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重生之地獄難度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章 武大郎——黑暗命運(五)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十章 武大郎——黑暗命運(五)

不一會,潘金蓮回到房間裡,看到餘則成已經喝完了藥,嘴角浮現了一絲笑意,然後便要去收拾藥碗。

“娘子且放下,讓我來收拾。”餘則成道。

潘金蓮沒有回答,手上的動作沒停。

餘則成提高聲音再說了一遍,這次潘金蓮聽到了,她連忙應了一聲,快速來到床前,小聲道“怎麼了?”

餘則成表示願意承擔這些瑣碎的家務,潘金蓮慌忙道不用不用。

餘則成微笑了下沒有勉強,與潘金蓮交談起來,說一些家長裡短與生活瑣事,潘金蓮也沒有表現出任何不耐煩,和餘則成談的很高興。

很快便到了午飯時間,潘金蓮便要出去買菜,看著潘金蓮出門的背影,餘則成臉上的微笑變得有些苦澀,眼神也變得深邃起來。

主要任務是生存,支線任務是破局。這兩個任務在重生後便自然而然的出現在餘則成的意識裡,他很快便得出了之前夏雪冰關於這兩個任務是分層次的結論,完成主線任務只能保住性命,只有完成破局的支線才能返回現實拿到獎勵,先拋開生存不談,破局這個任務的完成肯定會和劇本裡的幾個主要人物有非常密切的關係,因為這個劇本的特點就是起點太低了。武大郎並非什麼大人物,不具備過人的能力,在原著小說裡也只是個推進劇情發展,促成武松上梁山的角色,書中他任勞任怨不多事,前半生的主要任務是撫養武松,後半生努力攢錢給武松娶媳婦,同時被作者安排的巧合強行發綠,去世過程也堪比光速,模範的小說工具人。

受到人物本身所限,這個破局指的肯定不是什麼影響到大時代的事情,就算餘則成重生後腦子裡的知識還在,但並不代表他可以“回到宋朝當王爺”,知識要轉化成生產力從來都不是一個人能辦到的事,而需要一系列各司其職的工程單元,這其中還牽扯到材料工藝等高精尖流程,不然就算是喬布斯穿越到古代,也只能紙上談兵而不能在古代搞出iphone。

其中潘金蓮無疑是一個重要人物,也是達成破局所不可缺少的條件,從剛才和潘金蓮的談話中,餘則成已經確定了潘金蓮和武大郎的關係算得上比較融洽的那一類,餘則成洞察人心的本領是很強的,潘金蓮一個古代的普通家庭婦女在他面前做不了假。

但是…潘金蓮這個人,其精神狀態目前是有問題的,這是餘則成得出的第一個結論。

方才的交談中,潘金蓮對於聲音很不敏感,多次聽不清餘則成正常音量的話語,而其本身語速過快的同時聲音卻又很低,這很不符合一個聽力有障礙的人愛大聲說話的習慣,另外,兩人只是簡單的交談了片刻,潘金蓮鼻尖上便出現了些許汗珠,耳朵和臉頰也有些發紅,這些都是內分泌出問題導致新陳代謝過快的症狀,和餘則成交談一些很家常的話題時,潘金蓮的態度也顯得過分認真,甚至有些大驚小怪,種種情況表明,潘金蓮此刻因比較嚴重的精神問題而影響到了自身的內分泌系統。

想到這裡,餘則成穿好衣服起身下床,趁著潘金蓮不在家,他要馬上去驗證一些假設。

武大郎的家並不大,餘則成很快便找到了灶房,他拿起方才潘金蓮放在灶臺上還沒來得及清洗的藥碗與勺子端詳起來。

勺子舀湯的那一端有一層摸起來手感很澀的透明物質,拿起勺子放到鼻下深深嗅了嗅,能嗅到很淡的杏仁味,這無疑是精煉到比較純淨的毒物,雖然還有一點味道,但若是和味道厚重的中藥混合在一起,就不會被人所察覺。

勺子上的毒藥摸起來並不發粘,這證明毒藥並不是潘金蓮在餘則成喝了藥後抹上去的,而是在一開始便準備好了這一切,但她要是想毒殺武大郎,為何要把毒藥塗在勺子上而不是直接放到碗裡呢?

從重生後的第一眼開始,喝藥的勺子和碗就在餘則成的視線裡沒有消失過,不可能有其他人下毒。

潘金蓮今天原本是有毒殺掉武大郎的想法的,這是餘則成得出的第二個結論。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排除掉那些小機率或者超現實的原因,再結合第一個結論,可以認為在殺武大郎這件事上,潘金蓮的內心是很猶豫且矛盾的。

因為矛盾,所以潘金蓮設定了一個考驗,這個考驗便是夫妻間的默契與信任,如果自己沒有透過的話,潘金蓮便會把勺子伸進藥碗裡攪拌來下毒。夏雪冰當時非常堅決的不喝藥,同時語氣態度都先入為主的把潘金蓮當作蕩婦,所以潘金蓮便下了毒,只是夏雪冰當時沒喝而選擇了跑路,但這仍是錯誤的選項,脫離了潘金蓮的治療,死也只是時間的問題而已。

餘則成此時回憶起了一個細節,重生後潘金蓮第一次把藥碗遞給自己時,手裡只拿了藥碗,而沒有拿把柄塗了毒的勺子,即是說,潘金蓮的內心雖然混亂,但潛意識中是傾向於不殺武大郎的。

一個可以照顧體弱貌醜丈夫十餘載的女人會是壞人嗎?雖然人性這東西很難說得準,也會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但有些事情,例如人品和三觀以及底線等是貫徹一個人始終的,所以基本上可以確定潘金蓮是個符合封建時代要求的好女人。

那麼,是什麼原因可以讓一個好女人陷入到是否殺夫這樣劇烈的矛盾掙扎中,甚至於到了近乎神經失常的地步呢?

答案只會是感情問題,不可能是別的原因,餘則成瞬間便得到了結論。

我們這個民族對於苦難的承受力是極其強大的,尤其是在古代,整個社會的封建制度以及主流文化傾向都是在強調一個忍字,例如夫死從子、君叫臣死、中庸之道等讓人耳熟能詳的傳統。在這樣年代裡出生的人,特別是窮苦人家的女人,其內心強大程度是現代人不可想象的,幼年喪父母、中年喪夫、糧食欠收、苛政猛虎、幼子早夭……這些在現代人看來隨便一項都能讓人萬念俱灰的災禍對她們來說早已司空見慣,即使不是親身經歷,她們也親眼目睹過太多的不幸,還有什麼苦難是黑暗時代的可憐婦女們所沒見過且不能承受的呢?

但她們仍是女人,女人沒有什麼都可以,唯獨不能沒有一樣東西,那便是愛。沒有愛的女人的人生不叫生活,只能叫維持生命。

這個沒什麼好解釋的,懂得人自然懂,餘則成與3個女人交往過,自然懂得這個道理。

餘則成放好碗勺,從灶房裡出來後又把整個屋子仔細檢查了一遍,確定沒有發現任何小孩子生活過的痕跡後,更加確信了自己剛才的推測,一定是在之前一個時期內,潘金蓮遇到了感情上的巨大挫折從而導致其精神狀態產生了動搖,從而自發的,或者在外力的引導下從而產生了殺夫的衝動。

這樣一想好像整個事情已經有了眉目,但餘則成又發現了很多新的問題。

首先是這個劇本的主要任務,生存,想要破局,那必須以活著為前提,自己目前在劇本中的生存威脅主要有胸口的重傷以及西門慶一方勢力的報復,武大郎是一個賣餅的屁民,應該沒有來自其他方面的死亡威脅,剛才和潘金蓮聊天時提到了武松,從潘金蓮的態度中也可以肯定武松這個角色並沒有偏離出自己原本的心理預估,應該不是威脅之一。

那麼,針對兩個最大的威脅,下一步該怎麼做呢?潘金蓮目前精神狀態不穩,繼續讓她照顧的話倒是可以按時吃藥,但伴隨著其精神突然崩潰從而攻擊自己的風險,所以說這不是長久之計。

但目前也只能這樣,餘則成必須在隨時會像伊藤誠那樣被捅死的條件下爭分奪秒的搜集情報達成破局。

這第一步,餘則成走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