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靚女截殉錄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二章 景帝欲眾叛親離 第427節忠不避危是劉球 王振是荼毒生民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十二章 景帝欲眾叛親離 第427節忠不避危是劉球 王振是荼毒生民

第427節忠不避危是劉球 王振是荼毒生民

孫太後目送譚娟出客廳的心情,有空落落沒點著落感,時間被人等待是無法想象地漫長。景泰元年過去大半年,英宗被俘後在北邊沒點訊息。門可羅雀的客廳使孫太後寂寞得難耐時,孫太後也不得不讓侍女抱來太子,盯著一線幾乎渺茫的希望之光,打發著一天天無聊的日出日落。孫太後和皇后錢一娘、皇貴妃周影環、皇妃萬立薦、劉敬、王惠,常徘徊在東宮和乾清宮間的路上。孫太後侍女:楊安、高淑、魏德、王賢,常受太后之命把太子朱見浚接進乾清宮,錢一娘和周影環也陪來。此群主僕的女人在客廳,圍著本也不懂世事兩歲多的太子朱見浚,長吁短嘆沒話找話地閒聊毫無意義的閒言廢語,慰藉著傷透心的太后的孫若薇。黃小丫等侍女去探聽帶來的資訊,使孫太後沒多少感興趣的東西。孫太後無意聽到個資訊,心裡一下很是震驚,派人去找了侯齊。

“報!侯齊來,求見太后!”懷恩進來報。

“請進!”孫太後說著坐在臣右座,無聊的目光,看著客廳的門口。

“小臣拜見太后,太后吉祥!”侯齊進來,施禮地說。

“平身!”孫太後說。

“謝太後。”侯齊說。

“你坐下說話!”孫太後說。

“謝太後賜座!”侯齊坐在左座地說。

“你們看好太子,去裡室玩!”孫太後對侍女地說。

“嗻!”侍女們應著,去了小客室,是侍女常去的閒室。

“劉球的事,你清楚?”孫太後疑惑地問。

“嗨!劉球太固執,不聽我話,結果出了禍事。太皇太后活著時,是正統七年,劉球說話,引起王振地不滿。正統八年後幾年,馬順老讓我辦案,小的空餘時間,研究救妾的事。多年來,臣稀裡糊塗地過來,忽略了劉球。土木堡之變後,馬順、王山等人,被打死後,盧忠那天,被任命為指揮使,我們聚會在閒聊。劉球的長子,劉鉞找我,說了此事。我心一驚地才想起了劉球。”侯齊說。

“你幫鄧英豪,打王山?”孫太後先問。

“是的!誰說?”侯齊問。

“譚娟和鄧英豪,來這裡說的。”孫太後說。

“王振和王山,是叔侄關係,很是仇視我和劉球。臣常來你這裡,也避一些風頭,王振沒敢動我,原因可能在於此。馬順和他們是一夥,我也儘量,敷衍馬順。可劉球有異,脾氣固執得很,麓川出兵事……”侯齊說。

“麓川出兵,哀家清楚些,劉球與王振,意見不一。”婆死後期間幾年,孫太後只做兩件事:一是關心救妾事,二是培養皇帝自信心。其它事,孫太後很少過問,劉球和楊英藝結婚後,偶爾來幾回也就很少來。所以,孫太後很少知道二人情況。黃小丫和何青青去內閣府,假裝找陳循問事,聽幾位內侍說於謙話,孫太後才知劉球被馬順給害死。於謙稱劉球“鐵石心腸,冰玉精神,超然物表,不流一染,古之君子,今之藎臣。才足以經邦而濟世,學足以尊主而庇民。”劉球二子皆舉進士,立誓“王振不死,終世不仕”。孫太後一聽心理很是吃驚,就讓黃小丫派人叫來侯齊,想瞭解情況。孫太後聽侯齊話,知道了此事,就打

斷侯話地說。

“正統八年……”侯齊說起劉球正統八年後的事:四月,雷震奉天殿,英宗詔令大臣直言時政,雖是虛應做樣子,但有積極一面。劉球按說,可不說話,因翰林官不問政事,沒“言”責。但劉球從國家和人民利益著想,作多日準備,向皇帝遞交疏文。劉球此疏文,並沒直接針對王振本人,而是勸皇上要親自處理政務,不可使權力下移等問題。疏文分勤聖學、親政務、用正士、選禮臣、核吏治、慎刑罰、罷土木、定法守、息兵爭、儲武備十項。英宗帝看到劉球的疏文,極不高興但又不好發作,就讓臣在朝堂地議論。結果只採用疏文中,提到補充太常寺官吏建議,讓修撰董璘去太常寺任職。朝廷有位任欽天監監正官吏,負責氣象的臣叫彭德清,祖籍江西廬陵(又說是宜春遷去),一直與劉球以老鄉稱。彭德清是“勢力眼”,與宦官王振走得勤,一時成為朝廷“跑火(嘴不嚴)”人物,深受朝中個別官看中。劉球和彭德清性格不一、志向不同,劉球看不起彭德清。劉球有一天,和彭德清打照面而不理會,彭德清十分生氣,總想找機會報復。見劉球疏文,彭德清認為來機會,斷章取義摘抄文句找王振,說劉球疏文聽言多事,威逼皇上、圖謀不軌。彭並指疏文“政由己出,權不下移,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等句地挑撥,“麓川連年用兵,死者十七八,兩地說的公公您,是有意影射彈劾您!”王振經他一挑唆,聯想到兩年前劉球上疏反對麓川用兵,頓時大怒,下令錦衣衛把劉球逮捕入獄。為給劉球網織罪名,正值編修官董磷任太常卿一案被查進獄,王振便透過董鱗案置劉球於死地,指使錦衣衛指揮馬順用毒刑拷打、逼迫董磷承認太常卿事是受劉球指使。之後又給劉球用刑,王振逼迫他屈服,不奏皇上、私定死罪。

“忠不避危,是劉球!成語釋義忠:忠於;避:迴避;忠於職守,不迴避危險,出處《晏子》:‘忠不避危,愛無惡言。’彭德清非好人!” 孫太後想著說。

“您聽說過,此人事?”侯齊問。

“是的!”孫太後說。

“是啊!他添油加醋,害了劉球,小臣知道後,去看過劉球。”侯齊說。

“你去怎說?”孫太後問。

“我勸他寫奏摺,給皇帝解釋,劉球說沒事。皇帝讓說話,我說想說的,不致死罪。劉球寫沒寫解釋,小臣不清楚。”侯齊想著剛正不阿的劉球一臉同情地說。

“他後來?”孫太後問。

“土木堡之變期間,我忘了此事,見到了劉鉞,才瞭解情況……”侯齊說起劉球被害的經過:正統十四年(公元1449年)一天深夜,牢燈似“豆”,劉球在獄中想著朝廷一些事,想起了家中的妻兒老小心潮起伏。他此次上疏是響應英宗皇上的詔令,透過正常渠道發表的看法和意見,疏文就是有不對之處,自己也是朝廷命官、不經法司所議、天子所斷、不會有殺身之禍。劉球但又一想,王振氣量狹窄,得意於皇上,又握有重權。劉球要作好被報復殺頭準備。侯齊聽劉鉞說的情況,又去找出獄的董璘瞭解,劉球常與董璘說此樣的話。董璘看還沒等劉球再想下去,馬順就帶著幾個小校,手持鋼刀出現在獄前。門“吱”地聲開啟,兩位彪形大漢闖了進去,劉球剛起身沒說

句話,腦袋就被利刀削落在地。鮮血噴濺了馬順與刀手一身。劉球頭顱雖然沒有了,但身軀卻直立不倒。過了很久,才聽“咚”地一聲地倒下。馬順指揮著幾位小校,把劉球屍體肢解,在獄室就地挖坑掩埋。馬順與小校秘密殺害劉球行動,被關在另間獄室董璘,看得清楚。劉球沒幾天,被殺的死訊傳出,劉球妻子、帶兩兒子,悲痛欲絕。董璘想法賄賂獄卒,在獄室一角雜草下發現劉球一件血裙,讓獄卒把血裙送到劉家。劉球長子劉鉞,給送血裙五兩銀,獄卒又把劉球一條胳膊偷出。這樣,劉鉞把血裙與胳膊,一塊放入棺材,草草地把喪事辦了。劉球被害不久,發生“土木堡之變”事件,英宗帝被俘。護衛樊忠等人一氣之下,用鐵錘將王振打死,馬順在朝堂上被臣群毆,打死後暴屍示眾。彭德清從土木堡逃回後,被處以斬刑,最後在獄中凍餓而死。害死劉球三個罪人,都沒個好的下場,而劉球千古不滅的忠貞之氣,卻永遠被庶民傳頌。

“王振是,荼毒生民!成語釋義荼毒:毒害,殘害;指殘害人民,出處唐?李華《弔古戰場文》。怎追的此案?”孫太後說。

“景帝讓的。國子助教李洪聯,是小臣鄰居,離劉球家不遠。我們都認識,關係一直不錯,他一聽很震驚,上書重審此案。”劉球的事引起相鄰憤恨,侯齊想著說。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景帝有何反應?”孫太後也很關心劉球的事,一臉關切地問。

“景帝讓,重審案件,押彭德清,進了大牢。景帝並下詔加贈:劉球“翰林學士”,追賜“忠愍”諡號,賜其妻,“誥命夫人”。旨遣吉安知府,祭祀其家。吉安教授趙永吉,上書建議:將劉球同歐陽文忠、胡忠簡、周文忠、楊忠襄、楊文節等六忠烈,置“忠節祠”祭祀,以昭示後人。知府李繼捐俸,在葛洲村前建:“忠節”祠、“忠烈”坊以示追念。”侯齊想著說。

“景帝做此事,還不錯。”孫太後想著的心情較舒暢,劉球會瞑目於九泉,孫太後環視下客廳地說。

“是啊,太后看看,小臣在東廠,撿個紙條,寫著順口溜。”侯齊想起件事般,從衣兜拿出個紙條地笑說:

“《猖狂》:

小人得勢莫猖狂,

猖狂至極必遭殃;

輕則傷了其自身,

重則家破人又亡;

勸君加強自修養,

善待他人好心腸;

非分之事莫要想,

幸福快樂享安康!”孫太後接過紙條,看著笑地念。

“太后有啥的感想?”像想著啥的事,侯齊笑著問。

“是啊!王振得勢太猖狂,且也很是狠毒,猖狂至極,自己遭了殃!”王振在孫太後跟前那多年,給孫太後生育藥方,使孫太後生育祁鎮,給孫太後留下個好的印象。讓王振給祁鎮當的老師。孫太後考慮的就是此因素,沒想到王振淨是位得勢就猖狂的奸佞心腸。皇朝出現土木堡之變,孫太後心裡百感交集、悔恨自己用錯了人,很生自己氣地說。

“人不得一樣。太后別太傷感,你遇到奸佞的王振!”候齊安慰孫太後笑著說。

“王振是小人!”孫太後無奈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