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西州制霸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百一十四章 不情之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八百一十四章 不情之請

劉範便道:“二弟,我有個不情之請,需要你去做。”

“兄長跟我還客氣什麼?儘管吩咐就是。”

劉範嚴肅地說:“天子駕崩,新帝繼位,這期間是為最混亂的時期。我要你趁機將皇后何氏,從南宮之中救回來。”

在以前,劉範就曾經將與何皇后的私情告訴過劉誕,劉誕知道此事。但一聽劉範居然下達這樣的命令,還是讓劉誕十分意外。

劉誕先是順從地說:“喏,弟會親自籌劃計劃。”

但劉誕遲疑了一會,又硬著頭皮說:“可是兄長,那畢竟是皇后啊!若是營救失敗,天下人知道了,恐怕對兄長的名聲不利。兄長三思!”

劉範知道,他與何皇后的私情定然得不到世人的認可。哪怕是他最親最近的人,也一定會反對他。因此對於劉誕的勸諫,劉範也並不意外。

劉範道:“誕弟,你是我親弟弟,你最為瞭解我,我是在意天下人的看法的人嗎?”

劉誕見勸不動,低下頭說:“兄長乃當世豪傑,非尋常人,自然不會將天下人的意見放在眼裡。”

劉範道:“況且我對你與錦衣衛也有充分的信心,只要謹慎小心一些,天下人不會知曉此事的。”

劉誕還是忍不住說:“可是兄長,萬一真把何皇后接回到涼國,接到兄長身邊。父母、嫂嫂們、還有大涼的重臣們若是知道,恐怕也會反對兄長的。”

劉範無所謂地說:“他們那邊,我自會解釋。你只管救出何皇后。”

見劉範如此堅定不移,劉誕知道自己勸不動,便無奈地說:“喏,弟一定辦好此事!”

劉範點點頭,滿意不少。

劉範記得,在歷史上,在劉宏死後,先是何進謀殺蹇碩成功,然後又鴆殺董太後;到了中平六年、也就是公元189年的九月,何進誅殺宦官的提議沒能得到何皇后的同意。為逼迫臨朝稱制的何皇后屈服,何進一邊派親信到兗州泰山郡募兵,因為泰山郡是出精兵之地;又接受袁紹的建議,命令當時駐紮於河東郡的董卓帶兵進京。

何進是意圖以這兩個舉動,來向何皇后展示他作為大將軍所掌握的強大軍權,逼迫臨朝稱制、掌握最高權力的何皇后將手中的權力讓予他,實現他獨裁的野心,同時能夠順利地剪除宦官。

但董卓成為了一大變數;何進也沒意識到宦官集團的強大,輕率的何進被誅殺於宮禁之中。何進的部下,袁紹、袁術、曹操、鮑信等人便大舉屠殺宦官,何皇后也死於戰亂之中,宦官們帶著少帝劉辯與劉協逃命,正好碰見進京的董卓。在這個權力真空期,董卓趁機收攏何進的舊部,成為了京城之中實力最強者。繼而,董卓進京便引發了漢末的大亂……

縱然劉範對於這些歷史再熟悉不過,但穿越而來的他,已經給這個時代帶來了諸多劇烈的變化。一個強大的涼國橫亙在西州之地,就足以讓這個時代所有方面都朝著不同的方向發展。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劉範根本不能保證,歷史還將沿著既定軌跡前行。何進掌權、董卓進京這些事,還會不會發生,劉範心裡沒底。明年的四月到九月之間,到底會發生什麼,劉範心裡更沒底。

劉範只能確認的一件事,就是劉宏的死,勢必會打破宦官與外戚共同掌權、共同爭權的平衡。到時候,宦官與外戚兩大集團之間不可避免地兩虎相爭。那將是漢廷最為混亂、最為虛弱之時,或許也將是涼國整軍備戰、舉旗東進的最佳時期。

而涼國的改革才剛開始,一年數月之後,涼國的改革至多不過進行到三分之一。改革事大,涼國必然不能分出太多國力,放在東邊的漢廷上。

劉範考慮著,刨除掉放在推行改革之上的國力,以涼國剩餘的國力,最多只能派出十五萬大軍。其餘二十五萬大軍,若是一起出動,不可避免地會嚴重消耗涼國國力,嚴重掣肘改革的推進。

而且涼國北有鮮卑、匈奴,西北有伊列,西有安息,西南有大月氏,可謂群狼環伺。雖然大月支和安息在嶺西之戰中遭受重創,但仍舊是實力雄厚的強國;伊列雖然馴服,但遊牧民族歷來是畏威不畏德,況且伊列還趁機吞併了眾多康居、烏孫的遺民,實力大漲;鮮卑、匈奴雖在十軍之戰中被打殘,但也因此對涼國懷恨在心……

總而言之,涼國的所有鄰國,都是涼國潛在的敵人。這也逼得劉範不得不以重兵留守涼國。十五個衛中,勝武衛駐紮於康州、揚武衛駐紮於天州、威騎衛駐紮於昆州、銳騎衛與靖武衛駐紮於夏州。

其餘的天策衛、剽騎衛、宣威衛、天武衛、羽騎衛、雲騎衛、驍騎衛、銳騎衛駐紮在涼州;飛騎衛與鋒騎衛則是遠赴安息。這也讓劉範只能從涼國四十萬大軍中抽出十五萬大軍,用於東方。

而且,涼國還在向其境內最偏遠的康州和夏州遷徙四百萬人口。而明年劉宏就要死了,讓劉範不得不更為焦急。安息帝國運來的糧食,也不知運到了哪裡。而且劉範還把足足六萬精騎放在安息帝國那裡,如果不能趕在漢廷亂起時撤回來,會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兵力短缺。

見劉範陷入沉思,劉誕等得有些焦急,便輕聲一句:“兄長?”

劉範從沉思之中醒來,立即問:“趙雲與張郃率領兩衛涼軍,行進到何處了?”

劉誕想了想,說:“弟依稀記得,在前天傳回的情報是剛過了天州的赤谷城。此城就是之前被大涼滅掉的烏孫國的國都。消息傳遞,總會有些延誤。再加上已經過去兩日,此時大約兩位將軍行進到了康州境內了。”

劉範心裡有些焦急,但也知道涼軍鐵騎一人四馬換乘,晝夜兼行,能在十日左右的時間內,從姑臧城行進到蔥嶺以西,已經是算快的了。

劉範本想透過錦衣衛下令給趙雲與張郃,命令他們速戰速決。但劉範又考慮到,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大軍的一舉一動應該讓身處戰場的趙雲與張郃決定。戰場千里之外的他若是遙控,容易步了希特勒與常凱申公的後塵。便只得作罷。劉範只能在心裡祈禱,希望趙雲與張郃能夠早些戰勝羅馬軍團,早日率軍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