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靚女截殉錄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章 養癰遺患激民反 第129節 師截殉還淳反 嗜佛之癖淵洪武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章 養癰遺患激民反 第129節 師截殉還淳反 嗜佛之癖淵洪武

第129節 師截殉還淳反古 嗜佛之癖淵洪武

“唉吆!撤!”打鬥著的後院一片混亂。出自同一師門的楊英藝和句小五的打鬥更精彩。句小五施展著大力金剛掌,楊英藝以精湛的招式有力地回擊著。“嗖”地一支飛鏢不知從哪裡飛來,不偏不倚地打在句小五右手腕上,句小五用左手抓住右手腕,衝打鬥的黑衣人們喊。 黑衣人一聽,見句小五受傷,立即蜂擁而上,護句小五逃向院外。

“窮寇莫追!”白惠明、鄺儀等人正想去追時,不知弘雲法師從哪過來,出現在楊英藝面前笑地阻止。

“師伯!侄女有禮了。”楊英藝上前,對身披袈裟的弘雲,施禮地說。

“小女白慧明,給大師施禮。”白慧明也上前施禮地說。

“阿彌陀佛,善哉善哉。罷了!你二人武功,不比句小五差,老衲知道。我在前殿後窗前,隔窗看了一會,你父親和我在一起著。但你父有事走了,把這託交於我。我一看句小五,使出大力金剛掌。我不得不打他一鏢,句太狠毒。那掌如打著你,不要你小命,你也成殘廢!”弘雲一手捻佛珠,一手展掌於胸前鄭重地說。孫嬪在廂房順窗紙縫隙,朝外看著聽著。楊英藝父親也來京城?楊英藝稱呼弘雲,叫師伯。楊家與弘雲有關係?孫嬪想著。

“侄女多謝師伯,助一臂之力!”再施禮,楊英藝恭敬地說。

“弘雲大師好!”孫嬪有時管弘雲叫法師,有時叫他大師。弘雲姓弘名雲,不大在乎此稱謂。孫嬪一看對方句小五等人跑了,從廂房出來走近弘雲笑說。

“老衲不知,孫主駕到,有失遠迎,敬請見諒!阿彌陀佛!”認出面前的孫嬪,弘雲恭敬地說。

“本宮不便打擾大師,躲在廂房,看換契約。李家哥仨狡詐,還僱幫兇,毫無誠意,未達成交易。他們變換招數,還打了起來。多虧大師鼎力相助,打跑了他們!”孫嬪笑說。

“句小五是,楊家師門敗類,福信弟與老衲說過。句小五學武功最早、年齡也最小,背叛師門也最早。他學三腳貓功夫,就以為了不得,再危害社會,早晚遭報應。北京東嶽廟,有副對聯道:‘陽世奸雄,忍心害理皆由己。陰司報應,古往今來放過誰!’善哉善哉!”弘雲笑說。

“大師說得好。人要做善事,助紂為虐,沒好下場!楊教官,李家哥仨也跑了?”孫嬪想了起來地問。

“是啊,他們啥時跑的?”大家也都一驚,向四處張望,異口同聲地說。仨人早已沒了蹤影。

“阿彌陀佛!你們一打起來,他們看著不行,可能就溜了。我也沒注意。”弘雲說。

“他們早晚,還會找你們的,家奴的賣身契,都在你們手。”答應在一旁,幫腔地說。

“是!答應說得對。都別找了,他們還會找你們的,契約在你們手裡。”孫嬪環視眼在場人,也笑著說。

“孫主知道,老衲為啥幫楊英藝,打句小五?”弘雲笑地問。

“你是我師伯!”楊英藝插話笑說。

“你只說對一半:一是老衲也反人殉制。二是你父與我說,你們在搭救逃殉妾的駱紅。老衲在早就聽說,孫主反人殉。三是

老衲早就反感人殉,想為截殉事,出點微薄之力。孫主能否,到老納茅舍一敘?”弘雲說著且問。

“師截殉,還淳反古!”白慧明笑著說。

“那是福信聽我說的。”弘雲說。

“是的,我父親常說。”楊英藝說。

“社會原本沒有人殉,現在也應恢復本來淳厚、樸實的狀態或本性。善哉善哉!”弘雲笑解釋。

“是的!大師說得對!走,咱去大師客廳聊會!”弘雲不僅知孫嬪反人殉,且自己早就反感人殉!孫嬪一聽倒是一驚,和無意聽到貴夫人反殉資訊一樣,又碰到位知音。孫嬪心裡高興地說。

他們一起隨弘雲前走。弘雲走著說著都城隍廟:一、山門:進居庸關都城隍廟,廟前設有戲臺一座,為年節祭祀時演出社戲,是取悅城隍爺的地方。戲臺坐南向北,前臺正對廟門內。廟門為三間,外有石獅守門,內設城隍爺所乘用白馬和軟轎。其間,此廟壁畫描繪“城隍”巡視出行的場景。二、土地廟:過山門廟內,先為左小殿,供本方土地爺、土地奶,並繪有二十四孝圖壁畫。右小殿供奉本地,山神爺和山神奶,繪有忠、孝、廉、節、禮、義、仁、愛八德壁畫。三、十殿閻王:城隍廟內還供奉閻王。城隍管領亡魂諸事,就成了閻王的總管。城隍廟一年有三次大活動,就是城隍出巡,山門裡繪畫便是。第一次出巡是在春季“清明節”,名叫“收鬼”。第二次是在秋季七月十五“中元節”,名叫“訪鬼”。第三次是在冬季十月初一“民歲臘”,名叫“放鬼”。這三次活動,百姓要到城隍廟中,為祖先超度道場,祈求祖先安靈、子孫幸福。四、城隍殿:城隍殿內正中,供奉城隍爺。五、寢殿:這是一座皇家廟宇,採用以前衙門辦公格局 “前府後院”,就是說前面供城隍爺辦公、後面是休息地方。弘雲如此地說著,領孫嬪一行人進寢殿客廳,原是監察司,在廟辦公兼歇息室。楊英藝、白慧明陪孫嬪,走進寢殿客廳, 答應、吳慧敏及鄺儀等保鏢,都侯在殿外。客廳面積不小,主座坐北面南,兩邊各四個客座。主、客座前都有,挺精緻的小茶桌。弘雲打坐在主座。楊英藝、白慧明坐在西面的客座,孫嬪坐在東面的客座。一位小僧人端來茶水,放在了主、客人各自的小茶桌上。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孫主,二位施主,敬請用茶!”弘雲笑著說:

“大師反感人殉制?”孫嬪看眼楊英藝,想知大師為啥反人殉,故意笑問。

“阿彌陀佛!人殉制的興起,與人迷信鬼神有關,老衲雲遊四海,總結的結果。唐代人殉幾乎斷絕,其因是,禁止了迷信。宋代契丹、女真、蒙古等邊疆民族,引迷信進入中原才有人殉惡俗。據《資治通鑑等載:遼太祖死時,以人相殉。金代民間,也存在‘焚其所寵奴婢’惡俗。所以,到了元代文宗天歷年間,朝廷讓城隍爺配享夫人,從此城隍廟裡就有了寢殿,專門供奉城隍爺及城隍夫人。蒙古是少數民族,成吉思汗等最高統治者,迷信鬼神猖獗,導致了大規模人陪葬現象。沒人殉制的延續,我的小童養媳,也不會被陪葬!”弘雲想著是為童養媳被陪葬而淒涼地說。

“童養媳陪葬?”孫嬪一聽地問。

“我的童養媳,長得俊俏。我

家住在北元。武林大俠楊山,楊福信父親,是到處流浪之人,也到過北元。明朝建立後十多年,1380年北元殘餘勢力仍在掙扎。楊福信和我是同歲,有幸住在一院,關係一直很好,並拜了哥們。童養媳和我都是8歲。我和楊山學武,與福信一起學練武功。童養媳陪在一邊,給我們端茶、送水。童養媳那天沒來,說回她媽家看看,後來幾天也沒來。我去找童養媳,家人說她那天出去玩,一直就沒回。我調查了七年,才弄清下落。元朝哈麻,宣政院使,偷偷引進……一個姨,是童養媳的鄰居。童養媳到她家去玩,咍麻的屬下,帶走那個姨。看長得俊秀的童養媳,咍麻的屬下為討好哈麻,也將童養媳帶到了哈嘛府。我八年後知道時,童養媳已成咍麻最小妾!我見童養媳時,童養媳是被搶後,府人看管那多年,才成哈麻小妾。童養媳願和我私奔。可咍麻府院,戒備森嚴,我想救她時,咍麻因罪被處死。但按元朝人殉制,童養媳和妾們,一律陪了葬。想救沒救成,我恨透了人殉制!”大師一臉鬱悶地說。

“你因此,也反人殉制?”大師說哈嘛事,和貴夫人說的院使一致,哈麻為恭維皇帝,不僅害其她女人也害了大師的童養媳!孫嬪一驚同情地問。

“是的!我後來出家,當了和尚。”弘雲說。

“人殉制,真是害人!”楊英藝一臉憤恨地說。

“是的!”孫嬪附和。

“嗜佛之癖,淵洪武!”元朝迷信猖獗,影響了洪武,佛風的興起。迷信與太祖本人,也有大關係。相傳太祖稱帝前,曾宿身城隍廟,倖免於大難。太祖稱帝,於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下旨封都城隍,為監察司民顯佑王,職正一品。此與朝廷太師、太傅、太保‘三公,’和左右丞相平級。同時封,各府城隍,為監察司民,城隍威靈公。職位正二品,封州城隍,為監察司民,城隍顯佑侯,職位正三品。封縣城隍,為監察司民,城隍顯佑伯,職位正四品。”大師一口氣地說。

“成語解釋,嗜:喜愛。痂:瘡口結的硬殼。癖:積久的嗜好。原指愛吃瘡痂的癖性。後形容怪癖的嗜好。出處《南史?劉穆之傳》。痂就是佛,洪武時期,使庶民,嗜佛成風!我父親說的。”楊英藝笑地說。

“小女聽說過,但不知此因!”孫嬪一想地說。

“正是在此時期,各州府縣紛紛地,修建城隍廟。都城隍廟,由皇帝親自敕建,皇宮撥付銀兩,廟內住持由朝廷任命。各府、州、縣,則按照等級,依次效仿,按級別配製冕毓官服。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朝廷頒佈制度,專門祭祀城隍,並除城隍封號。皇朝封京都城隍,為‘都城隍’,其它只稱為,某府某州或某縣城隍。從此,明朝嗜佛之風,就興盛了起來。老衲藉此混進皇宮,想勸太祖,截或廢殉。太祖沒有採納!”弘雲說。

“永樂年初,消除嗜佛之風,是你諫言朱棣?”孫嬪聽人說的,與看史書載吻合笑著問。

“朱棣釋出聖旨,消除嗜佛之風,但並未截或廢殉。”弘雲說。

“報!”見一小僧進來,在大師耳旁說句啥話,大師點下頭,小僧就出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