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靚女截殉錄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章 眾星拱北薇促截 第340節 生公說法僧截殉元惡大憝是崔訛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九章 眾星拱北薇促截 第340節 生公說法僧截殉元惡大憝是崔訛

第340節 生公說法僧截殉 元惡大憝是崔訛

正統三年(1438)正月的一天。孫太後按鞏順丫事先說,等在乾清宮的客廳,預約要做佛事,過去了大半年。譚娟才約到悟能。孫太後送走朱有燉後,身體不佳,將皇帝交給王振、馬愉等老師。皇宮一些瑣事中非原則問題,皇帝和幾位老師處理,較大瑣事來稟報孫太後。在這段時間裡,譚娟、鞏順丫常來找孫太後,與皇朝沒再追捕截殉幫有關。妙音、柳絮由楊福信陪伴,露面於天河大酒樓,新一屆截殉幫會組建,譚娟張羅有點眉目,是孫太後暗中指導著。天河大酒樓改造後分了兩部分:一是酒樓仍保留原經營項目。二是酒樓後院改造成了布藝廠。布藝廠在很短時間內,接收30幾名妾為員工,她們都是萬氏幫、仨鷹、柳絮等人搭救。孫太後最近先後去兩次延禧宮看太皇太后。王振處理瓦剌來進貢事時,北邊境有瓦刺人進境騷擾,太皇太后那次差點沒殺了王振,皇帝、閣臣跪地求情。但王振還是透過皇帝,擠走指揮使徐恭到邊境,安排了馬順當錦衣衛指揮使。皇帝提拔一批官吏,太皇太后專點武少。司服、司豔在南京救妾,京師遷都前被官府通緝過,武少在南京時追捕過二人,見過二人畫像。武少一天在街上繞,突然看見二人的身影,沒驚動背後跟蹤,聽二人說刺殺太皇太后事。武少報告了太皇太后,且與孫太後給紙條的事正相符,武少幫太皇太后設圈套。太皇太后與孫太後說,這是提拔武少理由。孫太後後來探討過武少品行,武少也是害死韓伊和兩門衛士兇手,還想拉妾張怡去陪葬,孫太後很恨武少且聽說武少沒一點好轉,透過寧小贏將此訊息告訴了司豔伺服的師傅。武少剛被升東廠副指揮使,就被活埋死在東廠院牆外,寧小贏那天來說的。

“報!悟能等人,拜見太后!”懷恩進來報。

“請進。”孫太後坐龍椅邊地說。

“嗻!”懷恩應著出了去。

“悟能拜見太后,太后吉祥!”悟能進來施禮地說。

“悟能平身!”孫太後說。

“謝太後!”悟能說。

“民女拜見太后,太后吉祥!”鞏順丫和譚娟,隨著進來施禮地說。

“二位平身!”孫太後說。

“謝太後!”二人說。

“你們都坐下,悟能很忙?”孫太後笑問。

“生公說法,僧截殉!”打坐在臣右邊椅座,悟能一手捻佛珠,一手展掌於胸前地說:“謝太後賜坐,貧僧不忙,阿彌陀佛!”

“咱坐下!”孫太後走近並拉譚娟和順丫坐左邊椅說。

“成語何意?”順丫問。

“民女知道,成語出處《蓮社高賢傳》。有個典故:晉朝時,有位和尚,俗名叫魏道聲。他自小出家,苦讀經書,研究佛學,精通佛典,才華出眾,故眾稱其曰:道生法師(尊稱為生公)說法。”譚娟說。

“貧僧不是道生,也沒說法,牢記弘雲遺願,想截殉!”悟能說。

“你一位和尚,無家小,為啥截殉?”順丫笑問。

“我堂妹是妾,要被強迫陪葬死丈夫,買通管家逃了殉,竟又被官府抓住,送去陪了葬!”悟能無助地說。

“你因此恨人殉?”譚娟問。

“是的!人殉害無辜,佛家普度眾生。在松江西林禪寺,貧僧煉一些丹藥,隨妙音

,雲遊寺院,救過幾妾。例如:在天津寶坻……”悟能看眼孫太後,沒答譚娟話地說。

“妙音在救妾?”打斷悟能話,孫太後笑問。

“是的!妙音被追捕時,沒間斷救妾。皇朝近年沒追捕截殉幫,妙音就活躍在大覺禪寺附近,住有半年,與萬氏幫合救出小尹。”悟能說。

“救小尹,妙音參與?”在郕王府聽李豪紅說,孫太後沒來及問李豪紅地問。

“太后怎知?”悟能沒答且問。

“哀家聽說,你們救小尹時間,過去有大半年了?”孫太後疑惑問。

“我聽說是!萬氏幫各幫主,在天津聚會,救逃殉的小尹,同時救了朱有燉?”譚娟說。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是的!奇盛幫土匪,既追捕小尹,也打劫朱有燉?”悟能說。

“有人說奇盛幫匪,護人殉,最可恨!”孫太後聽著說。

“是的!太后做佛事?”譚娟笑地提示,順丫附和。

“她們與我說了天津事,有幾個疑問。大師正好知道,我瞭解完,再做佛事。”孫太後看眼譚娟和順丫,衝悟能說。

“弘雲師曾說,太后想截殉。太皇太后那次做佛事請我,我側面瞭解,你是想截殉。所以,貧僧一來,沒犯拘束——說了煉丹藥,也說救妾事。”悟能說。

“太皇太后怎說?”孫太後問。

“貧僧問她,有人想截殉?太皇太后說,是孫太後吧?我說我不知道,心非巷議而已。太皇太后說,在她有生之年,人殉祖制,不好截或廢。她如此說,貧僧不好再說。”悟能說。

“太皇太后仍是此觀點。”順丫說。

“張太皇太后,是遵從祖制典範,非一兩年,我早已聽說。”譚娟說。

“是啊!截殉制,咱要慢慢來。咱不說她,奇盛幫怎回事?大師可知曉?”孫太後一聽太皇太后觀點,得緩讓皇帝寫截殉聖旨。孫太後要尋找有利時機,藉助別人話和事,使婆太皇太后不好阻止,孫太後想著一轉話題地問。

“元惡大憝,是崔訛!”悟能說。

“何意?”一聽成語生僻,孫太後笑地問。

“成語釋義 :元惡,首惡;憝,奸惡;原指大為人所憎惡,後指元兇魁首。語出《尚書?康誥》”環視在場幾人,悟能笑地說。

“大師說得對,我聽說過此人!”譚娟說,順丫也笑附和。

“萬氏幫救小尹,又救下王爺,朱王爺在廊坊設宴會,答謝萬氏幫人!”悟能說。

“怎在廊坊?”孫太後不解地問。

“萬總指揮,怕崔訛搗亂,救出二人,跑到了廊坊地區。崔訛再有勢力,在天津自己地盤行,不敢去廊坊地區鬧事!”悟能說。

“原來如此!”孫太後笑說,順丫、譚娟也點頭附和。

“我和妙音、小尹也參加了宴會。萬氏幫有總指揮使萬年吼,副總指揮使塗寶、常汶,軍師梁俊。地方有幾位小幫幫主:羅仁、山東胡幫主、東北喬幫主、廣西卜塔幫主。包下一個酒樓,朱王爺隨從幾人,和土匪百十人,一醉方休。我和妙音戒酒。小尹和朱王爺、萬年吼、梁俊、喬幫主、塗寶幾人一桌。喬幫主是小尹舅,為陪外甥女,才和我們一桌。我們在席間沒喝酒,竟說奇盛幫事。”悟能說。

“奇盛幫在浙江一帶,怎跑到天津,我也是聽說。”譚娟說。

“你聽誰說?”孫太後問。

“崔蘭草!”譚娟說。

“你怎認識她?”孫太後問。

“她是逃殉妾,說了身世,和家裡遭遇,對李充陪葬,很是同情。崔蘭草和李蘭一樣,很恨人殉制,我就留下了她。”譚娟說。

“她和她男人原在客棧,幹打雜事?”孫太後聽說過地問。

“是的!她男人留在那裡,她帶一孩,進了咱廠,李蘭拉她進的布藝廠。”譚娟說。

“阿彌陀佛,善哉善哉!崔蘭草的爺,是奇盛幫坑害死,幫主崔訛與蘭草家,還有親戚關係。萬年吼氣憤地說,崔訛既護人殉制,又打劫好人。萬年吼哪天找到崔訛,一定得收拾他。王爺封國在開封,是河南地界,朱王爺為人很好,開封沒匪騷擾。崔訛的奇盛幫,在浙江一帶,與羅幫主人,發生過衝突。奇盛幫懼萬氏幫,在一次打劫中,打小尹婆家篷車,碰到管家。管家也姓崔,叫崔果,與崔訛是老鄉,一村人。小尹婆家擴大產業,崔果回家找人,擴充府上管理人。崔果說服崔訛,拉崔訛匪幫,進了府上。小尹丈夫叫易常昌,當過左僉都御史,正四品職,是天津人。永樂末年的易常昌,在天津當總督軍,統管天津三衛。崔果是大管家。幾年下來,易督軍產業,遍佈於天津衛,到處有易府人。崔訛去了後,當二管家。小尹躲在大覺禪寺,逃殉了半年,竟逃不出天津,原因在於此。阿彌陀佛!”悟能說。

“崔訛怎知朱王爺?”順丫問。

“阿彌陀佛!在浙江活動,奇盛幫與萬氏幫,一次衝突後,記下了仇恨。崔訛帶土匪,打劫過開封,開封人向著朱王爺。崔訛打劫開封,沒撈好處不說,被打死幾匪,知道了朱王爺。崔訛到天津後,把王爺畫像,給了手下。崔訛要報仇,為死去的弟兄。崔訛沒想到,萬氏幫人,救了朱王爺。崔訛沒緩過神,萬氏幫人,跑出天津,進廊坊地界。廊坊在元時,屬中書省,明時屬順天府,崔訛不敢去。”悟能說。

“崔訛是惡人!”孫太後解恨地說。

“崔訛在家是養子,丟棄養父母,是不孝之子!阿彌陀佛!”悟能說。

“崔訛惡人,應有惡報!”譚娟氣憤說。

《逆子食魚化骨》的故事,你們可聽說?”環視眼在場幾人的孫太後等,悟能大師笑地問。

“大師說說!”孫太後一聽來了興致地說。

“是啊!大師說說!”順丫也看眼孫太後笑地說,譚娟也笑附和。

《逆子食魚化骨》:古代長溪有一位叫陳元的人,被女方招郎上門,靠捕魚為生。父母親有一天來探望,他見來了的父母親,就滿肚子地不高興。母親覺察到他的心思,怕他幹出令人難堪的丟人現眼的事情,坐了一會兒就要告辭回家。媳婦心眼較好一點,苦苦勸父母親留下,父母親礙於媳婦的情面,也就留了下來。第二天陳元仍去打魚,捕了一條大魚。他得意之極,忽然想到有父母親在家,一定會同吃他埔的此條大魚,就找一個託詞,打發媳婦送他的父母親回了家。媳婦和父母親前腳剛走,陳元就急忙把魚煮熟,大嚼起來。不想剛吃完大魚,他的骨肉就全部化成血水,慘痛而死。原來此魚叫化骨魚。逆子吃了它也是惡報,可稱得上大快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