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明騎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將校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將校

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將校

飛書傳至瀚海城,盧象升陷入兩難抉擇,不得不召集軍議。

連日來,南線明軍藉助大勝之威,軍中將領們嚷著要向北進兵統北城,與二十餘萬俄軍決死一戰,一戰而竟全功。這種論調在軍中佔據了上風,嚷著北上決戰的多是軍中少壯派,一個個充滿了精力無處發洩,每日裡在帥營外成群結隊的經過,晃來晃去。

少壯派們是精力過剩,如盧象升這般老成持重的,分外欣賞李爭鳴的方略。然則他與李爭鳴半師半徒,盡人皆知他師徒二人同穿一條褲子,如今倘若他用了李爭鳴的方略,軍中不免有些吵鬧喧譁。

此時,便彰顯出大明新式軍制的先進。

垂直式的指揮體系,沒有巡撫侍郎來橫加幹涉,沒有地方大員來指手畫腳,更不需要遠隔萬里請示內閣,皇上,真要是遠隔萬里將進兵方略送到南京,書信往來也得半年了,哪還打個什麼仗。這可並非玩笑之言,萬曆年間薩爾滸之戰,便是這樣來回折騰了小半年,遲疑不決才葬送了遼東。

這當口,前敵將帥無法決斷,便飛書大都督行轅。

馬城當即召集軍議,文武大員三百餘人在軍議上吵鬧不休,關外明軍的戰略再次出現重大轉折,在李平桂,鄧承志一般少壯派將領的吵鬧聲中,白煥章仍是軍服筆挺,一絲不苟的端坐在下首,靜靜的看著一幹年輕氣盛的軍中同袍,與陳演一干參謀官員爭論不休。

爭議,在於塞北明軍的戰略方向,出現了重大分歧。

馬城高踞上首,瞧著一眾彪悍的軍官扯著嗓子,嚷著要決戰貞河流域,以千軍萬馬,屍山血海將俄國人的二十餘萬大軍擊潰,馬城面色如常心中卻百感唏噓,隨著五十萬大明常備軍的成型,少壯派早晚會佔據絕對的上風。

這些激進的年輕軍官,早晚會將整個大明都裹挾進全面戰爭的泥潭,這是不可避免會發生的事情,馬城要做的是在大明的戰爭機器完全失控之前,征服這個廣袤的世界。

進士出身的陳演,與一班參謀官員則針鋒相對,據理力爭。

陳演也算百戰名將,竭力贊成李爭鳴,盧象升兩人的策略,先集中力量擊破南線之敵,可鼓舞軍心士氣,等春暖花開後全軍北上擊破俄軍主力,如此不失為老成持國的良策。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少壯派,與參謀司僵持不下,誰也爭不過誰。

上首馬城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心思早飛到了九霄雲外,倒突然懷念起了先帝大明神宗陛下,他這兩下子權謀制衡之術,還是從神宗萬曆皇帝那裡學來的,青澀的很,有明一朝要說權謀,制衡,神宗陛下便是其中翹楚,將制衡一道玩的出神入化。

治國理政,可並非一團和氣那麼容易簡單的呀。

如今大明新軍中派系已成,這自然是馬城一手主導的結果,如今這情勢盧象升,陳演一班進士講官出身的大員,牢牢壓制著少壯派,這便是馬城刻意造成的局面,由盧陳等人在上面壓著,大明這部戰車才不會失控,才不會造成下克上的惡果。

這自然是馬城吸取了後世日本人的教訓,有意為之。

下克上是一件很可怕,又無法避免的事情,這道難題馬城自認解的不錯,隨著派系,盤根錯節的人情關係在大明常備軍中生根,發芽,老派,新派,少壯派各方勢力便要發聲了,冗長的軍議便在爭吵中渡過,終於到了日落西山的時刻,馬城才一本正經從上首坐了起來,嘩啦,三百餘將官紛紛起身,肅立,爭吵聲戛然而止。

白煥章不緊不慢的起身,雙腿一併,仍是一副面無表情的臉色。

他作為一個不參與軍議的旁觀者,性子又心細如髮,心知肚明這一局是盧大人,陳大人勝了,此二人同榜進士出身,便是同年,又長期共事自然便結成一派,同氣連枝。一個在大都督身邊出謀劃策,一個在南線領兵獨擋一面,此兩人一個鼻孔出氣,牢牢將軍中新貴們壓了一頭。

果然,上首大都督一拍椅子,做了決斷:“既是盧帥,李帥聯名奏請,那便準了吧。”

陳演精神一振,慌忙道:“大都督英明,盧,李二帥久鎮南線,決斷自是更有道理。”

馬城莞爾一笑便長袖一揮,散了軍議,飄然而去。

將領們三五成群出了白虎節堂,白煥章抬頭看看天色,這冗長的軍議竟持續了一整天,相好的同袍們結伴步出,他故意落後幾步等著李平桂追上來,身後幾個軍服筆挺的將領腳下生風,大步攆上來仍紛紛不平,還朝著一幫參謀官齜牙咧嘴。

白煥章不禁失笑連連,瞧著這位心思忠直的同袍驍將,會意失笑。

步出白虎堂的將領,官員涇渭分明,各自有各自的小圈子,白煥章嘴上不說心中卻明鏡一般,他出身書香門第,家中時代為官,他也是科舉得意的少年英才,二十出頭便中了舉,對官場這些派系爭鬥可算是門兒清。

“笑甚麼!”

身側響起一聲羞惱的低吼,白煥章慌忙收斂笑意,與一幫驍勇年輕的將領結伴而行,他卻不願牽扯進軍中派系爭鬥,心中只灑脫一笑,便讓這些忠勇的將校們保持著這份忠直吧。

三月中,南線。

軍議已畢,南線明軍頓時一片歡騰,盧象升頓覺揚眉吐氣,醞釀著半月內發起全線反攻,這便足以左右塞北戰局的大戰,勝了,他師徒兩人便可名留青史,代代傳頌。大都督令,十日內援軍,彈藥,民壯便可趕至瀚海一線,為了達到進攻的突然性,大軍調動都在夜間秘密進行。

烏拉山前線,明軍大營。

夜半無人,帥帳中炭火燒的通紅。

李爭鳴小心翼翼的撕開火漆,開啟大都督手書的一封密令,火光映照下,那蒼勁有力的文字便如同一把把利刃,讓人心驚。馬城手令李爭鳴,半月內當迅速,有力擊破當面之敵,後火速陳兵西南,防備著奧斯曼帝國自西邊發起的突襲,字字驚心,這封手令是絕密,讓李爭鳴看的額頭冒汗。(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