惑,到達這片純淨的樂土後,一切邪念與蠢動再不會煩躁自己,也不再迷惑自己。他之前困在大唐那物慾橫流的世界,他一心只想著賺錢,卻從來沒有靜下心來看過這個世界。

原來這個世界是如此之大,大唐外的世界還有如此美麗的地方,他當時看得傻眼了,難不成就這是道家一直尋找的世外之地。此時此刻,他只想要融入到這個世界裡,呼吸著這裡的空氣,好像有一個人在悄悄地告訴自己,這裡方才是人間樂居的淨土。難怪很多的人來到了這裡,就不再離去了,想必是因為他們被這裡的美景所吸引,為這裡的淡然與恬靜所沉醉。

大地朝的貨物拿到這裡,就有三倍的利息;買了這邊貨物帶到大唐,也是如此。一往一回,就有八九倍利息,所以人都拚死走這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