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大國空天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十四章 超七要以米格33為基礎設計?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九十四章 超七要以米格33為基礎設計?

宋文聰笑道:“李軼同志確實是一位天才,而且是全才,對飛機總體和各個系統,包括製造工藝,都有驚人的天賦,所以我認為我們既然有了這樣一塊寶,那又何不讓他發揮更大的作用,讓我們的戰機技術效能更上一層樓呢?”

李雲海點了點頭道:“這倒也是,我們可以考慮兩條腿走路,引進仿製RD33肯定還要進行,另外我們也要著手國產先進中推的研製。另外,這一次關於米格33戰鬥機的設計資料,米格設計局將於近期傳給我們!請宋文聰同志與對方做好交接工作!”

宋文聰笑道:“好吧,其實現在米格33戰鬥機設計資料對我們來說,已經沒有什麼作用了,不過既然這是定下來的事情,我們還是要做!”

雖然不太願意借鑑米格33戰鬥機的設計,但是宋總和楊瑋也不好反對領導的安排,到時候米格33設計資料拿過來大致看看也就算了,它對超七飛機的意義不大。

實際上米格33戰鬥機是俄毛米格設計局一個下馬的專案,它是在米格29戰鬥機的基礎上,由雙發中型戰機,改為單發輕型戰機。

米格33戰鬥機的設計不算先進,畢竟是八十年代開始搞的一種戰鬥機,它借鑑了F16戰鬥機的設計思路,本來也是準備用來替代米格21的一款輕型戰鬥機,而且還特別針對出口。

米格33戰鬥機安裝一臺RD33渦扇發動機,最大起飛重量十二噸左右,採用了邊條翼的正常佈局,邊條前端有平滑過渡和缺角兩種設計。

進氣道同樣也腹部進氣,採用壓縮斜板進氣道,從前面看起來是一個矩形,從下面看起來是一個三角形。

米格33戰鬥機設計後進行了大量風洞試驗,只是到一九八六年,這個專案就被放棄了,因為單發輕型戰鬥機,機體太小,多用途能力差,總體效能太弱。

當然在後來有不少的米高揚設計局的設計師進入了六一一所,便建議中方以米格33戰鬥機為基礎來設計超七戰鬥機,因為二者發動機相同,而且主要的性能參數也是相近的。

不過後來兩者還是有很大的區別,這是因為米格33戰鬥機採用的是全後掠下單翼,垂尾也是和米格29一樣採用了雙垂尾。

米格33戰鬥機的翼載荷設計值非常低,以高推重比來實現加速性和機動性,當然它的翼身融合設計得不錯,類似於F16戰鬥機。

李雲海道:“這一次巴方的要求還是比較高的,特別是研製週期,巴方希望在六年內完成所有的研製工作,最晚於2006年中開始交付第一批量產機。為此我們必須在兩年到三年內完成詳細設計工作,在三到四年完成首架原型機首飛。關於進度方面的要求,各位有什麼看法?有意見就提出來,大家一起探討。”

黃雲富道:“李總,七年就要開始交付,這恐怕對我們來說壓力非常大,雖然說超七飛機,說是在殲七戰鬥機基礎上改進,其實它們已經沒有任何關係了,這等於是研製一款全新的戰機,就算是西方航空強國也不一定敢保證能夠在七年內完成吧,我認為是不是可以再跟巴方商量一下,再延長一兩年的時間。”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李雲海笑道:“宋總,你覺得呢?”

宋文聰想了想道:“確實,七年時間,還是非常緊迫的。我們的殲十戰鬥機,用了十幾年時間,才完成首飛。當然超七飛機是在一系列成熟技術的基礎上進行設計研製,但是同樣的,七年時間確實非常的緊,這不僅僅是我們設計的週期要短,而且對試飛和製造來說,同樣也是非常緊的。”

楊瑋道:“確實時間很緊,但是我們也必須要完成,如果我們再跟巴方延長研製週期,恐怕巴方就不會同意繼續進行這個專案了,不過現在我認為我們是可以完成這個任務的,七年的時間雖然很短,但是只要我們統籌佈局,再加上我們有殲七MF戰鬥機的成功經驗,應該問題不大,我認為不必向巴方商量再延長研製週期的事情。但是我們應該向巴方商議,我們要採用更先進的BUMP進氣道,還有一些新的技術,在成本方面會有所上升,這還需要巴方的支援!”

李玉海笑道:“還是楊瑋同志說到點子上了,確實我們應該讓超七飛機上BUMP進氣道,你們誠飛和六一一所,合作搞的BUMP進氣道,現在看來還是非常成功的!”

駱榮華連忙道:“李總,現在我們的殲七MF戰鬥機,已經解決了BUMP進氣道的設計和製造所有的難題,很快我們的殲七MF戰鬥機原型機就要下線了。不僅有國外使用者訂單,我們的軍方也很感興趣,很快就會正式的下訂單了!”

李雲海笑道:“這是好事兒啊,所以我說嘛,有了殲七MF戰鬥機打基礎,你們搞超七那不就要容易多了,下個月,巴方代表團就會到咱們一集團來,到時候我們再一起與巴方進行溝通,到時候把所有的合同條款都要確定下來!”

宋文聰道:“我提議到時候是否可以讓我所的李軼同志也來參加會議?另外我建議讓李軼同志來擔任超七飛機副總師一職,這樣我們的超七飛機研製,我相信會更順利的!”

李雲海笑道:“沒問題,到時候你讓李軼來便是。另外關於副總師的事情,集團還需要進行認真的考察,如果李軼確有擔任副總師的才能,這肯定是沒有問題的。”

確實,讓一個新人來擔任副總師,這是等破格提拔了,自然是要走流程的,不是一句話就能確定的事情。

要知道通常來說,一名飛機設計專業的大學本科畢業生,到了飛機設計所之後,正常情況下,需要經過十幾二十年的鍛鍊,才能成長為副總師。就拿楊瑋來說,雖然他已經是中國航空領域最有天賦的設計師了,可是也工作了十年以上,才成為了殲十戰鬥機的副總師。

會議開得非常成功,不過宋文聰還有一件事情沒有做呢,那就是李軼設計的雙發重型戰鬥機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