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幻想 > 山海經之三子傳說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一章:鴻鈞老祖 巧借靈臺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十一章:鴻鈞老祖 巧借靈臺

果然‘靈犀’一點,心靈感應。過有些時,虛空之中忽然傳來一陣頻伽鳥的悠揚鳴叫聲。

霎時間,靈臺山十萬座山崗上,虎嘯,獅吼,鳳鳴,鶴唳……千靈萬獸紛紛齊集於三星洞洞府之外。只見虎豹獅象,夾道伏立,威武非凡;珍鳥瑞禽,凌空飛舞,美妙絕倫。

碧霄之中,天雨曼陀羅花,紛紛揚揚,菩提祖師白袍飄飄業已落在了青石徑上。他下了頻伽鳥,步雲屐,入洞府,來到宣生殿前。

“徒兒,這山境裡一片清靜,並無奇異之事,你為何要點燃了這‘靈犀’香?”菩提祖師溫和問道。

畢蒙早已迎出殿門。他正要叩拜回話,鴻鈞老祖已亮出身來。

菩提祖師見了,又驚又喜,慌忙伏身欲拜。

鴻鈞老祖扶住道:“勿須拜勿須拜,我正有一事求你。”

“老祖有何事要求菩提?如果能做到,豈敢違命。”菩提祖師道。

他一邊說著那話,一邊引老祖進入宣生殿,請坐上尊位,自己右廂下陪坐,又命畢蒙捧茶旁侍。

鴻鈞老祖啜了一口香茗,然後道:“靈臺方寸山橫亙數萬裡,環境清雅,靈氣無數。你花下萬劫功夫,才立下這座道場,實是不易,如今你又為何要拋棄了它?”

菩提作禮道:“說起來,老祖也是知道:只因收了個猴頭徒弟,他無法無天,攪亂乾坤,最後被西天佛祖壓在五行山下,丟人現眼了五百年。徒無品,師之過,所謂‘打徒弟即打師父’菩提愧立此間,因此一時遣散了門人,再無興趣收徒,這靈臺山也就冷清了許多。

每日想出去走走,又見那猴頭的影子在眼前晃來晃去,著實打擾了菩提的清修,於是就棄了這方寸之地,準備另尋一個清靜之處。”

鴻鈞老祖聞說此話,乃道:“那猴頭雖有些過錯,但已是知錯悔過,隨金蟬子傳西天經藏到了東土,已證得大道,道號“鬥戰勝佛”,可不是光耀了你靈臺山的門楣?”

“那猴頭有何德性,枉敢稱‘佛’,不過是如來給我找回些薄面而已。‘一日作賊,百世為賊’,譬如傷口,雖可痊癒,卻總不免落下了傷疤。

修道一門,最講根器,根器不正,雖一時能夠得道,但難免日後不會又入歧途。我是不把那猴頭當‘人子’看了。”

菩提面對老祖,只有隱藏不悅,便把語鋒一轉,換了話題:“老祖有事來找菩提,難道就是為了那猴頭而來?”

“這倒不是,我見你棄了靈臺山,十分可惜,才有此說。如果你真棄了此山,可否借了我用。”鴻鈞老祖道。

“這方寸之地,菩提早已放下。老祖要用,儘管拿去。”菩提棄靈臺山如敝履,果然修為非同凡響。

鴻鈞老祖聽得真,聞得切,不禁大喜過望,連忙釋了茶盅,走至菩提跟前,連鞠了四禮。

“老祖為何行此大禮?”菩提不曾提防,慌忙避座。

老祖肅然道:“這四禮受得受得:這第一禮,乃為我東土眾生而鞠,該受之;這第二禮,乃為借了你靈臺山而鞠,該受之;這第三禮,是為山海界內那一群神魔而鞠,該受之;這第四禮,是我鴻鈞向菩提祖師表達個人感激之情,也該受之。今日能贈我方寸之地,成全山海神魔,了卻宿怨,莫說四鞠,就是四百鞠也無妨啊!”

菩提連忙還禮道:“能為東土行方便,也是菩提莫大的善緣。只要吩咐一聲便是,何必行此大禮,豈不活活折煞菩提了。”

二人禮來禮去一番後,鴻鈞老祖又喚畢蒙道:“畢蒙:這靈臺山,你可要好生看護仔細,日後必有你的一番造化。”

菩提聞說,急忙命畢蒙謝恩。

畢蒙伏地叩謝,退下。

老祖感嘆道:“今日借了這靈臺山,我也就可以去好好地安頓山海界內那一群入劫神魔了。”

話音落處,鴻鈞老祖與菩提祖師告別,出離了斜月三星洞洞府,駕紫光祥雲返回東土去了。

菩提祖師送走鴻鈞老祖,嘆息了一回,又在靈臺山四處走了一走,最後叮嚀畢蒙一番,要他仔細看顧道場,將來也能獲得一個東土正果。

而後,菩提祖師駕坐頻伽鳥,冉冉升空而去。

畢蒙伏崗叩送。

但見千鳥萬獸,飛空走澗,依戀不捨,一時之間,悲鳴哀吼,盈空不絕。

菩提祖師離開了靈臺方寸山,自此西天路上,東土大道,再也沒有見過他那飄若遊鴻的仙影了。

******

鴻鈞老祖出離了靈臺方寸山,一路返回東土,卻早已覷見三十六天之內七彩繽紛,十分異象。

正在他驚疑時,西丁白巾力士已飛奔而至,跪伏在雲埃裡報道:“小神叩見紫霄宮老祖。小神奉玉虛宮天尊之命,特來尋找老祖稟告:那下界不知發生何故,三教眾聖賢都已會聚在紫霄宮下,盼老祖速回宮去。”

山海界內莫非發生變故了?

鴻鈞老祖聞報,暗自吃驚,便命白巾力士退下,急驅紫光祥雲徑回紫霄宮來。

紫霄宮宮門外,早已聚著數以千計的神聖仙賢。

西方教下有文殊、普賢及諸尊者;儒教門下有子淵、子路、子冉等七十二賢;道教有闡截兩教門下如三十六天等眾弟子。

但見眾神聖仙賢,祥雲護體,氤氳繚繞,肩後各放岀大光明來,或圓若銅鏡,或騰如火焰,或動如流雲;有的顯白色,有的顯紅色,有的顯青色,有的顯金色…五光十色,光怪陸離,映耀虛空。

三教眾門人遠遠瞥見鴻鈞老祖紫駕降臨,紛紛跪伏雲闕,山呼高頌:

“鴻鈞老祖!萬壽無疆!功載宇宙!德澤洪荒!”

在一片歌頌之中,鴻鈞老祖飄冉冉落在紫霄宮門前,免去眾神聖仙賢之禮,緩步進入宮來。

紫霄宮大殿內早已站立著老子、孔子、元始、如來、玉帝,一個個紛紛迎上前見禮,原來這紫霄宮大殿非聖人之輩不可擅自而入。

鴻鈞老祖微拂袍袖道:“你等都是道德聖士,無須多禮。這是究竟發生了什麼事,一定要一起來見我?”

“啟稟師尊:幽冥界內不知何故衝出一股怨憤之氣,盤桓虛空,經久不去,因此驚動了我等弟子。”元始天尊回稟道。

“此氣頗有殺伐之象,有恐對幽冥地府十分不利。”如來憂道。

“但細觀此氣,竟然又有鴻蒙開闢以來的凜冽正氣。”孔子道。

“我等弟子愚昧,正不知何故,因此相邀一起趕來紫霄宮,敬聽師尊垂諭。”老子接過話茬,恭敬道。

“我一進入東土,便看見諸天異象,還沒有仔細觀察。那怨憤之氣卻是起自何處?”鴻鈞老祖一邊問話,一邊又轉身出宮,伏身於白玉闌干往下界觀看。

“但在軫翼之間。”玉帝小心答話,與諸聖一同隨出宮來。

鴻鈞老祖凝眼望去,果然看見一道赤柱,殷紅如血,粗細猶如茶鍾,在軫翼之間盤桓不去,頗具正氣,兒再順著赤柱朝下面看去,根起處正落在幽冥界內。

而此時幽冥界內,沃焦上空,黑霧滾滾,怨氣騰騰,竟然綿延幾萬裡之遠,那一道赤柱奪空而出,愈加顯得觸目驚心。

“唉……”鴻鈞老祖仔細看罷,不禁長嘆一聲。

“老祖為何興嘆?”如來問道。

“看那幽冥界內黑氣怨氣,只增不減,這三家的基業或怕要毀於一旦了。”鴻鈞老祖道。

五位聖人聞言俱驚,相互眙愕相望。

元始天尊驚問道:“師尊:那幽冥地府由來就生著玄陰之氣,今番又有何不同,以致於影響三家的基業?”

“這都是你們熟視無睹,粗心大意了。如今幽冥地府遭人界惡氣薰染,日久天長,諸法盡蝕,十殿閻王也早已生出了貪嗔欲的念頭,沃焦石下,惡戾之氣早已生矣。你們若如不信,可以再仔細看一回。”鴻鈞老祖說過,手指幽冥界。

五位聖人聽說此話,各自開啟天眼神通,猶如十道白柱,朝下界仔細觀看,果見沃焦上空玄陰之氣中摻和著惡戾之氣,不禁一個個羞愧難當。

“這該如何是好?”如來憂嘆道。

“這天地萬物的‘生成敗毀’都有一個過程,從來就沒有萬世不變的法,千秋不壞的業,只是劫數未至而已。這一番劫外之劫,反倒來得好,正好應了戾氣相殺之數,倒是可以養養東土的一團和氣!”老祖淡然道。

五位聖人雖然都是大德至聖之士,但聽說此話,也參不透其中機杌。三教門下眾弟子則更加朦矒無知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正在眾神聖仙賢苦思冥想之際,忽聽見鴻鈞老祖一聲清喚道:“中丁力士可在?”

“小神在此!”話音落處,只見虛空之中雲腳湧動,現出一位七層鐵塔般的黃巾力士來。

“你速去地府一趟,將那赤氣繞身者提來見我。”鴻鈞老祖吩咐道。

“小神遵旨。” 黃巾力士應諾一聲,奉口諭,催雲頭,直奔沃焦石下而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