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開元情詩與劍榜最新章節列表 > 第152章 明月松間照的版權糾紛!(第二更)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52章 明月松間照的版權糾紛!(第二更)

陳成主動叉開孟老師“萬能模板”的事,畢竟每個詩人都有自己習慣的創作套路,詞人也有喜歡的詞牌、韻腳。

“二位師長早就看到學生了?”陳成問。

“對啊。”

“什麼時候。”

“就是你在那個小姑娘頭上插了一把金步搖的時候。”

陳成:“……”

靠,有這麼早的嗎……

兩位長輩都是一臉“這小子很會泡妞也很捨得花錢”的神情。

王維咳了一聲道:“十一郎你現在還年輕,主要精力還是要放在讀書學習上。”

陳成大汗,怎麼王老師說的就好像是生怕孩子早戀的家長似的,很有些慚愧道:“王師所言極是,學生謹記。”

“既然兩位老師早就發現了我,為何不早點言明?”陳成還是對於自己費了老大勁才上了三樓的事耿耿於懷。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我倆的身份……”王昌齡指指王維,指指自己,儘管大唐律法沒有禁絕官員狎妓,可也沒有鼓勵你去啊!

終究不算啥好的影響。

“何況,我和摩詰都想看看十一郎這些日子,才學有無長進呢!”王昌齡笑道:“‘小荷才露尖尖角’一詩,有你孟、王二師的幾分情致了,卻是比他倆活潑多了,讓他倆寫這種詩,他倆是寫不出的!”

“未來拿你師徒三人作一個並稱,也不一定呢!”

說完,哈哈一樂,彷彿是說王孟二人的江湖地位,小陳遲早會對他倆有所威脅,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可他的王少伯的邊塞詩和閨怨詩,小陳一時半會還學不來,煞是得意。

“難為你還記得我們幾個老家夥,”王昌齡笑指陳成:“‘明知’我們都不在場,卻把我們每個人的詩都細數了一遍,有心,有心,哈哈!”問王維道:“是每個人都提到了,沒錯吧?”王維也點頭。

陳成又汗了一次,李季蘭和慕蓮兒比拼的時候,他的確是把王維、王昌齡、孟浩然等等大神全提了一遍,秀了一下他們的詩,又掰扯掰扯了他們與小陳“親密”的關係。

可那都是小陳借他們的名聲給自己臉上貼金呢,哪是王昌齡以為的“飲水思源,尊師重道”呢!

這時王老師卻問道:“‘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這詩是誰作的?”

陳成聽了大感好笑,正要回答“作者不是王老師你還能是誰”,可剛要出口想起來了!

這首詩叫《山居秋暝》啊!

問題是,王老師剛剛也說了,剛想要到終南山營建別業——

是構想了,可還沒有付諸行動呢!

既然連第一次隱居都還沒有發生,這詩自然也不會是這時候寫的!

可是他當時為了借王維之名給自己當“巨人的肩膀”,想都沒想就把王老師還沒有寫的詩拿出來了!

更難得王老師還是一個“有心之人”,自己隨口一提,他竟然記下來了!

嗯,也難怪,“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是王維代表性的名句,端的清妙無匹,讓這時候的王老師一聽,自然嘖嘖稱奇,直接留下深刻映像了。

這要是直接“掠美”說是自己所作,就有點誇張了,自己以後還怎麼進步?

心虛不已地解釋道:“那個,那個,學生也不知是從何處看到了這兩句詩,我也不知其來歷出處,但觀筆法精緻細膩,詩中景清新動人,極類王師之筆,便大膽猜測是王老師的詩。”

王維搖搖頭道:“非也,非也!”

王昌齡有些驚訝:“這不是摩詰所作?可這‘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一看就是摩詰的手筆啊!我反正是想不出來第二人能作出這等詩句!”

的確,一個詩人有一個詩人的標籤,作此詩的人,很難籍籍無名。

陳成見王大叔在客觀上助攻了自己,連稱所言極是,果然高見。

“不過嘛,”王昌齡笑道:“要說有人能模仿……也不排除是十一郎這小子自己仿作的,被戳穿了不承認。”

畢竟以“潁川神童”天賦之高,天下共見,他還對王維很熟悉,要摹效那只能是他這個“小機靈鬼”了。

顯然王維也是這麼想的。

陳成有苦說不出,這詩我要是知道還沒寫出來,肯定不會在這種場合輕易說出來啊!可惜!可惜!

“王師的詩,那是以學生的禿筆可以仿效出來的嗎!”小陳也否認,趕忙套用蘇軾對王老師的評價道:“味王師之詩,詩中有畫;觀王師之畫,畫中有詩呀。”

王昌齡再次叫絕:“嘿,你這小子,還真是一語中的!分毫不差!有趣!有趣!”

王維自己顯然也很高興這句評價,捻鬚微笑,卻仍然不認這詩的版權是屬於他的。

小陳心想:果然拍馬屁還是要有技術含量的,你要說“王老師的詩就是高!高!高!”他指定不滿意。

現在,起碼王老師很開心。

蘇軾對王維這個膾炙人口的評價,出自《書摩詰藍田煙雨圖》,是針對王維《山中》“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山路元無雨,空翠溼人衣”來說的,是很明顯的歸隱後的作品。

小陳提前拿出來的《山居秋暝》,也是王維晚年隱居輞川時所作,借寫秋晚山景,藉以表達對純樸安靜、放縱山林的熱愛,這時候的“王右丞”仕隱兩得,心境安適。

與這個時候仍然放不下功名利祿還是有所區別的。

所幸小陳還留了詩開頭的兩句名句“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不至於堵死王老師以後的創作之路。

之前小陳就因為剽竊了一首張九齡的《感遇》,都內疚了很久。因為自己的這個舉動,後世人編《唐詩三百首》的時候,很可能第一首就是《感遇》“蘭葉春葳蕤”,然後作者是“唐,陳萇”!

哈!(當然如果小陳最終江郎才盡,不夠出名的話,人家也沒理由把一個小角色放在唐詩選集的開篇。)

“我吧,覺得這四句詩雖然精妙,但似乎無頭無尾,缺憾不小。”小陳又一次啟發原作者道:“學生自認為要想將此‘殘詩’續為完璧,是無能為力的。還得是王師的生花妙筆才行。”

王昌齡也讚道:“十一郎言之有理!”

見他二人都這麼說,把自己抬得很高,王維就沒有推辭的道理了:“果是殘章的話,那我想一想如何恢復其‘原貌’吧。”

聽他這麼說,小陳松了一口氣,但是為防止王大叔“但使龍城飛將在”那一次的烏龍,小陳還是勸道:“此事王師回去了細思也不急,咱們好不容易在金陵重聚了,萇兒是很想在二位師長門下好好聆聽教誨的——哪怕只是幾天也成。”

這兩條粗大腿,該抱還是要緊緊地抱啊!

強抱!

王昌齡大笑道:“你還用跟我們學?依我看啊,你早就可以‘出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