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騎馬與砍殺之立馬橫槍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八十三章 陳倉之戰(2)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八十三章 陳倉之戰(2)

第一百八十三章陳倉之戰(2)

當陳誠帶著親兵向著右翼小跑前進的時候,在他的前方,那些被收攏起來的友軍騎兵已經對著漢軍發起了衝鋒。只不過這邊的地形狹窄,利於步兵作戰,而不利於騎兵縱橫賓士。騎兵也根本不敢全力突擊,要是衝到了敵人的包圍之中,那可真是回不來了。

有了這樣的顧慮,騎兵的威力就降低了至少三分之一。猶豫就會敗北,果斷就會白給啊。

當聽說東面有官軍大舉殺到的時候,韓遂開始是不信的。他在關中廣佈探子,知道皇甫嵩軍都被調到長安去了,怎麼可能來的如此之快?等到確認了訊息的真實性之後,他就陷入到了震驚之中。接著,陳誠將自家的軍隊都調上去遲滯漢軍行動的行為,又讓韓遂的心底生出了許多的好主意來。

他在原地天人交戰了許久,卻始終拿不定主意。那些好主意看上去真的是很好,但若是稍有差池,就會玩脫了。正在苦苦思索的時候,陳誠的軍令又到了。

“令我率軍從左翼發起進攻?”韓遂按下了心中的思緒,道:“我知道了。”

大將田樂問道:“主公,我們怎麼辦?要出擊嗎?”

韓遂道:“你立刻帶五千騎兵上前!”

他在剛才已經想清楚了,如果西涼聯軍在這裡損失大半,即便是他將兵馬撤了回去,接下來也很難擋得住乘勝追擊的官軍。上一次丁原就殺到了冀縣城下,要不是因為幷州董卓坐大,只怕現在漢陽都還有一半在朝廷的手裡。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據說董卓現在打出了“清君側”的口號,有很多州郡也已經跟著起兵了。

隨著韓遂和陳誠將騎兵壓上,兩翼立刻爆發了更為激烈的戰鬥。漢軍展開了寬大正面,使得騎兵不能發揮機動性進行繞後和側擊,只能一頭撞了上去。但加裝了雙邊馬鐙和高橋馬鞍的騎兵擁有著比以往更強的衝擊力,只是一輪衝鋒,就擊穿了漢軍的前排步卒。

這些西涼騎兵向來是以強悍的衝擊力而聞名,幾乎是人人都擅於使用長槍。他們騎著高頭大馬,無視了迎面呼嘯而來的箭矢,兇悍地撞進了步兵的佇列之中。長槍斷折,鋒刃刺穿了戰馬強健的軀體。人仰馬嘶中,上百匹戰馬被步兵戟和長戈刺死,馬背上的騎兵也被摔了下來。

但是連人帶馬足有五六百斤重,狂奔而來的動量可不會被隨便擋下來。長戟和長戈割裂了肌肉,戰馬長嘶聲中,將面前的步兵撞翻在地。有些地方,接連兩三排的步兵都被撞穿。後面的騎兵趁機撲上,用長槍將散開來的步兵刺死在地面上。

在開戰前可能有許多的顧慮,但是一旦打起來了,那就是什都顧不得了。西涼軍有著重重缺陷,卻依舊是天下聞名的強兵,自然是有著它的過人之處。

剛從左翼撤下來的八里八失看著羌人騎兵撞進了漢軍的戰陣中,展開了捨生忘死的戰鬥,不由得熱血上湧,他打馬奔到帥旗之下,向梁興高聲道:“將軍,請允許我帶兵發起衝鋒!”

梁興是飛熊驃騎的統領,現在奉命在後督戰。聞言,他搖了搖頭,道:“主公的命令是讓你們修整。”

八里八失剛才在左翼的狹窄地帶被漢軍打的灰頭土臉,現在好不容易等漢軍出來到空曠地帶了,自然想上前去找回場子。另外,陳使君最重軍功,每次戰鬥後,各級軍官都要寫戰鬥經過,然後上交到主簿處編寫戰役過程,並由軍司馬核准各部戰功。

他出身的党項羌並不是大部族,所以才跟著陳誠去了北地,然後又遠征臨戎,立下了許多戰功,因此得以在陰山腳下擁有了一大塊牧場。按理說,現在生活比以前已經好了許多,但人是擁有的越多,就想要更多。

在擁有了牧場和更多的部眾之後,八里八失想要的東西越發的多了。所以他才會上前來請戰,不過可惜的是,梁興並沒有同意,這讓八里八失很是失望。現在是最好的切入點,敵軍的前鋒步兵剛剛被打亂,正是發起突擊的好時候,太早或者太遲都不會現在這麼好的機會了。

陳倉西面的空地上,一隻漢軍騎兵正往來縱橫,在擊潰了數只從城中撤出來的西涼軍後,又粉碎了成宜軍的數次反擊。這只漢軍騎兵由匈奴騎兵和幷州狼騎組成,主將的邊上,一名力士舉著一丈六尺的旗杆,旗面正在迎風飄揚,上面繡著一個斗大的“呂”字。

呂布帶著兩千多名騎兵率先而行,先是被陳誠率軍擊穿了一次,又被飛熊驃騎再捅穿了一次。他在收攏散開的騎兵後,從南邊的大道上衝了出來。騎兵的速度讓他們並麼有遭受多少打擊,就衝入了陳倉周邊的開闊地上。

由於剛才的騎戰已經被擊潰過一次的緣故,呂布並不願意讓自己麾下的精銳騎兵再去和剛才那只中裝突擊騎兵硬碰硬,而是準備繞陳倉而走,去將北面的那只遊騎兵從中截斷。但他們才繞到西門附近,就碰上了正在從城裡面撤出來的西涼軍。

這些西涼軍大多無馬,兼且陣型混亂,不成建制,正是騎兵屠殺的最好物件。呂布便放棄了繼續往北,而是帶著麾下的騎兵在西門外往來踐踏,將西涼軍殺的屍橫遍野。可惜這種大肆砍殺的好時光沒持續多久,城中的兵馬就一支接一支地開了出來。

在呂布的騎兵來回大肆屠殺的時候,撤出來的兵馬在稍微整隊之後,全軍壓上,很快又被呂布的騎兵殺散。接連幾隻出城的兵馬都是這樣,直到成宜率軍殺了過來,才算是將呂布軍的攻勢給遏制住了。

成宜在參與了和匈奴人的決戰之後,對騎兵密集衝鋒的戰術大為讚賞,回去後精心訓練了數千鐵騎,準備在這裡大展身手的。然而這裡本來就不寬闊,中央戰場上更是亂成了一鍋粥,要是用鐵騎衝過去,大概幹掉的友軍比敵人還多。不得已,他也只能騎兵分批投入戰場,讓他們在發動一次突擊後,就採取了遊鬥的戰術,結果就是讓場面變得更加混亂。

城中的守軍數量不多,在被西涼軍殺進去之後,很快就被逼退到了最後的幾處據點之中,要不是官兵的援軍來的太快太急,他們要不了多久就會全軍覆沒了。所以入城的各支部隊才能較為有序地撤了出來,並迅速地投入到戰鬥中。

但是在呂布軍被壓制後沒多少時間,官兵的援軍就從西門源源不斷地湧了出來。並且有數百名弓弩手上了城牆展開,然後用強弓硬弩射殺著城下的西涼軍。張橫等人不敢戀戰,且戰且退,帶著本部兵馬漸漸地向著西面轉移。

陳倉得而復失,楊秋部居高臨下,控制道路的行為就完全沒有了意義,陳誠命令那些友軍上前作戰,就是為了將楊秋部給撤下來。

土丘上,戰事正酣。漢軍仗著人多,裝備也好,第一次進攻就投入了上千名重步兵。在弓手的掩護下,直接逼近到了土丘之下。楊秋見狀,當即命令刀盾兵讓開道路,隨後讓長槍兵從上往下衝去。

藉著高度的優勢,長槍手將正在仰攻的漢軍逼退,並且刺死了數十上百人。但是漢軍很快就反應過來,一邊以弓弩手在近距離攢射,一邊將更多的重步兵堆了過來。雙方在不過六七十步的戰線上反覆交戰,地上迅速被鮮血打溼,土丘上下佈滿了屍體。

楊秋軍也是典型的西涼軍,擅長騎乘攻擊,在下馬後,戰鬥力完全不是那麼回事。雖然佔據著一些地利,但敵人人數更多,於是被漢軍殺得接連敗退。在陳誠趕過來的時候,楊秋已經命令土丘後面待命的騎兵對下面發起了衝擊。

漢軍的重步兵正在向上追殺敵人,不料西涼軍的騎兵突然出現在面前,使用刀盾和長槍的他們只抵抗了片刻,隨即就被衝散了陣型。楊秋麾下的騎兵精銳也學著飛熊驃騎做了一些戰術上的改進,進行過密集衝鋒訓練。

雖然因為各種原因只學了個六七成,但是威力已經提升了許多。騎兵擊穿了步兵戰線之後,並沒有掉頭,而是繼續前衝,將土丘下面的漢軍射手也衝得七零八落,然後才返身向土丘的方向奔了回去。

那些漢軍重步兵十分悍勇,雖然被打散了隊形,卻趁著騎兵返回的時候,用長槍重戟和投矛不斷攻擊,斬殺了十餘名騎兵,不過他們隨即遭到騎兵和土丘上步兵的夾擊,頓時敗下陣來。

楊秋等到自家騎兵返回,放眼向外望去,只見大隊的西涼騎兵向著東面衝了過來,隨即和漢軍的步騎廝殺到了一起。由於地形的限制,騎兵很快失去了衝擊力,雙方混戰在一起,到處都是亂戰的兵卒。根本分不清哪裡是敵人,哪裡是自己人。

他有些張口結舌地望著下面的戰場,心道:這種亂戰的場面可是好久都沒有碰到過了。

在銀川的一年多,楊秋經常聽到那些軍官們說“軍隊一定要保持陣型”,潛移默化之下,他也認同了這樣的說法。因為這是顯而易見的事情,保持著完整指揮鏈和陣型的軍隊能造成最大的傷害輸出。

校場上的演習很好地說明了這一點,那些散兵遊勇在完整的戰陣面前只有被屠殺的份。即便是有些武藝特別高強的“先登”或是“陷陣”,在衝入敵陣後,最多能斬殺兩三人,就會被剁成肉醬。

但是在他的眼前,現在戰場就是亂成了一鍋粥的模樣,到處都是人仰馬嘶,混戰的人群在不斷地移動,戰線不斷地破裂,重組,到處都是兵刃互砍時濺射出的火花,以及慘叫著倒地的士兵。

不但前方到處都是漢軍士兵,在後方的山樑上,也出現了漢軍輕步兵的身影。楊秋心道:主公命我在此地守半個時辰,現在時間已經遠遠超出,是不是可以撤下去了?

這種大混戰就算打贏了也會損失慘重,他可沒有興趣將手上的這點實力全部投下去。

正在思索的時候,遠處一彪人馬從外圍殺了進來。雖然只有不到百騎,卻是勢不可擋。馬背上,陳誠左右開弓,每次霹靂弦驚,便有一名漢軍的軍官倒地。在楊秋注視的短短幾個呼吸的時間內,就有四名漢軍什長斃命箭下。

在這個時代,軍官和將校的裝扮是偏向華麗的,因為這樣能夠讓機房士兵看的更加清楚,便能激勵士氣。是以在戰場上,很容易就能分辨出地位更高的人來。不單是漢軍這樣,西涼軍也是這樣,匈奴人和烏桓人等也都是這樣。

所以陳誠可以很簡單地就將敵人的軍官分辨出來,然後用弓箭一一射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