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星門十五之軌跡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一十七章 鬥氣與修羅與理(設定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一十七章 鬥氣與修羅與理(設定章)

說完了哈梅爾的事情之後,玲又和萊維聊起了別的話題。聊著聊著,聊到了前天的武術大會半決賽的那場比賽上。

“在前天,萊維會輸給瓦魯特,果然是手下留情了吧?”玲向身邊蒼金髮的青年詢問道。

“為什麼會這麼認為?瓦魯特的確是個很強的高手,”

“因為萊維的鬥氣超強的啊!但比賽的時候一點都沒有用出來。”玲確信的說。

“呵呵,鬥氣的多寡和實力的高低並不是必然關係,戰鬥力取決於多個方面。身體素質(基礎力量),鬥氣加成,技術含量(招式境界),心理狀態等等。而勝負的影響因素就更多了。武器裝備,場地因素,有無準備……如果玲你開騎神的話,我是絕對贏不了的。”

“唔,也對呢。”在過去玲的實力還很低的時候,就能靠異能先讀動作和雪倫打個五五開,勝負和實力沒有必然關係這是淺顯易懂的道理。

接著玲有提出了關於他們哈梅爾流的發展問題。

實際上包括萊維這個掌門在內,哈梅爾流一共只有三人而已。約修亞這個大師兄嚴格來說並不能算是哈梅爾流的傳人,雖然他的練武底子都是萊維幫他打好的,但哈梅爾流的型與招式都是在他離開了之後,萊維才慢慢創出的。玲一直是以亞修的師姐自居,萊維被她纏的沒辦法,也只能捏著鼻子認了。他倆雖然情同兄妹,但也是劍術的師與徒,要算輩分的話還蠻亂的呢。

想要重建哈梅爾村,肯定不能只有萊維一個孤家寡人。如果能夠以流派弟子作為根基,一點點發展壯大,想要建村也不是無稽之談。

“招收新的弟子嗎?但是合適的弟子並不是隨便就能遇到的。”聽了玲的建議,萊維回答她說。

“是心性問題嗎?”玲問道。

“不,這是資質的問題。人品和悟性固然重要,但根骨也是不可或缺的。不是每個人都適合練武的。”

過去,在玲的軟磨硬泡之下,萊維終於答應了建立流派的事情。他當然也有考慮過開宗立派需要考慮的問題。

“唔,稍微有點微妙呢。比如說,激發鬥氣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雖然我們塞姆利亞大陸上每個人體內都沉睡著鬥魂,但只有能夠按照自己的意志將其激發出來的人,才能稱為武者對吧。”

“嚴格來說並沒有這種規定。但一般也不會有鬥氣沒能入階的人自稱是武術家。”萊維點了點頭,認可了玲的說法,“根據我這幾年走遍整個塞姆利亞大陸的觀察,世界上大概二十個人當中只有一個人具有練武的才能。在經過了嚴格的鍛鍊之後,應該可以練出鬥氣來。”

“二十分之一,也蠻多了吧?埃雷波尼亞帝國的人口接近五千萬,那麼也就是說至少有兩百萬人有練武資質?”玲想起了自己在盧雷工科大學的時候曾經看到過的由七耀教會統計的七耀歷1200年的帝國人口資料。七耀教會的主日學校壟斷了塞姆利亞大陸的基礎教育,所以千年來人口普查都是七耀教會在做。每隔十年,他們就會例行統計一次大陸各國的人口。雖然是兩年前的資料,但差距應該不會太大。

“這只是起步而已。如果一輩子最多達到鬥氣入階的水平,是很難被流派列入門牆的。在這二十分之一能夠鬥氣入階的人裡面,大概只有不到百分之一的人有朝一日或許能夠鍛鍊到鬥氣外放的等級。這些苗子才會被流派所看重。何況,練武是很苦的,這些資質足夠的人,有心去練武並且能夠堅持下去的可能連十分之一都沒有。整個埃雷波尼亞帝國近百個流派的門徒全部加起來大概也就兩三千人吧。亞爾賽德流和範德爾流這兩大流派門徒人數較多,已經拿到達奧義皆傳的師範人數也相對較多。奧義皆傳即有自行收徒資格,綜合起來考慮,亞爾賽德流和範德爾流每年會有十多名新弟子被列入門牆,累積下來現在這兩個門派還在世的弟子應該分別都在五百人以上。而巴爾迪亞斯流和許萊登流這些規模比較小的流派門徒可能只有幾十人。當然,軍隊裡就沒有這種擇人收徒的限制,所以在埃雷波尼亞帝國軍中,八名軍人大概就有一人能夠練出鬥氣,但他們中的絕大部分人可能一生就止步於此了。”

“鬥氣入階,鬥氣外放,萊維是用什麼來作為鬥氣修為的判斷標準的呢?”雖然玲也有些想法,但她想先聽萊恩哈特說。畢竟他才是掌門人嘛。

“玲你應該早就到達這個階段了,不過我還是來說說我的理解吧。能夠將鬥氣融入招式,便是鬥氣入階的標誌。想要掌握型的基礎,激發鬥氣是必不可少的,否則招式就是徒有其表的花架子。拿我們哈梅爾流的招式來說,只有在劍勢中注入了自身的鬥氣才能完成鬼炎斬,在劍勢的引導下將自身的鬥氣轉化為真正的火焰釋放出來。至於鬥氣外放……”

萊維說著,他的身上就升騰起了赤色的氣焰。

“更強的招式不只需要更高的技量(技術含量/劍術等級),同樣也需要更強的鬥氣來匹配。在體內凝聚鬥氣並不是一個好主意,我們人類的身體承受能力是有極限的,如果積攢了太多的鬥氣,就會變的像炸彈一樣,控制不當的話可能還會傷及到自身。因此我們本能的就會在鬥氣激發後將它們暫時的釋放到體外,然後再凝聚這些外放的鬥氣來完成招式。雖然外放的鬥氣在一段時間後就會消散,但只要熟練控制,就可以在其消散之前完成招式。鬥氣的源流是人類自身的生命能量與精神意念,因此即使離開了體表也依然還是我們自身的一部分,故而可以對它們進行控制。除此之外,持續釋放到體外的鬥氣可以形成一層屏障為我們抵禦來自外部的攻擊。無論是物理攻擊,魔法攻擊,還是精神攻擊,都可以透過這層鬥氣屏障將其削弱甚至完全抵擋。對我們武者來說,提升攻擊力的手段有很多,但提升防禦力的手段屈指可數。也只有練到了這個層次,才能不懼戰場上的槍林彈雨和冷箭偷襲。”

“原來如此,我以前只是本能的將鬥氣外放,沒想到還有這種道理。所以,對於運用鬥氣與招式結合不熟練的武者,暴氣結束以後,招式卻沒成型,只是白白浪費自己的體力和精力。”開大招之前需要暴氣幾乎是一個武者間的常識,但玲還是第一次將其中的道理瞭解的這麼透徹。萊維不愧曾經擔任傑斯塔獵兵團和利貝爾王國軍情報部這二者的武技教官,把原理部分都解釋的非常清楚呢。

“一般來說,外放鬥氣能夠在體外維持的時間和精純程度有關。隨著功力的增加,我們武者激發的鬥氣也會愈發精純。”

“是對鬥氣進行壓縮嗎?”玲想到了對自己來說很常用的招式鬥氣覆膜。那也是透過持續不斷的外放鬥氣形成的防護。

“不,這兩者沒什麼必然關係。就像水的純淨程度,和水的密度完全是兩回事。”

“原來如此,這個比喻的話,就很好理解了。說起來,鬥氣也有‘密度’嗎?既然是‘肉眼可見’又能‘干涉現實’,怎麼看都是實際存在的‘物質’對吧。嗯,這麼形容可能不太妥當。但可不可以透過某種方式來計算武者的鬥氣量呢?”

“還真像是只有玲你才會問的問題。其他武者可不會注意這種事。‘密度’……大概是有的吧。我觀察過曾經和我交手的各種對手,在釋放鬥氣而不去刻意對其進行控制的過程中,鬥氣會以自身為中心向外均勻擴散。其形式大概是一個完美的球體,這說明鬥氣在不去刻意的控制凝聚的狀態下就會自然擴散,就如同真正的氣體一樣。當然,因為我們通常是站在地面上的緣故,所以其形式就變成了半球。釋放出的鬥氣在地面上被反彈以後衝向了天空,這也就是外放鬥氣看起來像是以武者自身為中心向斜上方向外爆發出來一樣的原因。”

“也就是說,無論是誰將鬥氣外放,不凝聚的鬥氣,其‘密度’是固定的呀,其密度不取決於武者自己,而是取決於外界的環境嗎……鬥氣擴散過程中即使遇到了障礙物也只會被彈出去……所以就算是暴氣也不會打穿地板嗎……”玲喃喃自語的說。

對凝聚的鬥氣來說,地面是很脆弱的。連鋼鐵製成的格蘭賽爾王城大門都扛不住瓦魯特一擊寸勁,更別說通常來說要脆弱的多的地面了。

“這麼說來,大家之所以在鬥氣外放時不去凝聚鬥氣,該不會就是防止拆地板吧。如果鬥氣凝聚後不小心擊穿了地面,腳下就沒立足之地了啊。畢竟我們武者是不能飛的。”

玲的聯想能力相當強大,一下子就找到了某個被人忽視的吐槽點。

聽了玲的話,萊維稍稍沉默了一下。

“……這我倒是真沒注意過。玲你還真是細心啊。”

玲對萊維吐了吐舌頭,發現自己好像岔開了話題,立刻開口將話題拉了回來。“剛才說鬥氣量問題,那麼具體測量方式,就是看鬥氣球的大小咯?”

“雖然最終形成的形狀不是球也不是半球,但我認為可以這樣計算。事實上,在鬥氣外放的過程中,在地面上會形成一個正圓形狀的鬥氣圈。以此為基準來計算鬥氣球的體積,大概就是玲你剛才所問的鬥氣量了。”

萊恩哈特以前從來沒有考慮過以量化資料的方式來衡量鬥氣的修為,但聽玲這麼一說以後,覺得這其實是可行的方式。

“雖然全身哪裡都可以釋放鬥氣,但鬥氣球的正中心一般是從肚臍下方的丹田氣海位置。要在體外形成形態穩固的鬥氣圈,差不多需要有零點五立方亞矩的鬥氣量吧。摺合一下大概就是零點五亞矩左右的半徑。”

玲自己試了試,發現如果少於零點五亞矩,鬥氣圈就不會成型,只會散亂的在身上散發出來。

“鬥氣入階,鬥氣外放,鬥氣圈成型,就這麼命名吧!”雖然名字直白了點,時髦值有點不夠,但直白也有直白的好處。至少讓人理解起來方便。“剛才萊維你說,鬥氣入階的人當中只有不到百分之一能夠到達鬥氣外放。那麼從鬥氣外放到鬥氣圈成型呢?中間有什麼瓶頸嗎?”

“據我瞭解,應該是沒有。只要到達了鬥氣外放的層次,誰都能夠形成鬥氣圈,只是快慢的問題。根據資質的不同,快一些的只要幾個月,而慢一些的花上幾年也能夠讓鬥氣圈成型。真正的難題在後面。我曾經歷過,我記得玲你也經歷過。在鬥氣練到一定程度後就無法提升的‘障壁’。”

萊維閉上了眼睛,回憶了一下自己很久以前曾經遇到的難以寸進的瓶頸。

玲點了點頭,她馬上就理解了萊維說的是什麼意思。在普通a級和達人階級之間存在著難以逾越的鴻溝,那不是靠單純的練習或者習得某個流派的奧義皆傳就能超越的。

以龍神功為代表的來自東方的內息修煉法沒有這個問題,雖然功力提升會慢一些,但只要日積月累,踏踏實實的修煉下去就能夠不斷提升。

然而西方的騎士修煉法卻有這樣一個絕對的分水嶺,大多數習練騎士修煉法的武者都卡在這個關口上,跨過去了就可以晉升到新的境界,從此以後開闊天空,功力可以無限制的繼續增長下去。而跨不過去,就會原地踏步,如何努力都始終毫無寸進。她的好友,目前正在萊恩福爾特集團擔任社長秘書的雪倫克魯格,自從她從月光木馬團繼承了克魯格這個代代相傳名號之後,就停滯在了這個階段已有八年之久。

玲現在雖然是內外兼修,但其一身功力的基礎還是結社訓練所時期學到的無色鬥氣。龍神功是在練了將近兩年之後才入階的,而那時候的她已經越過這個難關了。

“我們實際測量一下鬥氣圈的半徑吧?萊維你應該還記得當初自己的鬥氣是什麼程度吧。”玲對萊維提議說。

“呵呵,可以。我記得很清楚,我來試試好了。”

“嗯,那麼我們背對背?”

“沒問題。”

玲和萊維分別轉過身去,為了避免對彼此的回憶造成干擾,各自嘗試了將鬥氣釋放到當年卡在瓶頸時的程度。

“……好像是1.53亞矩……”“……大概是153裡矩……”(零軌終章加爾西亞/碧軌終章羅伊德/閃4渥雷斯,鬥氣圈半徑均為該值)

結束了實驗的玲和萊維兩人回過身來對視了一眼,對於出現一模一樣的結果感到異常的驚訝。

“看來是個固定值呢……凡人的極限。換算一下的話,大概正好是15立方亞矩的鬥氣量吧。”玲立刻用球體積公式算了一下。

“呵呵,真是讓我驚訝。沒想到居然被你發現了這樣的奧秘,和年齡無關,和性別無關,和血統無關,看來我們每個人類都一樣啊。”萊恩哈特也感慨了一下他們這個重大發現。

“萊維你現在的全力釋放鬥氣的話能夠到達多少?我有些好奇呢。”

“在那之後過了九年,我一日也沒有停止過鍛鍊。全力以赴的話,我就來試試看吧。”

龐大的“氣”從萊恩哈特的身上迸發出來,其壓迫感不斷擴散,而赤紅的鬥氣圈也不斷擴張,最終維持在了6.2亞矩的半徑。(sc中樞塔萊維的鬥氣圈)

“唔……不會吧……”

雖然知道萊維的鬥氣很強,但玲沒想到他居然強到了這個程度。明明他並不像她這樣擁有魂之理這個外掛輔助修煉。但他的提升速度也太快了吧。

“鬥氣總量大概是一千立方亞矩嗎……差不多有阿瑞安赫德的三分之一吧。鬥氣的修煉沒有捷徑可走,在突破瓶頸之後,每年增長的鬥氣量都差不多,只能依靠日積月累。再過二十年後,我或許才能夠追上她的腳步。”萊恩哈特測量了自己的鬥氣圈之後,和記憶中的某人對比了一下。

玲曾經和鋼之聖女阿瑞安赫德同行,在殲滅d∴g教團位於埃雷波尼亞帝國的據點時,曾經見識過她施展聖技大十字之前爆發的鬥氣圈。半徑大概是九亞矩,換算下來鬥氣量超過三千立方亞矩,那鋪天蓋地的鬥氣讓她至今記憶猶新。(此為碧軌星見之塔上阿瑞安赫德的鬥氣圈大小)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但是這樣一來就有一個新的問題了。除了萊維的修煉速度太快了之外,聖女的修煉速度未免太慢了?

從七耀歷941年七姐拿下雷格拉姆地區的武術大賽優勝算起,迄今為止七姐已經修煉了二百六十一年,也就是說,她每年的鬥氣量增幅只有12立方亞矩,每個月增加量只有1立方亞矩?而萊維突破瓶頸至今是九年,也就是說,他每年的鬥氣量增幅超過100立方亞矩……

七姐和萊維一樣都是武學奇才,不可能會有這麼大差距才對……莫非,這是在獅子戰役的最後陣亡,曾經死過一次的後遺症?成為不死者雖然還能繼續變強,但修煉資質卻完全變成凡人了嗎……不,光是死者還能繼續變強就已經夠逆天的了。或者還有一種可能,莫非那鋪天蓋地的鬥氣依然不是她的全力……過去在玲和萊維面前展現出來的,也只是她全部力量的冰山一角嗎?

玲把自己想到的事情都和萊維說了,而萊恩哈特聽聞之後也皺起了眉頭。

“盟主賜予的魂之理嗎?或許它並非是你想象中那樣能夠將修煉速度提升數十倍的道具。玲你也全力釋放鬥氣,看看能不能驗證我的猜測。”

聽了萊恩哈特的話,玲也點了點頭。

玲雙手環在胸前,不在壓抑自己,將平時都隱藏起來的鬥氣一口氣全部釋放出來。足以和萊維匹敵甚至凌駕於其上的龐大氣息在紅蓮之塔的塔頂爆裂。鬥氣圈的半徑也比萊維多了0.9亞矩,停留在了7.12亞矩,也就是說,玲的鬥氣量在1500立方亞矩左右,大概是七姐鬥氣總量的一半不到一些。

“我是40個月前,七耀歷1198年的6月突破的……這樣算的話,大概是每個月增長30立方亞矩。”按照玲過去的計算,她能在四年之後追上阿瑞安赫德。現在的資料和過去透過參悟魂之理得到的結論沒有區別。

“呵呵,雖然在我發現不了你的潛行的時候,我就已經隱隱約約有猜到,但沒想到真的被你甩在後面了。”萊恩哈特瞭解到了玲的真實力量之後沒有嫉妒,只有高興的情緒。

“說說我的猜測吧。在突破了瓶頸之後,每個人的鬥氣增速也是截然不同的。鬥氣的來源是生命能量與精神意念的混合,而玲你在這方面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我記得你說過,世界上唯有你才能夠開動帕蒂爾瑪蒂爾,那是因為你的精神強度在正常成年人的十五倍以上,才能承受與戈爾地雅斯極限型進行意識連線所帶來的負荷。而且你一直都在堅持不懈的鍛鍊自身,你的生命能量也比普通成年人要強悍的多。所以你的鬥氣增長速度比我還快,我一點也不感到意外。懂我的意思了嗎?”

(3rd瓦魯特說過,玲如果想學很快就能學會泰斗流奧義寸勁,由此可見原著裡11歲的玲的功力也是接近達人級別的。)

“萊維你是說……精神力嗎……”

“沒錯,魂之理會帶來修煉速度上數十倍的提升只不過是你將自己和別人相比產生的錯覺,這其實就是你本身的天賦。雖然這枚魂之理的確是很有幫助的東西,但你不要搞錯了問題的關鍵。”

“唔……原來是這樣嗎……”

得到了萊維提醒,玲豁然開朗。不止是魂之理,就連身之理,似乎也並不完全是她想象的那樣?

“唔,那還有一個問題,我聽說你好像對阿加特說過,沒有理之境界是無法打敗修羅的。瓦魯特大哥已經觸控到了理的片鱗,對我也詳細解釋過了,所以我現在稍微有了點頭緒,那麼修羅到底是什麼呢?”

“嗯,沒想到瓦魯特終於邁出了這一步啊,真是要恭喜他。關於你的問題,其實很簡單。修羅就是對突破了鬥氣瓶頸的人的稱呼而已。”

“咦!?”這根本是出乎玲意料的答案。往哪邊想都不會往這方面去考慮。

“你會感到意外也不奇怪。實際上,突破了瓶頸的武者也不在少數,拿那些著名的獵兵來說,鬥神,戰鬼,獵兵王,大概都已經突破了。但只是我們把突破後的境界稱呼為修羅而已。”

“‘我們’?”玲重音重複了某個字眼。

“嗯,這是鋼之聖女阿瑞安赫德為了給武術的各個階段下定義所引用的詞彙。我聽她說起以後也就拿來用了。修羅一詞的來源是東塞姆利亞大陸的傳說。東塞姆利亞大陸有六道輪迴的概念,修羅是六道之一,獨立的修羅道,是由人或神轉世而成,有大的福報,神的神通,卻有人的七情六慾,是欲界天的大力神。修羅的本意就是‘端正’,東方的人稱其為天神。除此之外,還有叫做阿修羅的傳說,在那邊的語言裡,‘阿’是否定冠詞,阿修羅翻譯過來叫‘無端正’。也就是非修羅的意思……在我們突破了瓶頸的那一刻便已經超越了凡人,成為了和曾經截然不同的自己。”

所以萊維和七姐練的修羅道,單純就是對突破了瓶頸的鬥氣的稱呼啊,似乎並沒有什麼墮落的感覺。

“這麼說,我也是練修羅的?”玲一時間有些頭腦發脹。

“呵呵,對,一點都沒錯。不過瓦魯特倒不是,東方的修煉法沒有鬥氣增長的瓶頸,鬥氣增長速度也比我們慢得多,自然也就不存在突破的說法。”

“那麼,你說的修羅與理匹敵……哦,這下我懂了,其實就是達人階級的不同種類吧?我聽瓦魯特大哥說過,東方武者和我們有不一樣的劃分,但對應起來也是類似的層次。初窺門徑對應鬥氣入階,略有小成對應鬥氣外放,心領神會對應鬥氣圈成型,爐火純青大概就對應修羅吧?”玲回憶起自己人生中遇到的一個又一個對手,從雪倫到風劍,從穆拉到瓦魯特,漸漸明白了所謂的層次應該如何劃分。

“沒錯。鬥氣量到達了修羅而技量未到達理之境界的,是達人階級。技量到達了理之境界而鬥氣量未到達修羅的,同樣也是達人階級。力之達人與技之達人實際戰鬥起來誰勝誰負,那就看每個人情況的不同了。”

修羅的力之達人與理的技之達人嘛……雖然外界說的玄而又玄的,但實際解釋清楚以後,玲就對它們究竟是什麼心裡有底了。玲本來以為理之境界是比達人階級高一個等級的稱呼。但現在看來並非如此。二者是一個包含與被包含的關係。

用來下定義的話,只要突破了鬥氣瓶頸即是修羅,但是絕大多數的武者並不會在遇到瓶頸之後繼續勤練鬥氣,哪怕已經突破了也一樣。習練鬥氣是相當辛苦的,又很花時間,鬥氣量越多控制起來需要花費的心力也越多。因為對大多數武者來說,他們的鬥氣已經夠用了。也就沒有繼續浪費時間的必要了。

萊維和玲其實都已經將修羅練到了相當高的等級。半徑兩米的鬥氣圈和半徑六米的鬥氣圈雖然都是修羅,但實力卻是天差地別。如果是四年前玲剛突破瓶頸那會兒,萊維告訴玲她其實已經是修羅,多半她自己都會感到不好意思的。

初入修羅的人不會自稱是修羅,這樣看的話,理之境界也是同樣的道理。

1理境一階是窺見了理之片鱗的;

2理境二階是腳尖碰到理的;

3理境三階是一隻腳邁進理的;

4理境四階是剛剛邁入理但走得不遠的;

5理境五階才真正在理之境界上鑽研多年並到達了一定高度的。

以上五種在嚴格意義上而論其實都已經可以視為理之境界。只是1234此四者,以武者的高傲來說,尚未精深的他們不會去向別人宣揚自己已經到達了理之境界罷了。

所以這就造成了過去的玲會產生一種技之達人比真正的理之境界要低上那麼半籌的感覺。

包括教授玲百式軍用劍術的穆拉範德爾在內,劍之達人肯定都是已經窺見了理之境界的片鱗,只是涉獵未深所以才不會這樣對外自稱而已。想想也的確是如此,理是型的延伸,任何型練到高深之後皆可入理,既然是可以在流派中傳承下來學到的東西,那麼在流派武者想要見到和先輩們所見風景同樣的理,也就遠比開闢出道路的我流武者要容易的多。

既然是以技量來概括,那麼劍術的等級即可視為劍招的等級。劍招按照掌握程度的不同分為普技→真技→極技→絕技,套用來說的話便是入門境→真髓境→極境→理境。真髓以上即可視為奧義,抵達極致便能授予奧傳。而絕技的檔次,其實已經不屬於師傅能夠傳授給弟子的範疇了,唯有自己將道路走通之後更進一步,方能到達那片新天地。

萊維也是,玲也是,其實在他們各自創出自己絕技的那一刻就已經窺見了屬於自己真理。只是以他們遠超普通武者的自尊心,在到達理境五階之前是絕對不會以理境武者自居的。

(玲:絕技心意劍|萊維:絕技冥皇劍|光劍:絕技凰劍|閃4鬼黎:絕技無仞劍)

“那麼既將理修煉到高深境界又把修羅也修煉到高深境界的人呢?”玲好奇地問了一下萊維。

“在我認知的範圍內,世界上只有鋼之聖女阿瑞安赫德一人將力與技的境界都修煉至高深的境界並將其二者融匯貫通而已。若是找個詞來形容的話,她大概已是凌駕於達人階級之上的超人階級吧。”

“果然呢……”

凡人、達人、超人,就像未能到達理也未能到達修羅的凡人是很難勝過掌握了二者其中之一的達人一樣,未能將兩種境界都修至高深的達人也很難贏過超人吧。

(凡人、達人、超人皆為軌跡系列遊戲的日版原著措辭。達人クラス中クラス即class,在本文中作者將其譯為階級。故稱達人階級。)

玲雖然之前就應該猜到這個結果了,但在萊維口中說出來以後,這件事終於變成了確信。

二人在武學方面聊了接近半個小時之後,突然天幕一陣抖動。隨著漆黑半球空間的破碎,天空中重新出現了藍天白雲。

於此,四輪之塔的最後一座琥珀之塔的樁終於也拔除完畢了。

(ps:萊維在七耀歷1193年到達修羅來自官方漫畫萊維物語第三話。萊維加入結社之後沒多久,七姐就說了一句:這個世界上又有一個人作為修羅誕生了,1193年萊維18歲。萊維18歲突破瓶頸,對武學奇才來說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