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宋的變遷最新章節列表 > 288章、趙恆病逝(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288章、趙恆病逝(下)

沒待海港裡的人準備好,報喪的船隻已經停在了棧橋上,報喪的內侍雙手高舉遺詔出了船艙,守衛海港的廂軍們本是皇城司禁軍出身,看到是個品級不低的內侍來報喪,哪裡還會不明白是怎麼回事,都頭上前領著廂軍和工匠全部跪下迎喪。

丁睿跪在人群中,聽著內侍念遺詔,想著那和藹可親的老倌兒,腦海裡都是自己逗得他哈哈大笑的面容。丁睿也不知道為何特別思念他,心裡一陣陣絞痛,眼淚一滴滴的掉了下來。

臺灣府衙設定了靈位供官吏和百姓們祭拜,吳夢全身鎬素坐在輪椅上看著趙恆的靈牌發呆,手裡捏著趙恆臨終前給他的書信,眼圈通紅。

這個皇帝有過鹹平之治的壯舉,又有澶淵之盟的懦弱之舉,後來又弄些神神鬼鬼的封禪,等他覺悟過來想勵精圖治時上天已經不給他機會了。

但不管如何,趙恆都是個仁慈的皇帝,從不驕橫跋扈。可惜吳夢用上了後世的藥物都只延長了他一年半的壽命,真是閻王註定三更死,誰敢留人到天明。

他臨終的書信好生奇怪,除了請自己好生教導趙禎,還特意提及了丁睿,言下之意卻是有感謝他盡心盡力傳授丁睿的意思,讓吳夢深感疑惑。

尤其是趙恆的遺詔讓吳夢大惑不解,不知他為何如此信任自己,說真的吳夢還曾經一度擔心趙恆會忌諱自己,想不到趙恆立的遺詔會令朝廷徹底放手而讓臺灣府毫無牽絆的施為,這可是比尚方寶劍還管用許多,只要不謀反,根本不用擔心劉娥會與臺灣反目,她頂多只能使些絆子,吳夢前幾個月的擔憂全部化為烏有。

臺灣的官員們都按照品級披麻戴孝前來祭奠,智慧和尚身披袈裟在幾個弟子的幫助下做著法事。

丁睿卻被林貴平扎上了素白的斜布頭巾、穿上素白的大袖衣裙,腰間、頭上繫著白色的麻布帶子。

丁睿看著周圍官員的打扮,不解的問道:“舅舅,燕知府都不用頭上纏麻帶,也不用帶素白斜布頭巾,你為何要我如此打扮。”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林貴平用發紅的眼睛瞪著他道:“要你如此就照做,囉嗦什麼。”又塞給他一根竹製的哭喪棒,勒令他守靈三日。

丁睿從來沒有看過舅舅對自己這般兇惡,有些害怕,連忙接過哭喪棒,乖乖的去守靈了。

林貴平走向府衙的值房,吳夢、燕肅、智慧和尚都在裡面沉默不語。

吳夢看到林貴平來了,說道:“諸位先莫悲傷了,說說正事,先帝的遺詔大家都聽了,我等的憂慮看來是多餘了,劉太后那裡雖是要防備,也用不著太過擔心了,不過在下甚是疑惑,先帝為何如此放心我等。“

燕肅和智慧和尚二人對視一眼,智慧和尚搖頭道:“適才貧僧與燕知府亦是為此事驚訝,不知先帝對臺灣府如此袒護,還以為是吳先生之故。”

吳夢搖頭道:“並非是某之故,若是某的緣由,先帝哪會如此輕易放過臺灣府,定然會派遣大批文武官員來接管,以免日後尾大不掉。”

林貴平自然知道是怎麼回事,他打著哈哈道:“先帝自有他的道理,何況我等皆無謀逆之心,皆是一片忠心為了大宋子民,既然我等想不出緣由,便不用想了,何必自尋煩惱想那些頭疼之事。先帝如此優待臺灣府,我等更要為天下蒼生、江山社稷盡心盡力。”

吳夢想了想覺得林貴平說的有理,便道:“既然如此,就不想這些無用之事了。李太後就要來臺灣了,我等還是趕緊商量下如何給李太後建行宮吧。”

燕肅和智慧大師詫異的望向吳夢,智慧大師問道:“吳先生,哪有什麼李太後?遺詔裡只說封皇後為太后,楊淑妃為皇太妃,來淡水縣的李才人只是被封為臺灣府君,吳先生萬萬不可篡改遺詔啊,貧僧都知曉那是欺君之罪。”

吳夢搖頭道:“某說她是太后就定是太后,不信你問問林提舉,他應當很清楚此事。”

智慧和尚望向林貴平,林貴平點點頭道:“就是李太後,如果她不是太后,天下還有何人有資格為太后。不過,昕頌兄,如此機密之事,你又是如何得知的。”

吳夢苦笑了一下道:“劉太后此舉焉能瞞得過天下人,不用追問某家,先說說按個什麼規格修吧,這規矩某可是不懂,修的太差了有損臺灣的形象,修的太奢侈既來不及也不符合臺灣府節儉的原則。”

燕肅驚訝的看著兩人道:“二位,莫不是當今聖上真是當年李才人親生之子吧?”

林貴平點了點頭道:“確實是,當初某在皇城司裡當差,還是個小小的十將,李才人生下了當今太子,當天夜裡就被皇后抱走,當值的守衛就是某家。為了不洩露此事,後來陳都只把某家調到蘇州探事司為副統領。”

燕肅哂笑著說道:“此事早就洩露出來了,不少朝臣可是風言風語,說的有鼻子有眼,某早就聽說過,只是不大相信罷了。今日聽到林提舉說那夜親自值守,當是確有此事了。我等知道就罷了,切勿四處外傳,反正太后年紀也不小了,事情總有水落石出的一天。”

智慧和尚可是第一次聽到宮中的隱秘,驚訝萬分。

林貴平道:“昕頌兄,李才人生性節儉,在宮裡安分守己,日日做些女紅,看看詩書,從不惹是生非,所以不必修築的富麗堂皇,只要舒適就好。”

吳夢想了想道:“那便在淡水河畔挑個幽靜之處,仿照海邊小築那般模樣修築,地板用木製,衛生間用上瓷磚和自來水管,讓周立給她打造一臺小蒸汽機抽水,至於護衛那就由君烈來安排吧。”

燕肅捋了捋鬍鬚道:“再送李太後一輛剛做出來的四輪馬車做鳳攆,挑兩匹大白馬配上,這樣就符合基本的禮制了。”

吳夢知道古代對禮制甚是講究,想一下子改變是不可能的,當即點頭表示贊同,林貴平和范仲淹也沒有異議,此事就這麼定了下來。

趙恆駕崩後第三日,群臣和趙禎按照老程式三請二辭,第三次趙禎答允,少年天子升座於垂拱殿,接受百官朝拜,宣詔曰:

“門下。惟天輔德,所以司牧黔黎。惟後守邦,所以奉承緒業。稽三代傳歸之典,寔百王善繼之規。洪惟先皇帝紹二聖之丕圖,膺三靈之眷命。仁臨區宇,澤浸昆蟲,誕揚清靜之風,聿致和平之治。焦勞虔鞏,二紀於茲。遽興憑兒之言,遂起遺弓之恨。肆予眇質,俾荷慶基。顧殞越以無容,且哀荒而在疚。適屬承祧之始,宜覃在宥之恩,可大赦天下,云云恭念夙侍聖顏。備承寶訓。凡百機務,盡有成規,謹當奉行,不敢失墜。更賴宗工良佐,中外具僚。鹹竭乃誠。以輔不逮。佈告遐邇,鹹使聞知。”

遂又命宰臣王欽若為山陵使,翰林學士承旨利瓦伊為禮儀使,御史中丞薛映為儀仗使,樞密直學士李及為鹵簿使,龍圖閣直學士、翰林學士晏殊為橋道頓遞使,入內內侍省都知藍繼宗為按行使,內侍省押班王承勳副之,侍衛步軍副都指揮使夏守恩為山陵修奉都護,西染院副使盧守懃為都監,入內都知張景宗管勾一行諸司。大行皇帝趙恆的事情遂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