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雲舒問道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十七章、誅狒焚蘭護漢道君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十七章、誅狒焚蘭護漢道君

張蕪荻卻是眉頭一挑:“涓子?務光?”張蕪荻微微一怔,旋即心有所悟,莫非便是那兩位列仙傳中的人物?若是如此,倒也不是不能理解為什麼老師會將琴譜贈與這兩位了。

於是乎,張蕪荻便開口像是背誦一樣念道:“涓子者,齊人也。好餌木,接食其精。至三百年,乃見於齊。著《天人經》四十八篇。後釣於荷澤,得鯉魚,腹中有符。隱於巖山,能致風雨。受伯陽九仙法。其《琴心》三篇有條理焉。”

說到這裡,張蕪荻微微頓了一下見那叫做涓子的老先生果真面有震驚之色,便又接著道:“所謂‘涓老餌木,享茲遐紀。九仙既傳,三才乃理。赤鯉投符,風雲是使。批琴幽巖,高樓遐峙。’若我猜的沒錯,這一段說的就是這位老先生了?”

那位“涓子”瞠目結舌,驚了好半晌,才道:“仙子怎知這一切?莫非是聽說過在下?”想了想,這老先生又自搖了搖頭,自嘲道:“怎麼可能,莫不是仙子精通星辰斗數,能觀過去未來?否則,如何能說的分毫不差?”

怪不得那涓子如此失態。須知道,洪荒世界也好,小仙界也罷,有的是種種旁門左道。只要知道了一個人的跟腳,便有無數的法門可以針對,佈置下必死的殺局。尤其是一個人的修行法門都被人知道的一清二楚的話,這種危險的可能性,便要再翻上個一二十倍!可以說,這番話洩露出去,被有心人針對的話,涓子這傢伙基本上就可以殺青了!

莫要看周雲舒平素裡往往都是報的自身真名,那也是他有所憑恃方才為之。且不說他身上有那一件至寶劍胚,足以讓他無懼大多數的詛咒魘勝法門,而且他雖然報過姓名,卻從不遺漏一縷氣機在外,便是修行法門,也從來諱莫如深,只在張蕪荻這個自己人面前展示,什麼樣的旁門左道,能夠暗害得了他?至於張蕪荻就更不必說了。除了知道媧皇門下小弟子,姓張,就再也沒有別的資訊洩露出去了……

便是面前這兩位,卷子也好,務光也罷,都只是一個道號,可不意味著真名也是如此……這就不必多贅言了。

張蕪荻含笑不語,對於有意營造出來的這種場面暗暗滿意。她自然不會說自己是看過什麼“列仙傳”,往上一套,本來只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思,也不知道竟是這般一語中的,歪打正著了?不過這樣正好,這個時候,什麼也不說,反倒是能夠更多一份神秘,回頭詢問南琴夫人的時候,對方沒準兒也能回應的多一些?

要知道,仙人也是人,權謀之術自然也是通用的。休要看面前這兩位一副超然物表,逍遊山林的出塵姿態,但終究也免不了一些生靈所共有的特質。修道人最為忌諱的跟腳來歷,無疑便是最大的要害之一了……

張蕪荻並不怕這一番毫不隱晦的言語會激起對方逆反心理,反倒是會反感自己一會兒要打探的訊息,不盡不實。須知道,仙人也會權衡利弊,再明白著自己展現出了非凡的道行之後,確定了“四拳難敵二手”,自不會蠢到自尋末路,反倒是會在憤怒懼恐之後,平生出一種感激。

說到底,這兩位琴仙,張蕪荻在見到他們真人之後,就瞧破了他們的大半根底,左不過是以琴入道,然後又得了上乘法門,才得以推開成仙之門,這樣的仙人,才情固然有之,但要說道行跟腳,還真的也就那樣,一顆道心也因為沒有經過打磨而不能明珠無暇。,也正因如此,張蕪荻的先聲奪人之術,才能見得奇效……

這些心術什麼的,千頭萬緒如麻一般,筆者也難以參透,便一筆帶過。那兩位琴仙務光涓子,此時心中唯一的念頭便是:“果真是大神通的仙子,這天機演算之術,當真神鬼莫測。對方當面說出自己跟焦,必然是光風霽月之輩,行的是堂堂正正之事……就是不知,這位仙子想要什麼?”

是的,這兩人並非蠢貨,當然明白張蕪荻的意思。弦外之音,不外乎是堂堂正正的行威脅之事,若是不給我想要的,那麼囿於道義,不好收拾你們,但本仙子神通廣大,有的是法子收拾你等……什麼光風霽月、堂堂正正,不過表象,大家都是聰穎之士,自是心照不宣的了。

“天機神算?”張蕪荻唇角微翹:“差不多吧!”把一個神棍的樣子學了個三分模樣——這還是學自周雲舒的把戲,但見得張蕪荻莫測高深,轉向那務光道:“這位道友名號務光,嗯……”

微微一頓,張蕪荻便接著道:“務光者,夏時人也。耳長七寸。好琴,服蒲韭根。殷湯將伐紂,因光而謀。光曰:非吾事也。湯曰:孰可?曰:吾不知也。湯曰:伊尹何如?曰:強力忍詬,吾不知其他。湯既克桀,以天下讓於光,曰:智者謀之,武者遂之,仁者居之,古之道也。吾子胡不遂之?請相吾子。光辭曰:廢上,非義也;殺人,非仁也;人犯其難,我享其利,非廉也。吾聞非義不受其祿,無道之世不踐其位,死於尊我?我不忍久見也。遂負石自沈於寥水,已而自匿。”

言道此處,張蕪荻輕笑一聲:“你倒是會的好一手假死脫身的把戲……後四百餘歲,至武丁時復見。武丁欲以為相,不從。武丁以輿迎而從逼,不以禮,遂投浮梁山。後遊尚父山。……不畏武丁權勢,倒也有些節氣,佩服,佩服。”

口中說著佩服,神色間卻全然沒有這單點兒佩服之意。從出身上來說,張蕪荻深受叔父張煌言的影響,忠君為國乃是本分,著實瞧不上這等自命清高的人物。要知道,那武丁也並非桀紂暴君,多少還是有些賢明的。務光寧願假死也不願意出仕輔佐,固然人各有志,勉強不得,但張蕪荻心有成見也在情理之中。那涓子何嘗不是?孔稚圭北山移文裡雖然把這兩位捧得噶搜高的,但張蕪荻鎖心上的,還真可能是那被作為反面角色的周子……

張蕪荻從養成的三觀便是如此,不然也不會從豆蔻年華就開始為了崩解的大明努力奔走,矢志不渝,直到被山河社稷圖帶到了洪荒也依然如是。就是現在,格局放大,已然不再拘泥於一朝一國,但目光所及,卻在於整個人族,乃至於未來會爆發的兩界之戰。說白了,就是在自我的逍遙與大局之間,張蕪荻更傾向於盡一份綿薄之力。不求什麼功勳卓著、名垂千古,但求一個俯仰之間,問心無愧!

說的遠了,卻說那務光琴仙,在張蕪荻開口之初,便已經深感不妙。平心而論,見到老朋友涓子被道破跟教授的時候,他心裡也多少有些惴惴不安,但多少也存了一份僥倖,只是隨著張蕪荻的開口,便也化作烏有。心有怒氣不敢言,大約就是說的這兩位琴仙了。

張蕪荻道不是非要將這兩位的醉意反補課,但她不同於周雲舒,沒有那一分耐性,這些無關大雅的事情,往往只求一個快刀斬亂麻——若是周雲舒,少不得會跟這兩個傢伙一通談玄論道,閒諞老一陣子,在關係融洽之後,才會打探——這樣,也未免婆媽了些……2400

不經意間話題又拉開了。卻說張蕪荻毫不留情面也似的將兩位琴仙跟腳一口道出,面上卻並沒有流露出什麼惡意,倒像是隨手為之,僅僅是心念一動便說了出來,就好像吃飯喝水一般混不在意的姿態,在兩位琴仙看來,反倒是莫測高深,心裡邊已經劃出了底線,只要張蕪荻接下來的要求什麼的,不越過那一條底線,那就一切好說——誰叫自己兩人有眼無珠,非要去找惹人家在前呢?休要看對方說什麼就此揭過,但緊接著就來這麼一出,顯然是口頭大方,實質上還是要給自己二人一個教訓……事到如今,胳膊擰不過大腿,還能怎麼找,自認倒黴唄!

這兩個琴仙內心戲倒是蠻多的,但這也是張蕪荻可以營造出的一種氛圍,有意使然罷了。兩位琴仙相對苦笑,各自看出了對方眼中的無奈與劃出的那一道底線,偏生還能做到近乎一切如常,煮茶的手絲毫也沒有顫抖……

“仙子……”涓子咬了咬牙,開口道:“未知……”大約是從來沒有這麼“憋屈”過,這位琴仙並不怎麼會向人低頭,是以認栽的話,總是難以出口。

張蕪荻微微一笑,自然知道對方的難處。說到底,還是那一份自認的氣節作祟。不過她也是理解這類人的那股子彆扭勁兒,微微一笑,倒也不為己甚——這話已經是第二次說了。第一次,是沒必要死抓著對方先對自己出手的一場誤會,這第二回,則是不必把對方逼得太緊,一張一弛,才是拿捏人的道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當下張蕪荻微微一笑,說道:“兩位道友安心,貧道還不支援辦無聊,將人跟腳四處洩露,更沒有以此威脅二位的意思——想來二位也知道,若真要兌付量為,貧道又何必大費周章?便是直接出售,就鎮壓不得兩位麼?”

兩位琴仙苦笑無言,你這話裡話外,哪裡不是在威脅我二人?誠然,你道行高深,拿下我二人可能並不費力,但終究有傷名聲——像你這樣的大仙,那個不是愛惜羽毛,怎會因為我二人便壞了名聲?哼哼,有什麼道兒畫出來便是,幹嘛這樣刁難人?

像是知道這兩人心裡嘀咕什麼,張蕪荻展顏一笑:“不過,貧道這裡還真有些事情想要麻煩兩位道友——敢問,二位此前所奏曲子,有什麼說道沒有?”

兩位琴仙同時松了一口氣……原來是對我們彈奏的曲譜感興趣,看來倒也算是同道之人——可能是因為是女子吧,所以蠻橫了些?這個想法立刻在兩位琴仙的腦子裡生根,甚至還有些幽怨:“就為了這曲譜,你至於這般拐彎抹角明裡暗裡的威脅我們麼?你只要噢開口,看在都好琴樂的份上,難道就不會與你分享麼……”

事實上,倘若張蕪荻沒有這一番一張一弛的敲打,這兩位還真的就不會分享……文藝青年的毛病,敝帚自珍的同時有愛好炫耀,喜歡被人追捧的習慣,不會因為成仙了就有所收斂。這類人的道心在於偏執,只會因為呈現,而越發強烈。張蕪荻若是豪言想說,只怕這兩位得意之餘,反倒是更不會輕易鬆口。張蕪荻要想得到相關的訊息,尤其是關於南琴夫人的一些訊息,只怕非得一水磨工夫,慢慢得到他們的認可之後,才有可能探知一二,可張蕪荻哪裡有那麼多心思耗費在這裡?

這兩位琴仙幽怨之餘,很快也想通了這一點,像張蕪荻這樣的“大仙”,哪裡有功夫跟自己二人瞎耗,也丟不起這人不是?是以這兩位想通了之後,暗自感嘆張蕪荻的老辣之餘,也不再起別的心思。左右只是一張曲譜罷了,廣傳天下,難道不也是一樁好事麼?

“原來道友是喜歡那琴曲,好說好說,我等這就將琴譜奉上。只是這曲譜並非我二人所作,乃是另一位道友所贈,並非無主之物……道友得之,自娛也就罷了,卻是莫要再流傳出去。”3800

張蕪荻冷笑一聲,這一句話,卻是沒的讓她對這兩人的評價降了一截,更是沒有絲毫結交之意。問出了南琴夫人的事情,便再不會與之有什麼交集。就聽得張蕪荻言道:“非為曲譜,而是贈你二人曲譜之人,她現在何方?”

“這……敢問仙子,尋這位道友何為?”

“哼哼,也不怕你二人知曉。我與那人也是故交。只是後來離散,音訊渺渺。這會也是偶然聽到了故人琴曲,才找了過來……”見那兩人面有遲疑之色,顯然是不相信自己的話,張蕪荻哼了一聲,手一招,也取出一把七弦琴,便自彈奏起來。曲子自然是這兩人之前合奏的曲子,張蕪荻如此,無非是證明自己並非虛言罷了。

一曲罷了,張蕪荻冷聲道:“這回可信了?我那故友現在何處?”

兩位琴仙相視一眼,都道了一聲:“錯不了了!”然後回應張蕪荻道:“道友恕罪則個,那位仙友雲遊不定,我等也不知其道場所在。不過,倒是知道這位仙友如今拜在一位自號‘誅狒焚蘭護漢道君’的前輩門下,仙子有心,或可由此尋訪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