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大國空天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十四章 殲10VS殲11/蘇27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十四章 殲10VS殲11/蘇27

正在這時,中航工業總公司副總經理王華生,和六零一所前任所長,殲8戰鬥機之父古風院士聊著聊著就走了過來。

王華生正是看到了李軼,所以才特意過來的。

看到王華生副總來了,而另一位老人李軼並不認識,但李軼已經猜到了這位老人很可能就是某位總師。

李軼忙迎了上去,一邊熱情地打著招呼:“王副總好!”

王華生呵呵笑道:“李軼同志你好啊!來,我給你介紹一下,這位就是咱們殲8戰鬥機之父,古風院士!”

古風院士連連擺手道:“王副總,您可別再叫我殲8之父了!這位小同志是?”

古風當然也不認識李軼的,而且他見李軼這麼年輕,看起來不過二十出頭,卻和總公司副總經理王華生很熟的樣子,內心也是非常的震驚,他心想這恐怕是哪個大人物家的子弟吧。

雖然心裡面很是震驚,但是古負還是不露聲色的就笑著伸出手來。

李軼見德高望重的古院士主動伸手了,連忙伸出手來同古院士握手。

王華生笑道:“古院士,這位李軼同志,是咱們六一一所總體氣動室的設計師,這次他可是帶著任務來的,殲七MF戰鬥機的BUMP進氣道就是他主持完成設計的!”

古風自然是知道誠飛在搞殲七MF戰鬥機和BUMP進氣道的,也聽說過是一位年輕人在負責,只是他沒有想到,負責BUMP進氣道設計的,竟然是一位二十出頭的年輕人!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古風高興地道:“想不到啊,咱們航空工業後繼有人了!咱們年輕一代的設計師,一個比一個優秀,我們這些老家夥,都可以退居幕後了!”

李軼謙虛地道:“古院士您過獎了!”

古風確實還有一點不太相信,李軼這樣年輕的一個設計師能夠主持BUMP進氣道設計工作,他心裡面在想,也許這個李軼真是某個大人物家的子弟也不一定,如果不是的話,一個剛剛畢業還沒有一年的年輕人,怎麼可能這麼優秀?

一想到這兒,古風院士便有心想要考校一下李軼。

古風笑道:“李軼同志,你也不要太過謙虛,優秀就是優秀,就應該發揮你的聰明才智,為咱們國家的航空工業發展,貢獻你的力量,咱們航空人要牢記航空報國精神才行!”

說到這兒,古風語氣一變,指著遠處的蘇27戰鬥機道:“小李,你看俄羅斯勇士飛行表演隊的蘇27戰鬥機,這是全世界最好的第三代戰鬥機,目前咱們正在國內組裝這款戰鬥機,如果一切順利的話,今年年底就可以首飛了。你覺得蘇27戰鬥機和咱們自主研製的新型三代戰鬥機相比,有什麼優勢和劣勢呢?”

李軼知道這是古院士在考自己了!

而且還專門拿殲十一和殲十戰鬥機進行比較,殲十一戰鬥機是六零一所和沈飛負責的一款戰鬥機,它就是蘇27戰鬥機的國內許可生產型號,而殲十戰鬥機則是自主研製的,由六一一所和誠飛公司負責。

一個是世界上最優秀的三代機,一個是中國自主設計研製的三代機,一個是重型機,一個是中型機,怎麼比較呢?

這似乎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因為二者不是很好比較。

如果說蘇27與F15戰鬥機進行比較還有很強的可比性,但是與殲十戰鬥機相比,可比性就不是很強了。

不過李軼也沒有什麼不好說的,他不僅是一個重生人士,更是擁有了系統獎勵的先進戰鬥機氣動佈局設計技能和先進戰鬥機航電系統設計技能。

李軼想了想道:“古院士,王副總,我覺得蘇27戰鬥機確實有它的優勢,因為它是重型機,氣動設計也非常優秀,所以它的作戰半徑,機頭雷達直徑等效能都超過了中型機,不過它的劣勢也是相當明顯的,航電系統相對來說比較落後,這是它最大的一個問題。

而我們自主研製的三代機,由於是中型機,再加上它採用了先進的鴨式氣動佈局,所以在機動性方面,兩者是相當的,蘇27戰鬥機的中央升體力帶邊條翼氣動佈局,會給它帶來非常不錯的穩定盤旋效能,而國產三代機的鴨式佈局在敏捷性方面會更高一籌,它的瞬盤效能更好,另外它的航電系統設計也較蘇27戰鬥機更先進。兩者其實應該是一種互補的關係。”

古風笑道:“小李,回答得不錯!確實咱們引進蘇27戰鬥機進行生產,就是為了彌補咱們空軍在重型戰鬥機方面的短板。國產三代機雖然好,但它畢竟是中型機,在面對重型機的時候,就很難佔據上風。”

李軼當然也不好說古院士的話不對了,確實重型機和中型機,如果在航電系統相當的情況下,重型機確實要佔一定優勢,這是因為重型機都是雙發,整機推重比更高一些。

但是殲十一和殲十戰鬥機進行比較的話,殲十一戰鬥機肯定是落了下風的,重生的李軼怎麼會不知道,殲十和殲十一戰鬥機在裝備空軍之後,在中國空軍內部進行的多場空戰演練過程中,作為中型戰機的殲十戰鬥機面對重型戰機的殲十戰鬥機時往往佔據上風,這樣的結果讓人大跌眼鏡。因為在很多人的傳統思維中,重型機打中型機就如同大人打小孩,但事實卻並非如此。

這是因為未來的空戰,越來越趨向於超視距空戰,近距格鬥的機率變得更小了。在超視距空戰當中,航電火控系統更先進的一方,往往佔據優勢。因為超視距空戰,最重要的就是先敵發現,先敵開火。

在殲十和殲十一戰鬥機的對抗當中,由於殲十戰鬥機的航電火控較殲十一系列更為先進,再加上殲十一戰鬥機巨大的雷達反射面積,殲十系列往往能夠搶先發射導彈,甚至在後來的一次對抗中,一架殲十B戰鬥機竟然在一對四的情況下,擊落了四架殲十一A戰鬥機。

當然殲十一系列也在發展,雙方航電系統效能相當時,也是互有勝負,那就看飛行員的水平發揮得如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