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重生之地獄難度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十章 大地の鬼哭(十)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七十章 大地の鬼哭(十)

佐恩似乎與奧本海默很熟絡,進門後也不客套,他開門見山道:“先生,有個情況恐怕你得瞭解一下。”

雖然佐恩在晚上來找自己肯定有很重要的事情,但奧本海默卻不著急,他從兜裡掏出一盒十支裝的好彩牌香菸,抽出一支遞給佐恩,然後自己點燃一根抽了起來。無論什麼時候,奧本海默都是這樣一副從容不迫的氣質。

受到奧本海默的影響,佐恩也點燃香菸抽了一口,放慢語速道:“先生,今天我在工程區監控科值班室發展下線時,無意中看到了一份記錄。”佐恩頓了頓:“是關於大約一週前抵達實驗室的那批大陸計算人員中的其中一人,他的行為有些...特別。”

奧本海默點了點頭,示意佐恩繼續說。

“這人叫做餘則成,是那批大陸人員的帶隊者,根據監控科的書面記錄,他從住進宿舍後開始,每天晚上大約這個點,都會一個人面朝西面的牆壁哭泣。”

聽到這裡,奧本海默的眉頭皺了皺,他吸了口煙陷入了沉思。

奧本海默這個人身上有著無數的標籤,科學家、愛國者、領導者、原子彈之父等等,但對於他本人來說,有兩個身份最為重要,這兩個身份並非大夥兒所想象的那樣,一個是丈夫,一個是父親。實際上,奧本海默並不在乎這兩者,對他而言,最重要的兩個身份其中之一就是猶太人。

奧本海默出身於一個德裔的猶太家庭,他有著一頭猶太人標誌性的棕色頭髮和聰明的頭腦,他的父親很早就帶著全家移民米國紐約,後來靠從事紡織業發家致富,奧本海默自幼長於非常優裕的環境,當時又恰逢米國資本主義的上升期,在娛樂至死紙醉金迷的外界環境和時代背景下,奧本海默按常理來推斷的話大機率會成為一個浪蕩子弟,小機率會成為一個像萬庚那樣能力平平的產業接班人。

上述猜想其實是很合邏輯的,大多數父母奮鬥一生的目的都是為了讓子女過上更好的生活,而不是讓子女也和自己一樣艱苦奮鬥最終成功,正所謂老人不圖兒女為家做多大貢獻,一輩子也就圖個平平安安。這樣想當然沒錯,就和港劇裡說的那樣,做人最重要的就是開心嘛。

但奧本海默卻是猶太民族,這個民族在歷史上經歷過太多的驅逐和排擠,居安思危成了他們滲透到骨頭裡的本能,奧本海默的父親並不慣著他,他的母親更是一名天才畫家,這對夫妻從小就以身作則的對奧本海默言傳身教:父親不賭博不好色不膨脹,每天為了家庭和事業勞碌到深夜;母親用女性細膩的心思和畫家對於藝術和感情的敏感關懷著他,這一切最終成就了今天的奧本海默。如果說猶太人十分注重教育,那麼奧本海默的父母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總而言之,40歲的奧本海默只從民族性這點來看的話,絕對是一個被猶太精神所浸透的人,他的人生中雖然沒有經歷過苦難,卻能對那些飽受苦難折磨的同胞甚至外人感同身受。

這樣一個人,自然是知道餘則成每晚面向西方的牆壁而

哭的這種行為是猶太人特有的一種儀式,哭牆。

猶太人哭牆的這種行為由來已久,最早可以追溯於耶路撒冷猶太教聖蹟。哭牆又稱西牆,亦有“嘆息之壁”之稱,千百年來,流落在世界各個角落的猶太人回到聖城耶路撒冷時,便會來到這面石牆前低聲禱告,哭訴流亡之苦。

本來哭牆這種儀式是一種不定期的民族性 行為,但在二戰開始,德國納碎黨開始大規模屠殺猶太人以後,逃亡到世界各地的猶太人為了紀念那些被迫害的同胞以及提醒自己永遠不要忘記這份仇恨,從而自發的在每天晚上面向西面的牆壁哭泣。

餘則成自從來到洛斯阿拉莫斯實驗室發現自己被嚴格監控後便將計就計,每晚模仿猶太人的哭牆行為來吸引監控人員的注意,他相信自己這種特殊行為或早或晚都會被奧本海默得知,而這正是餘則成的目的:接近奧本海默。

餘則成就不怕被別人發覺嗎?這種可能性是比較低的,因為每晚哭牆這種行為本身形成不久,就是猶太族內部本身都不一定能保證每個人都知道,不明所以的人自然更不可能知道這種行為的特殊意義。

那麼,佐恩既然知道這種特殊儀式,他也是猶太人嗎?

佐恩並不是猶太人,但他是奧本海默的人,不光是他,洛斯阿拉莫斯實驗室裡有接近2成的工作人員都是奧本海默的人,因為奧本海默除了是一名猶太人外,還是一名無產主義傳道者。

奧本海默本身出生於一個資本主義從業者家庭,成年後為資本主義世界的燈塔國工作,更深受米國高層信任,這麼一個人,會是無產主義者?

雖然很難讓人相信,但這卻是事實,究其原因自然是一個有著眾多因素且十分復雜的故事,簡單來概括的話,奧本海默的媽媽在奧本海默九歲那年因病逝世,這雖然很不幸,但客觀上講並不能算得上是什麼可以讓人性情大變的人倫慘劇。

但問題就在於奧本海默實在是太聰明了,聰明人最突出的標誌就是可以舉一反三,笨人直到被蜜蜂蟄到才知道蜜蜂的厲害,而聰明人僅從蜜蜂聚集時的嗡嗡聲就能直覺的感到危險,並且以此類推,明白昆蟲中有很多不好惹的角色。

這就是天賦,奧本海默從母親逝世這一事件裡,除了深深的悲傷外,還引發了他對於生命和科學以及哲學方面的思考,漸漸地,這個才九歲的孩子便學會了如何站在一個更高的層次來思考問題,說的通俗點,就是母親的死讓一個本就很聰明的孩子變成了一個神童。

這雖然是很多當代我國望子成龍的家長們夢寐以求的事情,但請大家務必相信,過於早慧絕對不是一件好事兒。

拋開傷仲永之類眾人皆知的例子不談,人生在世最重要的應該是開開心心過完一生,即使這種開心是低階且被矇在鼓裡的,因為當一個人的思維層次越走越高,越來越與周圍的人脫節時,人就會感到深入骨髓的孤獨,與此同時,當一個人越來越接近終極真理,他的心不僅不會變得透徹,反而會墜入更

深的迷惑中,除非你真的有自信能觸碰到終極真理,否則會永遠墜入到無盡的疑惑中,直至瘋狂。

好在奧本海默骨子裡猶太人的韌性以及來自父親的關愛沒有讓他走上岔路,奧本海默在1925年之前的人生都很正常,按部就班的上大學,然後畢業,隨後前往歐洲深造。

20世紀,可以說是屬於德國和米國的世紀,奧本海默這個集兩家所長的德裔米國猶太人,在又一次來到歐洲後立即產生了化學反應,而這場化學反應的結果並非是學術上的,而是思想層面上的,奧本海默的三觀終於定型——自由意味著責任與擔當。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當然,這個三觀只是奧本海默到歐洲產生化學反應後產生的結果中的一小部分,但也足以解釋為什麼奧本海默會在那個資本主義制度弊端初現,無數底層工人遭受苦難的時代轉而信仰共產主義了。

從歐洲取得理論物理方面的學術成果並回國後不久,由於在理論物理方面的權威,奧本海默便被米國上層委以重任,成為原子彈研發工程,曼哈頓計劃中的重要領導者。

對於這份工作,奧本海默是很專心去做的,但與此同時,他還承擔了無產國際方面交給他的絕密任務,那就是保留並竊取原子彈製造技術方面的關鍵性理論資料和實驗資料。

對於無產國際交給他的這個隱藏任務,奧本海默有著他自己的計劃,但無論如何,奧本海默都需要大批的支持者,這樣才能從拆分到非常細碎的資料和理論庫裡找出可供他人參考的情報。

大批的支持者,這個條件看上去很難實現,但實際上卻並非如此,以奧本海默的頭腦,他很聰明的把自己的目的拆分開來,和餘則成一樣以將計就計的方法來達成了自己的目的。

首先,從曼哈頓工程區的底層工作人員入手開始滲透,無論曼哈頓計劃在後世被吹得如何神乎其神,歸根結底還是和普通的軍事工程一樣,都需要大量的基礎工作人員,這些人大都是無產者,在20世紀初的這個時代多少都受到過資本家的剝削。就和佐恩拉攏蓋託一樣,要煽動或者說感化這些社會底層的人是很簡單的,在米國無產黨派的配合下,奧本海默的第一步走的非常順利,他很快就成為了洛斯阿拉莫斯實驗室乃至整個新墨西哥州的無產黨地下領導人。

然後,奧本海默在洛斯阿拉莫斯實驗室除了幾個心腹外,和底層的那些“下線”不直接來往,都是透過這幾個心腹單線聯絡,這些下線們自己也不知道加入的究竟是一個什麼黨派的組織,他們提供的情報也都是一些工作中雞毛蒜皮的小事兒,這樣做的好處顯而易見,不僅安全,下線們也很容易克服洩密的心理障礙。

最後,也是最精彩的地方,奧本海默把幾個心腹手下收集來的“雞毛蒜皮”情報透過高超的腦力和在當時看來簡直算是降維科技般的系統工程思路和方法進行歸納運算,最終得到想要的情報,非同等級的高水平學者就算發現了奧本海默在幹嘛,也絕對不可能洞悉奧本海默背後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