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明騎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兵臨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兵臨

張,鄧二人身經百戰,自非吳應熊那般初出茅廬的新銳戰將,可以比擬。兩人晝伏夜出潛至戰場外圍,便是打著一戰而克之的念頭,主力隱匿不出,偵騎前出三十裡,可戰,可走,先將騎軍主力立於不敗之地。

雖是如此,留給兩人決策的時間不多,是戰,是走應當機立斷。這便是作為一支野戰機動騎兵軍,所必備的軍事素養,非百戰驍將不能為之。野戰騎兵軍,國之根本,便如同當年大明成祖建立的三千營,又如同建州八旗軍,無不是如此。

這一夜,月朗星稀。

張水子冒險親臨前線,觀察敵陣,心中亦是吃驚不已。奧斯曼人圍城經驗豐富,聯營數十裡,在突厥斯坦城外建起了大大小小的帳篷和營地。大量苦力挖掘了漫長的戰壕,徹底斷絕了城內和城外的聯絡。

後隊,正在加緊運輸中的一些大炮,正在構築炮兵陣地。

喧囂中,一些攻城炮在各軍炮手的操作下,已經開始連續不斷的轟擊城牆。千里鏡中,奧斯曼人的連營燈火通明,恍如白晝,張水子瞧著那些奧斯曼人的大炮,臉色陰沉到快要滴出水來。

大炮,國之重器,當年大明天兵兵臨突厥,維也納大捷之後,早已將中亞,中歐各部,各城的大炮收繳一空,那麼叛軍的大炮又是從哪裡來的。仔細一瞧,張水子氣的鼻子都歪了,那些大炮分明是大明軍中制式的,只是型號有些老舊。

叛軍怎麼會有大明制式的攻城炮,此事和關寧軍,吳三桂,夏國相脫不了干係。

“夏國相此獠,死不足惜!”

張水子險些氣瘋了,天亮前悄然退走,回了營仍忍不住破口大罵。鄧承志亦面色凝重,他兩人打了老鼻子仗了,都心中瞭然,這些來歷不明的大炮對城內守軍來說,怕是極其致命的威脅。

“今夜,當克之!”

“然也!”

兩位領兵大將略一合計,便定下計來:“分兵吧。”

張,鄧兩人此時亦別無選擇,只有分兵各領一支騎軍,主動出擊。鄧承志領兵突襲,抵住奧斯曼人的騎兵主力,張水子則隱忍不發,尋找戰機偷襲那些大炮。不論如何,突厥斯坦城萬萬不能有失。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張,鄧兩人獨領一軍,久鎮地方,自然別具戰略眼光。此堅城是不容有失的,一旦失守則二十萬賊眾蜂擁而入,堆積如山的糧食,武器,彈藥被瓜分一空,賊眾必勢大不可制也。後果實在是不堪想象的,那便是萬死難辭其咎。

夜,如水般悽美,又肅殺清冷。

就在此時,奧斯曼人對這支晝伏夜出,潛伏到眼皮子底下的兩萬明騎,仍是一無所知的,這便在開戰之初,被大明騎軍佔據了絕對的上風。午夜已過,凌晨時分,正是圍城大軍最疲憊,最鬆懈的時刻。

低喝聲中,不聞人聲,只有甲冑響動,兵器交擊聲,城東南三十裡外騎兵大軍傾巢而出,發起夜襲。兩人這一分兵,鄧承志分去了最精銳的開原鐵騎約三千餘騎,志不在殺傷,而在夜襲突擊製造大規模混亂。

既是夜襲閃擊,必然兵不在多,而在精,這卻正是開原鐵騎的拿手好戲。後頭,張水子領騎兵軍主力,隱忍不發,只得圍城奧斯曼大軍一亂,他便尋一個合適的戰機,捲入敵陣,務必要將那些攻城大炮毀去。

“出!”

“鄧兄,珍重!”

鄧承志翻身上馬,四周圍盡是一言不發的開原鐵騎,裝備精良到無以復加。這支由遼王馬城一手建立的騎兵野戰軍,雖久疏戰陣,卻歷經多年建設,著實武裝到了牙齒。並且這支鐵騎的人員構成,進來年,補充了大量兵學結業的優秀少壯派軍官。譬如開原兵學騎兵科,這是一個很神秘,也很榮耀的所在,能考入騎兵科的都是些什麼人吶。

這些人,有些是從邊軍,鎮軍中遴選的下級軍官,回爐進學重造的。有些是名門之後,勳貴子弟,還有些是平民出身的子弟,滿腦子想著建功立業的少壯派。無一例外,這些人都懂得讀書認字,具備高超的戰術素養。

當年,遼王馬城給開原兵學騎兵科,曾留下過一句銘訓:“不懂讀書寫字的軍隊,是一支愚蠢的軍隊,一支愚蠢的軍隊,是打不了勝仗的。”

這句銘訓自然被騎兵科奉為經典,鮮紅的字跡就刻在校舍的大門前,世世代代永遠流傳了下去。故此,僅從人員構成來說,開原鐵騎越來越有近代騎兵的模樣。人員構成保證了這支野戰騎兵軍,打不垮,拖不爛,堅韌到極點的作戰意志,足以讓頑敵聞風喪膽。

戰術上,大明騎兵野戰軍,也曾經採用過火槍戰法,還發展出了獨特的半迴旋戰術,說白了就是衝上去放槍,放完了打馬跑開,後排再衝上去放槍。然而此種火槍騎兵的迴旋戰法,在實戰中很快便被棄用了。

何故如此,火槍,不是應該比刀劍更具有殺傷力麼,其實不然。

大明帝國的殖民擴張史中,靠著先進武器擊敗了所有古老民族,但大明帝國最精銳的騎兵野戰部隊,與被其擊敗的所有對手一樣,都用的是冷兵器而非槍炮,為何近代騎兵舍火器而取刀劍。

遼王馬城是這樣說的:“火藥將騎士階級炸得粉碎,但是,但騎兵並未因為火藥武器而消失,反而日益成為戰場突擊力量的中堅。近代早期的騎兵也曾流行過被稱為半迴旋的火槍戰術。但很快火器就淪為輔助武器。”

“火槍騎兵,對付裝備簡陋的遊牧輕騎兵,或許可以奏效。”

“然而一旦遭遇了歐洲人,奧斯曼人的精銳騎兵正規軍,便不堪一擊了。”

“早在大明帝國征服烏拉爾山脈的戰爭中,大明騎兵遭遇了精銳的波蘭翼騎兵軍團,大明騎兵曾多次掏槍射擊,以試圖阻止波蘭翼騎兵的衝鋒,卻仍被衝得人仰馬翻。實戰證明,相比不太靠譜的火槍,刀劍才是騎兵的決勝利器。”

故此,開原鐵騎發展到開城九年,仍是迴歸到了冷兵器決勝的路線上來。開原鐵騎如今使用的主戰武器,也是一種全新設計的馬刀,樣式已經很接近於後世的近代騎兵馬刀,說是馬刀,其實更接近於直劍,或者說直刀的設計。(未完待續)