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周王侯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三七一章 分道揚鑣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三七一章 分道揚鑣

林覺之所以協助馬青山和韓剛攻下涿州和析津府的原因固然是為了從事實上破壞大周和遼人的和議。另一方面,其實也是讓韓剛和馬青山沒有退路。因為林覺知道,朝廷絕對不會因為攻下了析津府和涿州而欣喜,相反,在目前的局面下,他們會更加的憤怒。好不容易達成的協議被破壞了,朝廷必然追究責任。那郭旭和呂中天想要的只是妥協的和平而已。他們只會拼命的向遼人解釋道歉,而絕不會因為韓剛的舉動而欣喜鼓舞。韓剛太天真,同時也太耿直,太想做事。對自己落雁軍也成見太深。他和自己對朝廷的判斷完全相反。自己是要逼著他沒有退路的舉動,他反而當成了一種轉機。

“韓將軍,雖然你我交情不深,但以我對你的瞭解,我知道你是想做一番事情的。而且你也並無劣跡。我查訪過你的事蹟,你任安肅軍指揮使的數年時間裡正直廉潔,為當地做了不少好事情。而且你為了對付遼人的鐵騎,還訓練出了鉤鐮槍陣,為大周各軍所推廣,可謂是頗有建樹和想法的官員。正因為如此,我才會來這裡幫你一把。本人不敢說我的到來起到了多大的作用,但我敢說,沒有我的謀劃,你們或許能攻下涿州,但卻絕對無法站在這析津府城頭。這是我林某人的自信。你可以認為我是自吹自擂之言,我並不會跟你辯論這些,因為我來幫你是為了救你,因為你值得我來救你。因為你是大周為數不多的值得我來救的人,我不能讓你們不明不白的死去。”

林覺注視著韓剛的雙目緩緩說道,眼神誠懇真摯。確實,玄衣衛查過韓剛的底子,此人貧寒出身,跟隨楊俊在西夏建功,之後駐守保州。此人在當地口碑良好,為百姓做了不少好事。並且發明處了九轉鉤鐮連環陣這種對付遼人騎兵的戰法,為大周軍中所推廣,確實是個有想法的將領。雖然有時候行事有些魯莽,缺少了些深思熟慮,行事有些冒進。但總體而言,此人是個將才,也是個沒有汙點之人。所以林覺並不希望放棄韓剛,還是想勸說他回心轉意。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多謝林大人的器重。韓剛不敢自誇,但自問此生所為對得起天地良心。”韓剛沉聲道。

林覺點頭道:“韓大人,我說這樣的話絕非是奉承你,也絕非是為了讓你加入我落雁軍而說出的違心之言。事實上,我落雁軍中人才濟濟,倒也沒到了缺了誰便無法做大事的地步。我必須要真心的提醒你一句,你不要太天真了。朝廷不會因為你攻下析津府便改變態度的,你倘若這麼想,你便大錯特錯了。你會栽在此事上面的。”

韓剛看著林覺,緩緩抱拳拱手道:“林大人,韓某對你充滿感激欽佩之心。韓某相信你的這番話出自肺腑。然而韓某這次還是願意堅持自己的看法。我也知道林大人並非出於私心才和朝廷作對,我也知道林大人是想大破大立重建大周的,馬青山之前跟我已經說得很透徹了,我知道那都是你林大人叫他跟我說的。你或許可以說服馬大人,可我韓剛和林大人的看法不同。林大人想要將大周這座破宅子一把火燒了,但我韓剛的想法卻不是如此。韓某深受朝廷恩惠,受楊大人栽培,才從一個貧寒少年有了今日。韓某不能愧對皇恩,愧對提攜之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我的想法便是完成楊大人未盡北征事業,為朝廷貢獻最大的力量,回報朝廷和楊大人的恩惠。再說了,身為大周之臣,大廈將傾,人人都逃走,何來中流砥柱?這樣的事韓某是做不出來的。所以,恕韓某不能如大人所願了。你是我韓剛的救命恩人,於私,我感激不盡。但於公,韓剛不能苟同你的想法。我不能因私廢公。還望林大人海涵。”

林覺皺眉看著韓剛,他已經不知道用怎樣的言辭去說服這個人了。韓剛的想法已經進入了一個死衚衕,他似乎根本不願回頭,只自顧一條道走到黑。自己的勸說反而成了驅使他死命奔向衚衕死角裡的鞭子,讓他更加的義無反顧。遇到這種情況,林覺也感無力。

馬青山試圖再勸勸韓剛,拱手道:“韓大人,你再好好的想想,不要輕易下決斷好麼?林大人的話是很有道理的。你不要往歪處想。”

韓剛瞪著馬青山道:“青山兄弟,我最後再叫你一聲兄弟。如果你願意跟著我韓某人一起為朝廷大事出力,你今後還是我的兄弟,你我攜手做些事情。倘若你再勸我加入落雁軍,你便不是我的兄弟了。你已經瞞著我做了些事情,這些我可以不追究,但你再得不到我的信任了。”

馬青山愕然無語,看向林覺嘆息。林覺微笑道:“馬兄弟,你永遠叫不醒裝睡的人,你我已然盡力了。韓將軍想怎樣便怎樣吧,除非你馬將軍也跟他想的一樣。”

馬青山苦笑道:“我是不會相信朝廷的,我早說過,我馬青山決定加入落雁軍,開闢新局面,絕不會在為這個要倒下的腐朽的

大廈而賣命。我相信林大人會帶著我們重建大周的。”

林覺呵呵笑道:“就說嘛,馬兄弟這般有智慧之人,自然不會那麼糊塗,當看出局面的關竅之處。”

韓剛冷笑著看著林覺和馬青山兩人說話,在他心中,將林覺和馬青山這番對話已經當做是作戲給他看了,根本沒有半點觸動。

林覺轉向韓剛道:“既然如此,我也不再多勸韓將軍了。我們今晚便率軍離開析津府。馬兄弟自然跟我走。我希望韓將軍不要阻攔願意加入落雁軍的兄弟,不要干涉他們的選擇。我們順其自然,尊重將士們的選擇,誰也不要去影響他們。你看如何?”

韓剛點頭道:“當然,道不同不相為謀,但畢竟是並肩作戰的兄弟,也不至於反目成仇。他們願意跟著你們走,我自也不會阻攔。人各有志,不能強求。”

林覺拱手道:“韓將軍果然還是率直之人,那便是了。稍後我們公佈此事,任將士們自行抉擇。哎,我心中其實很矛盾,有很多話想要說,但是我知道韓將軍一定聽不進去。但我最後還想給韓將軍一個忠告,萬不可輕信朝廷,萬萬保有戒心,一旦覺察不對,便要立刻做出決斷。我落雁軍的大門隨時向你敞開,只要你想來,隨時我們都會接受你。”

韓剛呵呵而笑道:“那便多謝了。”

林覺聽他言語中毫無真意,知道他是敷衍而已,但也不必再多言了。韓剛也不想久留,不久後團團拱手,也自告辭離開。

韓剛離開後,馬斌梁七等人一頓好罵。馬斌低聲道:“林兄弟,此人如此不識抬舉,乾脆咱們動手拿了他,奪了指揮權便是。”

馬青山臉色微變。林覺擺手道:“決計不可,韓將軍是友非敵,我們豈能這麼做?再者我落雁軍是仁義之師,豈能做這樣的事情。這麼做,會讓人詬病,會讓將士們寒心。”

馬斌咂嘴道:“好吧,當我沒說,我也只是氣話,這事兒確實不能做。”

馬青山臉色恢復平靜,從此刻起,他對林覺終於百分之百的心悅誠服了。如果林覺要是決定那麼做的話,他馬青山會第一個不同意。他和韓剛雖然做出了不同的選擇,但他絕不可能對同意對韓剛動手,那是毫無道義的舉動。林大人顯然也是這麼想的,這讓馬青山更加堅定了自己的選擇。

“只可惜……韓將軍之後怕是有麻煩了。”林覺嘆息道。

孫大勇問道:“大人認為這韓剛接下來會怎麼做?”

林覺緩緩道:“他應該會上奏朝廷,藉此契機要朝廷再一次北征。”

“蠢不可及,朝廷怎麼會答應他?這人腦子是不是進水了?”孫大勇嗤之以鼻。

林覺搖頭道:“不,朝廷一定會答應他。”

“什麼?朝廷會答應他?那是為何?”眾人愕然問道。

“因為他手中還會有不少兵馬,朝廷一定不想跟他火拼。朝廷會答應他,騙他相信,然後殺了他,拿他的首級去獻給遼人,求得遼人的諒解。”林覺沉聲道。

眾人驚愕無言,馬青山驚愕道:“林大人既然知道會是這個結果,怎麼不告訴他?”

林覺苦笑道:“馬兄弟以為他會信麼?我還不夠苦口婆心麼?你越是勸他,他越是懷疑我是想拉他入夥。正所謂良言難勸該死鬼,我卻是無能為力了。他能否醒悟過來,只能看他自己了。各位,我們也該準備離開了。這裡不是久留之地,我猜很快就有兵馬趕來了。”

“大人是說,遼人會反攻?”孫大勇道。

林覺冷笑道:“要是遼人,那倒好了。恐怕這回來的不是遼人,而是大周的兵馬呢。時間緊迫,抓緊準備。馬大人去召集願意跟我們走的人,我們得抓緊離開。”

沉浸在勝利喜悅之中的將士們忽然被澆了一瓢冷水,領軍的兩位將軍忽然宣佈要分道揚鑣了。一個要留在析津府,一個要投奔落雁軍,眾將士不得不做出抉擇。事實證明,韓剛在軍中的威望遠比馬青山要大的多,又或許是很多人覺得落雁軍是朝廷叛軍,跟著落雁軍未必會有好下場,而韓剛將軍是要迴歸朝廷的,這也合乎很多的人的心意。所以,大部分人選擇了跟對韓剛留下。近兩萬六千人之中,只有五千多人選擇跟隨馬青山投奔落雁軍。

對這個結果,林覺並不意外。馬青山畢竟在大周軍中資歷不高,他的崛起也不過是幾個月的事情,手下並無真正的心腹將官支援,在士兵之中威望也不高。和韓剛相比,他的威望顯然不夠。事實上能夠有五千多人願意跟隨馬青山投奔落雁軍,這已經出乎林覺的意料了。林覺原本以為有個一兩千人便已經很不錯了,事實證明馬青山這幾個月來還是得到了不少人的認可的。願意跟著馬青山的基本上都是因為馬青山的才能和見識

,相信他的選擇不會錯。

看起來林覺此行收穫不大,如果能將這兩萬多人全部納入落雁軍的編制之中的話,落雁軍的實力將大增,將會達到近九萬人的規模。那已經是一隻能夠幹大事,打大仗的軍隊了。可惜好事多磨,韓剛的固執讓林覺的願望落了空。

不過,林覺並沒有太失望。雖然看起來主要的目的都沒有達成,但遼人和大周之間的和議已經遭受了打擊,即便大周朝廷會卑躬屈膝的進行解釋,但怕是雙方之間的信任再也不能完全的修復了。只要能牽制住遼人的精力南顧,讓他們不能心無旁騖的對女真人圍剿,對大局便有好處。

更不用說這次連下兩城,殲滅了遼人兵馬四萬多人,給了遼人當頭一擊。而且此戰的意義遠不止於此,此次攻下析津府和涿州的戰鬥會在大周軍中產生作用,北征失敗之後大周軍隊士氣低落,畏遼如虎。這一戰之後,他們會恢復信心,這對於將來抵抗遼人的進攻是有潛在的好處的。這些東西雖然不是實實在在的能看得見的東西,但卻是極為重要的影響戰鬥力的因素,是不能忽視的。

但是此行也不能算是圓滿,特別是未能說服韓剛這件事,林覺心中頗為遺憾。而韓剛如果堅持己見的話,怕是下場不會好,他手下這兩萬多人馬怕也落不到好下場,這是林覺不願意看到的。然而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韓剛既然做出了這樣的選擇,自然要承受接下來所帶來的後果。

林覺深知抉擇的重要性,特別是在這種關乎命運的抉擇上,一個錯誤的選擇會毀了一切,會抱憾終身。林覺能做的只能是為韓剛的錯誤選擇而感到遺憾。他也決不能做出如馬斌等人建議的強行拿下韓剛奪取整支兵馬的領導權的手段。那絕對不是好的辦法,那也不是林覺行事的方式。那麼做只會激化矛盾,甚至有可能會引發忠於韓剛的大部分將領和兵馬的譁變,鬧得不可收拾。

總而言之,此次北上有得有失。救了馬青山等人的性命,一定程度上毀了大周和遼國的和議,給了遼人當頭一擊。還得了馬青山和五千多兵馬,收穫也自不小。林覺本就是個樂觀之人,他知道事情永遠不可能都是一帆風順,人生中本就充滿遺憾,自己要做的便是直面它,不退縮,找到相對的完美的解決之道便可。

……

夕陽西下。在深秋的傍晚,陽光已經沒有太多的熱度。傍晚的秋風已然甚為寒冷,寒鴉歸巢,四野暮色漸起之時,景色頗為悽清蕭瑟。

就在這樣的時候,林覺等人率數千兵馬從析津府西城門開拔離開。韓剛親自送到了西城門外,在城外護城河邊和林覺等人拱手作別。

“林大人,我本想留你們在城中過夜,明日再走。但又怕你們多心。你我交往雖然不深,但韓某知道你林大人是個謙謙君子,也是個極有能力極有本事的人。林大人可說是我韓剛的救命恩人,我韓剛不是忘恩負義之人,自然心中是銘記感懷的。只是,韓某不能違背自己的心意去做違心之事,所以才沒能答應你。這一點,林大人應該會理解並且原諒我的吧。”韓剛凝視林覺,輕聲說道。

林覺微笑點頭道:“韓將軍不必解釋,我理解你的難處。人這一輩子最難的便是違背內心做事,雖然我很想讓韓將軍加入我落雁軍,但違背韓將軍內心的事情,強迫你的意志的事情,我是不做的。正所謂志同道合方可共謀大事。志不同,道不同,也就無法共謀大事了。這些你不必放在心上。雖然此刻我不宜對韓將軍之後的行動指指點點,但我還是想給韓將軍一個忠告,那便是,朝廷不可信,韓將軍一定要長個心眼。”

韓剛微笑點頭道:“多謝大人理解。韓某自有自己的行事方式,不過還是多謝大人的忠告。林大人,馬將軍,諸位落雁軍的將軍,希望你們一路順風,將來若有機緣,我們再見。”

眾人齊齊拱手還禮,林覺笑道:“韓將軍珍重,後會有期。我們走。”

說罷,林覺撥轉馬頭,在戰馬的嘶鳴聲中揚鞭而去。眾人也紛紛撥轉馬頭揚鞭策馬,緊緊跟在林覺身後飛馳而去。

馬青山沒有立刻離開,而是策馬上前一步試圖最後一次勸說:“韓大人,你還是三思……”

韓剛打斷他的話拱手笑道:“馬將軍,天色不早了,咱們就此別過,後會有期。”

馬青山長嘆一聲,啞聲道:“韓大人多珍重。”

說罷,一咬牙,拉韁轉身,策馬揚鞭而去。韓剛坐在馬上保持著拱手的姿勢,看著林覺和馬青山等人漸行漸遠,臉上露出落寞的表情來。

夕陽如血,秋風蕭索。天空變得肅穆高遠,一行南下的大雁排成人字緩緩飛過天際,那應該是今年最後一批南歸的大雁。

冬天就要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