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龍零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閒篇 ;吟遊詩人的起源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閒篇 ;吟遊詩人的起源

吟遊詩人的起源

在歐美各大城市的忙碌街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有些人帶著魯特琴或是吉他伴奏著歌唱。tsxsw.com他們若唱的是自己創作的歌詞或旋律,我們便稱呼他們為現代的遊唱詩人。有時,他們會穿上古代的服裝,更讓我們想起過去的時代。現代的遊唱詩人嚮往著十二、十三世紀先驅者的浪漫風情,他們也強調逍遙快樂的舉止,無拘無束的生活,以及充滿幻想的思惟。其實,遊唱詩人的義大利文字根‘trovare‘和法文字根‘trouver‘都是發明、創造之意。因此,遊唱詩人這個名詞原先是很客觀,絲毫不帶浪漫色彩的。(翠微居小說)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歷史上首批遊唱詩人是在十一世紀末期崛起於法國南端的普羅萬斯(provence)。這些以法國南部方言作詩譜曲的詩人被稱為‘troubadou‘。後來他們的藝術在向歐洲其他國家蔓延,而其名稱在各地也都有不同的稱呼。例如,在法國北部稱作trouveres(第一個e上面有一撇),在西班牙稱為trovadores,在義大利稱為trovatori,在德國則稱為minnesanger(在a上面有兩點。即德國的戀歌詩人,比法國的遊唱詩人遲了一世紀興起,十四世紀中葉後,由名歌手(meisteanger[在a上面有兩點])繼承,直到十八世紀才告沒落。

最初的遊唱詩人都是出身於貴族家庭。因為當時除了他們之外,誰能從事藝術活動?誰能騎馬離那家門,並隨身帶著一群僕人,在不同城堡之間流浪造訪?不過,在遊唱詩人的隨員裡,有一位雖屬低階層的社會人物,卻備受主人禮遇的僕役歌手,在法國稱他們為menestrels(第一個e上面有一撇)。在英國被稱為minstrels,在德國被稱spielmanner(在a上面有兩點是重讀音)。由於這些人常是遊唱詩人不可或缺的夥伴,所以隨著遊唱詩人在中世紀開始流行之後,他們的社會地位大大的提高了。當僕役歌手的主人無暇從事創作時,他們會很認真的遵循主人的靈感及理念譜出獨特的歌曲。但歷史常是不公平的。所有的光榮事蹟都歸於遊唱詩人一身。僕役歌手的角色並未被重視過,就像軍隊將帥的大名才能被流傳下來,而真正作戰的士兵卻無人知曉。

不過,英國獅子心王理查(richard,thelion-hearted,1157-99在位)的僕役歌手布隆德爾(blondeldenesle)卻例外的留名歷史。流芳萬世。原來,當理查國王率兵參加十字軍東征,從巴勒斯坦返回英國途中,曾被逮補並監禁於奧地利的都恩斯坦,成為神聖羅馬帝國——亨利六世(heinrichvivonhohenstaufen,1165-97在位)的俘虜。此時。國王的僕役歌手布隆德爾每天晚上遊走於城堡之間,並不停的唱著他和國王共同創作歌曲的第一段歌詞,有一天,理查國王終於從監獄中唱出第二段歌詞,布隆德爾因而知道理查國王被關的正確地點,很快的招喚英軍,將理查國王救出。

遊唱詩人的浪漫風情

最初的遊唱詩人都帶有很濃厚的騎士俠義精神,他們主張對朋友忠誠,戰爭時勇敢。對值得崇拜的女人付出愛情。又由於十字軍東征的關係,更增加他們期待瞭解遙遠異地民俗風情的渴望。當時的騎士代表著中世紀人類為上帝全心奉獻到嶄新生活觀念的橋樑。新的觀念仍然承認上帝是人類希望的泉源,但另一方面卻也主張欣賞世間大自然的綺麗,享受人和人之間情感的交流。

由以前所流傳下來的描寫遊唱詩人在城堡中表演的圖畫和故事中,我們可以感受他們詩情畫意的生活。他們總是拿著一隻魯特琴或抱琴伴奏著自己的歌唱。在華格納的歌劇唐懷瑟和紐倫堡的名歌手裡的歌手競技場景。便是讓我們擁有深刻印象的畫面。

早期遊唱詩人曾經歌唱過的城堡,現在都已不復存在,僅在一些河谷的小山丘留下浪漫的廢墟遺蹟。現在城堡裡已不再有姑娘從窗戶向外觀看他夢中的騎士了。當時夢中的情景是:遊唱詩人從城堡外面長滿花卉的大道走過來(有時他是在濛濛細雨中騎馬而來),護城河橋端的城門適時開啟。遊唱詩人在隨員的陪伴下走進城堡,受到城內人們的熱烈歡迎。

晚間。遊唱詩人已歌唱或彈奏樂器來娛樂城堡主人及其家人,和受邀請近鄰們。冬天下雪最濃的時候,遊唱詩人往往會留在城堡裡好幾個星期甚至好幾個月。作客期間,他會不斷創作新歌曲以娛樂聽眾,他甚至會和從他鄉而來的歌手較量技藝。由於遊唱詩人不凡的歌唱技能常贏得城堡姑娘的芳心,後來兩人便結婚,並將太太攜回自己的城堡過著快樂幸福的日子。

遊唱詩人的音樂

遊唱詩人的歌唱簡單又容易瞭解,其曲調都是擷取自民間的音樂,因此引起音樂學者的研究興趣。公元一千年過後不久,教會的格雷果聖歌雖然在歐州佔上風,但民間歌曲和舞蹈卻也一直暗存於距離修道院和教堂很遠的地方。來自地中海古老民族的音樂,加上根據聖經舊約教條所譜成的葛雷果聖歌,是不準世俗音樂存在的。教會已這種聖歌要求人們虔誠敬拜上帝,期能無罪的渡過世俗生活而後得以上天堂。當時,為了上帝崇高的榮耀所唱的哈利路亞愉快歌聲響徹雲霄,正代表著上帝戰勝惡魔的宣告,這種音樂從來不提人間的快樂。(翠微居小說)

另一方面,暗中存在的民間歌曲與舞蹈,由於成功的避過教會檢查,卻也迅速發展。其內容不外是讚頌大自然的秀麗,例如:冬去春來,鳥語花香。及讓人心曠神怡的蔚藍天空,靜謐照射在湖面的陽光,從長滿花草的山丘湍流而下的小溪,或讚美世間快樂及愛情。

遊唱詩人把這些深富感情的簡易民間音樂重新創作成一種新曲式,而這種表現出豐富變化與創新的音樂形式結構。則在十二世紀時達到最高峰。成為後來西方音樂發展的基石。遊唱詩人的音樂教導人們享受上帝所創造的美麗世界,但並不反對信仰上帝的教條。

從心底表達出快樂的情懷是多麼令人高興!這個世界上有很多美好的事情值得歌唱,諸如:朋友的忠實,為崇高目標而作戰的高尚情操。年輕的快樂,年老的尊嚴。在欣賞綺麗的大自然時,開懷的讚美夏日的藍天,歌頌芬芳的花草和翠綠的森林。在城堡大們外的廣場,在鄉村湖邊樹旁的草地。人們彼此手拉手為成圓圈跳舞,大家無憂無慮享受著生活的快樂。遊唱詩人的音樂突然到處湧現,毫不畏懼的從這個地區傳到另一個地區,從父母傳到孩子,從孩子再傳到孫子。

遊唱詩人的興盛與沒落

遊唱詩人在十二、十三世紀時,他們的音樂和詩藝曾為歐洲的文化和經濟帶來很大的貢獻,尤其本身是詩人的西班牙亞拉岡(aragon[o上面有一撇])國王阿豐索二世(alfonsoii,1162-96在位),更延聘了很多著名的遊唱詩人,使其宮廷變成當時遊唱詩人的詩藝中心。後來的佩德羅四世(pedroiv)更資助來自英國、法國、比利時西部的法蘭德斯(flande)、義大利、德國和阿拉伯等地的遊唱詩人。造成亞拉岡王朝音樂風氣空前的興盛繁榮。西班牙音樂史上便記載了當時亞拉岡王朝裡的六百多位遊唱詩人,教堂歌手及管風琴師的名字和事蹟。

監於遊唱詩人的頭銜被一般藝人濫用,西班牙卡斯提亞(castilla)國王阿豐索十世(alfonsox,1221-84在位)曾於一六七五年六月公佈了藝人的級別,以維護遊唱詩人的社會地位。從那時起,丑角(bouffons)和魔術師(jongleu)便被屏棄於高階層社交聚會的活動。

但到了十三世紀末期。這些到處傳播自由資訊的浪漫詩人,卻被天主教教會視為異端而遭受迫害。從此以後,遊唱詩人的社會地位便開始沒落,他們以前擁有的光榮不復存在。當時一些發展中的城邦甚至禁止遊唱詩人入境。或在准許他們入城前,要他們卸除武器。有些城邦為了識別嘲弄他們,不準他們穿著和市民相同的衣服。在新城邦外,原來是遊唱詩人生活世界的舊城堡也因沒人居住而開始荒廢,更由於長久以來被欺壓的農民起來反抗,這些舊城堡反而便成了危險的標誌。

至於遊唱詩人的僕役歌手運氣則較佳,因為不管任何時候,社會都需要優秀的音樂家,因此他們後來雖沒有主人的協助,仍然在教堂或軍隊裡找到工作,甚至到皇宮或市民的舞會裡演唱演奏。但回憶以前,他們也會不禁悲傷的對子孫提到過去的風光日子。

最後一批遊唱詩人的存在,也僅是象徵的即將被消滅的文化痕跡而已。他們就像那些被逐出教會和社會的人物一樣,不是在舊城堡裡去世,就是因為和市民的女兒結婚而變成普通市民,或是在一個封建制度下的貴族宮廷裡渡過生命的黃昏。有些遊唱詩人就像西班牙作家賽凡提斯(migueldeceantessaavedra,1547-1616)筆下的唐吉訶德(donquixote)一樣,在其生命的最後一天,仍自認為是騎士。

對西洋歷史的發展有點概念的話,這段歷史可能比較清楚另外,在西洋音樂史上,遊唱詩人(吟遊詩人)的地位是相對於教會音樂師的,他所代表和表現的風情就是民間音樂,特別是在那中古時期,西洋歐洲的社會一切掌控在教會的手中,遊唱詩人正是替未來的歐洲開啟人文精神復興運動的一項影響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