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騎馬與砍殺之立馬橫槍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零三章 提刀獨立顧八荒 4/4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百零三章 提刀獨立顧八荒 4/4

閻忠已經八十一歲了,在三十年前就經常說他自己快要死了,但是這要死要死的,一直就拖到了三十年後。他幾乎什麼都不在乎了,就只剩下了流芳百世這點念想,但是封王這種事情,他還是要拒絕的。

“算啦,要是封了王,我倒是風光了,就怕後頭彥明受不起。”閻忠道:“前朝天子劉辨,陛下打算怎麼處理?”

陳誠道:“東邊的日本島上已經開發的很不錯了,就讓他去日本繼續當皇帝吧。劉備去世前曾經給我寫信,說希望念在舊情的份上,不要絕了劉氏的祭祀。日本雖然狹小,但是也有沃野千里,足夠讓劉辨繼續當皇帝。”

“舊情?”閻忠哼了一聲,說道:“劉玄德就是看準了陛下心軟這一點,居然敢提出這種無禮的要求。”

陳誠笑道:“這本就是我的意思,即便是劉備兄長不說,我也是準備將劉氏宗族盡數轉封到日本去的。”

閻忠道:“陛下這樣做,難道就不怕日後會生出禍端嗎?要是有一日陛下不在了,劉氏定然是想要打回來的。”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陳誠道:“一代人只管一代人的事情,後面的事情自然有後面的人去管。若是子孫無能,那被人把江山又奪了回去,也是理所應當。”

閻忠聞言嘆道:“陛下胸襟寬廣,遠勝於我。我執政三十年來,一直都是善善惡惡,結下了不少的仇家。只怕這些事情,日後都會落在彥明的頭上。”

陳誠道:“放心,就算事情鬧大了,大不了就讓閻行去海外當個藩國之主好了。”

閻行:“............”

閻忠哈哈大笑起來,說道:“不錯,大不了就去海外拼搏。我當年遇到陛下的時候,也比現在的他小不了幾歲。對了,陛下善能寫詩,現在我快要不行了,能給我寫首詩嗎?”

陳誠一般只在閨房中給劉倩,蔡琰,紫嘉兒她們寫,但是閻忠既然開口,那自然不便拒絕。可是他雖然現在智力已經很高了,卻向來都不怎麼用心在詩詞上面,以前用於閨房之樂的詩詞也都是抄來的,真叫他正兒八經的做一首出來,那得要花不少時間才行。

不過做不出來不要緊,大不了再當一回文抄公就是了。他站起身來,沉吟了一會,然後念了起來:

“黃金錯刀白玉裝,夜穿窗扉出光芒。

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獨立顧八荒。

京華結交盡奇士,意氣相期共生死。

千年史冊恥無名,一片丹心報天子。

爾來從軍天漢濱,南山曉雪玉嶙峋。

嗚呼!楚雖三戶能亡秦,豈有堂堂中國空無人!

閻忠聽了,眼睛明亮得像是要放出光彩來,他喃喃自語道:“好詩,真是好詩。”

陳誠笑道:“其實也不是我寫的。”

閻忠也笑了起來,“莫非又是李白做的?”

“正是!”

“當年在洛陽的時候,我都五十歲了,本以為一輩子就要這麼默默無名地死去,怎料得到竟然會有後來的那些事情?”閻忠閉上了眼睛,輕聲道:“現在想來,這一切都像是命中註定的一般啊。”

見到閻忠累了,陳誠便退了出去,他也沒有返回皇宮,而是就在閻忠府上住了下來。這一住就是三天,三天後,閻忠的身體急劇惡化,在床榻上溘然長逝。

閻忠死後,陳誠越發的很少出現在眾人面前,他大部分的時候都待在北宮之中,要不就是帶著上前侍衛親兵到處遊獵。政務則是一概交給了尚書令諸葛亮,中書令法正,侍中令司馬懿這三人去處理。

陳勝在當了十多年的魏王世子之後,順理成章的被立為太子,陳誠的其他子女也各有封賞。這些人在朝野中拉幫結派,彼此明爭暗鬥,搞得是烏煙瘴氣。然後諸葛亮和法正出手,將所有人都按了下去。

法正眼裡只有皇帝陳誠一人,就連皇後劉倩他都不怎麼在乎。而諸葛亮治國的理念和陳誠差不多,都是對百姓可以寬鬆一點,但是對官員豪強宗室都是要更加的嚴厲。在閻忠當中書令的時候,中書省是朝中最強力的機構,尚書省變成了一個聽命行事的地方。但是等到諸葛亮當了尚書令,大小權利則都被尚書省收了回去,中書省則是成了一個簡單的立法機構。

法正對此也並不怎麼在乎,他是科學院的院長,平日裡醉心於各種科學的理論研究和實際應用研究。不過他在軍中廣有人脈,又是皇帝所寵愛的大臣,站出來之後,連太子陳勝都只能退避三舍。

法孝直可算不上心胸寬廣,他所信奉的是“一飯之恩必償,睚眥之怨必報”。諸葛亮還可能為了大局而息事寧人,法正卻是不依不饒,將所有搞事的人都扔到了遙遠的澳大利亞。那裡是比西域更加遙遠,更加糟糕的地方。

永樂三年,印度傳來訊息,呂布的身體在一個月中急速衰朽,然後在床榻上嚥下了最後一口氣。永樂五年,關羽在率兵攻打君士坦丁堡的時候,從馬背上跌下,摔斷了骨頭。他躺在擔架上指揮士兵用大炮轟開了那座不落之城的大門,將新趙的領土拓展到了歐洲。

永樂十年,歷時二十多年的完美之城在吐蕃高原上建成。這座氣勢恢宏的雄城是真理教的牧師們耗費了無數錢財,死傷了無數性命才修建起來的。在完美之城的背後,真理教的牧首們將一整座山峰雕刻成了帝皇披甲持劍的樣子。

那座山峰高達三百多米,修建完畢的雕像也有兩百八十多米。十里之內,只要一抬頭,就能見到帝皇杵著長劍站立的模樣。

永樂十二年,第一條鐵路建成,將洛陽和豫州之間的距離縮短到了三天的時間。從洛陽出發,成千上萬的軍隊和裝備只要三天就能運到長江邊上。除了軍事作用之外,鐵路也能用在民用上。

從那之後,朝廷每年都會投入大量資金在修建鐵路上,修建的鐵路里程數逐年增加。甚至有人提議修建一條貫穿大陸的超級鐵路,從洛陽出發,向西抵達長安,然後繼續向前,把亞洲和歐洲直接連起來。

但是這個提議太超前了一些,別說暫時還沒有這個技術,就算是有了這個技術,也沒這麼多錢財浪在這種收益和投入完全不成比例的專案上。有那個資金的話,用鐵路把中國都串聯起來它不香嗎?

永樂十五年,環球旅行的艦隊返回了佐世保的軍港,修整了一個月後,又到達了青島。這次環球旅行證明了地球儀上的那些地方真的存在,並且帶回了大海對岸那塊殷商後裔佔據的大陸上,有許多黃金的訊息。

訊息傳開之後,頓時引起了轟動,無數人湧向了大洋彼岸的黃金之國。不少人在淘金熱中發了大財,但是更多的人卻是賠的褲子都掉了,只能在美洲大陸上找些活幹。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這輩子都不可能打工,只有拿著火槍和炸彈,去荒野裡面跟土著和野獸搏鬥才能維持得了生活。

永樂十八年,蒸汽船的效率終於超過了槳帆船。朝廷在印度下邊的大島修建的軍港也終於完工,從此南洋艦隊可以直接開到非洲去了。不過南洋艦隊的好日子也沒有過太久。很快的,朝廷就將勢力越發膨脹的南洋艦隊一分為二,建立了第三艦隊,也就是印度洋艦隊。

在印度洋艦隊成立之後,印度次大陸上的諸侯們更加恭順了。他們在這塊肥沃的土地上吃的滿腦肥腸,早已經沒有了先輩來此篳路藍縷開拓時候的精氣神,變得平庸了起來。真理教趁著這個機會,又進行了一輪擴張,將整理傳播到了歐洲去。

在印度次大陸上,新秦,新齊,新楚,新魏,新燕,新趙,新韓等國家裡面,真理教已經被封為國教。真理教的勢力是如此龐大,連各國國君都不得不禮讓三分。除了在各國朝野中都有著巨大影響力之外,真理教的八大派系在經過長久的爭鬥之後,合而為一,選舉出了教皇,並在高山之巔上建立起了氣勢恢宏的完美之城。

永樂二十年,教皇帶著八十八位西涼龍騎,趕到洛陽朝拜帝皇之後,回到完美之城,隨後就開始組建起十二個聖戰軍團,並號召信徒們一起參加了對遙遠歐洲的大遠征。這次遠征持續了十年的時間,狂熱的信徒們打穿了整個大陸,將真理的榮光一直傳播到了遙遠的英倫三島。

在大遠征的過程中,無數的古老文化在火焰中化作了灰燼。戰鬥牧師們宣佈除了帝皇之外,其他的一切都是偽神,不肯改信的都被綁在了火柱上。什麼宙斯,雅典娜之類的,都被打成了偽神,他們的廟宇被推倒,他們的祭祀被屠殺,所有記錄偽神的文字和壁畫都被焚燒一空。

在印度大陸上,印度教和佛教也早就化作了塵埃,只有在極其隱蔽的地方,才能找到一絲過往的痕跡。在火槍和大炮面前,大陸島上只剩下了帝皇這唯一的真神。雖然陳誠從來都不承認他自己是神,但是目睹過神蹟的人成千上萬,那麼都將這當成了帝皇謙遜的語言。

除了中國舊地之外,到處都是帝皇的信徒。便是在中國境內,也有不少人拜伏在了帝皇的腳下。十幾年前,人們談起陳誠的時候,會用永樂皇帝來稱呼,到了永樂二十年的時候,所有人都用“帝皇”這個名詞來作為永樂皇帝的代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