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宋梟途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一十七章 方臘起義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一十七章 方臘起義

在蔡仍再三保證自己一定會隨叫隨到之後,趙富金才乖乖的離開蔡仍的住處回到她在鳴鑾堂的臨時住處。

剛進院子,趙富金就看見趙福金背對著她站在院中的槐樹下。

趙富金趕緊躡手躡腳的往外退。

可就在趙富金快要退出去的時候,突然轉過身來的趙福金,跟趙富金四目相對。

趙富金見逃不了了,只能又慢步走向趙福金。

見趙富金走路一撇一撇的,再結合趙富金昨夜徹夜未歸,趙福金的臉色頓時就沉了下去。

趙福金二話不說,就拉著趙富金去了趙富金的臥室。

姐妹倆進入趙富金的臥室後,趙福金立即將臥室門關上,然後就迫不及待的問趙富金:“你昨夜去哪了?”

趙富金還不肯說實話:“什麼昨夜哪去了,我昨夜哪也沒去啊,就是老老實實的在房中睡覺。”

趙富金恍然大悟,又道:“啊,你是說我剛從外面回來啊,我昨夜有點失眠,所以起得早了點,剛剛去南園轉了轉,不信你可以問問筱梅(趙富金的貼身侍女)。”

見趙富金不肯老實招認,趙福金扭頭對趙富金的另外三個侍女(即筱蘭、筱竹、筱菊)道:“你們告訴你們家帝姬,本宮是什麼來這的?”

趙富金的三個侍女全都低頭不語。

趙富金見狀,便知自己說得話一定有漏洞。

趙福金心善,很少難為下人,見趙富金的另外三個侍女不肯揭穿趙富金,她自己說道:“昨天晚飯後,我來找你夜談,她們三個對我說你去南園了,我在這裡一直等你到現在,現在,你還要堅持說你昨夜沒有徹夜未歸嗎?”

見沒能矇混過去,趙富金邁小步走到桌旁坐下,然後邊給自己倒水、邊道:“我昨夜是出去與人廝混去了,你去父皇那裡告我吧,讓天下人罵我吧。”

“你!”趙福金有些恨鐵不成鋼!

可趙福金到底顧及著兩人的侍女還在,並沒有立即就將她想說的話說出口。

趙福金對一眾侍女道:“你們全都下去吧。”

等一眾侍女全都下去了之後,趙福金才也坐下,道:“你怎麼能如此不自愛,你這麼做,對得起你將來的駙馬嗎?”

不想,趙富金竟然理直氣壯道:“我又不知道他是誰,他也不會是我選的,我為什麼要對得起他?”

趙福金沒想到,趙富金竟會有這樣的想法。

她道:“你怎麼會這麼想,父皇很疼你的,他為你選駙馬的時候,一定會參考你的意見的。”

趙福金和趙富金的母親是大劉貴妃,即明達皇后(死後追封的)。

大劉貴妃生前很受趙佶寵愛,可她卻早早的就去世了。

大劉貴妃一生給趙佶留下了三兒三女,是給趙佶生下最多子嗣的嬪妃。

可能是因為生得孩子太多,生了元氣,政和三年(即七年前),大劉貴妃的身體突然欠佳,有一天她在院子裡一邊種植芭蕉樹,一邊很傷感地說:“是物長,吾不及見矣。”

左右奔告趙佶,趙佶初以為其微疾,並不在意。

可是等趙佶去看望時,大劉貴妃已經病逝。

這讓趙佶很悲傷,很難過,甚至是有些自責。

也正是因為如此,趙佶特別疼愛大劉貴妃留下的三兒、三女,也就是趙福金、趙富金等兄弟姐妹六人。

所以,在為趙福金、趙富金他們兄弟姐妹六人安排婚事的時候,趙佶會特別用心,而且會儘量讓趙福金、趙富金他們滿意。

這也是趙福金會認為趙富金太悲觀的原因。

不想,趙富金卻道:“他不會成為我的駙馬的,而會成為我駙馬的人,一定是那種胸無大志、蠅營狗苟、每天只會圍著女人轉的軟弱男人,我是絕不會喜歡上這樣的軟弱男人的。”

“他?”

趙福金一下子就找到了重點。

趙福金很快就想到了一種可能,她看著趙富金,問:“你昨夜跟六郎在一起?”

趙富金下意識的想要躲開趙福金有些凌厲的眼神。

可不知為什麼,趙富金卻又不想躲開趙福金的這個眼神,她在心中鼓勵她自己道:“你跟六郎之間又沒有什麼關係,你憑什麼管我?”

這麼一鼓勵自己之後,趙富金選擇迎著趙福金的目光,答道:“是又怎麼樣?”

趙福金一聽,激動道:“你們怎麼,你們……”

趙富金小下巴一揚,道:“我們怎麼了?他未娶,我未嫁,如果我們願意,我們就可以在一起。”

趙富金也不知道她自己是怎麼想的,竟然又道:“倒是姐姐你別忘了,你可是有駙馬的人。”

趙福金再也壓抑不住她心中的憤怒了,站起來奪門而出!

看著趙福金的背影,趙富金有些不忍,她伸出手,想去抓住趙福金!

只可惜!

愛情是自私的……

……

蔡仍不知道,有一對帝姬姐妹正為自己爭風吃醋,他正在暗暗後悔昨天不該喝那麼多酒,否則他不一定能鬧出這麼大的烏龍,結果在自己身邊埋了一棵隨時都有可能會爆炸的炸彈。

蔡仍狠狠一拍自己大腿,道:“戒酒!必須戒酒!”

沉浸在後悔當中不可自拔的事,不是蔡仍的人生信條。

而且,蔡仍也自信自己能夠擺平一個什麼都不懂又非常喜歡自己的小丫頭。

於是,當天晚上,蔡仍偷偷的潛到了趙富金的臨時住處,與趙富金好好溫存了一夜,並好好調教了趙富金一番,教她如何藏好兩人之間的關係。

不過——

在蔡仍看來,這是治標不治本的辦法。

而要想治本,最好的辦法就是趕緊回到金吾軍——只要回到了金吾軍,趙富金就是想纏著自己,也不可能了,再退一步說,就算兩人之間的關係被人發現了,趙佶想殺自己或是想招自己為駙馬,自己也可選擇揭竿而起。

只可惜,蔡仍根本就不知道,趙佶是誠心不見自己,故意晾著自己。

沒辦法,蔡仍只能時不時的就去趙富金那睡一宿,先穩住趙富金再說……

……

摩尼教是波斯人摩尼創立的一種混合型宗教,其教義混合了基教、拜火教與希臘哲學的一些理念。

在向東傳播的過程中,摩尼教又在中亞混合了佛教的部分思想。

結果在唐會昌滅佛運動同時,也順手無差別打擊了中原的摩尼教,殘存的教徒被迫向東南遷移躲避官府的壓制。

摩尼教也因此開始在兩浙和福建地區廣泛傳播,已經成為官府視線之外的一種地下教派。

順便說一句,這個摩尼教在教義上與唐代的正統摩尼教其實已經有所區別,而與同時期的白蓮宗和淨土宗等佛教派系相互融合。

自從轉化為地下宗教之後,摩尼教也逐漸成為民眾反抗官府的精神指引。

這引起了趙佶和北宋朝廷的警覺,下旨嚴禁這種“魔教”。

可以說,趙佶和北宋朝廷禁摩尼教,還是很有道理和前瞻性的。

摩尼教的根本教義為二宗三際。

二宗指明暗,也即善惡。

三際指初際、中際、後際——初際階段,明暗是分開的。中際階段,黑暗侵入光明,光明與黑暗鬥爭,兩者混合。後際階段,明暗重新分開。說得直白一點,三際就是,過去,現在和未來。

在摩尼教的教義裡,光明和黑暗是在三際裡交替的,現在的世界屬於光明,很快又會被黑暗所替代,接著又是光明,而現在黑暗將到來,所以要鬥爭。

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來,摩尼教就是帶有反叛的意味——只要他們覺得政府不公平、覺得官員腐敗黑暗,他們就會開始煽動民眾,告訴他們這就是黑暗時期,然後讓他們站起來奮鬥作戰,就可以迎來光明。

趙佶酷愛花石,蔡京為了讓趙佶高興,進而從趙佶手中得到權力,而於崇寧四年(十六年前)在江南設“蘇杭應奉局”,並派朱勔父子幫趙佶收集花石。

蔡京的本意是由北宋朝廷花錢購買一些花石以供趙佶玩樂。

可一來,蔡京沒有料到趙佶的胃口會有那麼大,大到舉國之力搜刮了十幾二十來年都滿足不了趙佶對於花石的慾望——歷史上,一直到五年後的靖康之恥前夕,艮嶽才建造完畢。

二來,蔡京也沒有料到,北宋王朝的官吏會有那麼貪婪。

結果:

上面的命令一下,下面的官吏便千方百計的探聽民家哪裡有奇花異石,一旦查實,馬上查封,乃至於拆房扒屋,敲詐勒索,民眾稍有差錯,馬上投入監牢,無數中產之家為之傾家蕩產。

花石索取到手了之後,又要透過水路運往東京汴梁城。

為了使綱船通行無阻,甚至拆毀橋樑,破毀城郭。

有時遇到風浪,動輒船毀人亡。

運輸途中,官府強行徵用大量商船和向東京汴梁城運糧的漕船。

船隊沿途騷擾兩岸百姓,強使供應差役,民眾都是苦不堪言。

花石綱在趙佶一朝陸陸續續搜刮了十幾二十來年,成為趙佶一朝在東南的最大弊政。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在激化的官民矛盾中,摩尼教勢力開始快速向東南滲透。

而方臘便是當代摩尼教的聖公。

除了是摩尼教的聖公以外,方臘還是一個漆園主(還有一說是,方臘是萬年鄉幫源峒保正方有常家的傭工,考慮到方臘的人脈關系,傭工的可能性較小,還是漆園主更可信一些),算是一個上產之家。

可即便方臘如此富裕,還是被北宋的官吏搜刮得一貧如洗,進而忍無可忍。

偏偏在這時,方臘有一天洗臉的時候,竟然在水中看見他自己身著一身龍袍。

不久,方臘手下的一個教眾又給方臘獻上了一本推背圖。

在這本推背圖上,有一幅圖寫著:十千加一點,冬盡始稱尊。縱橫過浙水,顯跡在吳興。

那十千,是萬字;頭加一點,就是方字;

冬盡,就是臘;

正應方臘二字。

稱尊者,更好解釋了,就是為君;

吳,東南。

合起來就是,方臘當稱霸東南,登基為帝。

《推背圖》一共六十幅畫像,也就代表六十個預言,本是推算唐朝國運的,可是袁天罡和李淳風卻推算出了唐朝後數千年的歷史。

從《推背圖》誕生之日起,所預言之事,一一應驗——未中者,可能是時候未到,並不是說不準。

因此,《推背圖》被譽為預言神書。

在方臘看來,這是老天讓他割據東南。

於是乎,就在蔡仍在汴京焦急的等著趙佶召見的時候,方臘詐稱獲得天授的符牒,率眾起義,他自稱“聖公”,建元永樂,設定官吏將帥,以頭巾區別等級,從紅巾往上分六等。

東南民眾因為殘酷的稅賦徵收和無盡的花石綱擾民,忍耐已經到達了極限。

因此,方臘登高一呼,臨近州縣的農民紛紛起義響應。

方臘率眾四出攻略鄉里,不到十天時間,就有數萬人參加了方臘義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