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靚女截殉錄最新章節列表 > 第6節 紀綱是樂極生悲 城門失火殃池魚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6節 紀綱是樂極生悲 城門失火殃池魚

第6節 紀綱是樂極生悲 城門失火殃池魚

“少爺、少主,小的與你有話說。”家被打劫案已破,使孫若薇心平氣舒了好多。案犯已被處決,僅剩一劫匪漏網,孫若薇也協助皇朝在查詢。但敵視目光攪擾得孫若薇心局促不安,得抓住朱瞻基此棵救命的“稻草”。與朱瞻基一起吃完早飯剛出門口,孫若薇見在不遠處徘徊的況鍾。孫若薇隨朱瞻基曾多次見過況鍾,知道況鍾的一些簡歷:況鍾(1383—1443)字伯律,洪武十六年(1383),生於江西靖安縣的龍岡洲。在歷史上很有清名的他,大部分時間並不叫況鍾而是姓黃叫黃鐘。事得追溯到況鍾的祖父況淵。況淵生活在元朝末年,恰逢元軍和農民起義軍,在靖安縣附近展開激戰,一家人在戰亂中慘遭殺害。況鍾後來所寫的《示諸子詩》中,曾含蓄地表明,祖父況淵一家人是死在農民起義軍之手。但太祖是農民起義軍中一分子,政權也是建立在農民武裝的基礎之上。況鍾所以對家門不幸說得比較隱晦,且也很少提及。父親況仲謙在這一年剛六歲,僥倖死裡逃生卻不幸成了孤兒。鄰居的黃勝祖沒兒子,將況仲謙收為養子。況仲謙從此改隨黃姓名黃仲謙。黃家家境富裕。黃仲謙倒也沒受啥委屈,後育有兩子,其長子黃鐘即後來的況鍾,次子黃鏞。黃仲謙既是況家的惟一後代,也是黃家惟一繼承香火之人。對於歸宗的問題上,況仲謙曾想恢復原姓,但又難報養育之恩。兩難境地的況仲謙在臨終時留下遺囑:長子黃鐘恢復原姓,次子黃鏞繼續作為黃家後代。父親的遺囑,黃鐘銘記於心但卻未立即改姓(直到多年後,黃鐘已官至禮部儀制司郎中,才要求恢復況姓)。況鍾自幼聰慧,對書法很感興趣,在正楷、隸書、行書上都頗有研究。況鍾本來會按照父母願望,經過刻苦讀書可獲取功名。但在永樂四年(1406),靖安縣新來的知縣俞益,卻改變了況鍾人生的道路。俞益需要一位精通文理、能幹練達的書吏,千挑萬選選中了況鍾。況鍾父母不願意。但俞益說:“自古以來,從書吏起家而成為高官者很多:漢代蕭何、曹參位至相國。唐代孫伏伽成為諫議大夫,書吏有啥不好?”況鍾跟隨俞益做了一名書吏。多年後吏部考績之期,俞益介紹況鍾於當時的吏部尚書呂震。呂震一見況鍾,留下了很好印象。成祖當時正逢廣攬人才,況鍾在呂震推薦下,皇帝特意召見了況鍾。皇帝覺得此人可用。況鍾就在永樂九年(1415)九月,被皇朝任命為正六品、禮部儀制司郎中,況鍾決心效忠於皇朝,常給朝廷遞送有益奏摺,不斷接觸楊士奇和太子等重臣。朱瞻基是太子長子,被冊封為皇太孫。況鍾常來東宮,也算得上是熟人,知道孫若薇是朱瞻基未來的媳婦。

這天況鍾見孫若薇和朱瞻基,便過了來,與朱瞻基相視而笑地說。

“啥事?”朱瞻基問。

“紀綱是,樂極生悲!”況鍾有說有笑地說。

“怎回事?”況鍾對紀綱有意見,上次與朱瞻基說過。 “語出《淮南子?道應訓》:高興到極點時,發生使人悲傷的事。”孫若薇也恨紀綱,就解釋成語地問

“紀剛不得了,內閣聚會,約他參加,決定司中案事。被處決司中家族是紀綱主張。紀綱受帝寵到了極點,樂極生悲了。”況鍾自得地說。

“怎生悲?”朱瞻基問。

“紀綱在法場行刑,皮思也在場。”況鍾笑說。

“皮思算啥?”孫若薇問。

“左輔右弼的他,是閣臣派去的監管。”況鍾說。

“我也聽說了。”朱瞻基說。

司中族人倆孩被救走。皇帝很生氣,命紀綱查剿幫匪,限三天破案!”

“小孩幾歲?”孫若薇感興趣地問。

“小的聽說:一個七歲,一個九歲。”況鍾說。

“紀綱破不了案?”孫若薇笑問。

“應被免職,話傳遍了朝野!”況鍾笑地說。

“是麼?!”朱瞻基笑問。

“是的!小的還有資訊:檢校官皮思,是楊士奇隨從。孫若薇家劫案案發前,皮思去過永城。我聽說的,劫匪被處決後,有一漏網魚,是皮思吧?”況鍾懷疑笑地說。

“你傳遞我資訊,我們感謝。你若有皮思證據,要提供於我。”朱瞻基笑說。

“好!”況鍾說。

“你哪得來資訊?”朱瞻基問

“道聽途說!”況鍾笑說著揮下手地走了。孫若薇知道皮思簡況:皮思是楊士奇堂叔閨女的兒子,與況鍾一個大的部門,他們常有來往。皮思和紀綱一樣,傳達內閣楊士奇旨意,狐假虎威,況鍾嗤之以鼻。認識了朱瞻基和孫若薇後,況鍾常來說二人的事。皮思常活動在紀綱、況鍾部門。孫若薇透過朱瞻基認識了皮思,有了那天姥說事,內心多長一個心眼,和朱瞻基不聽授課,就拉朱瞻基走出家院,常到太子門前閒繞,目的是能碰到一些臣及隨從,從他們訕牙閒嗑中搜尋到有關自己的資訊。朱瞻基有點像他父親朱高熾,仁慈、心善、穩妥還體諒人。家被打劫的案子,竟管有漏網之魚,害傻哥的兇手待查,若不是朱瞻基幫忙,不知啥時能破。從這一點上說,孫若薇認為朱瞻基是個好人。漏網人的體型像周小牛、萬年吼,是個子很高的人,皮思是矮個兒有差異。朱瞻基被冊封為皇太孫後,就和大人般常上朝聽政事,是皇爺讓的。故此,與朱瞻基在一起的時間聚少離多,孫若薇少了好多在一起學習、閒聊的機會。孫若薇要想辦法拉著朱瞻基,多接觸一些大官吏,也想去聽朝堂議事的資訊。管事的不讓孫若薇進朝堂,孫若薇就走進那小休息室。孫若薇在休息室,也會聽到朝堂上的直言讜議。前些日陪朱瞻基去的那次,臣們議論皇太孫的事,敵視目光的楊士奇拉一幫反對派說,皇太孫選嫡妻,與占卜、求方位,一定要若合符節,兩者完全吻合,才會珠聯璧合!這既驗證郭姨說有人爭嫡妻位的話,也驗證了貴夫人說兩派對立的矛盾。截殉幫是屬於支援派人?孫若薇一下也不敢說。楊榮等臣們也說,朱瞻基姥(貴夫人)找來的孫若薇,皇帝也讓“養於宮中”,孫若薇理當被定為嫡妻。以楊士奇、楊榮為代表的臣們,兩派對質了好長時間。皇帝打了岔,才中止了爭辯。最近,沒人再提選皇太孫嫡妻事。那天聽了楊士奇的話,孫若薇心裡有點添堵,聽了楊榮的話,心情才舒暢了一些。貴夫人病了的訊息傳進孫若薇耳裡,心一下怦地忐忑了起來,立刻走進了貴夫人府。孫若薇一進臥室的門口,與出去的一靚女照面,看一眼匆忙出去的靚女,靚女也回看一眼孫。貴夫人一臉憔悴地躺在床。張姨(也就是太子妃)坐在床邊。御醫給貴夫人把完脈說:

“夫人肝火太旺,需要祛火。”

“唉!我哪的火?”貴夫人一笑地說,看向進室的孫若薇和周小妞。

“額頭燙手。”近前摸貴夫人額頭,孫若薇關心地說。

“小臣開點藥,夫人要多靜養,吃了此副藥會好的。”御醫開了藥方,衝張姨告辭地說著走了。

“你倆去買藥,藥房記東宮賬。”張姨衝順丫和周小妞說。順丫是貴夫人貼身侍女,年齡大一點,周小妞是孫若薇的侍女。

“嗻!”周小妞看一眼孫若薇,二侍女應著去了。從永城接觸以來,孫若薇常來看貴夫人,成了貴夫人府的常客。

“媽和孫若薇聊,有事喊我。”張姨看一眼孫若薇地說著出了臥室。

“姥為我操心,才得病了。”張姨看一眼孫若薇,似乎沒嗔怪意。孫若薇坐在床邊,拉貴夫人手低頭地說。

“城門失火,殃池魚!你別那樣說,紀綱造孽!”貴夫人鬱鬱寡歡地說。

“紀綱?”孫若薇想起況鍾話不解地問。

“紀綱為報復劫匪,求帝寬恕過錯,接過權賢妃死案,皇帝在場坐陣。紀綱對被揭發的太監和銀匠等人,也不派人調查,嚴刑拷打。紀綱用烙鐵硬烙死了被告發的呂氏,受呂氏利鎖名牽的宮女被殺三百多名。紀綱肆意地殺戮,皇帝請大師祈禱,為權賢妃追祭冥福!唉!”貴夫人唉嘆地說。

“朱棣在永樂初,已廢嗜佛之風。怎還搞迷信?”孫若薇問。

“匪不劫法場,也許沒事?”貴夫人悔恨交加地說。孫若薇想,貴夫人怎知劫法場及紀綱審案事,與截殉幫有關係?孫若薇那天在回來的路上,聽路人議論截殉幫專門搭救要被陪葬的妾。周小妞和順丫買藥回來熬了,貴夫人吃藥睡了。孫若薇走在回東宮路上聽周小妞說去看李小葉的事。李小葉說正宮出的事,是貴夫人說的權賢妃死案,紀綱為報復劫法場匪,實施的殺人。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慘無人道!對司中家族人有仇,皇帝對宮女哪有那大仇?是紀綱行為!”孫若薇往前走著窩火憋氣地說。

“唉!”周小妞也唉嘆。

“葉子姐怎知此事?”孫若薇問。

“宮女們說的。皇帝給李小葉家買套豪宅,李家搬進了京城。不僅如此,皇帝還給一筆銀子。葉子姐真本事。”周小妞羨慕地說。

“皇帝鬼迷心竅!”孫若薇說,

“何意?”周小妞驚問。

“釋義:鬼怪迷惑住心竅,指對問題認識不清!”孫若薇不想說李小葉事地想起貴夫人說紀綱造孽話,明白‘城門失火殃池魚’意是紀綱報復行為。孫若薇學過此成語,歷史有種說法:北魏孝文帝時公元471年,池氏總代數49世之裔池仲魚,封授城門侯而因城裡門失火,皇上責罪於池仲魚疏於護城不力被革職,並誅其九族。以致池姓起源歷史久遠,後人便將池仲魚家族無故遭受株連事,說成了如今“城門失火,殃及池魚”順口成語。而被廣為流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