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宋梟途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二十二章 御駕親征(求訂閱!)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二十二章 御駕親征(求訂閱!)

蕭幹是漢名,他的奚名叫回離保,又作回裡不、夔離不等等。

蕭幹是奚王忒鄰之後,他的身世經歷很複雜,充滿了傳奇色彩。

年輕時,蕭幹曾給遼道宗擔任過護衛,後來擔任鐵鷂子詳穩——鐵鷂子是契丹王朝軍種之一,西夏也設有鐵鷂子,這種軍隊屬於當世的王牌軍隊,它行動迅速,戰鬥力很強,可在平原曠野地區弛騁作戰,多用於奔襲衝擊。

耶律延禧繼位後,蕭幹擔任北女真詳穩,兼知鹹州路兵馬事,改東京統軍。

後來,蕭幹以破諸蕃有功,累遷奚六部大王,又稱奚鐵驪王,兼總知東北路兵馬事。

保大二年二月,完顏宗望於北安州擊敗蕭幹,蕭幹假裝投降,沒過多久便又帶人逃回燕京。

耶律延禧逃去鴛鴦濼又被蔡仍所捉杳無音信,蕭幹便與李處溫、耶律大石等人在燕京毅然率吏民立秦晉國王耶律淳為帝。

耶律淳登基後,任命蕭幹知北院樞密使事,兼諸軍都統,時稱四軍(即契丹、奚、漢、渤海)大王。

耶律淳死後,蕭幹輔佐蕭普賢女攝政,擊敗宋軍對燕京的多次進攻。

蔡仍入燕,派韓世忠伏擊剛剛擊敗宋軍的蕭幹。

蕭幹大敗,後率領數百人逃出燕地。

離開燕地之後,蕭幹便回到他的故鄉箭笴山(後世河北青龍滿族自治縣祖山)。

這裡一直是奚人的根據地,也是奚人的發祥地。

蕭幹總結從前,認為契丹人根本就靠不住,不值得他賣命,他們奚人若想富強,還得靠他們自己。

於是,蕭干將原奚王府大堂改稱為“鐵瓦烏龍殿”,在此建立大奚帝國,自立為“奚國神聖皇帝”,改元“天阜”。

政治上,蕭幹設立奚、漢、渤海三樞密院,分管三族事務,又改東西節度使為二王,分司建官;

經濟上,蕭幹鑄造“天阜通寶”錢,流通奚地;

民族政策上,蕭幹推行奚族為大、漢人和渤海人次之、仇恨契丹的政策。

建國以後,蕭幹不斷帶人襲擊其他地區,搶掠人畜。

那時,因為各方都在博弈、大家的注意力全都在燕雲而顧及不上蕭幹,結果讓蕭幹手下的軍隊一度發展至七八萬人。

這引起了完顏阿骨打的注意。

完顏阿骨打多次遣使招降蕭幹,他曾在一封詔書中這樣說道:“聞汝脅誘吏民,僭竊位號,遼主越在草莽,大福不再,汝之先世臣服於遼,今來臣屬,與昔何異?汝與餘睹有隙,故難其來,餘睹設有睚眥,朕豈從之?儻能速降,盡釋汝罪,仍俾主六部族,總山前奚眾,還其官屬財產。若尚執迷,遣兵攻討,必不汝赦。”

奚族原是一個獨立的民族,起源於漢末,跟契丹屬於是同種異族。

遼太祖耶律阿保機建立遼國後,奚族各部漸漸歸附,最終成為遼國的附屬。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在那之後,奚人世代與契丹人通婚,因而都改姓蕭氏,世為後族之一。

作為奚王,作為奚人的領袖,蕭幹很希望在大宋和大金的夾縫之中,打拼出一個屬於他自己、屬於奚人的世界。

這是蕭幹的夢想,這也是他追求的目標,即使最終失敗,他也絕不後悔。

所以,對於完顏阿骨打的招攬,蕭幹置若罔聞,依舊是四處搶掠,搶金人,搶漢人,也搶契丹人。

東有張覺、西有蕭幹,兩人的兵馬加到一起,十幾萬。

在這種情況下,你讓金人怎麼放心去幫高麗復國?

而且,金國的麻煩還不僅僅是張覺和蕭幹。

就跟張覺他們平州人聽說的一樣,耶律延禧逃出金軍的圍剿之後,收攬了不少遼國的殘兵敗將,然後北走韃靼,並積極派使前往西夏,準備東山再起。

(在宋人文獻中,將蒙古高原各部概稱為韃靼,又就其離漢地的遠近、文化的高低不同,區別為黑韃靼(指蒙古諸部)、白韃靼(指汪古部)、生韃靼。)

遼國大興之時,經過遼太祖耶律阿保機至遼聖宗耶律隆緒各朝的經略,韃靼諸部盡為遼廷屬部,遼廷分別命其首領為大王或夷離堇,置西北路招討司以統之;並建三城於鄂爾渾河上游與土拉河之間,置鎮、防、維三州,駐軍鎮戍,開闢屯田。

換而言之,韃靼諸部本就是遼國的藩屬。

這幾年遼金大戰,遼國無暇顧及韃靼諸部,韃靼諸部乘機大力發展,如今實力不凡——呼倫貝爾草原的塔塔兒部,以鄂爾渾河上游為中心的克烈部,崛起於鄂嫩河、克魯倫河中上游的乞顏部,據有阿爾泰山至杭愛山地區的乃蠻部,以及漠南的汪古部等,現如今全都很強盛,全都能構成金國的威脅。

而且,韃靼的很多部族都跟遼人來往密切,有些現在還在尊耶律延禧為皇帝或者是大汗。

另外,西夏響應金國的提議出兵,可是好處最終卻全都被大宋佔了,結果西夏白白興師動眾。

這讓西夏上下全都非常不滿。

因此,對於耶律延禧的聯合邀請,李乾順表現得很積極,大有要跟耶律延禧結盟之勢。

完顏阿骨打知道,李乾順這其實是做給他看的,目的是警告他:我西夏還有別的選擇,你大金別逼人太甚。

而這種警告,誰都不知道,最終會不會演變成真的。

所以,這需要完顏阿骨打妥善處理。

而如果完顏阿骨打處理不好韃靼和西夏的事,被耶律延禧說服韃靼諸部和西夏,那麼金國的大好形勢很可能會蕩然無存。

在現在這種危機四伏的時候,讓金國各部的頭領什麼好處都不要去為高麗人流汗又流血,他們怎麼可能願意,哪怕這件事是完顏阿骨打極力推動的。

……

八月末。

蔡仍幹淨利落脆的將集結起來的二十萬正軍二十萬輔軍共四十萬大軍分為前、後、左、右、中五廂,每廂八萬人馬,然後任命:

前廂,都統制王彥,副都統制楊沂中。

左廂,都統制岳飛,副都統制張憲。

右廂,都統制韓世忠,副都統制吳璘。

後廂,都統制吳玠,副都統制王德。

中廂,都統制劉錡,副都統制牛皋。

在這之後,蔡仍封自己的長子蔡存為大太子、封自己的次子蔡修為二太子、封自己的三子蔡濟為三太子,然後封李綱、趙鼎、宋江、陳康伯、陳遘、趙開、耶律大石、金富軾八人為預備顧命大臣,並留有明確的詔書:如果自己有個三長兩短,自己的長子蔡存繼承自己的王位,蔡存若出了問題,次子蔡修繼承自己的王位,蔡存和蔡修若都出了問題,三子蔡濟繼承自己的王位。

從蔡仍的安排上,就不難看出,這次蔡仍準備御駕親征。

事實也確是如此。

九月初,蔡仍以前廂為選鋒軍,以王彥為選鋒使、楊沂中為副選鋒使,直接發動收復高麗北部地區的戰爭。

接到蔡仍的命令之後,王彥和楊沂中立即率領八萬大軍揮師北上直奔高麗西京而去……

……

高麗西京。

當拓俊京得知,四十萬遼東軍浩浩蕩蕩的向他們殺了過來,仰天一嘆:“高麗危矣!”

拓俊京知道,高麗是真的是危險了!

所謂,蛇無頭而不行。

現如今的高麗,連個最高領導人都沒有,內部爭鬥不斷,大家各有各的主張,還誰也說服不了誰。

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哪能抵擋得住遼東軍的攻伐?

拓俊京不敢再等下去了,他立即以武力力排眾議,立了王楷的叔叔通義侯王僑為高麗王。

在這之後,拓俊京和王僑一商量,決定,一邊調其餘高麗西北來援、一邊派人去向金國稱藩納表求援、一邊踞高麗西京而固守待援……

……

大宋跟張覺取得上聯絡不久,趙佶就給詹度下令:嘗試招攬張覺,甚至是招攬蕭幹,以期和平收復平、灤、營三州,將胡人南下的最後一個缺口堵上,順便解決邊患問題。

詹度當即開會討論招降張覺和蕭幹的可能性。

經過一番討論之後,與會者都認為,讓蕭幹投降的可能性不大,因為他曾與大宋為敵,大敗大宋,讓大宋顏面掃地,要想讓他徹底轉變,投靠大宋,他一定會畏禍而顧慮重重,而張覺則不然,他久欲歸附,只是覺得給他的待遇不如郭藥師,沒如他心願,所以才遷延至今,一直不明確表態。

詹度很快就將討論意見上報給趙佶。

數日後,趙佶敕令詹度:秘密派人去誘張覺,讓張覺偷偷帶人投降大宋,可以給他高官厚祿。

這時候,燕民已經陸續迴歸燕地。

趙佶於是下詔給王安中和詹度,令他們認真撫卹和考察燕地的士大夫,從中選拔可用之材,對於原來有官位的人,發給路費,讓他們進京赴闕,換授差遣。

為了讓百姓安居樂業,趙佶還特免三年常賦。

屢屢跟耶律延禧取得不上聯絡的張覺,聽說了大宋的這些政策後,大喜,遂決定以平、營、灤三州降宋。

張覺派親信高黨到燕京,與王安中進行正式接觸。

高黨曾擔任過遼國三司使,後被金人俘虜,因為張覺幫忙才得以放歸,所以對張覺很感激,盡力為張覺謀劃。

高黨知道,張覺叛金之舉一定會引來金軍的進攻,因此,如果大宋不接納他們,那麼等金軍來攻打平州,則平州的末日就該到了,所以高黨極力促成大宋接納他們一事。

高黨對王安中說:“平州自古乃形勝之地,地方數百裡,帶甲十餘萬,帥臣張覺又是文武全材,足以抗禦金人和制衡郭藥師,若為我大宋所用,必能屏翰王室,不然,則恐怕他會西迎天祚帝,北通蕭幹,一起成為我大宋邊患,如此,燕山豈得安乎?”

王安中覺得高黨言之有理,遂寫奏章報告趙佶,請求招納張覺。

王安中對高黨說:“我同意你的看法,也敢承擔其責,但此事事關軍國利害大計,不敢不向朝廷報告,由朝廷定奪。”

於是,王安中派人護送高黨進京赴闕,然後高黨便秘密的住進了王黼的府邸。

這時候,延康殿學士、提舉太一宮趙敏修也常常出入王黼的府邸。

這趙敏修也不是一般人,他就是遼國原宰相李儼之子、李處溫的堂弟李處能。

李處溫被蕭普賢女處死了之後,李處能先是出家當了和尚,後來逃出燕京到一個海島上為僧。

蕭普賢女獲悉後,詔令他歸俗,令他乘驛騎立即赴闕,打算重新重用他。

當李處能走到平州時,聞聽蔡仍已經滅了大遼收了蕭普賢女佔領燕京,遂越境投靠大宋,並在京師獲得賜第授官,李處能的母親國夫人邢氏,以及兒女,也都一起從平州來到了東京。

在這個過程當中,張覺是幫了大忙的。

所以,李處能欠張覺很大的人情。

於是,趙敏修和高黨,旦夕出入王黼、蔡攸府第議事,趙宋朝廷遂信其說,下定決心,通平州,納張覺。

而這些事,全被金人所獲悉。

這使得金人大怒,揚言要給大宋點顏色看看。

不過——

金人這也就是說說而已。

現在的金國,可以說是麻煩重重,自顧尚且不暇,哪能去主動招惹大宋?

尤其,完顏阿骨打還極力壓制著金國的驕兵悍將,完顏阿骨打對他們說:“咱們大金崛起的時間太短了,又樹敵太多了,萬萬不可再與大宋交惡了。”

如此,金人才假裝不知大宋在其背後捅捅咕咕。

也就在這個時候,高麗向大金發出求援,稱願意向大金稱番納表,求大金速派援兵救援。

得知,蔡仍這次一共出動了四十萬大軍,金人立即就明白了蔡仍這是將他們大金也算在敵人之內了,否則根本就不用出動這麼多人馬——要知道,滿打滿算,高麗的西北軍也就二十萬大軍,而且其中一半還在高麗和金國邊界駐紮,用以防備金軍的入侵。

出兵救援高麗與遼東決戰嗎?

不錯。

就是決戰。

蔡仍出動四十萬大軍,金國如果沒有與之決戰的決心,招惹遼東,那絕對是非常不智的。

因為,遼東可是有滅掉金國的實力的。

毫無疑問,完顏阿骨打是想滅掉遼東、滅掉蔡仍的——睿智的完顏阿骨打,比誰都清楚,會成為大金的威脅的,只有遼東、只有蔡仍,而這次跟高麗聯合,可能是他們大金唯一的機會。

然而——

金國目前真是內憂外患!

關鍵,最近這段時間,完顏阿骨打的身體日益虛弱,經常汗溼衣襟——誰都能看得出來,完顏阿骨打的病情又加重了,恐怕他連這個冬天都挺過不去了。

這種情況下,金國哪敢插手遼東-高麗的戰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