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重生之地獄難度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四章 武大郎——黑暗命運(九)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十四章 武大郎——黑暗命運(九)

這是一個悲傷的故事。

宋徽宗政和四年,女真族在其部落首領完顏阿骨打的帶領下如日中天,被譽為“雷霆可汗”的阿骨打麾下的女真金鐵浮屠在同時代的蒙古遊騎兵崛起前是當時中國大陸上最為恐怖的騎兵,有此強橫軍力支援,女真上層的野心家便對宋朝的富饒垂涎欲滴,兩國之間的摩擦不斷,多數情況下宋朝都是吃虧方。

這一年,許是糧食欠收,女真部落便在一支正規軍的帶領下對宋進行掠奪性試探,但他們很快便發現戰事異常順利,甚至一度搶到了中原地區的河南省,但很快便被宋朝組織的反擊打了回去。

這一場不被記載到史書中的小規模摩擦在後世看來無足輕重,但真實的歷史是很沉重的,僅就這場小戰役,便給兩國百姓們帶來了沉重的苦難。

女真部落在被擊退時留下了一地屍體和大量俘虜,這些屍體自然被挫骨揚灰,而俘虜在民族仇恨以及古代“斬首立功”的制度下統統成了無身首級送往兵部邀功。

女真高層侵略者們得到了一路搶回來的財富,那麼這些親赴一線殺敵最終兵敗被斬首的普通女真兵卒得到了什麼呢?僅僅一個“勇士”的口頭榮譽罷了,這真是這些兵卒需要的嗎?他們離開家庭跟隨部隊上陣,其初衷也僅僅是為了打勝仗後貴族們獎勵給他們的幾袋災荒過後餬口的糧食和半頭吃剩下的牛羊罷了,這樣,他們就能給剛剛會跑會說話,喊著要吃肉的兒子增添一點營養,讓他們能長高一點而已,所謂蠻夷其文化確實落後,但普天之下的平民,父親、母親,他們的愛子愛家之心卻是一樣的,但就這麼一點災年的希冀,卻讓他們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而宋朝河南的平民則承受了更多的苦難,他們被語言不通的侵略者燒殺劫掠,家破人亡,手邊又沒有鐵製武器可用於反抗,在面對突如其來的人寰慘劇時他們只能默默承受,也許,身處中國腹地,家鄉時常作為戰場的河南人民千百年來一直在替整個民族承受了大部分戰爭所帶來的災難。

戰爭過後一切好似濤聲依舊,但回不去的,是人的心。

比天災更可怕的,是人禍。家破人亡,土地荒蕪,失去產業的人們紛紛出逃,其規模甚至大於災年出逃的人數,這些難民中就有武松的父母,他們本是當地的富裕戶,武松的幾個兄弟姐妹有的學文,有的學女紅,武松則從小學武,立志長大後要當反抗女真侵略者的英雄。

但戰爭摧毀了這一切,他們一家在逃到鄰省山東時陷入了無法擺脫的困局,一家多人患上重病且無錢無糧,而家裡最小的孩子還在襁褓中。

接下來便是人世間最令人心酸卻發生過無數次的慘劇,賣兒女……

這是唯一的路。

武松作為唯一沒有患病的男孩主動承擔了這一切,那一天他流著淚的臉被風吹幹了無數次,但身板卻挺得筆直,生怕那些眼光挑剔,看難民如挑牲口般的賣家覺得自己身體不好,買回去養不活。

在這個魔鬼與天使同在的人口市場裡,小武松是堅強的。

武大郎是懦弱的,他生來有缺陷,父母在含辛茹苦把他養大成人後撒手人寰,雖然身為平民靠種地賣餅也能勉強度日,但長期以來的自卑感以及不能向他人訴說的感情傾向卻一直在折磨他。直到這天在出門買菜順便路過人口市場時遇到了幼小的武松。

相識註定成大錯。

小武松倔強且堅強的眼神以及自幼練武的身體瞬間便征服了武大郎,他立即決定要買下了小武松。討價還價是免不了的,武松的父母即使再心如刀割也要儘可能多的要價,只有這樣才能讓小武松的犧牲換來更多可用於照顧其他孩子的資源……怎麼選擇都是斷腸,都是一片漆黑的命運。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最後武大郎用所有積蓄買下了武松,同時順搭一個隨著武家逃難,一路隨行至此,和武松年齡相仿的丫鬟。

吳春生(潘金蓮)。

武大郎買下兩人後生活有了新的變化,雖然仍很貧窮,但他有了盼頭,他把所有的好東西都讓給小武松,武松對這個慈眉善目的賣家自然是心生好感,接著,在一天夜裡,懵懂的武松便不懂拒絕的與武大郎發生了關係。隨後,武大郎居家遷往陽穀縣,並改了自己的名字,稱自己為武樺,決意生生世世都要和武松像松樹和樺樹的伴生關係一樣,永遠在一起,同時為了不惹人非議,潘金蓮成了他明面上的配偶。

人心是會隨著時間變化的,武松長大後,對自己與武大郎的關係迷茫了起來,一方面他十分感激武大郎對自己的好,另一方面又對與武大郎的關係產生羞恥感,這種迷茫一直持續到潘金蓮對自己表白。

潘金蓮作為一個丫鬟,對於悲慘的命運沒有特殊的感覺,只知道隨著年齡的增加,自己喜歡上了這個從小便在一起相處的小少爺,武松長大後氣宇軒昂,身材健碩一表人才,潘金蓮作為一個審美正常的普通女孩很自然便喜歡上武松。

武松也很喜歡潘金蓮,但對這份感情在迷茫中選擇了逃避,他不告而別的離開了家,在武松走後,武大郎雖很傷感,但日子總要繼續,在武松不在的日子裡,為了傳宗接代,他也與潘金蓮發生了關係,只是天不遂人願,屢試不中。

潘金蓮從小便是順來逆受的丫鬟,只懂得服從,直到失去了最寶貴的東西後才痛苦萬分,但慢慢的也就習慣了,但這給其心靈中埋下了日後崩潰的種子。

武松離開家後經歷了很多社會的陰暗面,為了生存當打手時失手殺了人,在走投無路時被柴進收留。

柴進此人雖然以現在的觀點審視完全乃根深蒂固的黑惡頭子以及地域大鱷,但其為人卻很仗義,三觀也算正,在幫扶了身懷絕技卻走投無路的武松之後與其飲酒時瞭解到了武松的悽慘身世,他勸解從小飽受社會黑暗面侵蝕,更在親手殺過人即將完全黑化的武松向善,正視自己的感情。

武松大受感召,決意回家迎娶潘金蓮,他相信有了手頭這一大筆柴進給的安家費,從小便對自己很好的武大郎一定會成全自己。

在經過一路頗具傳奇性的打虎經歷並最終回到家後,一切好似自己離開的那一天,但回不去的,是人的心……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潘金蓮雖然人還在,但早已失去清白,兩人相逢已是陌路。

封建時代的人生總是這樣,在黑暗中給予你一絲光芒與希望,但當你努力想抓住這絲光時,卻發現光芒背後接踵而至的是更加黑暗的命運。

武松徹底黑化了,就像駱駝祥子一樣,命運親手扼死了人性,武松雖不至於立即殺死養大自己的武大郎,但卻恨埋下了深深的仇恨。同時,在柴進那裡見識過金錢力量的武松憑藉自己打虎的英雄事跡當上了陽穀縣的都頭,直接聽命於本地縣尉。

自此,金錢與地位便成了武松繼續生存的唯一理由,他發誓在自己成功後要把自己受過的苦難千百倍奉還給他人。

武松的能力無可置疑,本在權力鬥爭中處於弱勢的縣尉在有了武松這個來自柴進大官人的強援後如魚得水,一轉之前的頹勢,拉攏了好些有實力的商家與當地實力派,為了爭奪更大的利益,縣尉派對縣令的權威發起了挑戰。

首先要除掉的便是縣令的爪牙,本地最大的商戶西門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