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大國空天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三十七章 戰略運輸機的動力渦扇20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三十七章 戰略運輸機的動力渦扇20

隨著這麼多先進的航空發動機型號立項研製,定型量產,整個航空工業的航空發動機產業也越來越大了,李軼提出的建議,從航空工業當中,將航發分離出去,成立航空發動機集團,得到了上面的重視,這個事情已經開始在醞釀當中了,不但如此,航空工業兩個集團,進行合併,也在討論。

運九中型戰術運輸機的順利推進,讓軍方看到了未來戰略運輸機發展的希望,在這樣的情況下,未來戰略運輸機的動力,渦扇二零發動機專案,也終於要立項了。

得到這個訊息,李鐵也高興了幾天,渦扇二零發動機的設計方案他都做好了,就等著上面決定立項,作為未來國產戰略運輸機的動力,渦扇二零發動機的先進性是毋庸置疑的,而且它的推力也將非常大。

在李軼的設想當中,渦扇二零發動機,將分為兩個發展階段,也就是兩個型號,第一階段是為二百五十噸級的國產戰略運輸機,提供動力,這個階段的渦扇二零A型,最大推力達到二十噸,也就夠用了,下一個階段,國產三百五十噸級的超級戰略運輸機,那就要提高推力,到時候渦扇二零B發動機,將提高到二十四噸的推力,這樣對國產戰略運輸機來說,動力是非常充沛了。

國產三百五十噸級戰略運輸機,對標的是鷹國的C-5M超級銀河戰略運輸機,要知道C-5M超級銀河戰略運輸機也是現代化升級專案的成果,它換裝了先進的航電,還有新型發動機,這就是通用電氣的GE CF6-80C2渦扇發動機,單臺最大推力推力二十三噸,C-5M超級銀河戰略運輸機最大載重達到一百三十噸,最大起飛重量三百七十九噸。

而國產三百五十噸級戰略運輸機,最大起飛重量還沒有C5M那種大,所以單臺二十四噸推力的渦扇二零B發動機,將會賦予它更好的飛行效能和起降效能。

對於二百五十噸級的國產戰略運輸機來說,單臺二十噸最大推力的渦扇二零A發動機,動力也絕對是要比C17環球霸王戰略運輸機更好的。

要知道C17環球霸王戰略運輸機,採用四臺F117-PW-100非加力渦扇發動機,單臺最大推力才十七點五噸,後來升級增加到十八點九噸,起飛重量達到了二百八十五噸,所以起飛重量更輕的國產二百五十噸級戰略運輸機,整機推重比要更大,這樣它的起降效能和飛行效能必然更為優秀。

其實李軼已經有了國產戰略運輸機的腹稿了,首先一點就是國產二百五十噸級戰略運輸機,效能肯定要超過C17環球霸王戰略運輸機,雖然最大起飛重量要小一點,但是透過機體結構最佳化和複合材料的使用,機體重量肯定要輕一些,渦扇二零發動機也必然更為省油,這樣油耗更低一些,用更少的燃油重量也可以飛同樣的距離,因此國產二百五十噸級戰略運輸機可以更輕一些,達到C17戰略運輸機同樣的航程和載重。

並且還有一點,C17環球霸王戰略運輸機,在當時設計時,採用了侵佔貨艙的中央翼盒設計,這使得C17環球霸王戰略運輸機阻力是變小了一點,但是貨艙的空間受到了擠佔,C-17的中央翼盒嚴重侵佔了內部貨艙,從而限制了運輸貨物的高度。

當然原來的運二零大型運輸機的中央翼盒設計,又太突出了,飛行阻力增加很大,如果取中間值,肯定要好得多,這就是李鐵的腹稿。

在李軼前世的時候,運二零還稱不上戰略運輸機,因為它的載重量只有六十噸左右,最大起飛重量雖然達到了二百二十噸,但是發動機推力太小,單臺只有十二點五噸推力,四臺加起來才五十噸推力,而且油耗比較高,因此整機推重比小,飛行效能不好,轉場航程才七千八百公裡。

而C17環球霸王戰略運輸機,載重可是達到八十二噸,而且極限情況下可以達到九十噸,轉場航程達到一萬一千六百公里,遠遠超過運二零運輸機。

制約原來的運二零大型運輸機效能的是什麼?最大的制約其實就是動力了,在那時候兔子只能採購毛子的D-30KP-2發動機,這種發動機不僅推力小,而且油耗高,因為它採用的涵道比較小,僅2.42,要知道六十年代的T39渦扇發動機,涵道比就已經達到了8。

TF39是世界上第一種大涵道比渦輪風扇發動機,也是唯一的將增壓壓氣機裝在風扇前的發動機, 1964年進行首次試車,它的涵道比為8,它的涵道比保持的紀錄,直到一九九五年才被GE90渦扇發動機打破。

當然涵道比也並非越大越好,畢竟涵道比大了之後,對發動機的設計,材料的要求就越高,特別是風扇葉片的設計和製造,是非常高難度的。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所以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一般涵道比在五到九之間,這樣既可以做到比較省油,又能夠實現很大的推力。

現在渦扇二零發動機,終於要立項了,李軼怎麼能不激動呢!

原來那個時空的渦扇二零發動機,與C919客機的動力長江一千發動機,採用的是同樣的一個核心機,只是側重不同,渦扇二零發動機側重於增加推力,因為最大推力達到十六噸左右,而長江一千發動機,側重於油耗和噪音,排放指標,所以最大推力為十三噸。

在那時候空軍也想用國產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換掉毛子的D-30KP-2發動機,但是困難重重,在研製渦扇二零的同時,還在仿製毛子的D-30KP-2發動機,它就是渦扇十八發動機。

即便是換上了渦扇二零發動機,那時候的運二零,其實也提高不了太多,畢竟機身的設計都已經定下來了,要放大機身就等於重新設計,所以就算渦扇二零完成了,換國產發動機,也只能讓運二零增加幾噸載重,達到六十六噸,仍然比C17環球霸王戰略運輸機差不少,同時也達不到戰略運輸機的標準。

毛子的D-30KP-2發動機不僅推力小,油耗高,壽命還很短,所以必須要搞出國產的大涵道比大推力渦扇發動機來,這不但是李軼的決心,也是航空工業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