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明騎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大興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大興

此全真非彼全真,這個新教,就是吳三桂搞出來的一個大雜膾,裡頭文武並列什麼神仙都有,自然供奉的都是中原的神仙。正所謂掛著羊頭賣狗肉,三分顏色當大紅,教化番邦嘛,吳三桂的這番作為,深得王爺的喜愛,也保了他吳氏一族百年富貴。

開城六年,正月初五,城東。

全真廟裡全真道,一大早,趕來上香的信眾便絡繹不絕,車馬將道路都堵塞了。在突厥斯坦城,最先改信全真的多是些王公大臣,故此,此教先在貴族階層流行了起來。上至波斯王公,下至突厥首領,都以穿道袍,信全真為榮。

一走進廟裡,上首供奉著一位主神,太上道德天尊,也就是老子,又稱太上道祖,三清祖師的便是。左手邊供著全真教的開山祖師,重陽真人。右手邊又供奉著觀音大士,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怎麼瞧著怎麼不倫不類。

再往下看就更令人瞠目結舌了,文武神仙站兩排,從孔子,李白到嶽武穆,關二爺,這就都是神仙了。為啥還要供奉觀音大士,這是吳三桂老母親的意思,老人家信菩薩信的太虔誠了,吳大帥為了盡孝道,就把菩薩擺在三清祖師的右手邊了。

正月初五,日上三竿時,黃道吉日。

今日三清宮落成,吳大帥親自主持開光大典,城裡數得著的達官貴人都到齊了,誰敢不來呀。吉時到,萬眾矚目下,道人們便都集中在準備開光的殿堂裡,主持開光的大德道長穿著神聖的法衣,其餘的道人穿著黃色或者紅色的經衣,莊嚴肅穆。

殿堂裡神像的頭上都被紅布遮蓋了起來,神像與神像之間只有一根紅線相互聯接著,而且一直牽到殿門外。因為開光,就是要把自然界的日、月、星三神靈光接引到廟堂裡來,使廟堂裡供奉的神像們,承接天地之靈氣,造化萬民之福祉。

如何開光吶,在殿門外兩根旗杆的正中間,放有一把椅子,一個道人拿著一面鏡子緊貼著那根紅線,鏡面對著殿門。在殿門口站著兩個人,他們手中也各拿著一面鏡子,其中一個負責把殿門外那面鏡子的光接過來,另一個負責把這束折射進來的光線投射到每一位神像的身上。

一時間鼓樂齊鳴,日光被鏡面反射後,照著一尊尊神像上,金光燦燦的真如神仙下凡了。此時富麗堂皇的三清宮內,道士們身著金絲銀線的道袍,手持各異的法器,吟唱著古老的曲調,在壇場裡翩翩起舞,猶如演出一場摺子戲,這便是道教的齋醮科儀。

這也是廢話,青銅鍍金的神仙,太眼光照著能不發金光麼。

鬧騰到了中午,盛大的開光典禮才算結束,三清宮落成了,也開光了,身穿華貴道袍的信眾們各回各家,各找各媽,一鬨而散了。然後才有絡繹不絕的民間信眾,一步三跪,走進宮內虔誠的祈禱。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中午,吳府。

吳三桂穿著一身青色道袍,端著一碗高麗老參湯,品了品,清了清嗓子,身邊便有一位美貌的女子,婀娜多姿的扭了過來,服侍老爺用些養生的素食。這位吳大帥性子雖有些圓滑,但在女色上卻血氣方剛,畢竟人之常情。不能說好色如命,也是出了名的風流倜儻。

只來了中亞之後,就接連收入府中了七八個妖嬈女子。這其中有別人送的,有屬僚獻的,也有他自己聽說後取來的,繁忙的公務之餘,看看舞蹈、聽聽歌曲,算是他的消遣之一。小玉奴,就是他前陣子剛收進府中的一個西域女子。

這美貌女子褐發碧眼,年不過二八,當地一戶王公家養的歌姬,唱得一曲好歌,跳得一把好舞。為何這個女子能夠進入吳府,沒別的原因,不外乎有人想巴結吳大人,故此特地尋來獻上。吳大帥自詡為真名士,自然是要風流一番的。

不久,幾位幕僚求見,說是有一位高道不辭勞苦,從中原遠來,這位高道真真是舌燦蓮花,辯才無雙,大人就不願見一見麼。吳大帥聞弦歌知雅意,這幾位幕僚收了人家的錢財,來辦事了,收人錢財,給人辦事,這倒也是情理之中。

有元一代,自全真沒落以來,佛家一支獨大,信佛者遍佈大江南北。如今全真卻在中亞大放異彩,隱隱有成為中亞第一大教的苗頭。於是乎,各位中原高道,隱世的高人雲集西域,倒也壯觀,眼瞧著全真道,真真的就要在西域大興了。

“那,便見他一見?”

“大帥英明,快去賓館,請棲霞山高道來見。”

吳大帥召見自是非同小可,去請的人也快,被請的人也快,沒多久在親兵指引下,那位棲霞山高道進了吳府,人多,書房坐不下,移至偏廳。見禮已過,兩廂落座。彼此打量。瞧著這位高道青衫飄飄,仙風道骨,倒還真有幾分高人風範。

寒暄一番,吳三桂便笑著問道,“聽人說,道長棲霞山人?”

這位道長頗有點寵辱不驚,起身答話,說道:“正是。”

“俗家姓王?”

“不錯。”

“在棲霞山隱居?”

“是的。”

“道長為何不待在山中修行,千里迢迢地來我這裡,所為何事?”

這位道長很老實,答道:“為名利而來。”

吳大帥一聽這話,樂了,這位道長是個老實人吶,這一番對答過後,西域便又多了一位得道高人。如此便皆大歡喜,如今吳大帥正是求賢若渴,這些位高道雲集他治下的西域,可算是元朝之後從未有過的盛大。

正月裡,遼王府。

王府官廳內,鴉雀無聲,休沐一過,就有通政司官員冒死進諫,參西北副總督,兼突厥提督吳三桂,在西域突厥大修道觀,將好端端個西域攪的烏煙瘴氣,請王爺治他一個凌虐友邦之罪。

這通政司官員話音剛落,馬城便心中冒火,瞪起了眼睛,直勾勾的瞧著他,那眼神冷冰冰,陰森森,又雪亮雪亮的。將那迂腐的官員,頓時嚇得汗出如漿,兩股顫慄,險些當場便暈厥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