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大國空天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一十四章 未來戰略轟炸機之爭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一十四章 未來戰略轟炸機之爭

現在隨著空軍的戰略轉型,要完成空天一體,攻防兼備的空軍發展戰略,那就必須要有遠端戰略轟炸機。

所以就在古院士發表意見後,程院士也微微一笑道:“我想咱們空軍確實需要一款先進的戰略轟炸機了,作為一個大國,我們的空軍還沒有一款真正的戰略轟炸機,這也是我們所有的航空人,心中的傷啊,當年我們搞轟八,沒有堅持下來,現在想想還是蠻可惜的。”

李軼也不由得想起來了,確實當年的轟八戰略轟炸機,差點就要成功了,甚至還造出了原型機,可惜最終下馬,中國空軍與戰略轟炸機失之交臂。

七十年代初,當時中國空軍已經開始裝備轟六中型轟炸機了,只是當時轟六轟炸機的效能,滿足不了空軍的戰略需求,所以發展戰略轟炸機就成為了當時的一個重要任務。

西飛公司和六零三所,開始以轟六中型轟炸機為基礎,透過拉皮擴大機身,增加艙內容積,並且換裝斯貝渦扇發動機,研製轟八戰略轟炸機。

當時有兩個方案,一個是四發方案,一個是六發方案,這其中六發的方案,可以說已經非常接近B52戰略轟炸機了。

並且其中一架技術驗證機,已經完成了製造並且完成了試飛,這架試驗機,兩臺斯貝發動機安裝在原來渦噴八的位置,另外兩臺吊掛在機翼下,這樣四臺發動機的總推力,就大大的超過了原來的兩臺渦噴八發動機的推力,而且渦扇發動機要省油得多,這樣的轟八戰略轟炸機,航程自然會大大地增加,效能達到B47轟炸機的水平,接近B52戰略轟炸機。

經過這樣的改裝,技術驗證機的航程從原來轟六的五千多公裡,增加到了八千公里,達到了戰略轟炸機的標準,而且爬升率增加近一倍,只是很可惜到了八十年代,原本計劃批量生產的轟八,因為大量軍費縮減,大量型號下馬,也隨之下馬。

當然還有一個原因,是由於斯貝Mk. 512-5W發動機的來源難以保證,畢竟它是牛牛家的,而且是裝在三叉戟客機上面的民用渦扇發動機,所以最後只能放棄。

還一個六發的設計方案就更強了,它可是與當時的運十客機,採用同樣的發動機,也就是仿製的JT-3D型渦輪風扇發動機,這樣一來這款轟八最大起飛重量達到一百六十噸,最大載彈量二十噸,航程達到一萬一千公里,甚至與B52轟炸機相差無幾了。

B52戰略轟炸機採用八臺發動機,最大起飛重量二百二十噸,航程一萬六千公里,最大載彈量二十多噸。

如果當時把轟八戰略轟炸機搞出來了,那以中國空軍也是有戰略轟炸機的。

不過現在,研製戰略轟炸機確實應該提上日程了。

宋老笑道:“不過現在看來,我倒是覺得當時轟八戰略轟炸機下馬,似乎是一件好事,因為我們可以重新立項,研製更加先進的轟八了。我贊同李軼同志的意見,我們應該發展一款採用飛翼佈局的隱身戰略轟炸機,只是這個怎麼設計,我想李軼同志應該有一些想法的,李軼同志,你來細說一下,今天這個機會不錯!”

確實,今天軍方領導也在,還有這麼多院士專家。

得到宋老的這句話,李軼就大膽地站起來道:“好的,其實在此之前,我已經有一些準備了,粗略的做了一個設計方案,現在我想可以把它拿出來給各位專家看一下,大家一起來討論,為我們空軍的戰略轟炸機研製,做一些工作。”

有的專家雖然不認為李軼能夠像設計戰鬥機一樣,把先進的戰略轟炸機也設計出來,但此時也不禁為他的大膽感到驚訝。

李軼大步的走到臺上,把PPT開啟了,這可是早就準備好的。

而與此同時,系統也再次出現。

叮!“系統釋出最新任務,戰略轟炸機設計方案,若獲得百分之八十以上專家認可,獎勵五千點飛機設計天賦值。”

沒想到有系統任務,李軼此時也激動慘了。

只是能不能獲得認可,他也沒有多大的把握,畢竟這麼多專家,有很多專家還是支援變後掠翼的超音速戰略轟炸機呢。

而李軼準備的設計方案,是飛翼佈局的亞音速戰略轟炸機。但並不抄的B2戰略轟炸機,而是有最佳化的。

現在李軼可是有先進的客機和運輸機設計製造技術的,其實戰略轟炸機和客機,運輸機是相通的,氣動佈局有的都是一樣。

比如飛翼佈局,其實也是可以用來設計戰略運輸機的,客機也沒有問題,只是客機的話對乘客來說並不是很友好,因為飛翼的客艙面積很大,與傳統氣動佈局不一樣,在發生危險時,逃生的問題不好解決。

不過戰略運輸機倒是有設計方案的,比如後來洛馬公司就搞了一種飛翼佈局的運輸機,這種翼身融合混合佈局的運輸機一經公佈,就在世界範圍內引起了巨大的反響,外形設局科幻、另類,採用了飛翼式佈局和機身加尾翼的氣動佈局,完全顛覆了傳統的運輸機氣動外形,因此被戲稱為B-2和C-17雜交的產物,也被稱為史上最科幻的戰略運輸機。

飛翼佈局確實有省油,載重大的優勢,機翼內可以利用的空間太大了,結構重量也比傳統佈局要低。

所以後來毛子發展新一代戰略轟炸機,同樣也是採用飛翼佈局的,這款戰略轟炸機在二零零八公佈,預計在2019年首飛,2023年後完成服役,採購數量超一百架,用於替代圖95和圖22戰略轟炸機。

PAK-DA的最大起飛重量不超過125噸,最大航程也是一萬二千公里左右,比B2A戰略轟炸機要小不少。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不過李軼設計的這款飛翼佈局戰略轟炸機,就要大不少了。

當李軼把設計圖展示出來時,領導和專家們都瞪大了眼睛,因為這款戰略轟炸機確實相當的漂亮,與B2A戰略轟炸機那幽靈般的醜陋外形不同。

其實李軼這個設計,與後來的攻擊11飛翼無人攻擊機氣動佈局相似,顯得相當的科幻漂亮。

由於機翼後掠角更大,顯然速度會更快,個頭也更大了。

李軼自信地道:“這是我的未來遠端戰略轟炸機設計方案,採用飛翼氣動佈局,不過它與B2A的氣動佈局有較大區別。機長二十七米,翼展五十米,翼面積五百五百平方米,空重八十五噸,最大起飛重量二百噸,採用四臺無加力版的渦扇十五改型發動機,單臺最大推力十二噸,這種發動機,增加涵道比,降低油耗,這將使得戰略轟炸機擁有一萬三千公里的最大航程,超過B2A戰略轟炸機兩千公裡。同時最大載彈量,也將達到三十噸,升限也更高達到一萬七千米。”

確實這麼一看,這樣一款未來遠端戰略轟炸機,非常的強大,雖然說重量沒有圖160戰略轟炸機那麼大,也不能超音速飛行,但是它的確超過了B2A隱身戰略轟炸機,擁有很強大的作戰效能。

軍方領導第一個鼓掌,領導和專家們也紛紛的鼓掌起來了。

軍方領導笑道:“李軼同志,你這個設計不錯啊,氣動佈局有很大的創新,而且比起那個B2A好看多了,有咱們中國的特色,我看這個方案不錯,可以繼續研究下去!”

程院士也激動地道:“李軼同志,這個設計是我們想要的,二百噸的最大起飛重量,發動機推力這麼大,確實在推重比方面,氣動佈局方面,都要優於B2A戰略轟炸機了!”

這架戰略轟炸機看著順眼啊,不像B2A那樣看起來有點邪惡的樣子,怎麼形容呢,李軼設計的這款戰略轟炸機就像是一位名門正派的大俠,而那個B2A戰略轟炸機簡直就像是一個陰冷的殺手刺客。

當然反對者也不是沒有,古院士就是。

古院士站起來道:“我認為這個方案不可行!第一它不能超音速,卻又設計了更大的後掠角,這樣一來不是反而降低了航程嗎?最重要的是,我認為還是應該發展變後掠翼超音速戰略轟炸機,變後掠翼技術應用在戰略轟炸機上,是最好不過了,它可以實現更好的飛行效能。說實話,像B2A這樣的飛翼隱身戰略轟炸機,基本上沒有機動性可言,起降效能不好,飛控對我們來說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確實飛翼佈局的控制,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諾斯羅普公司搞了好幾十年,才算解決了這個問題,而中國航空工業呢,從來沒有搞過飛翼機,這下要搞這麼大的飛翼佈局戰略轟炸機,光是飛控問題就會難倒大家,似乎古院士的擔心也不是沒有道理。

不過這一次很奇怪,支援古院士的竟然沒有一個人!其餘的專家都紛紛發表意見,竟然是一邊倒的支援李軼的設計來了,這真是怪事。

其實仔細想想也就明白了,軍方領導很顯然是特別喜歡李軼設計的這個方案,而專家們一開始雖然有些搖擺,有的還是喜歡圖160不喜歡B2,但是李軼這個設計,卻顛覆了他們的認知,因為飛翼佈局也可以這麼漂亮,而且性能指標確實很可觀,航程載彈量什麼的不比圖160差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