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大國空天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七十六章 設計方案遭到反對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七十六章 設計方案遭到反對

李軼的殲十六戰鬥機設計方案,機長十八點八米,這比蘇二七戰鬥機蘇三零戰鬥機都短了很多,也沒有那個又大又長的尾錐了。

翼展十三點五米,但它不再是蘇二七戰鬥機的後掠翼,而是全新的菱形機翼,帶有彎扭,這可比蘇二七戰鬥機的機翼要好多了,兩臺發動機間距要小了不少,只有零點三米,機身下部也是扁平的,不再是蘇二七戰鬥機那種凹陷進去的設計。

這樣帶來的好處,自然是機身結構強度更好,而且機身下方可以掛載更重的外掛物。

還有雙垂尾,也採用了外傾的設計,形狀也與蘇二七戰鬥機,蘇三零戰鬥機完全不同了。

可以說無論怎麼看,這就是一款全新設計的重型多用途戰鬥機,而不再是蘇二七,蘇三零戰鬥機的山寨型號或者是改進型號。

在李軼的前世,殲十六戰鬥機,是從改進結構和數字電傳飛控系統的殲十一BS發展而來的,而殲十一B又是殲十一A發展而來,殲十一A自然就是在國內組裝的蘇二七SK了。

而蘇三零戰鬥機,就是在蘇二七SK和蘇二七UB雙座機的基礎上,發展出來的一款對地對海攻擊的多用途戰鬥機,飛行效能較蘇二七戰鬥機還有所下降。

說起來蘇二七戰鬥機的生命力也是夠強的,從七十年代一直到新世紀,半個世紀了還在發展,搞出了蘇五七戰鬥機。

蘇二七家族的型號真的是太多了,恐怕沒有哪一款戰鬥機有這麼多的型號。

在當年蘇二七戰鬥機和米格二十九戰鬥機,幾乎是同時開始設計的,但它們的關係,可不是鷹國的F15和F15戰鬥機高低搭配的關係,而在當時米格二十九戰鬥機的才是F15戰鬥機的對手。

蘇二七戰鬥機是用來取代米格二十三的,它的大航程和載彈量,都是為了提高持續作戰能力,但是因為成本比米格二十九戰鬥機高不少,所以在毛子空軍當中,米格二十九戰鬥機成為了主力,裝備數量要比蘇二七戰鬥機多。

其實最開始蘇三零戰鬥機,是毛子發展的攔截機,專用性太強,為了推向國際市場,就發展出了蘇三零MKK這種對地對海打擊為主的多用途戰鬥機,但是在改進中,出現了很多的技術問題。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特別是在火控系統方面存在的缺陷也是很大,還有氣動佈局上的問題也一直存在。

這些問題,其實從阿三購買的那幾批蘇三零戰鬥機身上就可以看出來,阿三從一九九七年開始接收蘇三捨棄戰鬥機,自從裝備蘇三零戰鬥機後,有關這種戰機的負面報道不斷。

比如說在飛行幾百小時後,阿三空軍技術人員就發現第一批八架蘇三零戰鬥機的發動機葉片出現裂痕。

第二批蘇三零戰鬥機表現更壞,這些戰鬥機平均只要飛行三百小時,發動機就有很多的故障,比如在蘇三零戰鬥機加速飛行狀態和垂直爬升狀態中有機身滾動現象。

結果蘇霍伊設計局說這是因為阿三飛行員,訓練強度太高,使用眼鏡蛇機動的頻率太高。

在一九九九年阿三舉行的演習中,蘇三零戰鬥機更是多次將自己這一方的戰鬥機擊落。這是因為機載雷達無法準確識別目標。

自此阿三空軍甚至拒絕接收蘇三零戰鬥機。在經過一番爭論後,毛子和阿三修改了協議,後面的蘇三零將進行升級,保證不會有問題。

不過後來的事實證明,後面交付的蘇三零戰鬥機,也存在不少的問題。

蘇三零戰鬥機用的還是數模混合式電傳操縱系統,這在三代機當中,是比較落後的,飛控系統的軟體也並不完善。

現在大家看到了李軼設計的殲十六戰鬥機,已經完全不同於蘇三零戰鬥機了。

這款殲十六戰鬥機,空重只有十七噸,最大起飛重量三十五噸,和蘇三零戰鬥機相當,但是最大載彈量十噸,內油為八噸,雖然內油要少一些,但是可以加裝保形油箱,增加三噸燃油,因此總的燃油量更多,加上發動機油耗更低,航程超過四千公里。

最令人驚訝的是它的正向RCS值,從蘇三零戰鬥機的十平方米,降到了五平方米,這可是非常了不起的,這可以拉長二十公裡以上的被發現距離。

還有最大平飛速度,也達到了二點二馬赫,比蘇三零戰鬥機要快不少。

在航電系統方面就更不用說了,採用全許可權數字化的電傳飛控系統,在對地打擊和對海打擊的能力方面,要超過蘇三零戰鬥機。

同時空戰效能也比蘇三零戰鬥機要好得多,這樣一款國產的殲十六戰鬥機,看起來是相當的吸引人。

當李軼講完後,全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李雲海更是激動地道:“這才是咱們要的殲十六戰鬥機嘛,李軼同志的這個設計方案,我認為非常好,大家有什麼意見?”

其實在六零一和盛飛的人員當中,還是有不少蘇霍伊戰鬥機的鐵桿,所以他們當然是不太喜歡李軼的設計了,這樣不就把蘇式戰鬥機的精髓給改沒了嗎?

所以馬上就有一位六零一所的副總師站起來道:“我來說兩句吧,我認為這個設計糟糕透了,我完全看不出它哪裡有蘇二七家族優秀氣動設計的樣子,這個氣動佈局,雖然還沒有經過驗證,但是以我的經驗來看,這種氣動佈局機動性一定會下降很多,目前全世界最好的氣動設計就是蘇二七戰鬥機的中央升力體,就算是鷹國人的四代機F22戰鬥機,氣動設計也不如蘇二七戰鬥機優秀,F22戰鬥機不過是靠著發動機推力大,能夠超音速巡航,才能稱為四代機罷了。跟蘇二七家族比氣動設計,鷹國人還差得很多。所以我認為,放棄蘇二七家族優異的,超前的氣動設計,而採用全新的氣動設計,是不可取的,我不贊成這樣做!”

頓時氣氛就有點尷尬了,其實還有不少的設計師有這種想法,他們還抱著蘇二七戰鬥機能夠在近距格鬥中戰勝F22戰鬥機的想法,蘇二七戰鬥機是世界上最好的戰鬥機,這是他們已經認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