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重生之地獄難度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八章 武大郎——黑暗命運(終)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十八章 武大郎——黑暗命運(終)

距離武松敲擊冤鼓已經過去了三天。

本地縣令,常奕平,徽宗大觀元年進士三甲七十三名,同進士出身,其出身富裕家庭,入仕之路也走的常規曲線,被人坑過多次後也學會了坑別人,以歷朝青天為目標被現實教育後也學會了拉幫結派搞山頭主義,在本地任職後也與當地縣尉進行過幾輪較量,在本朝文官先天優勢之下目前暫居上風。常奕平在本地常年來的主要工作便是刮地皮,平日裡作威作福,偶爾也在災年賑濟過百姓,一言以蔽之,這是個封建時代典型的文官。

與之相比,本地縣尉陳譚兵痞子出身,在經過幾年邊關軍旅生涯後靠謊報軍功等手段爬上了縣尉之職。就任後吃虧於大政策而與本地文官派系在鬥爭處於下風,但其一直心有不甘,死死抱著在本地僅有的一點既得利益不撒手,保留實力休養生息,隨時等著時來運轉反戈一擊。

這兩個人在宏觀上來看,都是那種早死早乾淨的國家蛀蟲,但仍有些不同,縣尉陳譚由於手中資源不多,又需要大量收入來養精蓄銳,便對自己地盤上的平民與商家百般刁難並壓榨,其刮油吸血起來勁頭之狠便是索羅斯也要讓其三分,同時陳譚這貨還有一個愛好,喜飲母乳,每逢其癮頭犯了之際總搞的當地百姓怨聲載道,礙其縣尉身份手下有眾多執法人員,百姓們也只敢怒不敢言,除了背地裡咒罵陳譚將來生兒子沒屁 眼外沒別的辦法。

相比較陳譚,常奕平是讀書人出身,雖然也一肚子壞水,但其畢竟飽讀過聖賢書,做人做事仍有一定的底線,他與陳譚之間鬥爭並打壓陳譚,除了爭權奪利外,其也打心眼裡看不起陳譚撈起錢來的吃相難看和其讓人匪夷所思的癖好,所以靠著政策支援在本地把陳譚死死壓制,讓其只有喘氣的空間。常奕平認為如果能選,本地百姓寧可在自己這條飽虎之下戰戰兢兢也不願在餓虎陳譚爪牙之下屍骨無存。

興亡皆是百姓苦。

這便是長達兩千四百年之久的黑暗時代,怎麼選擇都是猛虎苛政,都是黑暗命運,如不願同流合汙,選擇葬身誰之口便是黑暗中唯一的自由。

總之,常奕平在西門慶抓住武松把柄之時欣喜若狂,只要自己在此事上大做文章,不僅可以解決武松,甚至能一舉端掉縣尉陳譚。誰知武松的應對既快又恨,透過柴進在轉瞬間便逆轉了局勢,常奕平雖有不俗的腦力,但在行動力上差了一大截,眼下只能看著武松與陳譚在三天裡顛倒黑白指鹿為馬。

前文提到過縣令擁有司法以及審判權,那麼,常奕平為何不能組織起有效的反擊從而制止武松陳譚的行為呢?

現實並不像後世“包公戲”裡那樣兒戲,包拯從懷疑到調查取證,再莊嚴宣判,最後x頭鍘伺候,當庭血流五步酣暢淋漓。宋朝的司法制度是很複雜嚴謹的,每個人都是寶貴的勞動力資源,豈能由一人妄定生死?縣令只有部分司法以及最後的審判權,至於其中調查取證等重要的過程性工作,都是由上級部門巡檢司在本地縣尉的協助下進行。

縣尉是武松自己人,上級巡檢司長官更和柴進交情匪淺,縣令一派根本插不上手。至此,不禁讓人想起《少林足球》裡的一句話:主裁邊裁,再加上主辦協辦,所有單位全都是我的人,怎麼和我鬥?

除非有過硬的且有眾多人證的證據,才能扳倒武松,常奕平有嗎?

在這個問題之下,終於升堂了,縣令常奕平主審,配有堂事、跟丁、公案、經承、值堂與招房人員,全體衙役到場,並有當地眾多百姓旁聽。

由於潘金蓮和武大郎之死已成既定事實,便省去了很多步驟,直接由當事人武松進行陳述,縣令根據巡檢司與縣尉提供的證據來進行裁決後當庭宣判結果,過宣判結果較重,則由州一級長官核准後執行。

武松不愧一員能文能武的虎將,雖然已經演繹過很多遍,但此時仍然痛哭流涕,把自己之前編造好的一套說辭聲淚俱下的闡述了一遍,其過程中幾次情緒失控,幾欲昏死過去,其演技完爆當代小鮮肉不知多少條街。

由於武松作為打虎英雄在當地聲望甚高,雖助縣尉猛刮地皮,但其深知封建時代的虛偽嘴臉,平日裡十分愛惜自己的羽毛,所以此刻旁聽的百姓在武松的感染力之下哭聲連連,有人甚至不顧公堂之上不可喧譁的規矩要求當庭釋放武松並嚴懲西門慶。實際上,普通百姓是不敢公然擾亂公堂的,當下起鬨者無疑是縣尉派之前安排好的“法託”。

武松陳述完畢,常奕平緩緩道:“武松對上述供詞可有變更?”

武松忙道:“上述皆乃肺腑之言,如有欺瞞,武松不得好死,願受國法嚴懲!”

常奕平揮了揮手,旁邊的公案人員立即送上記錄好的供詞,讓武松簽字畫押。

武松接過供詞,一字一字仔仔細細看了個清楚,確信絕無錯記漏記後便低頭簽字並按了手印。

武松正準備長出一口氣,突然感覺事情不對,他抬起頭,發現公堂上縣令一派之人都在看著自己發笑,那眼神好像在看一個傻 逼。

武松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每個環節自己都考慮到了,凡是有疑點的地方都處理的天衣無縫,從頭到尾的證據也都偽造好了,不可能出紕漏啊!

常奕平笑著揮了揮手,公案人員給武松遞上了兩張文書,武松接過仔細一看,當即萬念俱灰,發現自己確實是一個傻 逼!

兩張文書上的內容與本案毫無關系,第一張是三天前由縣尉縣令聯合簽發的一張通緝令,被通緝之人與本案風馬牛不相及。第二張是武大郎早年間在當地官府註冊賣炊餅時備份的文書,上面有武大郎的親手畫押。

但!關鍵之處在於這份通緝令邊緣的空白處有一個並不顯眼的拇指印,這個拇指印與那份賣炊餅文書上武大郎的畫押手印完全一致!

文書是三天前新發的公文,上面有明確的時間,武大郎的手印能留在上面證明三天前武大郎還活著,就算死了,至少屍體也是能按指印的狀態,而武松由於餘則成自殺時的死狀十分慘烈,所以便給屍體灌毒後一把火燒了個乾淨,在供詞時把武大郎的死亡日期往前推了兩天,以屍體不宜再放為由自行火化了武大郎的屍體。

那麼,一具兩天前就被燒成灰的人如何能在兩天後的新鮮公文上留下指印呢?答案只能是武松在說謊。

這是眾目睽睽之下不可逆轉的證據!

……

餘則成在事發的當晚攜帶通姦文書去衙門,其本意就不是把文書給縣令,因為武松勢大且聰慧,難保不會想出針對那份文書的策略,而且西門慶已死,少了推波助瀾之人,就算通姦文書暴露,也未必可以奈何武松。

西門慶已死,要修正水滸的時間線,除了要打掉武松的勢力,讓其被衙門押送東平府審判外,接下來還得再死兩個劇本人物,其一是潘金蓮,其二便是餘則成自己,也就是武大郎。

至此,水滸世界的時間線才算修復完畢,接下來的劇情才能回到正軌,才算是達成“破局”的支線任務,這在餘則成理順劇情,支線任務的延伸任務出現後就有了提示,餘則成當時的意識裡出現的那幅畫面中,“生存”一項被抹去便是提示他不需要再執著於生存,只要破局即可。

所以,餘則成前往衙門的真實目的便是在衙門口當日張貼的文書上留下自己此刻仍在人世的痕跡,手印便是最好的證明,為此,餘則成還故意被武松的心腹打得口吐鮮血,趁黑把鮮血抹在拇指上,在佯裝扶牆逃跑時在當日的那份通緝令文書上留下了最關鍵性的證據。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亦是自己自殺後的遺計。

同時,為了讓武松暴露出關鍵的死亡時間漏洞,餘則成更在自殺時下了狠手,讓死後的屍體再無偽造成中毒而死的可能,逼迫武松焚燒掉武大郎的屍體,這樣武松就必須把武大郎的死亡時間稍稍前移,不需要太多,只要超過一天就行。

……

眾目睽睽之下公然串供並被揭穿,事已至此,武松縱有通天之能也再無翻盤的可能,既然關鍵性的供詞有這麼大的漏洞,之前做的工作不僅站不住腳,反而會成為更大的把柄,讓縣令常奕平拿來做更大的文章。

但常奕平吸取了西門慶的教訓,他為官本意就不是為民伸冤,武大郎和潘金蓮兩個屁民死不死的跟他沒有任何關係,他這次只想把武松遠遠的轟走就行。

嗯,這樣想就對了,安安穩穩坐好位置,老老實實混資歷多好,別搞太多事,得過且過,離任後哪管他洪水滔天。常奕平此刻終於想通了這個道理。

於是,常奕平便以串供以及案件仍有重大疑點為由把武松從輕發配東平府進行二次審判,那裡是柴進的地盤,怎麼審判武松這個難題留給他們自己人去解決吧,我常奕平區區一任芝麻官既無幫扶武松之能,也絕無落井下石之意,算是擺足了姿態與誠意。

……

幾天後,就在武松被押解東平府之時,武大郎被暫封的家裡,還是那張床上,餘則成以本來的身體再一次重生了。同時餘則成的意識裡出現了一個聲音,還是那個亦哭亦笑的哽咽女聲:修正水滸世界時間線完畢,任務成功達成,十秒鐘之後 進行傳送並離開劇本,10、9、8……2、1。倒計時完畢,餘則成周身出現了菱形的光芒。

就在餘則成即將消失在菱形的光芒中時,餘則成聽清楚了,這個聲音是潘金蓮神志混亂到極點時的聲音,如泣如訴,彷彿在控訴著一個故事,一個有關時代與命運的黑暗愛情故事。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

你這麼喜歡這首詩,就叫你春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