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宋梟途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三十章 移民(求訂閱!)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三十章 移民(求訂閱!)

蔡京又被趙佶請出來第四次任相,確實是給了一些人期待,他們希望執政經驗豐富又取得過不錯戰果的蔡京可以扶大廈之將傾、挽狂瀾於既倒。

可蔡京此時年已八十,已“目盲不能書字,足蹇不能拜跪”。

這樣的蔡京,是不可能勝任繁重的宰相工作的。

於是,凡需蔡京所簽署之檔案,蔡京皆讓蔡絛來處理,甚至連上朝奏事也由蔡絛來代替。

之前一直不受重用的蔡絛,突然間摸到大權,還是宰相這種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大權,不免有些飄飄然,甚至有些趾高氣揚和耀武揚威,不將任何人放在眼裡,這其中也包括白時中、李邦彥、蔡攸等其他宰執。

而且,蔡絛每次上朝,侍從以下皆迎揖,呫囁耳語,堂吏數十人抱文書以從,搞得排場特別大。

蔡絛如此做派,引起一眾大臣的強烈不滿。

其中最為不滿的是白時中和李邦彥——他們身為宰執,但幾乎沒有處理任何公務的權利,他們只能按照蔡絛簽發的文書來處理事務。

而對此更加不滿的是蔡攸。

蔡攸不僅不滿,還無法容忍自己這個一無是處的弟弟踩在自己頭上。

雖然朝中大臣對蔡絛畏之如虎,但蔡攸不怕,他根本就沒把蔡絛這個小弟放在眼裡,他一直正在暗中尋找搞掉這個小弟的有力證據。

而搞掉蔡絛,就可以逼退蔡京,他蔡攸就有希望爬上宰相寶座。

蔡攸對宰相寶座可是覬覦已久——他並不滿意只當樞相,宰相才是他的終級目標。

李邦彥等人這時也趁機煽風點火,極力挑撥蔡攸與蔡京、蔡絛之間的矛盾,他們希望能借蔡攸之手來打擊蔡絛的囂張氣焰。

沒錯。

在此關鍵時刻,趙宋的權臣們,對國家所面臨的重重危機竟熟視無睹,全部心思都專注於內鬥、奪權與爭寵上。

而此時,趙宋的形勢極為不好。

等得到燕雲的喜悅過去之後,趙佶君臣才愕然發現,因為他們之前沒有注意治理燕雲地區,現在的燕雲地區已經成為他們大宋沉重的包袱——所有燕雲駐軍以及政府機構的給養,尤其是糧食,都必須依靠趙宋朝廷來解決。

沒有辦法,趙佶君臣只能令河北、河東、京東等地往燕雲地區(尤其是往燕地)運糧,讓幾路的轉運司官員想辦法保證燕雲地區的糧食供應。

而各路轉運司官員又將燕雲地區所需糧食的數額分攤到民眾頭上。

關鍵的關鍵,由於缺乏運輸力量,各路轉運司官員還特別要求民眾必須將糧食運送到燕京繳納。

也就是說,你光交糧食還不行,還得把要交的糧食送到燕雲指定的地區才可以。

如此,運輸成本自然是巨大的。

往往,為了運送一石糧食去燕雲,沿途運費要花上十幾石甚至二十幾石糧食。

這給民眾帶來了極大的困擾,甚至災難。

再加上,自宣和五年以來,河北、京東等路連年發生災荒,收成極為不好。

這些種咱導致,河北、河東、京東這些地區餓殍遍地。

活不下去的人們,只能上山落草為寇。

於是乎,各地相繼爆發了多起抗捐風暴或農民暴動事件。

這些盜匪或義軍,少者幾百人,多者幾萬人甚至幾十萬人,此起而彼伏。

而影響比較大的有,山東的張萬仙,人數達十萬;山東的張迪,人數五萬多;河北的高託山,號稱有三十萬人;其他兩三萬者不可勝數。

面對日益蔓延的北方民變形勢,趙佶在憂心不已的同時,急忙採取兩手政策——一手是下詔安撫,另一手便是武力鎮壓。

這年正月,趙佶派遣朝散大夫李遵和奉議郎朱定國,手持他親書的御筆手詔到河北路和京東路,撫諭盜賊以及唐、鄧、汝、潁等地的流民,並採取釋放囚徒、減稅、授官等等優待政策。

不久,趙佶又派七十七歲老臣洪中孚為宣諭使,到河北、京東等路撫諭盜賊、流民。

洪中孚急於成功,於是給那些盜賊大加免稅,又不提給良民免稅一事。

民眾見此,為了得到免稅的機會,紛紛跳起來起義為盜。

於是乎,更多的人揭竿而起。

大名府尹徐處仁,瞭解到這些情況後,急忙上奏,極言其弊。

洪中孚於是罷官,回京任宮觀使。

在派出官員進行安撫的同時,趙佶又密令內侍梁方平帶軍前去征討。

梁方平領命之後,命楊惟忠、劉光世、辛興宗等將領,前去圍剿張萬仙、高託山與張迪。

張萬仙等五萬餘人,不久就被京東轉運副使李孝昌招降。

高託山率眾轉戰於河北路,以及京東路的青州、密州、沂州、徐州一帶,被楊惟中和辛興宗聯軍擊敗,高託山本人投降。

張迪在率眾圍攻浚州(後世河南浚縣)時,被劉光世擊潰,張迪本人戰死。

只可惜,趙宋這時按下葫蘆浮起瓢,起義之人屢剿不完。

宣和七年,對於趙佶而言,是極不尋常的一年,對於大宋王朝也是極不尋常的一年。

這年正月,河東、陝西等地突然發生大地震,多地房屋倒塌,民眾傷亡和財產損失都很嚴重,東京一帶也有震感,甚至宮中殿門皆搖動有聲。

不久,兩河、京東西、浙西水,環慶、邠寧、涇原等地,出現流民大量遷徙的現象。

為防止再次出現民變,趙佶趕緊派遣內侍到河東和陝西瞭解情況,並傳令各地州府緊急賑災,撫卹百姓。

二月初,趙佶聞聽燕山大飢,遂立即下詔,要求自京師運米五十萬斛糧食至燕山,並點名令工部侍郎孟揆親往措置。

孟揆率領船隊自京師出發,浩浩蕩蕩,舳艫銜尾,沿大河北上,從保信沙塘進入潞河,然後運達燕京。

不過——

這批糧食是軍糧,目的是先保證常勝軍和義勝軍的將士不捱餓。

可是,要知道,燕雲地區可不單單宋軍捱餓,民眾更是餓得沒有了活下去的機會。

這也就導致,大宋在燕雲地區極不得人心,人們或逃離燕京,或進入燕山落草為寇。

也就在這時,遠在遼東的蔡仍突然出手,他在膠東半島、華亭縣、東莞縣、海南島等跟大宋通商之地設定了大量的施粥點救濟災民,同時設定了移民點,無限制的接收願意去遼東的漢人。

不僅如此,蔡仍還派兩棲軍攻佔了薊州港,然後在薊州港上設定了大量的施粥點救濟災民,同時設定了移民點,無限制的接收願意去遼東的人。

蔡仍突然出手,嚇得趙佶君臣膽戰心驚,他們以為蔡仍要入侵大宋了。

趙佶連忙派蔡貌、蔡同出使遼東打探蔡仍的口風。

蔡仍也不廢話,直接就跟蔡貌和蔡同說:“你們回去告訴趙皇,本王無意入侵大宋,只是見漢民民不聊生,才出手救民罷了,待你大宋有能力救民之時,我遼東會立即停止移民行為。”

蔡貌和蔡同回去跟趙佶一說。

趙佶頓感無比羞恥,他覺得蔡仍這是在羞辱他、在羞辱大宋!

趙佶將白時中和李邦彥找來,問道:“你們覺得,蔡仍所言,幾分真,幾分假?”

白時中道:“臣覺得,蔡仍救民是假,移民是真。”

頓了頓,白時中又道:“雖然當初蔡仍去遼東時,帶去了不少漢人和契丹、奚、渤海、阻卜人,但遼東最多的還是高麗人,蔡仍自然是希望,移漢人以稀高麗人,鞏固其政權。”

趙佶道:“如此,咱們大宋當阻止蔡仍移民才是?”

白時中想說:“阻止,您拿什麼阻止?將遼東惹怒了,發出大軍來伐宋,非一舉平了大宋不可,您別忘了,遼東可是來金人都不敢惹的存在。”

白時中給李邦彥遞了個眼色。

李邦彥見狀,接過話道:“陛下,遼東移災民,對咱們大宋而言,也是一件好事。”

趙佶問:“此話怎講?”

李邦彥道:“如今各地遭災,糧食哪哪都供不應求,朝廷又無積糧,實在是無力救助此起彼伏的災民,如此,如果沒有一個宣洩口,災民必然此起彼伏的揭竿而起。”

頓了頓,李邦彥接著說道:“在這種情況下,遼東移走那些災民是在救咱們大宋,至少是在幫咱們大宋平息民變。”

趙佶皺眉道:“可如果縱容此事,不是坐視遼東變強嗎?”

白時中組織了下語言,道:“如今金夏兩國聯合入侵咱們大宋的雲地,最壞的情況是,咱們大宋如果處理不好此事,怕是就要面臨金夏兩國的攻伐,在此情況下,若有遼東為咱們大宋的盟友,咱們大宋就可立於不敗之地。”

李邦彥遲疑了一下,說道:“陛下,遼東王本就是咱們漢人,與咱們大宋有香火情,您與遼東王也不算外人,可以善加利用這些,為咱們大宋爭取到一個強援。”

白時中又道:“遼東既然缺少漢人,我大宋又苦於無法處理這些災民,不如派人引這些災民送往遼東的移民處,交好遼東,兩國共贏。”

趙佶越聽越不是滋味,於是將白時中和李邦彥打發走,然後將蔡京叫來。

等蔡京顫顫巍巍的進宮之後,趙佶看著已經老到了這種程度的蔡京,突然有些後悔讓蔡京復相了。

趙佶也聽說了,大權在握的蔡絛,肆為奸利,賞罰無章,遣使四出,誅求採訪,喜者令薦之,否則劾之,中外搢紳,無不側目。

而且,蔡絛還仿效王黼設立的應奉司創置了一個宣和庫式貢司,也算是收集了不少財務,但是卻絲毫都沒能解決大宋目前的實際困難。

蔡絛的狂妄恣肆,讓蔡攸極為氣憤,他暗中加緊搜尋搞掉蔡絛的證據。

功夫不負有心人,蔡攸終於在蔡絛寫的一本名叫《西清詩話》的書中發現了有力證據。

在這本書中,蔡絛竟敢引用蘇軾和黃庭堅的言論,這就是罪證——趙佶前不久曾下詔,明令嚴禁引用蘇、黃文集,否則以違制論。

與此同時,蔡絛還有一個更大的把柄被白時中和李邦彥抓住了,那就是蔡絛利用職權破格提拔他的大舅子韓梠擔任戶部侍郎。

白時中和李邦彥上朝彈劾蔡絛,指責他竊弄權柄,以權謀私。

蔡攸則更為狠毒,他甚至向趙佶提建議,處死蔡絛。

趙佶於是下令流放蔡絛。

蔡京聞訊急忙進宮哀求,趙佶看在蔡京的面子上,才免除了蔡絛的流放處罰,勒令蔡絛停職,並撤銷對蔡絛的賜出身敕。

經歷了蔡絛一事,趙佶對蔡京已經很失望了。

再看蔡京老朽的樣子。

趙佶心想:“我是不是做錯了,這樣的老人能拯救大宋嗎?”

趙佶覺得,今日之老朽的蔡京已非昔日之帶領大宋走向富強的蔡京了。

趙佶收回思緒,道:“蔡仍如今在膠東半島、華亭縣、東莞縣、海南島設定了大量的施粥點救濟災民,同時設定了移民點,無限制的接收願意去遼東的漢人,還派兵攻佔了咱們大宋的薊州港,也設定了大量的施粥點救濟災民,同時設定了移民點,無限制的接收願意去遼東的漢人,對此,老太師怎麼看?”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讓趙佶很生氣的是,蔡京竟然還同意白時中和李邦彥的看法,還說可遣益王趙棫或祁王趙模去遼東看望一下趙宓金、趙福金、趙富金,言外之意是讓趙佶認下蔡仍這個女婿。

趙佶覺得,蔡京給他出的這個主意是讓他受辱,天下誰人不知,蔡仍搶了他的女人李師師,又偷了他的三個女兒,這種事,他如果都認了,那讓他這個皇帝的顏面往哪擱?

趙佶往壞裡想,認為,蔡京和蔡仍都姓蔡,是一家人,蔡京必然是樂見蔡仍壯大的,那樣,蔡家不僅有一個強有力的外援,還進退有據,將來蔡家人不在大宋當官,也可以去遼東當官。

關鍵,趙佶覺得,造成現在這個民不聊生的局面,宰相蔡京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至少是無力改變這種情況。

趙佶還認為,是蔡京無能,不能解救大宋之民於水火之中,才叫蔡仍鑽了空子,可以大量引宋民去遼東,完成自我壯大。

總而言之就是,趙佶對蔡京很失望!

在這種情況下,趙佶希望蔡京能主動提出辭呈,讓出宰相之位,讓有能力的人來擔任宰相,換一個人來帶領大宋走出眼前的困境。

可是,蔡京又很留戀權力、迷戀權力,對於趙佶的暗示,蔡京一直裝瘋賣傻,不給於回應,遲遲不肯交出宰相大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