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雲舒問道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十章、密謀紫薇,觀音妙算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九十章、密謀紫薇,觀音妙算

那觀音菩薩見了月光如來和那迦葉尊者的表現,心頭嘆息,暗道:“好一**猾之輩!”只是這個時候,情勢之下,顯然他是不能學月光如來和那迦葉尊者一般,要麼縮頭烏龜,要麼大放厥詞。他嘆息一聲,上前道:“阿彌陀佛,迦葉尊者所言,雖有道理,但我佛門卻是別無選擇,勢必要摻和一把了!”

釋迦如來微微點頭,心中暗自評價:“到底還是觀音菩薩靠得住,最無私心!唉,若不是如此,本座也不至於偏向於你……大變在即,洪荒本界的大神通者,陸續以真身降臨,局勢只會越來越複雜……希望佛法東傳順利吧,別的就隨緣就好……可惜了,若是觀音大士不被限制住了跟腳,那該多好……”

那迦葉尊者見釋迦如來似乎在沉思這什麼,並沒有發話,便能猜想得到釋迦如來此時還要等他們分辯出各自的看法,然後才做最後的決定……領導嗎,不一向如是麼?自以為揣摩明白了的迦葉尊者便對那觀音菩薩問道:“那麼,以菩薩的高見我等又該如何應對?”迦葉這廝這時候問話,卻並沒有什麼不好的意味在裡面,僅僅是單純的請教罷了。

畢竟觀音菩薩的能耐在佛門中也算是盡人皆知!無論多麼棘手的事兒,到了觀音菩薩手中,不敢說迎刃而解,但必讓回有一個完善的思路可供指導,而且可操控性極高。一來二去,哪怕這個紀元,因為觀音菩薩的修為比起以往紀元差了天遠,卻依舊沒有哪位佛門中人會對其不敬。這也是觀音菩薩是佛門之中,少有的幾個以菩薩的果位,卻擁有僅次於二聖以及釋迦如來的地位的源頭……

若說對於金蟬子,迦葉尊者心中還有不忿,有心要別一別苗頭,但對於觀音菩薩,雖為競爭者,但也是十足的敬服。

觀音菩薩笑了笑,好似春風解凍,楊柳三月。便見得這位微微瞧了一眼釋迦如來,隨後便說道:“迦葉尊者,可知道我佛門與那紫薇帝君在上個紀元,因何而結怨?”

這件事情,迦葉尊者便是再怎麼兩耳不聞窗外事,也是有所知曉的。只不過內中詳情所指的確實不多,只知道,當時似乎是佛門的小輩壞了紫薇帝君的一段紅塵緣法,使之勉強踏入混元之境,但根基卻是糟了損傷,自此便是混元中最弱的一小撮人,而且直到紀元重啟,也是毫無寸進!

或許有人要問了,既然紀元重啟之後,一切都要從頭再來,那麼上個紀元所達到的高度,對這個紀元應該沒有太大的影響吧?

這就是想當然了!要知道,新的紀元開啟,只要道行境界到了某一個層次,便能夠覺醒上個紀元的記憶。相應的,那些大道感悟等等,也都會疊加在這一世上面。如此一來,便相當於除了法力之外,便是取回了前世的一切!這樣一說,誰能說前世所達到的高度不重要?

要知道,如此疊加之下,才有了現如今的洪荒之中,混元境的大神通者,曾一度超越了大羅金仙的數量!這種不可思議的成就,若不是一個個紀元的疊加而來,怎麼可能?要知道,洪荒第一個紀元開闢之時,可是唯有六聖成就混元之位呢!這麼來說,你覺著紫薇帝君上個紀元被阻道,直接影響了這個紀元的修行,以至於他現在才開始謀劃衝擊混元之境,而天庭六御的其他人,哪一個不是早早地就成了混元?紫霄宮中三千客,這一紀元他可就是最後一批成就混元得了!

也正是因為有著這般龐大的因果糾纏,那月光如來——現在應該喚做月光菩薩了,才會裝聾作啞,迦葉尊者也不敢沾手,語出無狀,一來是假痴不癲,二來麼,也是覺著月光才受了處罰,觀音菩薩事務繁多,萬一落在自己頭上如何是好?他可惹不起那紫薇帝君……

不過對於觀音尊者的問話,迦葉尊者卻是不能不回應。迦葉尊者念了聲佛號給自己打氣,隨後說道:“略知一二,只是詳細經過,或許沒有菩薩所知詳盡。若不介意,還請菩薩為弟子解惑……”

莫要奇怪,為什麼觀音菩薩對著釋迦如來口稱弟子,那迦葉尊者又是釋迦如來親傳弟子,何以這時候也要對觀音菩薩自稱弟子?這其實並不奇怪。佛門靈山之中,這“弟子”並非僅僅限於師徒關系,也不完全是輩分來論。其實許多時候,也有根據身份地位、佛法造詣等等來說,不介意的話,其實完全可以等同於儒家官場上的以“學生”自稱一般,並不一定是指代師徒關系。

那觀音菩薩笑了笑,卻也知道這迦葉尊者是打定主意裝糊塗了。當下也不介意,這種事情,其實他已經預見了十之八九會交代在自己身上,而且他也不是沒有應對法門,到頭來究竟是誰一頭再進去猶未可知呢。既然如此,當然也就不介意表現的好一點兒,順帶著再多刷一刷印象分……

“迦葉尊者有所不知,我佛門廣結善緣,卻也不是一定就要跟誰過不去,更不是一定要算計哪個!所做一切,只是為了廣大我沙門,普度眾生罷了。”說到此處,那觀音菩薩絲毫沒有臉紅慚愧之意,彷彿佛門自古如是一般。這一節,迦葉尊者月光菩薩也都一般無二,甚至還微微頷首點頭,表示認同。

觀音菩薩繼續說道:“當時紫薇帝君轉世輪迴,我佛慈悲,便想著廣結善緣,不妨再給紫薇帝君送上一段緣法,多一段磨礪,事成之後,成就的混元之境也將更為圓滿——帝君道行增長,我沙門也博得一位混元的友誼,兩全其美,豈不至善?”

“阿彌陀佛,我佛慈悲,善哉善哉!”迦葉尊者與月光菩薩一起雙手合十,大聲讚歎。

觀音菩薩繼續道:“只是天道無常,善念未必是善因,善因未必種善果。我等念想是好的,只是那一局終究是出了一些意外,牽連之下,反倒是損了那紫薇帝君的根基道路,使之險些混元難成,甚至身死道消。好在我佛庇佑,從那火雲洞中求來了一道人皇之氣,才讓紫薇帝君成功。但即便如是,那紫薇帝君與我佛門之間,依舊是結下了因果。壞人道行,終究是我佛門欠了那紫薇帝君一點因果。而三千年後,舊事重演,便是報償之時。”

觀音菩薩倒是有意無意,將一些關鍵的地方春秋筆法,刪重就輕,娓娓道來。但其實在場的都知道,當初可能確實是這般打算,甚至與哪一點紫薇帝君的紅塵緣法,還是觀音菩薩促成的。只不過,後來之事,卻又拐了個玩兒,將一段善緣,扭轉成了惡果!

原來,當一切進行得比較順利的時候,那佛門二聖中的準提聖人卻是動了心思!心想著一段善緣固然是好,但那紫薇帝君已經轉世成了凡人之身,若是操作得當,未嘗不能將之度化入佛門。到時候,便是紫薇帝君證道混元之後,也消不掉身上的佛門氣運,想想看,許多紀元以來,還從沒有從外面度化一尊混元加入佛門,若能成功,該是何等了得的一筆功德氣運,連帶著佛門氣數也將增長無數!此消彼長之下,將來機會到來,他們一直謀劃著的脫離洪荒的計劃的實現的成功機率,不知將會高出多少,何樂不為?

於是乎,一道聖旨,諸佛出動。佛門二聖遮掩天機,諸位佛祖菩薩運籌帷幄。一番算計之下,險些成功!只是人算敵不過天算,不知從哪裡冒出來的知非子石青璇這兩個混賬玩意兒,一隻蝴蝶扇了下翅膀便使得佛門的龐大計劃出現不可逆轉的偏轉。再然後麼,姿勢功敗垂成,反倒是平白結下了一尊混元境的大敵!

不過關乎到聖人,哪能隨便說出來?觀音菩薩言中未盡之意,主微信中明白也就是了。真要說出來,不但是在打自家教派的顏面,同樣也是損傷聖人米阿尼,還要不要參悟佛法好生修行了……

咳咳,到此為止,到此為止!

左右觀音菩薩說一大通近乎於廢話的言語,其話外之意雖未明說,但話中表達出來的意思,卻是分外明朗。在場的都市有心人,如何能提取不出關鍵資訊?

觀音菩薩的意思,其實就是在提醒迦葉尊者:“嘿,小朋友,不要再自欺欺人了!結下列印過的,是一位必證混元的大能,若不乘著他還沒有成就混元,想辦法了結了這段因果,等對方混元成就之後,可就更不好弄了!那時候,要付出的代價更大!你想要用好處收買對方,但對方想要的,不是什麼好處,而是出一口惡氣啊!而且,便是給好處能夠收買。一尊混元大能,又不缺少功德氣運,要給多少好處才能收買?難不成,要讓他來做佛門的三教主麼?”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迦葉尊者當然不傻,這時候要麼改換立場,支援觀音菩薩的意思,主動參與進去,化解因果,消解仇怨。不然的話,多一尊混元大能的敵視,本就舉步維艱的佛門可能就更加困難了。須知道,這個紀元,佛門的處境可是遠遠比不上上個紀元的威風!只是迦葉尊者自忖要就這麼表明立場的話,難保不會擔子落在自己頭上,索性便又萬金油一句:“阿彌陀佛!善哉善哉!”

那月光菩薩也不好一直在那裡木雕泥塑也似的裝呀吧,便也緊跟著附和一句:“阿彌陀佛,善哉善哉!”

觀音菩薩此時心頭冷笑不已,暗道這個紀元,佛門處境維艱,便是佛門中人,也失去了上個紀元那種無限熱忱的衝勁,一個個的倒是變得明哲保身了!嘿嘿,只能走上坡路,卻不能承受艱難時局,我可真是高看這些佛門高層了!

“哼,還真不如那些凡間的僧侶們,披荊斬棘,篳路藍縷的傳道四方,換來佛門的輝煌……可笑當初我還瞧不上道門的道人一個個的自得其樂,吃不了篳路藍縷披荊斬棘傳道的苦頭,以至於許多小世界中,道門苟延殘喘,佛門好生興旺。但現在回過頭來一看,那道門再怎麼找,也從不失去求道之心,綿綿不絕。但這佛門麼,只怕會盛極而衰,一墜千里吧……”

在場的尊者菩薩各懷心思,那釋迦如來心頭嘆息一聲,便將目光落在了觀音菩薩身上:“菩薩所言在理!正所謂‘大道修行,不昧因果’,既然已經結下因果,還是要早些了結的好!未知觀音菩薩,可有什麼見解麼?”

觀音菩薩上前一步,言道:“回稟世尊,弟子並無完全的想法,僅僅一點拙見,拋磚引玉,以供世尊斟酌。”

那世尊如來便點點頭,頷首言道:“既如此,菩薩可細細說來。一人計短,眾人計長,可不能有所藏拙吶!”說這話的時候,釋迦如來的眼光,不經意的瞟了那月光菩薩和迦葉尊者一眼,警告之意,不言而喻。他這“不能有所藏拙”看似在回應觀音菩薩,實則是在警告這兩位,要是再裝呀吧,可就怨不得本座降下責罰了……

迦葉尊者月光菩薩都是聰明人,一點就透,當下就差點兒冷汗都出來了!知道不能划水,也都認真起來,細細聽那觀音菩薩如何分說,然後凝神苦思,拾遺補缺,也好完善策略。

但聽得觀音菩薩侃侃而談:“阿彌陀佛,咱們這般這般,然後再那般那般,最後再這樣去處理……想來到得最後,便能夠消彌了與那紫薇帝君的因果,不說化敵為友,但也少了一段仇怨……”

針對觀音菩薩的“這般這般,那般那般”的策略,迦葉尊者月光菩薩兩位為了力圖表現,挽回釋迦如來的觀感,便又“如此如此”的補充一二,可算是定下了大致的應對手段。

不過,策略定下,誰去執行,又是一個難處!釋迦如來心中最理想的人選,當然還是觀音菩薩,只不過,這本就不是個好差事,而且觀音菩薩身上挑的擔子已經夠多了,再把這件苦差事交給觀音菩薩,饒是釋迦如來心裡只有利益,毫無感情,也免不了於心不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