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大國空天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十二章 風洞試驗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十二章 風洞試驗

BUMP進氣道必須要保證在超音速條件下,發動機總壓恢復系數要不低於普通的二元超音速進氣道,而且殲七MF戰鬥機的BUMP進氣道設計指標是非常高的,要求總壓恢復系數在1.8馬赫的速度時還要優於普通二元超音速進氣道。

位於大西南的風洞中心,全稱叫做中國空氣動力研究與發展中心,對於六一一所和誠飛技術中心BUMP進氣道聯合攻關小組的到來,中心的領導也是相當的重視,因為他們也很清楚,BUMP進氣道是當今世界最先進的進氣道,如果這次能夠成功的話,必將載入航空史冊。

中心的領導都非常的好奇,殲七MF戰鬥機的BUMP進氣道,竟然是在一位剛剛畢業走上工作崗位的年輕人的主持下,完成了設計工作。

可以說李軼的“天賦”現在是毫不隱藏的展現在了所有人的眼前,畢竟這麼尖端的技術,老專家們都還沒有什麼辦法,而他卻在兩個月內輕鬆搞定了。

一旦風洞試驗結果出來,透過分析證明了李軼主持的BUMP進氣道設計,是成功的,那麼李軼就將成為開創中國新型進氣道設計的先鋒人物了。這個成就足以上讓他破格評上高級職稱!

更重要的是,有了這個成就李軼必有機會進入新型飛機的設計骨幹團隊,迅速的成長起來,成為一名優秀的飛機設計師。

中心的領導親自接待了林偉強和李軼他們。

林偉強算是中心的老熟人了,見面之後,空氣動力中心主任範明亮笑呵呵地道:“林主任,聽說你們搞出了BUMP進氣道,我們可是一直在等著你們的到來呀!”

林偉強笑道:“我們也恨不得早點來呀,早點做完試驗,我們就可以開始幹了,殲七MF戰鬥機就是要搶時間才行!”

範明亮看向李軼,笑道:“這位就是李軼同志了吧,果然是年輕有為啊,我們都沒有想到,咱們中國第一個BUMP進氣道還是一位年輕人主持設計的呢!”

李軼連忙謙虛地道:“範主任過獎了,其實我只是做了一小部分的工作,大部分的工作還是大家一起完成的!”

李軼也並沒有否認,BUMP進氣道是他主持設計的,而只是把大家都帶上了。

範明亮笑道:“不管怎麼樣,李軼同志,在咱們航空領域,你已經是一位天才了。相信你未來的前途不可限量,希望你繼續加油努力,為咱們國家的航空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

得到空氣動力中心主任領導的誇獎,李軼自然是備感有面的。

林偉強笑道:“咱們設計是設計出來了,但是還需要咱們空氣動力中心幫忙,只有透過風洞試驗,我們才能驗證和進一步最佳化我們的BUMP進氣道設計。所以,最近這一段時間,還要麻煩中心的各位領導多費心了!”

這一次林偉強他們也是要進駐好長一段時間的,畢竟風洞試驗可不是那麼簡單的,而且這次還是三個不同的設計,所以做試驗的時間也是很長的,至少也是上百個小時。

當然風洞試驗的花費也是不小,要知道普通的低速風洞,每小時的費用都在兩萬以上,大型超音速風洞更貴,所以上百小時下來,這個費用也是幾百萬了。

雖然說風洞試驗成本是高,但它又是必須要做的,不要說飛機,就是很多汽車,高速列車都要進行風洞試驗,有的車型做風洞試驗都要花幾百萬,飛機的風洞試驗花費就更高了。

現在只是做殲七MF戰鬥機的BUMP進氣道風洞試驗,要做完殲七MF戰鬥機的全部風洞試驗,沒有幾千萬下不來!

殲七MF戰鬥機還只是一種成熟的戰鬥機的深度改型,如果是全新設計研製的戰鬥機,風洞試驗的小時數和成本還要高數倍甚至是十數倍了。

洛馬公司的X35技術驗證機,採用的蚌式進氣道,就經過了一百五十六個小時的風洞試驗,採用了超過一萬個資料。

空氣動力中心總工程師馬良笑道:“不妨事,我們空氣動力中心就是為大家服務的,有什麼要求儘管提!”

李軼道:“馬總工,是這樣的,我們的殲七MF戰鬥機BUMP進氣道設計,優選出了三個設計方案,我們主要是需要對這三個不同的進氣道設計方案,包括機身一體化進行不同側滑角,不同迎角的組合試驗,試驗馬赫數從0.5馬赫到1.8馬赫,透過測試進氣道動態和穩態特性,採用試驗資料和流場分析,來驗證我們的設計,以便進一步最佳化!”

馬良笑道:“好的,請大家放心,我們的試驗人員經驗都是很豐富的,進氣道性能參數測試重點,主要是總壓恢復系數,進氣道入口流量變化特性,穩定裕度等等,這些都不成問題!”

空氣動力中心做的風洞試驗可多了,僅僅是殲十戰鬥機,他們就為六一一所做了上萬個小時,還不說別的。

接下來李軼和林偉強就和空氣動力中心的領導們,討論了殲七MF戰鬥機BUMP進氣道風洞試驗的關鍵問題,最終形成了一個完成的試驗方案。

李軼過兩天就要回所裡了,因為再過一週就是珠海航展開幕的日子,這次楊副所長痛快的批准了李軼去珠海航展,幫助誠飛公司推銷殲七MF戰鬥機。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殲七MF戰鬥機BUMP進氣道風洞試驗在第二天就正式開始了,首先做的是亞音速條件下的試驗。

負責試驗的工程師們,都非常的激動,因為這種蚌式進氣道,他們也知道目前僅有美國洛馬公司一家取得了一些成果,並且為X35技術驗證機設計了一個蚌式進氣道。

如果殲七MF戰鬥機能夠順利的完成研製,量產服役,那麼全世界第一款量產的帶有BUMP進氣道的戰鬥機就是中國的殲七MF戰鬥機,參與這款戰鬥機研製的每一個人,都會因此而自豪!

第一天的試驗結束,從採集到的資料來看,在亞音速條件下,各種迎角和側滑姿態組合,這三個BUMP進氣道進氣發動機總壓恢復系數都非常好,差異也非常的微弱。

可以說這三個設計都是比較成功的了,不過最關鍵的還是要看超音速特別是在1.5馬赫以上的速度下,各種特性如何。

試驗還要繼續進行!第二天李軼就離開了空氣動力中心,準備去珠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