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雲舒問道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四章、折戟沉沙,華陰會盟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十四章、折戟沉沙,華陰會盟

鮮少有人只道,那一夜的盛京皇城裡發生了怎樣的故事。什麼血流成河、屍橫遍野之類的小道消息,無疑只是聽風是雨的閒人,戰勝了殺頭的恐懼,杜撰出來博得驚歎的口舌之事,荒誕之處,著實難以令人置信。

畢竟說起來,後金人自吳三桂開關迎入關內,作為後金皇帝的皇太極便不知遭遇了多少次來自漢人的刺殺!這其中有數不盡的所謂的江湖俠士、武林豪傑,卻大多沒見到皇太極的面兒就倒在森嚴的宮禁之中;也有那專門幹髒活的錦衣衛餘孽,雖然被崇禎皇帝廢除了,但參與下來的力量非同小可,更是刺殺暗殺的專業人手,可惜還是倒在了喇嘛供奉們腳下,除了給皇太極帶來幾分瞧樂子的意思,其實都算不得什麼。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只是那兩個看起來都快要老死了的和尚道士,怎麼也沒想到竟是那麼厲害!饒是皇太極梟雄心性,在看著衛士們連近身都做不到就被斬殺,供奉們也不過三拳兩腳便自殞命。至於那些招攬來的高手,更不用提……以至於皇太極被追著跑了六七座宮殿,才算是仗著眾人悍不畏死地給他拖延了時間,才僥倖撐到僧道兩人力竭而亡……

“人的武功,真的能夠修煉到這個程度?”後怕之餘,摸著胸口只差半分就能要命的傷勢,皇太極禁不住浮想聯翩:“這般能耐,說是成仙成佛,也差不多了吧?素聞中原廣大,能人輩出,不知像這樣的人物還有沒有,若是有,還有多少?”想到這裡,饒是自負能混一天下,一統宇內的帝王,心中也不免發涼,對未來更是蒙上了一層陰影,轉而卻又有些意興勃發起來:所謂的“方寸天地,人盡敵國”這樣的人物,若不是一頭撞進宮禁,並且死追自己,誰能殺的了?只是這樣的人物,若是征服了,任憑使喚,像一條狗一般匍匐在自己面前,才不枉自己一代帝王的偉業吧!

“傳令下去,封口!”

只是隨後的後金皇帝大病三日,宮人侍衛一批批的斬首,人頭滾滾——據說朝廷供奉的密宗喇嘛們,竟是再也沒人見過,後來的都是清一色的新面孔……而後朝廷詔書天下,言道天下僧道眾多,不事生產,不敬天子,不繳稅賦,實社稷毒瘤,著各地官府抑之,並展教化,使其迴歸鄉野,耕田擴荒,以為天下之治云云,倒是令後金所佔據的半壁江山的和尚道士苦不堪言!

據小道消息說,從那以後,南北少林就此翻臉,北少林方丈摔壞了不知多少茶盞杯具,整日裡罵南少林目光短淺,興風作浪,非佛門子弟云云,也不知是真是假……

除了武當和南少林,沒有人知道武林中乃至整個天下碩果僅存的兩位高人一夜折戟,從此整個天下,便再也沒了那等超越先天境界,差一步就是傳說中的“舉霞飛昇”的傳說級人物存在了。“隻手挽天傾”,似乎本就不是江湖人所能做到的,哪怕功力超絕,天下無雙的前輩高人,在整個民族死生存亡的時候,所能做的也是寥寥。

許多時候,人們往往推崇英雄們力挽狂瀾,殊不知對於一個龐大的集體來說,自下而上去摧毀他遠遠比斬首戰術,期待除去首腦之後敵人自亂要靠譜得多。畢竟一個趨向成熟的集體,自有體制。簡單說來,死了皇太極,自有他的兄弟兒孫們登上那個位置,整個後金的戰車並不會停下來——若是在後金入關之前,那倒還有戲,如今卻是遲了。只可惜,穿越客周雲舒都未必明白這個道理,更遑論這個時代一門心思練武,守著自己小山門的兩位武林前輩?

兩位前輩高人的失敗,時也,命也?倘若兩人不去刺殺皇太極,反倒是對後金文臣武將下手,那又該是怎樣的一番不同結局?只怕局勢將會迥異,後金王朝分崩離析也是頃刻之間,彼時自有英雄出世,重振山河,這個世界的命運,也就從此轉移了——可惜了,世上沒有那麼多如果,而江湖人,最缺的,就是這般眼光了。

發生在盛京城的風風雨雨,一時半會兒卻是傳不到千里之外的陝西華陰!

孟夏時節,四月初三。

說來也是巧了。這一日,鬥指東南,維為立夏,恰是立夏這一節氣!

老天爺也算不怎麼給面子,淅淅瀝瀝的小雨下了個不停。也不知是籌謀這次“武林大會”的人腦子有問題,豈不聞“初一不雨,初二不晴,初三初四雨傾盆”的說法?亦或者是時間上著實緊迫,容不得在重新挑選日子?

然而天公不作美,卻架不住陝西道兒上的江湖朋友們火熱的情懷——華山下介於華山與華陰縣之間的某一處山坳,此時人聲鼎沸,呼朋引伴,好不熱鬧!要說主持這場會盟的也的確有幾把刷子,迎賓招待俱是沒有絲毫差錯。也是說的差了,張煌言治軍治政,俱是個中好手,區區數千人的會盟,卻又算得什麼?更何況,還有半個東道主的華山派協助?

要說小雨淅瀝,對於江湖豪客們來說其實算不得什麼,只是對於那些“俠女”們來說,卻是太不友好了。縱然有蓑衣斗笠,也禁不住長時間雨中的浸潤!好在華山派的朋友們甚是體貼,早早地立起了棚子,縱然簡陋,遮風避雨卻是足夠——僅此一點,便迎來了不少女性江湖人的好感。

有話則長,無話則短!與會的武林中人雖多,但到底也不過五六千人,大多數其實也不過二三流的角色,只是抱著一腔忠義,紛紛來此,欲要為家國民族盡上那麼一份力量。但就這五六千人,其實已經算得上是大半個陝西的江湖精英了——再遠的地方,趕來支援就不現實了。

作為武林大會的發起人,文人出身的張煌言將軍,此時他便上得場地中央的茅棚下,抱拳團團一禮,遙敬眾人。

“諸位英雄豪傑,至此山河破碎、神州陸沉之際,又有後金狗賊,亡我之心不死,忒他媽的可惡!今日大夥兒都秉持著一腔忠義、滿腹熱血,要驅逐後金人,恢復河山,聚到了一起。張某不才,願與諸君碧血丹青,共抗大敵!諸君請受張某人一拜!”說著,張煌言彎腰拱手,深深一拜。

在場的五六千江湖兒女,本就一個個熱血上湧,再經他這一番話刺激,更是熱血澎湃!一個個也都大聲吶喊不休。

張煌言見此,微微一笑,卻擺擺手,示意大家先靜靜。

待鼓噪聲漸歇,張煌言才又道:“張某軍務在身,不便久留。再則張某通軍事政務,卻不擅江湖廝殺,卻是不好在此繼續主持。便請大夥兒集思廣益,商量出什麼對策來,抵禦後金入侵……若有可能,咱們一路北上,把韃子們趕出關外,那就最好不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