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大國空天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一十二章 殲14戰鬥機詳細設計評審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一十二章 殲14戰鬥機詳細設計評審

殲七MF戰鬥機完成了試飛定型審查,即將轉入批量生產,與此同時,六一一所和誠飛的另一個重量級機型,殲十四重型多用途戰鬥機也迎來了一個重大的節點,詳細設計評審!

要知道詳細設計評審,同樣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這意味著殲十四重型多用途戰鬥機所有的子系統和零部件技術狀態都要定下來了,完成了各個子系統的設計和試驗,透過詳細設計評審後,就可以轉入原型機的試製階段了。

根據計劃,明年下半年,殲十四重型多用途戰鬥機原型機就要下線,並且完成首飛,因此時間還是很緊迫的。

李軼這個常務副總師,更是為殲十四重型多用途戰鬥機,付出了很多的心血,現在迎來了殲十四戰鬥機的大考,李軼又是緊張又是激動,雖然他很有把握,但也是怕通不過審查啊,萬一通不過審查,那麼當初立下的軍令狀,就無法完成了。

因此在正式的設計評審會舉行之前,六一一和誠飛內部,已經進行了一次全面的自查,自評,結果還是很不錯的,基本上沒有找到什麼問題,殲十四重型戰鬥機的詳細設計非常的漂亮,可以說是很完美的一個設計。

殲十四重型戰鬥機,對於中國來說太重要了,它是一款先進的三代半重型多用途戰鬥機,效能遠超所謂的最強三點七五代戰鬥機蘇三五,至於蘇三零戰鬥機,連跟它提鞋都不配。

蘇三五戰鬥機,在一九九六年開始,有幾架量產機開始交付給毛子空軍試用,被稱為最強三點七五代戰鬥機,毛子也是極力的向中國空軍推銷這種三點七五代戰鬥機。

蘇三五戰鬥機號稱可以與F22戰鬥機進行對抗,毛子的宣傳當中,一個重要的理由就是它採用了先進的雪豹E無源相控陣雷達,毛子號稱這個雷達有三百五十公里的探測距離,對於隱身戰鬥機,也有九十公里的探測距離。雪豹E相控陣雷達的效能,處於世界頂級地位。

但事實上,是這麼回事嗎?顯然不是,因為後來中國空軍真的買了二十四架蘇三五戰鬥機,每一架八千萬美元,也不便宜了。

但是回來之後,卻發現並沒有毛子宣傳的那麼好,在與空軍的殲十C戰鬥機進行的對抗當中,蘇三五戰鬥機竟然完敗了。

一款號稱三點七五代的重型空優戰鬥機,竟然敗給了一款單發中型多用途三代半戰鬥機,可見蘇三五戰鬥機並沒有那麼好。

蘇三五戰鬥機的機動性是很不錯,有超機動能力,但是那種超機動能力,並不能為它在空戰中帶來優勢,所謂的眼鏡蛇機動,落葉飄其實都是表演意義大於實戰意義,在空戰中幾乎是沒有用的。

因此無論是超視距空戰,還是近距格鬥,蘇三五戰鬥機,竟然敗給了殲十C戰鬥機。

蘇-35雪豹E雷達號稱能探測400公里,實際上是高空開機下看到400公里外的大型客機,實際上連百公裡外的殲10C都難以發現,對殲20這樣的隱身戰機的發現距離只有約20公里,而殲10C的有源相控陣雷達卻可在百公裡外發現蘇35,然後發射霹靂15空空導彈進行攻擊。

其實早就有專家分析過了,蘇三五戰鬥機,面對F16戰鬥機都沒有多大優勢,更不要說是對抗F22戰鬥機了。

其實現在中國空軍和航空工業內部,還有不少的領導專家,比較迷信蘇氏戰鬥機的,特別是蘇三五戰鬥機。

不過李軼卻是很清楚,蘇三五戰鬥機也不行,雖然說比蘇二七戰鬥機提高了很多,特別是航電武器系統,還有蘇二七戰鬥機的超音速陷阱,機身結構的問題,蘇三五戰鬥機都給解決了。

當然蘇三五戰鬥機看起來還是很強大的,因為它是一款重型戰鬥機,有十二個武器外掛點,最大載彈量達到八噸,而且它的內油也相當大,比蘇二七戰鬥機內油還要多,足有十一噸多的內油。

這使得蘇三五戰鬥機擁有三千六百公里的最大航程,一千六百公里作戰半徑,要知道這可是不掛副油箱的航程,蘇三零戰鬥機只有三千公里而已,殲十A不掛副油箱只有二千五百公里航程。

蘇三五戰鬥機裝上了鴨翼,變成了一種三面翼氣動佈局,前翼產生的渦流及優異的高攻角控制能力,提升了總升力、同時使升力中心前移,使得飛機更為靈巧,且轉彎時阻力更低。

這可是六零一所非常喜歡的一種,而且蘇三五戰鬥機還有帶向量推力噴管的117S發動機,這就是它能夠完成超機動飛行的重要原因。

而其117S發動機,最大軍推達到八點五噸,最大加力推力超過十四噸,達到了十四點五噸,可以說非常的強大了,接近於四代大推。

不過現在嘛,中國空軍也即將擁有更加先進的三代半戰鬥機殲十四重型多用途戰鬥機。

殲十四重型多用途戰鬥機,要比蘇三五戰鬥機強多了,且不說第一階段用的也是無源相控陣雷達,整體效能肯定要超過蘇三五戰鬥機,無論是氣動佈局,還是結構設計,飛控和航電系統,都全面超過。

殲十四戰鬥機採用的可是十五噸推力的渦扇十A發動機,比117S發動機還要好,除了推力更大,更加的省油,加速性方面也更好。

可以說殲十四戰鬥機,現在就是空軍和海軍最重要的型號了,這次來參加評審會的軍方領導也是重量級的,還有重量級的評審專家,好幾位院士都要來。

殲十四戰鬥機的詳細設計評審,可是一項保密的活動,所以外界也是不可能知道的,這時候也沒有什麼軍迷會跑到六一一所外面蹲守。

評審專家組有十三人,都是航空工業頂尖的專家,有五位院士,都是中航科技委副主任級別的。

這次呂院士,古院士,還有兩位殲八戰鬥機專案出來的院士,也都來了,另外一位就是一飛院的程院士了。

時間很緊,畢竟專家們都有很多事情,而這次評審一共要三天的時間,所以領導和專家們一到,就簡短開了一個啟動會,接著就開始正式的對殲十四戰鬥機的詳細設計展開評審。

楊瑋和李軼他們,早就把資料準備好了,殲十四戰鬥機採用的無圖紙的設計,所以倒沒有大量的圖紙,專家們要看圖就直接從電腦上面看。

不然的話,光是詳細設計的圖紙,都要堆滿一間屋子,畢竟一架重型戰鬥機,零部件多達幾十萬個。

評審一開始,專家們都認真的開始工作了。

殲十四戰鬥機的設計,確實是非常先進,專家們不時的露出驚喜之色。

比如說殲十四戰鬥機的結構設計,那是相當的先進,還有它的BUMP進氣道,也比殲七MF和FC-1更加的好,它的外傾式雙垂尾那可比蘇二七戰鬥機那種雙垂尾漂亮多了,氣動效率也更好。

這完全就是一架準隱身戰鬥機了,比起蘇二七戰鬥機那十個平方的雷達反射面積來,不知強了多少倍。

殲十四戰鬥機採用的無源相控陣雷達也是非常的強大,探測距離遠,綜合性能遠遠超過了蘇三零戰鬥機採用的雷達。

只要稍加改進就能成為一款很好的隱身四代機,這就是殲十四戰鬥機給專家們的感覺。

當然軍方的領導們,更是很高興了,殲十四戰鬥機這麼強大,效能這麼好,他們自然很滿意。

而且殲十四戰鬥機的研製進度,真是太快了,又要創造一個奇蹟了。

殲十四戰鬥機的多用途效能,是很重要的,既可以成為一架空優機,又可以化身為一架戰鬥轟炸機,而且機動性還超級強大。

現在軍方領導們,都普遍的認為,殲十四戰鬥機不比蘇三五戰鬥機差,當然這是基於沒有得到詳細的蘇三五戰鬥機的資料的情況下判斷的,如果能夠得到詳細資料進行評判,那不用說了,肯定是殲十四戰鬥機強多了。

有了殲十四戰鬥機,空軍和海軍都沒有必要再花那麼多的外匯,去購買毛子的蘇氏戰鬥機了,因為殲十四戰鬥機綜合性能已經很明顯超過蘇三零戰鬥機一大截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就連現在六零一所的殲十六戰鬥機,都被李軼改得完全不像蘇氏戰鬥機了,所以今後蘇氏戰鬥機肯定會徹底的消失在中國空軍和海軍的新機序列當中。

第一天的評審結束,專家們都沒有打到什麼問題,這讓專家們也很是鬱悶,畢竟作為專家,如果不能找到足夠多的問題,那不是說明他們的水平不行嗎?

當然他們也確實盡力了,殲十四戰鬥機的詳細設計做得這麼好,確實要找出問題太難了。

這樣一款強大的三代半重型戰鬥機,雖然還不敢說可以與F22戰鬥機對抗,但是至少可以成為F22以下最強的戰鬥機,F15戰鬥機也好,蘇二七系列也好,都不是殲十四戰鬥機的對手。

李軼這個常務副總師,也陪著領導專家們審了一天,回答了不少的問題,現在李軼也是非常的希望,殲十四戰鬥機能夠順利透過評審,早日開始原型機的製造,早日試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