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明騎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大典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大典

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大典

於是大明龍元最高一百面值的正面,便印上了攝政王馬城的頭像。

明中後期,建生祠成風,魏忠賢建過,俞大遒也建過,還有組團建生祠的,譬如沂州境內就有個琅玡五賢的生祠。祠堂內祀大中丞趙彥、大將軍楊肇基,觀察使徐從治,太守壟公和現任邑侯晉公,又叫琅玡榜。明督察院副都御史宋鳴梧所撰,《琅琊五賢生祠記》中有詳細記載。

生祀賢達,在明中後期也算是一種時尚,這種時尚的最高境界,大約就是將頭像印在龍元上了。揮退了幾個王府屬官,馬城難得清閒了片刻,和眾妃嬪夜遊王府,此時,江南總理通商衙門的籌備,已經進入尾聲。

南京,武英殿。

各位新當選官員,紛紛走馬上任,湊在一起商量著,都嫌棄武英殿太小,不氣派,要湊份子重修大殿,打算將皇城南邊全拆了,修一個氣派點的衙門。這一聯絡奔走,三日內,竟籌集到龍元三千萬塊,作為修建總理衙門的專款。

一牆之隔,崇禎帝倒抽了一口涼氣,三千萬龍元,這總理衙門得修成啥樣。這位皇爺心裡又不平衡了,同樣是籌款,攤派,人和人的差距這麼大吶,想當年他在京城搞攤派,求爺爺,告奶奶,可那些朝廷大員,皇親國戚就是一毛不拔。

罷了,這些事情他終究不如馬城,想到馬城也是他皇兄當年,一手栽培,簡拔的,他心裡多少舒服了點。

開城三年,十月初一。

崇禎爺鬱悶了幾天,很快又高興起來了,因為各司官員走馬上任這一天,滿朝文武,終於想起來總理衙門的隔壁,還住著一尊大神呢。這位皇爺,好歹是大明帝國名義上的君主呀,還是請出來供著吧。

於是,大家夥把崇禎帝從深宮裡請了出來,祭天大典沒有皇帝主持,未免名不正,言不順,太不莊重了。

十月初一,這一天,一大早,文武百官雲集奉天殿,由總理通商大臣孫傳庭領頭,舉行拜表儀。在奉天殿祭天,放置香案,奉上賀表,群臣舞蹈跪拜,公吏人等相迎高呼三聲萬歲,起碼在形式上,還是很尊重崇禎皇帝的。

這一日,皇宮,衙門都裝點一新,大紅燈籠高高掛,張燈結綵,鞭炮響個不停。

崇禎皇帝抖擻其精神,引領百官、外來使節、觀風使,浩浩蕩蕩幾百人,出了承天門,直奔六朝北郊壇,祭祀大地山川。武官騎馬,文官坐轎,簇擁著皇帝御輦出了宮城,街道上人馬紛紜,熙熙攘攘。

街上的茶坊、酒肆,人滿為患,市場中,摩肩接踵,揮汗成雨,百姓們呼朋喚友,來見證這盛大典禮,還有頑童在人群眾鑽來鑽去,熱鬧非凡。遠遠聽見遠處,時不時響起一陣喝彩、鼓掌的聲音,

去祭壇的一路上,早有新軍士卒戒嚴,走的倒是不覺得擁擠。

看著戒嚴線外的人頭簇動,不少百姓跟著看熱鬧。崇禎帝連日的鬱悶,受了喜慶的感染,稍微放下。

這位皇爺端坐在御輦上,招來孫傳庭問道:“今天上街的百姓很多,你們總理衙門,可不要出了亂子。”

孫傳庭忙道:“陛下放心,臣,有萬全的安排。”

“防火的措施可做的有麼?”

“早就通知了城中各處坊裡的里長甲生,務必謹慎小心。而且除了本有的,這幾日更多趕製了許多水龍,就算有火,也不怕。”

“不可掉以輕心。”

孫傳庭恭恭敬敬的應了,瞧著興高采烈的皇帝,心中一嘆,這天下是他的麼,是也不是,大約只有在祭祀這一天,他才是萬眾矚目的主角。時也,命也,瞧著這位被高高供起來的皇帝,不由得百感交集。

祭文,新任律政司主事吳英寫的,因為出於宣告百姓的目的,沒用文言,文詞簡單易懂,曉暢如話。由崇禎帝唸誦。這篇大白話祭文,也是有史以來,第一篇不用四六駢體,不用華麗辭藻,不用晦澀文言的祭文。

這篇祭文通俗易懂,從頭到尾的大白話,就算是市井百姓,七歲童子也能聽的懂,冗長的祭文從三皇五帝,說到唐宗宋祖,把大地山川都頌揚了一遍,最後,才頌揚了如今大明盛世,遠超前代的豐功偉業。

崇禎帝念著這篇祭文,雖然冗長,卻也覺得朗朗上口,口舌生津,從頭到腳都覺得痛快。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他打心裡覺得這是善政,打今兒起,總理通商衙門的公文,榜文,書信往來,多半也要改白話了。祭祀的禮節也大大的簡化了,祭祀完成時,正是中午,大家夥還能回家吃飯,這又是一大善政。

崇禎帝打心眼裡贊同,簡化這些繁文縟節,當年他可沒少受累。祭祀大典結束了,這位皇爺回了宮,總覺得心中忐忑,好像少了點什麼,用過了午膳躺下了,突然又一拍腦袋坐了起來。他突然想到,今日祭天,祭祀山川大地,祭祀歷代聖君,就是沒祭文廟。

一呆,崇禎爺琢磨著,以後就不祭文廟,不祭聖人了吧。

“罷了,唉!”

一聲長嘆,崇禎帝又躺了回去,睏意襲來很快睡著了,這一覺睡的還挺踏實。

隔壁,下午新衙門開張。

噼裡啪啦的又放了一陣鞭炮,各司長官紛紛走進自己的治所,很快又被召集起來議事,這新衙門開張,第一件事,就是認購將要發行的龍元紙幣。發行紙幣,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也得老百姓認賬呀,拿真金白銀換幾張廢紙,誰願意換。

孫傳庭卻未曾想到,幾個月後,開城四年的第一天,龍元紙幣一發行,竟被民間哄搶一空。第一批發行的兩億元紙幣,除了在市面上流動,還有大量紙幣被百姓換回家中,擺上香案當聖旨供起來了。

為啥,百元紙幣上可印著當今攝政王的頭像呢,直接的結果,是造成了百元面值的龍元,在市面上變的稀缺了。弄的孫傳庭啼笑皆非,又哭笑不得,這是誰出的餿主意,將王爺印在龍元紙幣上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