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靚女截殉錄最新章節列表 > 第27節 身遠心近譚探薇 旁見側出譚截殉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7節 身遠心近譚探薇 旁見側出譚截殉

第27節 身遠心近譚探薇 旁見側出譚截殉

孫嬪儘管不願她死我活的爭鬥,也是不無奈何地到了此步。朱瞻基嬪的身份是不祥之位,誰都怕死也不想死,周小妞如此之說是對的。父親捎信到東宮,讓孫嬪到家鋪等萬老闆,一起去探望王皇貴妃,時間定的是早飯後進宮。王皇貴妃身體近來不好,孫嬪近些日曾兩次去看王皇貴妃。據傳,王皇貴妃要被明確為皇后,肯定是從金口玉言的皇帝嘴傳出。孫嬪把此信告訴了父親,在永城傳開了。萬老闆要來看王皇貴妃。永城是孫嬪的老家,孫嬪起碼得體現出老鄉的情禮兼到!中國是禮儀之邦,禮儀不能丟。家鋪的會客室由正房堂屋搬到了門房的東屋,門房西屋給孫嬪來臨時休息。孫嬪進客室見到萬老闆,萬老闆戴黑色小氈禮帽,上唇稀疏的黑鬍鬚,剪得很整齊,臉白皙無褶皺。一身灰色布袍衫。萬老闆必恭必敬地站起笑看著孫嬪。

“這位是萬先生。”父親站著笑地說。

“先生好。”孫嬪衝客人施禮,莞然一笑地說。

“我女兒孫若薇,孫嬪。”父親衝客人,笑地介紹。

“身遠心近,譚探薇!我是譚娟,多謝您帶信!”只見萬老闆笑摘下禮帽,把白頭套放在茶桌上,露出一頭烏髮,手梳理下齊脖的秀髮,啞然一笑地說

“啊!譚娟。你扮老頭沾得鬍鬚好自然,裝束也挺像。咱沒見過面卻似曾相識,老朋友啊!”孫嬪想著譚娟說的成語,出處晉?幹寶《搜神記》,指身體相隔雖遠,但雙方的心卻貼得很近。為表示友好拉住譚娟手端詳著萬老闆原來是譚娟誇讚地說。

“你是取友必端呀?”譚娟被看得,汗顏無地地說。

“是呀!我是正派人,選擇朋友,也德有個標準!”古城街囚車裡披頭散髮的女人,與面前譚娟比是判若兩人了。譚娟這樣年輕漂亮,確實不應去死,但若是不遇到她舅,也得變成了鬼魂!孫嬪想著,打量著譚娟笑地說。

“我見過你,在爆炸現場。和別人問過後,我才塞給你手一個紙條的。”譚娟興致盎然地說。

“你渾身是膽,不怕熟人認出你?”孫嬪驚訝地問。

“這套打扮,飾怪裝奇不好認。”譚娟自信地說。

“你為啥送我紙條?”孫嬪莫名地問。

“你倆已認識,坐下說話。我還有事辦。”父親看著她倆笑地說,就出了去。客廳擺設很簡單,坐北面南的一間屋子。北面牆上掛著一幅畫:《山溪待渡圖》,是五代關仝的作品,絹本水墨,縱156.6釐米,橫99.6釐米。父親沒有收藏的習慣,也只是一般的愛好,竟然也在永城買了這幅畫。父親查了這位畫家:關仝喜作秋山寒林形象的畫,洗練而完整,給人以身臨其境之感。秋山、林木、村居、野渡,具有雄偉蒼涼的氣氛,使觀者如在“灞橋風雪中,三峽聞猿時”。此圖上方正中主峰突起,瀑布在崖間飛瀉而下,在山下匯成涓涓溪流,山腳有大石,林木間露出村屋房舍,溪水邊,有人策驢喚渡。宋人謂關仝山水“坐突危峰,下瞰窮谷,卓爾峭拔者,仝能一筆而成,其竦擢之狀,突如湧出。”本圖正顯示了此特色,畫中無款詩,堂上題有“關仝溪山行旅圖”。畫下靠牆擺著:一硬木高腿桌,兩邊有兩把靠背椅,雕刻花挺精緻的。桌上有茶盤、茶壺、茶杯啥的。西面牆角一小茶具櫥櫃,對著正面空中,吊著一個八角燈籠,楞面上還有小的花草圖案,紅的面罩、紅的墜穗,燈與菱形小塊的窗欞,相互映襯出客廳的豔麗和活力!

“聽你父我叔說,你進宮這多年,皇朝不定你為嫡妻,而是朱瞻基嬪。楊士奇一派人,找庶民籤請願書,立胡善祥為皇太孫嫡妻。”我一聽是楊士奇,就氣不打一處來!”譚娟一臉氣憤地說。

“我在宮中多年,是裒多益寡,受益匪淺!”孫嬪用手示意譚娟坐在椅上,自己也坐在了椅上。譚娟稱父親為叔,倆人更親近了。孫嬪想著在皇宮經歷的事地說。

“你接受他人長處,彌補自己不足?”譚娟笑問。

“是的!你對楊士奇怎那大氣?”孫嬪一聽,覺得找到了知音。孫嬪知道楊士奇並非誠實人,於是試探性笑地問。

“我從宮中逃殉,與侯太監說好,讓我在楊士奇官邸住一夜便於出城。楊士奇竟在深夜進我住室,要佔便宜。我背後咬破手指,讓他看血,說來月經。我瞅個機會溜出官邸,才逃出了京城。我後來聽說,楊士奇沒達目的,派人到官邸抓我。楊士奇剛兼華蓋殿大學士,老婆、孩都有,算啥東西?”譚娟很是氣憤地說。

“竟有此事?!”孫嬪驚地問。

“是的!楊士奇一派沒好人,竟擠你到了嬪位!”譚娟抱不平地說。

“多行不義必自斃!”孫嬪說。

“我聽人說,楊士奇與張營、陳傳、紀綱四人常聚會。紀綱心狠手辣,他們不幹好事!”譚娟說。

“是的!紀綱被處決已四年了,朱棣封閉訊息,今年才傳出,眾人拍手稱快!”孫嬪一想說。

“永城人云亦云,說皇宮鬥爭非常激烈!支援你派人,向皇帝變相彈劾反對派人,聽說還被支援派打殘一人?生活難以自理。紀綱也被斬首。”譚娟敘說著問。

“紀綱曾給漢王密謀擠太子位,擾亂朝政。紀綱還濫殺無辜,皇帝以此罪名,背後處決了紀綱。”孫嬪說。

“還聽庶民傳說,你雖被定為嬪,反對你派人卻被打的風聲鶴唳,落荒而逃?!”譚娟笑地問。

“風聲鶴唳成語,我知道,《淝水之戰》,晉軍取得重大勝利!”孫嬪想著地說。

“是麼?你佔嬪位,也沒關係,與皇太孫好,可魁壘擠摧,廢掉胡善祥!”譚娟故意笑地說。

“咱不說此事。你為啥送我紙條?”一轉話題,孫嬪仍笑地問。

“譚截殉,旁見側出!”譚娟笑說。

“成語出處宋?蘇軾《書吳道子畫後》:從不同的角度和側面表現出的形象。你說說看?”孫嬪想著成語笑地問

“皮思、張營和陳傳串通鄧誠、鄧果找庶民籤請願書,反對你當嫡妻不說,還維護人殉制。我想打擊反對派人,更想截殉制。”譚娟憤恨地說。

“鄧果是被打殘的那人!”陳三在怡紅樓裡見到了皮思,是皮思安排鄧果搞籤請願書的。孫嬪想著地說。

“鄧果是鄧誠弟,不是好東西,都給楊士奇跑腿!”譚娟很是乾脆地說。

“是麼?我去古城姥家,看刑車上披頭散髮的你。父親老提你,我聽熟了,咱是陌路相逢交好友。多虧你的紙條,反對派又被押兩人,謝謝你!”譚娟在皇宮待幾年,也知鄧誠、鄧果?孫嬪覺得初次會面,就沒細問而笑地說。

“陳傳、張營被押?”譚娟笑地問。

“是的。”孫嬪說。

“呵呵,我想讓你捎信,就與孫叔討近乎。現在咱見了面,太好了。張營、陳傳與司中案有關是我猜的,皇帝饒不了他倆,倆人會受到嚴懲的。楊士奇會少了倆個跑腿的!”譚娟笑說。

“你恨他倆?”孫嬪一想地問。

“那年,父母從老家逃亡古城。張營是縣令,陳傳是縣丞。他們把父母作為流民抓起,痛打一頓押進了大牢。父母說我在皇宮,他們不信還不說,且命屬下人又將父母胖揍了一頓。他們不給飯吃,父餓得要死。父母親還被分押,我父被打病沒人照顧。父背後託獄友給王皇貴妃寫信。王貴妃接此信後,請太子寫了一紙條,我帶紙條到的古城。我再晚一天,父得死在了牢裡 。我又過兩年在皇宮,見到與朝臣在一起的張營和陳傳。二人一次與我迎而來立刻躲開走向不遠處的楊士奇,有說有笑地混一起。”譚娟氣憤地說

“你父母怎不進京城?”孫嬪問。

“他們怕給我添亂。”譚娟說。

“原來如此!”孫嬪也聽楊榮說過,張營、陳傳是跟楊士奇跑的人。三人在一起,孫嬪雖未眼見,楊士奇在朝堂曾為倆人說情,話是有沾親帶故味道。譚娟、楊榮沒亂說話,的確是如此。孫嬪想著便笑地說。

“是的!皇帝還和殺方孝孺般?”譚娟問。

“司中被誅十族,殺了89口人,不僅如此。齊泰、黃子澄是建文帝死黨,皇帝處決也就罷了。齊泰的外甥媳婦,黃子澄的四個婦人,皇帝竟送到了教坊……權賢妃死案,你聽說了吧?被殺那多無辜!”孫嬪氣憤地說。

“豬狗不如!教坊是妓院,我知道的,我逃出皇宮對了。皇帝本性難改呀!”譚娟憤恨地說。

“木材怎樣?”孫嬪笑地問。

“多虧你捎信,也託王貴妃密信的福。否則,我商行若被徵,會破產失業,成窮光蛋!”譚娟說。

“你舅和吳音秦,在哪做事?”孫嬪問。

“他們隨漢王,去了樂安。萬年吼在哪,我不詳。”譚娟說。

“漢王去樂安,沒啥資訊?”孫嬪問。

“我去看我舅聽說,王府招兵買馬,打造兵器,無非想造反!”譚娟笑說。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啊!漢王還想造反!”孫嬪記住此事地說。

“京牆上截殉標語,你知誰貼?”譚娟笑地問。

“不知!”孫嬪說。

“我僱人貼的!”譚娟笑地說。

“你敢如此幹?”孫嬪驚訝地問。

乞丐貼條標語,得一文銅錢。譚娟和姨妹寧小贏一樣,是孫嬪的倆知音。孫嬪想要截人殉制,靠貼幾條標語難截。譚娟的行為,使孫嬪高興地問:“你知道旁見側出成語?”

“我看書看的!”譚娟笑地說。

“你好學習!”孫嬪說。

“你想截殉,我來幫你!”譚娟說。

“皇宮是非之地,風險無處不在,你已逃出了此境地,沒必要再鋌而走險!”孫嬪一想心狠手辣的反對派,故意笑說。

“你父親我叔說,你堅決截殉,我呢?堅決支援你!”譚娟表示態度堅定不移地說。

皇朝在永樂十九年十一月遷都北京,預先詔告了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