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開元情詩與劍榜最新章節列表 > 第383章 PK丁幹!一根褲帶的對決!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83章 PK丁幹!一根褲帶的對決!

“唔。”要說竇亮寫了一首五言詩出來已經很奇怪的話,在看看他的內容,陳成就愈發詫異。

先前和七少對陣的時候,“老大”竇亮是唯一的“詩之力二段”,可是他的那首木槿花的詩,未見出彩。

能在身有殘缺的情況下成為七少拜服的“大哥”,陳成更願意相信是靠他大哥的光環。

可是這首詩過後,陳成可能需要對竇同學重新審定。

詩的意思倒是沒什麼費解的,符合他這個年齡少年的口吻。

“湘水出臨源”,也就是說湘江是從臨源縣發源的。

臨源縣也就是後世的“興安縣”,不僅湘江,也是灕江的發源地。

第二句“靈渠指陽朔”可以說是不通,或者說犯了地理的錯誤。真要去這條大名鼎鼎的人工運河看看,恐怕聽到的不是對靈渠的驚歎讚賞,而是不屑之詞:“一條水渠而已!”

是的,靈渠確實太小了,迂迴曲折不過36.5公里。

在小比例尺的地圖上,就像灕江與湘江之間一個小小的連字元:“-”。

這個連字元的寬度甚至不足以標註上“靈渠”的名字。

你還指陽朔?隔太遠了吧?

可真一細思,卻也有其道理。

第三句“兩派匯灕江”就給出了答案,一起彙集到灕江裡,可不就能“指向陽朔”了嗎?

如果說這三句帶有“科普性質”的詩,只能說是能自圓其說的平平之句,這第四句卻陡然來了個大轉折!

說轉折可能也不恰當,只是脫離了三條河流的體系,說了另外一條“科普知識”:

天空四垂角!

古人認為“天似穹廬,籠蓋四野”,而在天空四極的地方,還有“天柱”在那裡頂著不讓天塌下來。

莫要嘲笑古人見識短淺,哪怕“一個跟頭十萬八千裡”的孫大聖也是這樣認為的呢!

所以,你這詩裡這樣寫,不就是複述一下眾所周知的自然環境嘛!

全天下哪裡不是“天空四垂角”呢?

這詩有什麼技術含量!

直接判負吧!

實則不然。

這句有點“雙關”意味。

“天”,既是抬頭可見的那片天,卻也另有所指。

就好像“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那麼全天下的土地都應該是大唐天子所擁有的地盤。

可是南詔國算嗎?吐蕃國算嗎?爪哇國呢?天竺國呢?

就算南詔算半個“王土”,可天竺國肯定不是,“自古以來就不是中國的領土”。

這說明,大唐天子的“天”,還沒有籠罩到阿三的地盤去。

同樣的道理,嶺南曾經也沒有籠罩到中國皇帝的“天”底下去。

直到秦始皇的橫空出世。

始皇帝大手一揮,於是“北有長城,南有靈渠”。

這規模完全不對等的兩項工程為什麼能被學者相提並論?

還真別看不起這條“36.5公里”的“小溝渠”,完全稱得上是始皇帝的“得意作品”。

而且,從某種角度說,靈渠的豐功偉績連長城都難以望其項背!

靈渠的開鑿,就是一柄拓疆的利劍!

不僅劍指陽朔!

也劍指整個百越!

劍指天之盡頭!

因為靈渠的鑿通,溝通了湘江、灕江,聯接了長江和珠江兩大水系,打通了南北水上通道,為秦王朝統一嶺南提供了重要的保證,大批糧草經水路運往嶺南,有了充足的物資供應。在靈渠鑿成通航的當年公元前214年,秦兵就攻克嶺南,隨即設立桂林、象郡、南海3郡,將嶺南正式納入秦王朝的版圖,始皇帝把自己的“天”擴大了將近一倍!

而且這小子也還有點門道,“臨源”對仗“陽朔”,剛好桂州的一南一北,兩相互文,實則描寫的正是桂州這一整塊區域!

你將這金戈鐵馬、蕩氣迴腸的歷史帶入到詩中,就彷彿看到靈渠將湘江、灕江溝通的那一天開始,大秦王朝的“天幕”就緩緩垂下,在桂州大地上投下始皇帝那不可一世的氣概!

磅礴大氣,實在難以相信這是出自一個十二三歲少年的手筆!

十四歲的陳成如是地想。

這應該不是竇亮寫的,難道這小子抄襲的大哥竇明的草稿?

可是竇明作為“窮人版七絕聖手”,想來是不會去碰五絕的體裁的……

無論如何,看著一向一聲不吭的竇亮,陳成內心的想法風起雲湧。

這種短小的五絕著實令人驚豔,理應判他獲勝。

問題在於,這詩雖然有“陽朔”,可是明顯是在一個更大的視野下去作詩的,甚至“陽朔”都不過是隨手拿來押韻的工具。

反觀丁幹那邊人寫的“四言怪詩”,既不是承襲先秦詩經的四言詩傳統,也不像是後世才開始流行的“曲子詞”,無頭無尾,隨心所欲——

可的的確確死死扣住了“陽朔形勢”的題眼。

巨靈乍擘,暗水中分,千巖斷碧——

陽朔這些形態各異,各不相連的青山,就好像是巨靈神用手掰開的!

似雨還晴,深迷天日——

天氣就好像陳成他們今天來時一樣,東邊日出西邊雨,太陽總是躲在雲層後,一跳出來,又能暖洋洋地迷死你!

最後這句“風吹鬼嘯,月落鮫泣”彷彿更是符合外界對於嶺南的映像,風吹過的時候就像鬼在長嘯,月亮一落下去美人魚就開始哭泣!

奇異的想象力,令人觸目驚心,又忍不住驚歎!

“這麼說來,陳兄弟也是認可這兩首詩,我方更優了?”丁幹微笑道,小弟們的比拼只是開胃菜,可如果五局三勝中領先對面,他也覺得臉上有光。

“那倒也是不是。”陳成問寫詩的少年道:“你是本地人嗎?”

“是的。”

聽到肯定回答,陳成盯著“風吹鬼嘯,月落鮫泣”撓著下巴:“正常人寫詩的話,誰會說自己家鄉的‘風’聽起來像是鬼叫呢?“

對方:“……”

丁幹:“……”

所以,陳成懷疑,這小子怕是“借鑑”了別人的作品,起碼這句“風吹鬼嘯”有很大的嫌疑……

“哈哈哈!”丁幹打了個哈哈:“小兄弟們作著玩玩,陳兄弟就莫要太過較真了。”

大家真正關心的,還是兩位焦點人物的詩作得如何。

“好。”陳成點點頭:“那這一組,就判兩位打平吧!”

雙方各自都保住了自己腰間的褲帶,心情都不錯,五組人也鬥了個旗鼓相當。

小弟們都如此出彩,大哥們可千萬別掉鏈子啊!

兩邊的小弟都緊張關注,把丁幹和陳成的競爭當做他們的比試的延續,一局定輸贏!

“哇,丁師兄這是一篇鉅製啊!”一看到丁幹交出了一首長詩,底下人一下子就驚歎起來,分量如此足,可見丁幹對對面這個少年多麼重視!

詩曰:

桂州陽朔峰千萬,萬石林中水瀉漓。

石架琅玕立不律,屏開翡翠吹參差。

美人濃點青螺黛,詩士驚題碧落碑。

削盡坡陀不依傍,亂生頭角分高卑。

遍遊異地絕此景,幻出尋常非所思。

道與未遊人共賞,是何丘壑太離奇!

如果說前面一位形容家鄉的風是“鬼嘯”被陳成質疑抄襲,那麼現在丁幹的每一句、每一字都在顯示他對家鄉的無比熱愛!

畢竟“桂州陽朔峰千萬”,一天玩一座,十年都玩不完!

丁幹還拿陽朔和別的地方對比:遊遍了外地所有的風景,都沒有陽朔這樣風格獨特的景色,各種奇山怪石超乎你的想象!(有點“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歸來不看山”的自吹自擂味道。)

把陽朔的風景說給那些沒來過的人共同欣賞,人家卻不相信天下有這麼離奇獨特的存在!(陳成:一點沒錯,畢竟只有你們這的“喀斯特地貌”最典型,中原大地哪有?)

丁幹的師兄弟們搖頭晃腦地吟誦著這詩句,對丁師兄的崇敬、對家鄉的熱愛溢於言表。

陳成也愈發相信,第一次和丁幹對陣時他說的“卻道蓬萊在嶺西”是真情實感,實話實說的。

“丁兄的詩作得依然是那樣好,可我有一個疑問。”陳成皺緊眉頭,苦思無解的樣子。

“有何疑問?但說無妨!”丁幹對自己的詩作很有信心,對家鄉的風光更有信心,每一筆,每一處都有來歷,不怕陳成從雞蛋裡挑骨頭。

“就是這一聯!”陳成指著第三聯“美人濃點青螺黛,詩士驚題碧落碑”道:“這‘詩士題碑’我知道,‘詩士’便是丁兄;可是……”

話鋒一轉:“這‘美人點青黛’——‘美人’,又在哪裡呢?”

話說陳成自己可是很擅長給美人“點青黛”的,畢竟金陵選花魁的時候他可是季蘭姐姐的御用化妝師嘛!

丁幹聞言一愣,然後反應過來陳成是在開玩笑,放聲大笑:“陳兄是從舊縣來的,難道就未曾看到陽朔俏麗的小阿妹嗎?”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看到啦,可不怎的!”陳成一攤手:“小阿妹太多,都看花眼了!”

兩人一起哈哈大笑,氣氛到了今天最融洽的時候。

誰不知道,這幅對聯中的“美人”“詩士”,都是比喻,說明陽朔各種山的形象,不僅像這倆,還有的像老人、像巨象、像駱駝呢!

丁幹見陳成沒有從自己的詩中挑毛病,就知道自己的這首詩的確寫得很好,沒毛病——畢竟只要跟他相處過的人,都知道這小子最會說歪理。

笑夠了,丁幹衝陳成揮揮手:“那麼我們現在看看陳兄弟的大作吧!”

自己的答卷交得很完美,丁幹對自己獲勝的信心也是大增。

“哇!”

陳成一亮出自己手中的詩稿,眾人也是一陣驚歎!

因為,陳成的詩也很長!比丁幹的還要長!

可以說是他來嶺南後寫的最長的一首!

題為《新秋行陽朔灕水上》,詩曰:

千峰如九華,直立皆千尺。日出森青尖,入夜湛深碧!

一水相與瀠,淺漱峰根石。餘波拭琉璃,淨照天影白。

此時秋巳新,涼蟾半生魄。玉宇淡雲流,榆花何歷歷。

斜看露腳飛,雨氣溼將滴。幽草生暗香,蟲喧破山寂。

何期來此間,清景得今夕!停卻掌中扇,長風透絺綌!(押入聲韻)

“唔……”丁幹看了陳成的詩之後,凝思半晌。

詩不是越長越好,這是人所共知的,也不是說陳成的詩比自己的長,就認為他的詩也作得更優秀。

可是細細讀來,陳成的這首詩明白曉暢,就好像緩緩流淌的灕江水一般,沁人心脾,將陽朔山峰林立、奇形怪狀寫得歷歷在目,更兼之有晝夜的不同變化對比,各有形態。

灕江的水如此清澈,天空如此澄淨,榆花綻放,幽草暗生,蟲鳴鳥唱,何等優美!

以至於陳某人在最後四句感嘆說:

哪裡想到這一次來到陽朔,欣賞到這樣的清淨之景!

哪裡還需要掌中的扇子,將它丟一邊,站在船頭,張開雙臂,迎接這長風穿透身上葛布粗衣的快感吧!(葛之細者曰絺,粗者曰綌。引申為葛服。)

說實話,哪怕作為競爭對手的丁幹,看到這句都有些心折這其中的感覺,想著結束這場決鬥,站在開闊的地方,且聽風吟吧!

同樣是寫風,為何在有些人的眼中,陽朔的風就是“鬼叫”,而在陳成的詩裡,就成了放飛自我,回歸自然的瀟灑景象呢?

(沒辦法,陳成這句借鑑了天下最灑脫的蘇東坡先生的名句:“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嘛!)

看著丁幹默讀著詩,一言不發的樣子,周圍師弟們都面面相覷。

這兩首詩,到底誰好?

雖然我覺得丁師兄的詩寫得很好,可是這陳姓少年的詩我也不能昧著良心說不好。

尤其是他最後幾句還真能激發起我們的共鳴。

誰也沒說話,就看兩個當事人自己如何評價。

也不知沉默了多久,丁幹的臉上重新露出了笑容:“按道理,我對自己的詩向來有信心,也不覺得有多少人對陽朔的山水比我還要了然於胸。”

“陳兄弟能在短短數日之內,將自己的段位連升七級,完成一個境界的跨越,原先我還有些不信,現在看來,當真是有天賦與情懷的。”

“要按照我自己的心意,是不想向你服輸的,可是看在你這詩——畢竟是在讚譽我們陽朔的風光,衝著這點,我也覺得……”

丁幹說著,緩緩伸向腰間,解下了自己的腰帶,雙手奉上:

“向陳兄弟認輸,沒什麼大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